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小红  王素兰 《光明中医》2011,26(11):2264-2264
疲劳综合征即亚健康状态,这是一类介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亚健康状态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而各种理化检查几乎正常。这种状态现代医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背俞穴针刺治疗疲劳综合征30例,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会出现疲劳、失眠、便秘、头痛、乏力、腰酸背痛等躯体的不适和急躁、焦虑、抑郁、担心、悲观、恐惧等心理的不适。我们可以把亚健康状态认为疾病蓄积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亚健康状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指出亚健康不能等同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并系统论述了目前关于疲劳、慢性疲劳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念认识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亚健康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对其概念、范畴及判定标准等问题缺乏统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亚健康科研和临床的发展,阻碍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建立统一、合理的分类和判定标准是进行亚健康研究的关键之举。通过对疲劳及亚健康的初步探讨,在《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有关亚健康的概念及分类基础上,提出了疲劳性亚健康的中西医结合判定标准,即符合亚健康的判定标准、以疲劳为主诉、疲劳达到一定程度以及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并认为此判定标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过劳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刚  彭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83-2385
亚健康是病前状态、临床前期、疾病先兆。出现亚健康就是给健康亮了黄灯,过度疲劳是常见亚健康表现,而“疲劳毒素”长时间、多系统的侵蚀将导致各种严重疾病,最后促进“过劳死”的发生。主要通过阐述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过劳死”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发生机理,使我们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亚健康、重视疲劳、预防“过劳死”。  相似文献   

6.
从肝、脾、心三脏略述中医对亚健康疲劳状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肝、脾、心三脏论述中医对亚健康疲劳状态病机的认识,认为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基本病机是情志失调而致肝气郁结,劳伤心脾而治气血乏源,其中肝郁在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心脾的劳损是亚健康疲劳状态主要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疲劳性亚健康判定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健康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对其概念、范畴及判定标准等问题缺乏统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亚健康科研和临床的发展,阻碍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建立统一、合理的分类和判定标准是进行亚健康研究的关键之举.通过对疲劳及亚健康的初步探讨,在<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有关亚健康的概念及分类基础上,提出了疲劳性亚健康的中西医结合判定标准,即符合亚健康的判定标准、以疲劳为主诉、疲劳达到一定程度以及符合中医辨证标准,并认为此判定标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疲劳是亚健康状态的最主要和最常见表现。适当的医学干预措施对缓解亚健康疲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亚健康疲劳的中医认识及其中医干预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性质、程度及特征,为其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425例疲劳性亚健康受试者进行测评,通过肝郁脾虚组与其他证候组的比较,分析疲劳性亚健康人群肝郁脾虚组的疲劳性质、程度及特征。结果:肝郁脾虚组与其他证候组的躯体疲劳、疲劳后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程度以轻度为主;疲劳特征中肝郁脾虚证组休息/睡眠后疲劳程度表现有点明显75例(61.9%),比较明显29例(23.9%),明显5例(4.1%);疲劳情境中肝郁脾虚证组疲劳程度表现有点明显35例(28.9%),比较明显55例(45.5%),明显25例(20.7%),非常明显占5(4.1%);肝郁脾虚证组时间模式中疲劳在1d中不同时间点疲劳程度比其他证候组重。结论:通过与其他证候类型比较,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在疲劳类型、程度、特征及时间模式方面表现与其他证候不同,为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疲劳与生活质量状况的相关性。[方法]从北京、河南和辽宁的3家医院收集200例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运用疲劳量表(FS-14)、疲劳自评量表(FSAS)和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受试者的疲劳情况和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疲劳和生活质量状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型受试者的FSAS各因子分别与SF-36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有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FS-14中的3个因子分别与SF-36中的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有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疲劳状况可导致其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亚健康与CFS都有疲劳等共同的临床表现,但亚健康的表现范围要比CFS更加宽泛,且CFS疲劳的概念与一般意义的疲劳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未病”与当代“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明  张国霞 《吉林中医药》2011,(10):925-926
亚健康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关注亚健康。"治未病"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亚健康状态就是气血阴阳轻度的失衡,但是并未达到疾病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传统医学的"治未病"理论通过辨证论治判断机体是否处于"亚健康",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对"亚健康"诊疗的指导作用,符合现代医疗要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亚健康防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以疲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亚健康人群的脉图特征,为客观评估疲劳型亚健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纳入1 268名亚健康人群,通过《健康状态评价问卷(H20)》和脉象信息分析疲劳型亚健康的主要临床症状及脉图指标分布特征。结果:亚健康人群中有60.33%(765/1 268)为疲劳型亚健康。与非疲劳型亚健康比较,疲劳型亚健康人群年龄显著升高(P<0.01),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其临床表现以心理、五官、肢体、睡眠、消化问题为主;脉图指标h5显著降低(P<0.01),h3/h1、t4/t5、w/t显著升高(P<0.01,P<0.05),其中h3/h1是疲劳型亚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26)。结论:脉图指标可作为客观评估疲劳型亚健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唐宏亮  庞军  杨扬  甘炜  王开龙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33-1035
亚健康的发生与起居无常、饮食不节、劳逸无度、七情内伤、年老体衰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亚健康治疗的中医理论。"天人合一"理论强调人体自身、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将"天人合一"观念作为亚健康干预的指导理论,可以开拓亚健康干预思路,明确干预原则,使干预手段更加系统。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药对亚健康的干预体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独特的"治未病"思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论和"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成为亚健康干预的主要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亚健康干预的中医理论进行解析,阐明中医理论对亚健康干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CF)高发于亚健康状态的不同领域人群中,而八段锦传统运动疗法是干预慢性疲劳经济、有效的措施。因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八段锦功法对临床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针对亚健康慢性疲劳方面的具体报道不多。因此,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八段锦对亚健康的躯体疲劳、精神疲劳、社会功能及生活习惯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八段锦功法干预慢性疲劳的现状并展望,为八段锦功法今后用于慢性疲劳人群的康复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证人群生物电反馈指标特征变化,探讨应用生物电反馈检测手段评价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指标特征。[方法]采用人体能量监测系统Auramed Biopulsar仪器收集手掌反馈各部位的器官生物电能量流动趋势,观察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证人群与健康人群在45个部位的指标变化。[结果]此次调查共收集221例受试者,其中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证者121例,健康对照者100例。与健康人群相比,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证者在甲状腺、口、鼻、脊柱、肾上腺、肩、胸腺、肾部位的分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甲状腺、口、鼻、脊柱、胸腺部位以能量不足为主;肩、肾上腺、肾则以能量阻滞为主。[结论]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证人群在甲状腺、口、鼻、脊柱、肾上腺、肩、胸腺、肾8个部位生物电能量流动趋势存在异常,初步分析可能与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关,但生物电反馈检测手段能否作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检测指标今后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18.
疲劳性亚健康不同中医证候人群疲劳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不同中医证候人群的疲劳特点。[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辨证,并按照一定原则对辨证结果进行归类;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不同证候类型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进行量化评定,并通过统计软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躯体疲劳分值、总体疲劳分值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精神疲劳分值、疲劳后果、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分组各组人群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疲劳性亚健康不同证候人群的疲劳状况存在差异。2)肝郁脾虚证人群的躯体疲劳表现、精神疲劳和总体疲劳较其他证候人群明显,尤其精神疲劳表现较其他人群突出,疲劳对其生活、工作的影响也较为明显;阴虚证类精神疲劳、总体表现及疲劳对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均不明显。3)疲劳特征方面:阳气虚证类人群的睡眠/休息不能缓解疲劳的状况最为突出;肝气郁结证人群的疲劳最易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而加重或减轻。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亚健康对自身健康潜在的影响,亚健康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1])。目前西医学对亚健康的调治尚缺乏理想的方法,而中医学在亚健康的调治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本文试从中医医家督脉灸治亚健康阳虚质疲劳状态的文献着手,浅议督脉温灸养生保健内衣治疗亚健康阳虚质疲劳状态的优势与特色。亚健康的定义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中频治疗仪对亚健康态颈部疲劳受试者的症状、颈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方法:选取108例亚健康态颈部疲劳受试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各54例;干预组采用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针刺颈"夹脊"穴配合中频治疗仪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选取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症状量表、纽卡斯尔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