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晚孕大鼠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含量、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含量以及其比值的影响,探讨不同频率电针促晚孕大鼠分娩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晚孕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和4个不同频率电针组(2Hz、20Hz、50Hz、100Hz)。除正常组外均用托盘法造成大鼠妊娠模型。4个电针组于受孕第19日上午进行电针干预,取双侧"合谷"三阴交"穴,先电针"合谷"穴20min,再针"三阴交"5min,共留针25min。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P、TXB2、6-keto-PGF1α含量,并计算E2/P、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Hz、20Hz电针组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电针组血清P含量比较,100Hz较20Hz和50Hz组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 Hz、50 Hz电针组血清TXB2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2Hz、50Hz频率电针可升高血清TXB2含量及E2/P比值,提示2Hz和50Hz电针更有利于触发宫缩,加快产程。  相似文献   

2.
补肾方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中PICP、ICT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骨胶原PICP、ICTP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后的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模型组、雌激素组、中药组、假手术模型组.手术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服;中药组给予中药骨康溶液灌服;雌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灌胃(1次/周),其余时间给予蒸馏水10ml/kg灌胃.经3个月的治疗后,于末次喂药2h后抽取所有老鼠血清,行PICP、ICTP、E2检测.结果:手术模型组与假手术模型组比较,血清E2、PICP含量降低,ICTP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手术模型组比较,E2、PICP水平升高,ICT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雌激素组,血清E2、PICP、IC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方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减肥的效应差异。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1组(30Hz)、针刺2组(100Hz),穴取"后三里""三阴交""关元""中脘"。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体重指数(Lees指数)、左肾周脂肪重量和脂肪细胞体积、血脂、胰岛素、瘦素的变化。结果:两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其体重指数、血脂、左肾周脂肪湿重及脂肪细胞体积均有明显改变(P<0.01),且针刺2组比针刺1组变化程度更高(P<0.05);两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瘦素水平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也趋于降低(P<0.05),但针刺1组与针刺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肥胖大鼠的脂代谢有不同影响,100Hz电针刺激治疗肥胖症较之30Hz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电针参数组合针刺对晚孕大鼠体内相关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参数组合助产处方促分娩效应的内分泌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7个妊娠组与1个正常对照组,妊娠组大鼠采用观察阴栓法制备妊娠模型。受孕后随机分为15Hz组、30Hz组、50Hz组、2Hz/15Hz组、2Hz/30Hz组、2Hz/50Hz组和1个妊娠对照组。电针组均在电针双侧"合谷"穴20min后加针双侧"三阴交"穴5min,强度0.2~0.3mA,根据组别选取不同电针波形及频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前列腺素E2(PGE2),并计算雌孕激素比(E2/P)。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妊娠对照组血清E2、P和PGE2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与妊娠对照组比较,15Hz组、30Hz组、50Hz组及2Hz/15Hz组、2Hz/50Hz组血清E2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P<0.05);15Hz组、30Hz组、50Hz组以及2Hz/50Hz组血清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P<0.05),且E2/P比值均显著增高(P<0.01);15Hz组、30Hz组及2Hz/50Hz组血清PGE2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2Hz/50Hz组血清E2和PGE2含量高于其它电针组。结论:电针助产处方可通过调节孕鼠血清E2、P和PGE2的含量,以及促进E2、P的失衡,促进子宫收缩,从而达到促分娩的目的。但不同电针参数的调节效应有一定差异。2Hz/50Hz疏密波促进宫缩的效应更为明显,为针刺助产处方的推荐电针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加雌激素治疗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E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影响。方法: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电针组、电针加雌激素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治疗3个疗程,检测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血清中E2及IGF-1、IGF-2含量变化。结果:骨质疏松大鼠BMD、BMC明显降低,血清中E2水平明显降低,IGF-1显著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雌激素组、电针组、电针加雌激素组大鼠BMD、BMC及E2、IGF-1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电针加雌激素组作用最为明显。各组IGF-2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减少雌激素用量的情况下,电针配合雌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质疏松状况,其效果优于单纯雌激素治疗及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电针治疗肠黏膜损伤的最佳刺激参数组合。方法:制备大鼠肠黏膜损伤模型,以三因素三水平组合电针腧穴"肠病方",观察肠黏膜损伤指数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各刺激参数治疗作用的显著性排列为电针频率留针时间治疗频次,治疗频次影响不显著。各因素中不同水平影响排序为:100 Hz30 Hz2 Hz;30 min20 min=10 min;每日2次、2 d 1次、每日1次均可。结论:电针腧穴"肠病方"治疗肠黏膜损伤的最佳刺激参数组合为:100 Hz,30 min,每日2次。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7,(6)
目的探讨黄芪散(葛根、黄芪、桑白皮)对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方法采用1月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3组: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黄芪散组(剂量选择临床成人剂量)。实验维持120 d。动物处死前进行钙黄绿素双荧光标记。测定血清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采用骨生物力学方法测量股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参数,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胫骨上段松质骨和中段皮质骨的静态、动态参数。结果黄芪散组不能明显改善糖皮质激素对血液和骨生物力学造成的影响,但可明显增加糖皮质激素模型大鼠胫骨上段的骨小梁面积和骨小梁数目、胫骨上段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数、胫骨中段骨内膜骨矿化沉积率。结论黄芪散可明显提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胫骨松质骨骨量,增强骨小梁结构。  相似文献   

8.
鲍圣涌  张少君  林婉娟  陈竞芬 《中国针灸》2012,32(12):1108-111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0只6月龄雌性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饲养90 d,造成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针刺治疗)、常规取穴组(针刺“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补益电针组(针刺“关元”“足三里”穴)、通瘀电针组(针刺“肾俞”“膈俞”“大杼”穴)、补益通瘀组(针刺“关元”“足三里”“肾俞”“膈俞”“大杼”穴)5组,每组12只,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共治疗12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骨钙素(BGP)及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对硝基苯酚磷酸盐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钙(Ca)、磷(P)、脱氧吡啶啉(DPD)、肌酐(Cr).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所有电针组尿DPD/Cr、Ca/Cr、血清ALP、BGP及TNF-α、ICTP值均显著降低(均P<0.01),血清E2、PICP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补益通瘀组比较,另外3个电针组的尿DPD/Cr、Ca/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ALP、BGP及TNF-α、ICTP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血清E2、PICP值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电针能够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尿DPD/Cr、Ca/Cr、血清ALP、BGP及TNF-α、ICTP值显著降低,血清E2、PICP含量显著升高,且“补益通瘀电针法”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对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组蛋白H3、骨形成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阳性药物(E2)组,每组10只。采用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双侧"肾俞""脾俞"穴,10 min/d;E2组予20μg/mL 17β-雌二醇(E2)皮下注射,100μg/kg。均每周一、三、五治疗,共治疗8周。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法检测大鼠股骨组织微观结构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股骨HDAC2、组蛋白H3和成骨细胞转录因子(Runx2)蛋白表达;比色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和E2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股骨Runx2 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股骨中乙酰化组蛋白H3/Runx2及Runx2/ALP蛋白的共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股骨松质骨密度(T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均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分离度(Tb. Sp)、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结构模型指数(SMI)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股骨TBMD、BV/TV和Tb. N显著升高(P0.01,P0.05),Tb. Pf和SMI显著下降(P0.05,P0.01);E2组大鼠股骨TBMD、BV/TV和Tb. N显著升高(P0.01), Tb. Sp、Tb. Pf和SMI均显著下降(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中HDAC2、组蛋白H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 Runx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E2和ALP含量显著降低(P0.01),股骨中乙酰化组蛋白H3、Runx2、ALP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HDAC2、组蛋白H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Runx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ALP含量显著升高(P0.05),乙酰化组蛋白H3、Runx2、ALP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E2组Runx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E2和ALP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Runx2和ALP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与E2组比较,电针组HDAC2和组蛋白H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Run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乙酰化组蛋白H3荧光强度显著升高、Runx2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骨质疏松可上调体内骨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对骨形成通路有抑制作用蛋白的表达,使骨密度升高、骨体积和骨小梁数量增加,并促进骨小梁由杆状向板状变化,其机制可能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对雌性大鼠切除卵巢后所致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6月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模型组、雌激素组、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中药组给予补肾中药骨康灌胃;雌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灌胃;手术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骨密度和外周血清中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和雌激素(E2)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中药组、雌激素组的活体全身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增加,与手术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雌激素组能显著降低ICTP(P<0.05),提高PICP和E2的含量(P<0.05)。结论:中药骨康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在一定程度地提高了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抑制骨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性激素及IGF-1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电针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3个疗程,检测大鼠骨密度、E2、LH、FSH及IGF-1变化。结果: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明显降低,E2水平明显降低,LH、FSH明显增加,IGF-1显著降低,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组、电针组大鼠BMD、BMC及血清中E2水平、IGF-1含量明显增加,LH、FSH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雌激素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以通过提高E2水平,调节内分泌失衡状况,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效果,其作用与雌激素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多壮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腰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多壮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骨密度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多壮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腰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蛇床子总香豆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影响以及与血钙、磷、维生素D代谢和生长因子的关系。方法 制备骨质疏松大鼠模型(OVX)。实验动物分为模型对照组(OVX组,摘除卵巢、不作大鼠处理)、蛇床子总香豆素治疗组(治疗组,摘除卵巢后用蛇床子总香豆素治疗)、盐酸雷洛昔芬治疗组(对照组,摘除卵巢后用雷洛昔芬治疗)、假手术组(Sham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的脂肪组织)。检测大鼠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值(BMD)、股骨骨小梁面积、矿化沉积率、血清IGF-1和25-OH维生素D以及血淋巴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含量。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均较OVX组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治疗组较对照组股骨上段骨密度增高。治疗组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IGF-1浓度值、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值升高,与OVX组比较差异显著。各组血淋巴细胞VDR含量无明显变化,与OVX组相近(P〉0.05)。结论 蛇床子总香豆素能够预防腰椎、股骨上段骨密度丢失,使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矿化沉积率增高,且血清IGF-1及血清25-OH维生素D浓度值升高,但对VDR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郄门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及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电针组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洛尔)灌胃制造大鼠心动过缓动物模型,动态监测心电图并记录心率的变化;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电针郄门治疗20min;治疗结束,采集标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的含量。结果:电针郄门穴能明显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与正常大鼠比较,普萘洛尔诱发大鼠心率显著降低(P<0.01);电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明显改善作用,电针郄门穴可有效调整心率(P<0.01)。结论:电针郄门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增强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及OPG/RANKL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并检测骨基因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取小鼠行切除卵巢手术和假手术后3周,测定子宫重量系数,进行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并采用RT—PCR测定护骨素(OPG)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基(RANKL)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小鼠去卵巢后3周,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的子宫重量系数、骨小梁分布密度和骨皮质厚度降低,骨组织中的OPG和RANKL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显著性降低和升高,其比例极其显著性降低。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并展开骨基因调控因子的检测,为实验室研究药物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提供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抑郁症脑内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造模。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于每日造模前1 h,电针干预“百会”、“印堂”,频率2 Hz,电流强度0.6 mA,每次20 min;氟西汀灌胃干预,用药剂量10 mg/kg,给药容积5 mL/kg。采用生物素标记抗体芯片技术检测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水平上调(fold change=1.23,1.22);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氟西汀组 E-选择素水平下调(fold change=0.65,0.62)、抵抗素表达水平下调(fold change=0.76,0.65)。结论电针干预可下调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E-选择素和抵抗素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截断后再生过程中神经纤维S-100蛋白的影响,旨在揭示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部分机理.方法采用神经截断性损伤后构建神经再生室模型的方法,5 Hz和100 Hz电针刺激,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方法,测定S-100蛋白的面积百分比,观察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截断性损伤修复过程与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针能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截断后修复过程中雪旺细胞(Schwarm Cells,SC)S-100蛋白表达,14星期、17星期和20星期SC S-100蛋白表达面积百分比5 Hz组、100 Hz组较模型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5 Hz电针组治疗效果最佳,从动态治疗看,早期治疗十分重要.结论电针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手段,而且其疗效与促进SC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疗法。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2例)和药物组(12例)。电针组以针刺下关穴为主,配以翳风、风池、外关等穴位,并接电针。药物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1.7%和25%,优于药物组66.7%和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复发率低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叶尚志  蔡玮  魏宁 《西部中医药》2012,25(8):98-10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电针组选T12~L3夹脊、风市、悬钟、丘墟、阿是等穴进行电针治疗;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在电针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第1次治疗前、第1次治疗结束后和最后1次治疗结束后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结果:第1次治疗结束后,电针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后1次治疗结束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VAS评分比较,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组VAS评分低于电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椎旁神经阻滞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且较单纯电针减轻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速度更快、疗效也更好,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7.8%(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