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王冰对"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注释为:"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意思是膏粱厚味太过,会生疔于足。此注解却被很多医家所诟病,如以宋代林亿、明代吴昆、清代姚止庵为代表的医家认为膏粱厚味太过,能生大疔,不只在足。还有以清代胡澎为代表的医家认为是文字有误,当以校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的相关记载。在参研医理及结合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论"足生大丁"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足"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糖尿病足应隶属于"足生大丁"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中唐·王冰注解《内经》认为“足生大丁”即“丁生于足”。后世不少医家对此注提出异议,认为冰之所注有望文生训之嫌。清·张琦《素问释义》说“冰之注得不偿失……曲为解说,牵合附会,强以相通”。胡澍以为“足,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吴崑著《内经吴注》亦认为“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  相似文献   

4.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经文。历代医家对“足生大丁”的注释,可以反映出医学发展和人们认识疾病的过程。本文仅就其在不同时期的注释及阐发情况等方面加以综述。指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相似文献   

5.
近日拜读张玉萍老师《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本刊上期)一文,颇受教益和启发。文章对王冰以降历代对《素问·生气通天论》“足生大丁”中之“足”字的注释,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认为王冰注“足”为“脚”是正确的;并指出“随着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  相似文献   

6.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对此历代注解大致有三:①膏粱厚味太过,生疔于足。持此观点者以王冰为代表。其云:“所以生疔于足者,四肢为诸阳之本也”。②膏粱厚味太过,能生大疗,不只在足。此以姚止庵、吴昆为代表。如《素问经注节解》云:“热毒伤人,无处不到,岂必在足?注言疔生于足,误也”。《素问吴注·卷一》云:“足,能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疔”。③文字有误,当以校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探讨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本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认为此句原文是以"足生大丁"的特异性,泛指"多(能)生大丁"的普遍性;结合临床实际,发现此句所描述的病证与现代医学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及痈疽疮疡)基本一致,这一理论在当今临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文献分析,在研究医理和临床结合的基础上,发现"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所描述的疾病和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基本一致,可见《黄帝内经》对疾病描述的把握十分准确。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梁之变,足生大丁”“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唐·王冰注解为;“高,膏也;梁,粱也。……膏染之人,内多滞热,皮厚向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四肢为诸阳之本也”。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略陈管见如下:王注“丁生于足”实属望...  相似文献   

10.
《素问》之"足"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作为《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内容博大精深、文字古奥,参阅古今历代注家的解释,有些问题依旧存在争议,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历代注家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给予了不同的注释,本文就《素问》中出现的“足”字加以整理分类,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自唐代王冰注始,历经宋、明、清,时至今日,围绕“足”字的认识,始终未能统一。对于“足”的解释,或谓“足”即今义之“脚”,或谓“足”为“是”字之讹,或谓“足”为“多”之义,或谓“足”为能愿动词,“能够”之义,等等。王冰注曰:“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王冰认为“足”即是“脚”,对王冰的“丁生于足”的观点,宋·林亿的《新校正》驳斥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将…  相似文献   

12.
“大丁”辩     
自《内经》“生气通天论”提出“大丁”病名,后世注家以“丁”通“疔”,大丁即疔疮已成定论,而对“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泛释为“过食膏梁厚味,就会使人发生疔疮”(五版教材),笔者认为,大丁非疔疮,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3.
“寒头而暖足”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脉法》,文章通过检索中医药古籍中“寒头而暖足”“寒头”和“暖足”的相关资料并加以甄选,结合文字学与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分析后发现:古代医家通过体悟天地自然,确立“气”与“脉”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得出“寒头而暖足”的思想,引申出“上病下取”“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此外,“寒头而暖足”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中医内科学、儿科学、养生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寒头而暖足”虽仅五字,但其所包含的医学理论内容丰富,值得医者进一步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辨"丁"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丁”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其字形音义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加以考证,展示其意义丰富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肌筋膜线(Myofascial meridian)是在肌筋膜运动整合(KMI)理念的指导下,以筋膜结缔组织系统构建的功能性整体为核心而形成的解剖结构线图,其体表投影与经络分布高度相关。该文从"肌筋膜线"中侧线骨性与肌性结点、功能、临床应用等三方面与传统教学中对足少阳经脉的认识做横向比较,发现二者在以上几个方面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认为肌筋膜侧线无论在组织结构、功能分析和临床应用上都能够丰富对足少阳经脉相关的传统康复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以足论道     
“足者上载一身,下连百体置下而其用大,以足为用,以道为体,借足以论道。” 古人云:“人老脚先衰,树枯根先竭,人日行千里始于足下。”可见人之双足是何等重要。从古至今有关足的文化,认识与研究日益广泛。因就此借足而论道。 所谓足道,古人曰“以其足修其身,借其道养其  相似文献   

17.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当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以致脾胃损伤,水液运化失司,湿浊内生,下注足太阴脾经,经气壅遏,郁久化热,导致足太阴脾经荥穴处出现红、肿、热、痛以及关节活动障碍的表现。本病病位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关系密切,当代高频使用的方剂多是清除脾胃湿热,使脾胃恢复其升清降浊之功的经典方剂组合。而高频使用的中药也多入脾胃二经,具有清热除湿之功,因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无论从其病因病机还是治验方药的角度分析,都应当从足太阴、足阳明经论治。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可以用来描述这一现象。本文提出“高梁之变”之“浊邪”可能为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共同的病因,并阐述浊邪引发银屑病的病机及防治思路。浊邪化生痰湿、血瘀、郁热等病理产物,通过浊热入血、浊瘀互结、浊聚肤燥、郁热化毒、浊淫关节、浊热酿脓的病理过程,参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各个病程阶段。重视化浊法在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在不同的病情阶段侧重分消化浊、通阳化浊、健脾化浊之法。倡导合理饮食,避免“高梁之变”在银屑病及共病的预防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史菘本《灵枢经·经脉》篇足阳明胃经循行原文曰:“胃足阳明之脉,起於鼻之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之”字横亘其中,致文理医理难通。历代《内经》不同版本均无之字,故丹波元坚(日)《灵枢经》认为之字为衍文;现代学者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释义》亦从其说。但进一步考证,似难用行文作解,故又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如傅贞亮《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认为“之”字当作“上”,此说甚是,但未道其原委。 考“之”字大篆写作“ ”,与篆书上“ ”字接近,为《灵枢经》早期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讹,并非衍文。《灵枢经·经脉》篇中…  相似文献   

20.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述了两种十一脉说,这两种学说除未与脏腑建立系统联系,没有循环流注观念外,其余内容已与《内经》有关理论比较接近。事物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可以推测,在十一脉说之前,当存在更原始的说法。首先从经脉帛书分析:(1)经脉命名方面,《阴阳十一脉灸经》在足脉前不署“足”字,径称“××脉”,似乎这些经脉本属于足,无须注明,而在臂脉,则必以“肩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