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属中医学的情志疾病。抑郁症虽临床表现不一,但都有共同病因病机,即情志不遂,气机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中医学虽无抑郁症病名,但有关抑郁症状的论述却见之于古代医籍中。如《灵枢·师传》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素问·移精变气论》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灵枢·通天》曰:"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  相似文献   

2.
论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朝瑜 《天津中医药》2004,21(5):430-432
抑郁症属中医学中的情志疾病,是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虽临床表现不一,但都有共同病因,即情志不遂,由此而产生的共同病机系以气滞、气逆为主的气机失调,与瘀血、痰结、寒热互结合而为病。气机失调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散见于古代医籍中,包括:郁证、癫病、梅核气、百合病、脏躁等。其基本治则为理气、降逆、散结。  相似文献   

3.
浅论抑郁症与中医病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刚  季颖 《光明中医》2008,23(10):1461-1462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属情志疾病,是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中医学虽无抑郁症病名,但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却散见于许多古代医籍中,结合古代中医文献对抑郁症与中医病证的相关性进行较全面的考证,找出异同,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属中医学中的情志疾病,包括多种精神和躯体症状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发生脏腑责之于肝、心、脾、肾、脑、胆等。七情活动以脏腑精气为基础,并受五脏的调节,脏腑功能紊乱,产生抑郁症状,包括郁证、癫病、梅核气、百合病、脏躁等。采用辨证论治,整体调整,舒畅气机,才能脏腑调和,  相似文献   

5.
"郁病"从中焦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病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易哭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焦虑症。“郁”在中医学中的概念经历了五气之郁、五脏之郁、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情志之郁的演变过程。“郁证”在现代中医学中的涵义主要指情志郁结,亦可称之为“郁病”。  相似文献   

6.
1中西医结合研究抑郁症的意义 长期以来,西医针对抑郁症的情感症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十年,利用先进的神经影像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电生理学技术对抑郁症的遗传基因、生化、内分泌、脑功能和神经递质的改变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一些与抑郁症有关的神经递质代谢相关基因;发现部分患者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轴/性腺轴功能失常;提出了脑神经递质异常假说;对抑郁患者情绪相关脑区功能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结论尚不统一。同时,随着综合医院以躯体症状就诊抑郁病的患者不断增加,人们对抑郁症躯体症状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中医学对抑郁症相关“郁症”、“不寐”、“百合病”、“奔豚”、“脏躁”、“梅核气”等临床躯体症状的论述和辨证论治的疗效,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肯定。中医学理论认为,抑郁症的基本病机是因七情所伤,情志失调,使肝气郁结,耗伤心脾,气血失调而致病,因累及脏腑不同,可出现多种不同的躯体症状,临床根据这些症状、舌脉进行辨证分型,进而采取中药、针灸对证治疗。由此可见,中医、西医对抑郁症的研究各有特色。结合中医、西医对抑郁症的研究思路,研究与寻找抑郁症情感和躯体症状发生的病理基础是目前研究抑郁症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7.
百合知母汤加味治疗抑郁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浩 《河北中医》2012,34(4):542-542
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持久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虽然中医学无抑郁症的病名,但依据临床症状、发病转归等,本病当属中医学郁证范畴,主要指由情志不舒、气机不畅而引起的情结抑郁、思绪不宁、悲伤善哭、胸胁胀痛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多种症状[1].  相似文献   

8.
情志不遂,气机郁结为抑郁症的主要病机。抑郁症患者伴失眠者较多,从肝与抑郁症、不寐的关系出发,从肝主疏泄、肝藏血、肝藏魂、肝体阴而用阳等角度论述肝与抑郁患者不寐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新思路,构建中医不寐的独特理论体系,对抑郁症患者有不寐躯体症状的病机探讨及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情志病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症,涵盖了中医学郁证、不寐、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健忘、癫狂等,现代医学常见于抑郁症、焦虑症、失眠、躁狂症等。因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竞争激烈导致负面情绪增加而使此类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情志病虽临床表现各异,但均以情志刺激、肝郁失疏为始动因素,并因体质及内生邪气不同而产生各种病理因素,形成相应的病理变化。其中,现代人情绪易郁结化火、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产生及体质因素等的影响,导致痰热在情志病发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清化痰热安神法治疗典型的痰热型情志病取效显著。而非典型痰热型情志病由于证候隐匿,辨析不详易致错漏,因此根据痰热致病特点,全面重点地搜集四诊素材,从病程、体质、心神不宁主症、呼吸症状、肠胃症状、头面肢体症状等方面辨析痰热隐性证候,为准确辨治该病提供依据。虽然痰热扰神是痰热型情志病的共同病机,但不同情志病仍有其病机证候的特异性。如抑郁症痰热必兼肝郁,焦虑症痰热常伴胆虚,失眠痰热使阳过于盛而不得入阴,癫狂有痰浊与痰火之别却又可交互转化。文章重在探讨情志病痰热的形成机制及其隐性证候辨析要点,并分析不同情志病...  相似文献   

10.
许小妍 《中医杂志》2011,52(11):986-987
产褥期抑郁症,中医称为"产后抑郁"。西医对该病的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尚欠完善。中医对该病,虽无专名、专病、专篇论述,但散于在古代文献。较之现代医学,中医对产后抑郁的认识和治疗有一定特色与优势。据有关产后抑郁的文献记载,探讨该病病因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抑郁症理论溯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抑郁症是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中医家许多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及抑郁症症状类似的描述,病理机制涉及中医五脏,因此抑郁症的辨证应以五脏理论为指导,辨别所属脏腑的阴阳气血虚实,临床上充分利用经方并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治疗本病,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特征,明确各证候的症状构成,为新药临床试验中中医证候辨证标准中主、次症的确定提供参考,为构建辨证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9月至11月间连续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抑郁症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证候信息采集,并将这些信息统计处理得出抑郁症常见证型及其症状构成。结果抑郁症肝气郁结证的主症为精神抑郁、神疲、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神情淡漠;次症为心悸、叹息、胸闷气短、健忘、悲伤欲哭。同样,肝郁脾虚证的主症为精神抑郁、神疲、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神情淡漠;次症为心悸、胸闷不舒、健忘、悲观、倦怠乏力。两证型的症状积分总分值均在15分到30分之间。结论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得出了此病常见证型的症状构成及各症状的发生率。抑郁症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这两个最常见的证型中,除存在一些共同具备的症状,如精神抑郁、烦躁、面色异常等,还存在各自证型具有的一些独特症状,肝气郁结证中有急躁易怒、叹息、气短、悲伤欲哭等肝郁症状,而肝郁脾虚证则有乏力等脾虚症状,这些不同症状作为证型的次症构成可能更能体现该证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更年期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医治疗郁病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王晓燕教授认为郁病以肝气郁结为主要病机,但不能以此统诸证,临床兼气虚气陷、阳郁阳虚、气机逆乱者多见,论治不能执泥于肝郁一证。在详辨病机的同时,注重病因施治,强调医患共同参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中医对于本病的辨证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抑郁症辨证分型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文献分析和归纳总结,从辨证分型标准、临床治疗和物质基础等方面详尽将抑郁症辨证分型特点、变化规律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对于抑郁症辨证分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旨在将抑郁症辨证分型研究规范化,为临床诊疗及科学研究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以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为主要特征的情志类疾病,激素和抗抑郁类药物是目前治疗常用药物,但存在一定局限性。该病病因复杂,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晰。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以及协调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发现针灸、中药等中医药疗法可以通过提高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途径减轻抑郁症状、改善预后,且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为主症,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的一种情感障碍。本文详细探讨了抑郁症的主要病机,提出了中医辨治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过食肥甘和情志不遂为基本病因,其病位在肝脾,以肝郁脾虚为本,痰/浊、湿、瘀为标,治疗以调肝理脾为治疗大法。文章以20多位名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为基础,简述了各位名医从调肝理脾论治本病的临床策略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8.
抑郁证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临床上有30%-50%的抑郁证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没有疗效或疗效不完全,成为难治性抑郁证(TRD)。TRD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目前中医对于抑郁证的论述较多,但对于难治性抑郁证的探讨尚少。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分析郁证多由七情不遂发病,初期多为肝郁气滞,日久气郁化火致热盛津伤,提出以"清热解郁法"治疗"郁证"。其对病因病机的阐述及治法对我们现代中医治疗难治性抑郁证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