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田黄冲剂对脑出血急性期脑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田黄冲剂。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各时段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脑水肿、脑血肿、NIHSS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NIHSS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田黄冲剂对急性脑出血早期预防血肿及水肿扩大有明显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温红伟  李岳军 《光明中医》2008,23(6):791-792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针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冻干)粉针静点。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血肿、水肿、NI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7%,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肿大小、水肿体积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血肿水肿体积、NIHS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丹参(冻干)粉针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服活血化瘀中药(熄风化瘀汤)。4周(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血流变、中风病积分及血肿吸收等情况。结果: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中风病积分、血流变、血肿吸收等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对19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为主加中药安慰剂治疗。根据1995年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结束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为(6.47±7.87),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为(9.53±8.1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疗效评分上明显改善(P<0.05)。按NIHSS分值评定愈显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在治疗结束后分别为91.92%和76.54%,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能降低NIHSS评分,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通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到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第1d、第14d和第28d行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DNF)评定脑血管的严重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ADL)评定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体积均逐渐缩小。而两组患者于治疗后1d、14d时测量血肿体积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而第28d时治疗组血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8d后的有效率分别为84%、58.33%,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8dDNF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早期应用血栓通治疗不仅没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更可以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血肿周围水肿,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活血熄风通络汤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炳武 《新中医》2007,39(4):47-48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熄风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肿水肿、NIHSS评分、ADL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9.31%,对照组为69.2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肿大小、水肿体积、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水肿体积、NIHSS评分及ADL能力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熄风通络汤配合常规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投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疗效机制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脑出血入院病人随机分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早期应用组(治疗组)48例与晚期应用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于入院后3d,对照组则于入院治疗10d投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于入院后7d、14d、21d分别对两组颅内血肿体积、水肿容积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当日及治疗后7d,两组颅内血肿及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而水肿于7d均显著增大(P〈0.05);4d治疗组血肿吸收明显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肿容积组内前后对比明显增大(P〈0.05),组间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21d两组间血肿、水肿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早期投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疗效显著且安全,有促进脑出血后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与毒性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下法对急性脑出血血肿、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发病第1天病例133例,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 (45例 )、番泻叶治疗组 (45例 )和对照组 (43例 ),观察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临床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 (75.56、68.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下法早期应用于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及脑水肿的减轻,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宁创举  孙萍  张美月 《新中医》2020,52(24):125-12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1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 组均进行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2 组均连续护理 4 周并随访 2 个月。根据头颅 CT 检查测定患者脑血肿体积,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根据Barthel 指数 (BI) 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调查 2 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 组脑血肿体积、NIHSS 评分、B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脑血肿体积、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 98.00%,高于对照组的 86.00%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整体疗效更好,有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注射细胞活化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血塞通450mg,每天1次,治疗15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肿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脑出血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甘露醇,0.2g甘露醇+20m L葡萄糖,1次/d,静注;速尿片,0.4g/次,1次/d。治疗组活血熄风通络汤(天麻、白芷、益母草各10g,川芎、大黄各8g,三七粉、地龙各6g,全蝎5g),1剂/d,水煎150m L,早晚口服;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症状、血肿大小、水肿体积、NIHSS评分、ADL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73%。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肿大小、水肿体积、NIHS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熄风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适量放血疗法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早期一次性适量放血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2组均以治疗28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情况及血肿吸收情况。结果:基本治愈率治疗组为26.32%,对照组为1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组为8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血肿吸收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一次性适量放血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促进颅内血肿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8例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对照组总有效率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改善神经功能缺血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穴位埋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7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基本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并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廉泉、肩髃、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并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血脂;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疗程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D-Dimer,Fig均较治疗前有下降,然而治疗组治疗后hs-CRP,D-Dimer,Fig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血脂改变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NIHSS及中医症候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D-Dimer、Fig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链接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将12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以实验室检查参数和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问卷得分为指标,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1)疾病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主症均有好转,积分均减少,(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浮肿方面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P=0.241>0.05);在治疗蛋白尿、血尿、血浆白蛋白、胆固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3)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生活质量积分比较均(P>0.05)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Z=-4.342,P=0.036<0.05,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链接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组,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促进血肿吸收、缩小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予吡拉西坦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21d;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15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21d;于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1天分别用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及其周围水肿面积,并根据中国卒中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比较对照组,治疗组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48.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促进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吸收,缩小血肿周围水肿面积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53例进行卒中单元治疗,中西组53例加用针灸及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NIHSS)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结果:两组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增加了患者的生存几率、增强了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回归家庭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