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慢性肾衰竭(CRF)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中医在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就近年来中医对CRF的治疗概况从病因病机、辨证分期治疗、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药保留灌肠、其他疗法共6个方面进行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在延缓肾功能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通过查阅有关文献,主要从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单味药应用(如大黄、黄芪、冬虫夏草等)、中成药治疗(如尿毒清颗粒、海昆肾喜胶囊)、多途径治疗(包括中药灌肠、药浴熏洗、穴位贴敷和针灸等各种治疗方法)等方面,尤其是从单味药的主要成分及最新药理作用、复方制剂的药理实验、多途径治疗CRF方法的研究结果等角度对近年中医治疗CRF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在治疗CRF方面受到多数患者青睐,医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辩证分析,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地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中药毒副作用小,中医治疗CRF具有广阔的前景,经验丰富,临床疗效好,确实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对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现状进行综述,治疗方法包括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洗法、中药敷帖法、中药离子导入法等;认为外治法作为治疗CRF的辅助方法之一,其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27篇。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常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如何对CRF进行早期防治,延缓CRF的病情进展,降低尿毒症的发病率,已成为各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结合我科临床经验,阐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突出中医特色,提倡中西结合治疗,提高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药灌肠治疗终末期肾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竭(CRF)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最终进入尿毒症期.我科采用中药灌肠结合西药对症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衰竭 (ESRF),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 慢性肾衰竭(CRF)见于多种慢性肾脏病的晚期,在中医的各种病变证型中以气虚血瘀型较为常见,其因气虚而易发病,因血瘀而导致疾病迁延难愈,虚与瘀贯穿疾病的始终。[1]笔者对3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方灌肠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煨用及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煨用及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包醛氧淀粉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BUN、Scr、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而对照组为55.00%。结论中药煨用及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肾脏损害性疾病引起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笔者自1999年以来,用中药汤剂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以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蓄积使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治疗及肾脏替代疗法,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其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得其的普及受到限制。近年来,中医外治法以其便捷、价廉、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等优势脱颖而出,主要包括中药灌肠、药浴、泡脚、针灸、穴位贴敷、拔火罐等,为多途径治疗CRF提供了新的可能,并有效地延缓了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发展。本文献旨在综述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CRF的临床疗效,为指导CRF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是内科疑难病之一,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保护残存的肾功能,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改善机体的自身中毒症状方面卓有成效,其中中药汤剂辨证治疗、中药保留灌肠、结肠透析等疗法均为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研究颇多,因此对近几年慢性肾衰竭中医特色疗法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述近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近十年有关CRF的文献报道,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目前有关CRF的中医药研究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不同层面揭示中医药治疗CRF的疗效机制.结论 中医药对CRF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和开发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在该病的治疗和延缓其病情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RF的概况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衰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常见慢性疾病。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延缓CRF病程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总结CRF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专病专方、单味药、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法等研究进展,并对今后CRF研究提出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护肾排毒汤口服加中药灌肠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奇偶数排序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护肾排毒汤口服、中药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30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观察指标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在BUN及SCr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肾排毒汤口服加中药灌肠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能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 4 0例血肌酐在 178~ 4 4 2 μmol/L患者 ,随机分两组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组 2 0例 ,西医对照组 2 0例 ,两组均予对症治疗 ,治疗组予中药 ,本院中药制剂肾病Ⅰ号、Ⅱ号胶囊口服 ,中药制剂静脉滴注 ,中药灌肠、熏洗、外敷肾区、针灸 ,对照组予包醛氧淀粉口服。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病理损伤形成后很难逆转,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且需终身治疗与调理。本文提出CRF 在治疗上应根据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早、中期以延缓CRF 进展为目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尿毒症期需在肾替代治疗的基础上,降低透析或减少肾移植并发症的产生,提高生存质量。从中医汤剂的辨证论治的角度、中医外治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慢性肾脏病管理等3 个方面着手对CRF 进行一体化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庞英华 《世界中医药》2014,9(6):817-819,823
目的:对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5年关于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文献报告,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治疗安全的特点,目前较为公认的方法有:中药浴足法、药枕法、针灸法、穴位敷贴法、穴位埋线法、耳尖放血疗法、耳穴贴压疗法、推拿法、刮痧、综合疗法等。结论: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是体弱多病不宜多服降压药、久服耐药及不愿服药的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网状Meta方法分析评价中医药疗法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各项观察指标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网(Wangfang)、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Embase等数据库,检索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采用Cochrane5.1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Winbugs及Revma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结果 最终纳入10项RCT,总样本量725例,共涉及11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总有效率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止痛如神汤灌肠+长强穴封闭>止痛如神汤口服+外用>当归芍药散口服;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止痛如神汤口服结合外用>止痛如神汤灌肠+长强穴封闭>中药坐浴联合针刺;在改善肛管静息压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电针八髎穴>中药坐浴联合针刺>穴位注射下髎穴;在改善肛管收缩压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穴位注射下髎穴>电针八髎穴>中药坐浴联合针刺;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电针八髎穴>止痛如神汤灌肠+长强穴封闭>止痛如神汤口服+外用。结论 本研究所纳入的RCT中,中医药疗法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对于各项观察指标的疗效均优于西医疗法,但此结论尚需进一步深入验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近几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已经在继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后成为女性第三大疾病。该病在祖国医学属“全不产”、“无子”、“断绪”等范畴。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式的中医外治法近几年在不孕症的临床治疗中越来越普遍,其具有安全、临床疗效显著、便捷等优点。该方法包括:中药灌肠、针灸、中药宫腔注药、穴位埋线、穴位注射、推拿、中医情志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等。它能更好地与中医内治法互补,更好地与西医治疗相配合,从而扩大了治疗该病的手段。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维普、知网、万方、 PubMed 和 Cochrane Library 等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中医外治法在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客观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该病的有效性; 同时指出临床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讨论了中医外治法在今后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