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NHL)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一过性白细胞减少且呈特殊病理过程的非肿瘤性疾病。该病临床无特异性,发病率低,极易造成误诊,确诊主要依靠淋巴结活检。患者因发热、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就诊。为提高对NHL的诊断水平,现将我科收治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我院呼吸科2008年收治1例HNL患者,结合文献报道477例共47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78例HNL可见于各年龄段,男女比例为0.88:1。临床表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占96.4%(325/337),发热占93.8%(436/465),可伴有肝肿大20.7%(61/294),脾肿大22.0%(68/309)和皮疹20.5%(87/425)。实验室检查:72.1%(305/423)一过性白细胞计数下降,27.6%(74/268)贫血,87.5%(309/353)血沉增快。7.6%(12/158)抗核抗体阳性,4.6%(3/65)抗DsDNA抗体阳性。17.0%(15/88)EB病毒IgM抗体阳性,50.0%(51/102)EB病毒IgG抗体阳性,4.5%(2/44)支原体抗体阳性,12.5%(5/40)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18.8%(3/16)巨细胞病毒IgC.抗体阳性,10.6%(13/123)柯萨奇病毒IgM抗体阳性。7.8%(19/244)复发。结论HNL可能为多种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自限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长期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可复发,确诊需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病因病理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和青年女性,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长期发热,白细胞下降,血沉增快,乳酸脱氢酶升高,淋巴结活检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抗生素治疗无效,消炎痛部分有效,激素有显效,本病具有自限性和复发性。结论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主要依据,此病预后良好,但部分具有复发性,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过程的自限性淋巴结疾病,以顽固性发热、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和一过性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组织学形态较复杂,容易误诊。抗生素治疗对本病无效,而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李学兵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300-1301
目的提高对少见病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认识。方法对我科诊治的患者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过程的自限性淋巴结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以顽固性发热、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和一过性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结论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组织学形态较复杂,容易误诊。抗生素治疗对本病无效,而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多发淋巴结肿大的结缔组织疾病2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发淋巴结肿大的结缔组织病(CTD)的临床特征,探讨可能的误诊原因。方法对2001—200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初诊误诊的多发淋巴结肿大的CTD患者26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其中21例伴发热。分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4/26)、转移性肿瘤(5/26)、淋巴结炎(5/26)和淋巴结结核(2/26)。其中14例行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学报告均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合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26例患者最终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例、成人斯蒂尔病12例。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所有患者多发淋巴结肿大均消失。结论CTD可引起多发淋巴结肿大,但其临床表现和淋巴结活检病理学检查均无特异性。详细询问病史和细致的查体,尽早完善各项免疫学检查是避免延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血涂片分类对于临床诊断发热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异常、不明原因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疾病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分类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来,不明原因的发热、白细胞数异常(增多或减少)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日益增多,且无明显  相似文献   

8.
引起头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原因很多,其中不少为结核性改变。但是非特异性淋巴结炎者也不少见。由于这两种炎性淋巴结肿大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在诊治中容易产生误诊误治。我们对1997年1月——2004年6月误诊为淋巴结炎并经我院行颈、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淋巴结核73例及误诊为淋巴结结核并经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淋巴结炎96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引起头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原因很多,其中不少为结核性改变[1]。但是非特异性淋巴结炎者也不少见。由于这两种炎性淋巴结肿大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在诊治中容易产生误诊误治。我们对1997年1月———2004年6月误诊为淋巴结炎并经我院行颈、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淋巴结核73例及误诊为淋巴结结核并经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淋巴结炎96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以发热、淋巴结肿大且呈特殊病理过程的非肿瘤性疾病.该病临床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本院从1999年~2005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5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病淋巴结炎首先由Siim于1954年报告,故又名Siim氏病。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病例中约有15%由弓形虫引起。1977年Thomaidis认为弓形虫病淋巴结炎应包括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之内。国内虽有弓形虫病淋巴结炎病例报告,但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我们近年曾确诊15例弓形虫病淋巴结炎病例,并进行治疗及随访,现就其临床及病理诊断和治疗中有关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尹艳华  于钢  任玉波 《山东医药》2005,45(36):76-76
患者男,32岁。于2004年6月发现右颈部无痛性肿大淋巴结,呈进行性肿大,约2cm×3cm×2cm,无红肿、发热、不适。全身其他淋巴结无肿大。胸腹部B超、X线检查均未发现肿大淋巴结。临床拟诊为淋巴结炎。用5m l一次性注射器穿刺肿大淋巴结涂片检查。镜下见涂片中布满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极少,散在单核和多核的RS细胞。拟诊霍奇金淋巴瘤。2004年7月行肿大淋巴结活检,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抗炎治疗后效果不佳。2005年2月发现双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之后出现融合性肿大,大者3cm×3cm×2cm。再次穿刺涂片检查,在较多的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13.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IBLA)也称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由Frizzera(1974)和Lukes(1975)提出。本病呈恶性淋巴瘤样的临床症状,但无恶性改变的病理学征象。IBLA的临床特征为多见于高龄者,无性别差异,症状有发热、出汗、体重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皮疹呈斑丘疹,常伴有搔痒,除淋巴结肿大外,有时伴肝脾肿大。抗菌素治疗全无反应。实验室检查可见中至高度贫血,Coomb’s阳性的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增多,抗淋巴球抗体阳  相似文献   

1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叫kikuchi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该病在1972年由日本学者kikuchi及Fujimoto分别提出,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我们对3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淋巴结活检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96例颈、锁骨上淋巴结炎及73例颈、锁骨上淋巴结核误诊原因分析。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经病理活检证实的96例颈、锁骨上淋巴结炎误诊为淋巴结核及73例淋巴结核误诊为淋巴结炎的两组病人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肿大淋巴结发生部位、PPD试验检查结果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淋巴结脓肿形成、溃疡瘘管型是淋巴结核的特征。门诊接诊医师对头面部、口腔缺少仔细检查。抗结核治疗对少部分肿大淋巴结炎有效。结论1、误诊原因:①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征不典型;②对淋巴结核诊断有意义的脓肿形成及溃疡瘘管型,一些医师认识不足,仍考虑为炎症;③体检不仔细,使一部分局部感染灶漏检造成误诊:④抗结核药物对部分淋巴结炎有效易造成假象误诊为淋巴结核;⑤抗菌、抗结核治疗无效时,未能进一步做其它检查.机械地延续原治疗。2、经验教训:①掌握淋巴结核易形成脓肿及溃疡、瘘管的特点可减少淋巴结核的误诊;②仔细查体,不漏检头面部、口腔的局部感染灶,可减少淋巴结炎的误诊;③对于抗菌、抗结核治疗变化不大或反复变化或增大的淋巴结.应及时做淋巴结病理活检及抗酸染色检查帮助确诊。  相似文献   

16.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52例临床病理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u LQ  Han YM  Li YW  Sun DB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27-129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淋巴结活检病理学特点及其诊治。结果52例患者中女性41例(79%),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100%),单发(23%)或多发(77%)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多形性皮疹(3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76%),血沉增快(100%),抗生素治疗无效(100%),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81%)等。26例患者(50%)肝酶升高,仅7例(13%)伴流感样上呼吸道症状。淋巴结活检病理学特点为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伴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示组织细胞CD68及T细胞CD3、CD45,RO阳性,CD15、CD20及CD30均阴性。结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较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7.
例1:女,15岁。因间断不规则发热伴双腕双膝关节肿痛5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半年于1996年4月5日收住院。患者5年前不明原因出现高热39~40℃,伴双腕膝关节红肿热痛,拟诊:类风湿关节炎,抗风湿治疗疗效不好,需强的松短期治疗控制发热。半年前出现颈部、颌下、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三次淋巴结活检均为:增生性淋巴结炎。拟诊:结核病、结核性淋巴结炎,正规抗痨治疗6个月无效。查体:T38-8℃,发育营养差,中度贫血貌,颈部、颌下、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核桃大小,质硬有触痛,双腕膝踝关节肿大,功能轻度…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1岁。2011年8月无诱因出现肩膝等大关节酸痛,无肿胀及压痛,无发热,未予特殊处理。2012年2月逐渐出现多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双下肢散在皮疹和水肿。体检:体温36.7℃,呼吸18次/min,脉搏 50次/min,血压13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皮肤黏膜无出血、黄染;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处多发肿大淋巴结,直径0.5~2.0 cm,质硬、可移动、无压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及散在皮疹,0.5~1.0 cm。初步诊断:淋巴结炎,下肢血管炎。查血白细胞计数1.78×109/L,肝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及尿常规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110 mm/1 h,类风湿因子57 IU/ml;IgG 81.8 g/L,补体C3 0.275 g/L,补体C4 0.017 g/L;抗环瓜氨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巨细胞病毒(CMV)IgM 39.2 AU/ml,IgG 7.0 IU/ml;EB病毒IgA(+)、IgG(+)、IgM (-);单纯疱疹病毒(HSV)IgM 0.6(阳性≥1.1);肺炎支原体、CMV、EB病毒DNA正常。CT:双侧颈部、纵隔内、双侧腋窝、腹膜后腹主动脉旁、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个月,发热10天”于2012年1月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颈部包块,右侧明显,无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淋巴结炎”予以抗炎治疗2周,包块消退不明显。入院10天前患者出现发热,多出现在午后及凌晨,体温37.8~38.3℃,无畏寒、咳嗽、咳痰、腹痛,无皮疹及关节肿痛。当地医院治疗无明显疗效。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史,个人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侧颈部触及数枚淋巴结,最大约2.0 cm ×1.5 cm,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好。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98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WBC 6.5×109/L,Hb 103 g/L,PLT 225×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57 mm/h,β2-微球蛋白5.33 mg/L,抗 O、类风湿因子、C 反应蛋白(CRP)及铁蛋白正常;输血全套、人细小病毒B19DNA、巨细胞病毒(CMV)及 EB 病毒抗体均呈阴性,结核蛋白芯片、结核菌素试验阴性。T 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正常。血培养阴性。胸部 CT 检查未见异常,上腹部 CT 检查提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余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发热、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1)淋巴结炎可疑;(2)淋巴结结核可疑;(3)淋巴瘤可疑。予以头孢派酮/舒巴坦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仍发热,体温达39.6℃。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骨髓培养阴性。右颈部淋巴结穿刺检查提示:淋巴结核待排。右颈部淋巴结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右颈部淋巴结增殖型结核。给予异烟肼、利副平及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2周后,患者病情无改善,反复发热,精神差,体质量减轻,临床考虑淋巴瘤。病理科再次阅片,在高倍镜下发现部分多核巨细胞和组织细胞胞浆内呈单个或簇状分布的圆形、椭圆形颗粒,大小2~4μm,弱嗜碱性,反光,周围可见明显的透亮空晕形成,疑为真菌孢子。糖原(PAS)染色呈红色,细胞壁外空晕不着色,最终诊断为:右颈部淋巴结组织胞浆菌病。明确诊断后予以两性霉素 B 脂质体治疗,每天以0.1 mg/kg 为起始量,逐渐增加至每天1 mg/kg,治疗1周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2周后颈部淋巴结及腹膜后淋巴结明显缩小。因经济原因出院,院外坚持口服伊曲康唑。治疗12周后复查颈部、腹部后淋巴结彩色超声及上腹部 CT 检查未见肿大淋巴结。现已随访2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性,16岁,因"反复发热4年,活动后胸闷气短7个月"于2010年5月5日入院。患者4年前因淋巴结肿大、发热,外院行淋巴结活检诊断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泼尼松治疗后缓解。患者2年半前再次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伴白细胞降低,为(2.8~4.5)×109/L,加用泼尼松治疗,白细胞和体温恢复正常。泼尼松减量至5 mg/d,再次高热,伴血小板降低,最低至30×109/L。查抗核抗体(ANA)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