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排尿功能障碍多见。常见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排尿困难和遗尿等。正确诊断是成功有效治疗的基础。尿动力学检查的普及显著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已经成为诊断排尿障碍的常用工具。小儿首选无创尿动力学检查包括排尿日记、尿流率和残余尿测定及排尿方式观察等。有创尿动力学检查包括膀胱尿道置管测压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引起排尿异常的常见病有排尿功能发育延迟、泌尿系感染、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症(OAB)、遗尿症等。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理解发病机制和分类从而科学制定治疗方案。排尿功能障碍除了影响生活质量外,常引起逼尿肌和上尿路继发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重视小儿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治。  相似文献   

2.
尿流率测定是一种简单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是尿流动力学检查中的一个最基本、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客观地反映下尿路的排尿过程,包括排尿期膀胱、膀胱颈、尿道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尿流率测定可作为对下尿路症状(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LUTS)患者进行一线筛选的有效检查手段[1-3]。作为泌尿外科的临床工作者,我们在进行尿流率检查时,首先必须知道尿流率各项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而由于科技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尿流率检测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在近半个世纪来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  相似文献   

3.
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是泌尿科的常见病,在小儿以后尿道瓣膜、外伤性尿道狭窄多见,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等待、尿线细而无力、尿频、尿急及夜尿增多等下尿路症状。急性或慢性的BOO都可引起逼尿肌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最终造成上尿路损害,导致终末肾。即使梗阻解除后,这种损害仍可以持续存在,因此,准确而全面地了解BOO对膀胱逼尿肌的影响,及时的诊断及治疗BOO,  相似文献   

4.
任何神经病变或损害导致膀胱或/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neuropathic bladder—sphicter dysfunction,NBSD)。在十九世纪70年代以前未治疗NBSD患儿10岁前上尿路损害发生率可达50%~90%(Kurzrock EA,et al.J Urol,1998)。近年来婴幼儿和儿童尿动力学检查技术进步以及下尿路功能障碍术语的标准化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准确诊断和治疗小儿NBSD。随着治疗小儿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新药物和新技术的出现,显著降低了小儿NBSD的病死率。本文就小儿NBSD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伴有排尿功能障碍的隐性脊柱裂患儿的尿动力学特征.方法 对113例有排尿障碍的患儿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其中48例经X线确诊为隐性脊柱裂者为观察组,无脊柱裂65例为对照组.检测项目包括:尿流率测定、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压力流率测定、同步括约肌肌电测定、静态尿道压力测定.比较两组间主要尿动力参数异常的发生率.观察组按主要临床症状分为尿失禁、尿频、单纯夜间遗尿和排尿困难4组,应用统计学研究临床症状与尿动力学主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检测中发现观察组48例中有46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逼尿肌过度活动22例,排尿期逼尿肌活动低下和无收缩21例,最大尿流率降低18例,膀胱容积缩小15例,残余尿量增多12例,低顺应性膀胱7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4例,最大尿道压降低4例.观察组中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活动低下、残余尿量增多及低顺应性膀胱发生率更高.按临床症状来看,隐性脊柱裂伴有尿失禁的患儿更多的表现为逼尿肌活动低下及最大尿流率降低,尿频的患儿在尿动力检查中多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及残余尿增多,排尿困难的患儿逼尿肌活动低下的发生率更高,而遗尿的患儿更易检出逼尿肌过度活动.结论 小儿隐性脊柱裂伴有排尿功能障碍的患儿具有多种尿动力学改变,且相同的症状可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尿动力学异常,临床症状与尿动力学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尿动力检查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诊断儿童膀胱出口梗阻的方法。对方法:对31例下尿路功能障碍儿童进行排尿期压力-流率测定。采用骨上膀胱穿刺管法测定膀胱压力,同步测定直肠压,尿流率及外插约肌肌电图,按A-G列线图及P-Q图诊断BOO,应用直线PURR及Schafer列线图将BOO争为7度;应用压力-流率-EMA测定将逼尿肌-尿道外插约肌协同失调分为Ⅰ型,Ⅱ型,Ⅲ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9例小儿分2组,患儿组54例,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儿,男30例,女24例,年龄4~18岁,平均(10.7±3.6)岁;对照组15例,为下尿路正常的患儿(因上尿路异常作下尿路检查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17岁,平均(9.9±3.7)岁。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同步耻骨上、会阴部和直肠B超观察膀胱壁厚度、膀胱颈口形态、膀胱充盈和排尿后尿道形态等。结果患儿组尿动力学异常表现有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逼尿肌瘫痪等,B超影像检查异常表现有膀胱壁增厚、毛糙,颈口抬高,后尿道扩张,排尿期尿道开放不完全等,其中2例后尿道瓣膜患儿发现膀胱憩室。对照组B超影像检查显示充盈期膀胱壁光滑,厚度(2±1)mm,均小于3mm;膀胱颈口关闭,无抬高;排尿期膀胱颈口、后尿道充分开放,残余尿量小于10ml。结论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将膀胱的功能性改变和形态学信息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地诊断和了解下尿路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评价小儿下尿路尿动力学检测中常用评价参数的临床符合率。探讨各参数的可靠性。方法 参照ICCS小儿下尿路尿动力学检测和评价标准。评价尿流率、膀胱内压测定、压力/流率/EMG检测等各项参数,计算尿动力学结果与临床症状之间符合率。结果 325例中,检测结果可用于分析者为317例(97.5%)。均完成尿流率、膀胱内压和尿道压力分布检测,164例(50.5%)完成压力/流率/EMG检测。尿流曲线、膀胱容量、顺应性、稳定性的临床符合率高,分别为Lj3.7%、99.1%、92.1%和96.8%,其余参数的符合率均较低。结论 选择尿流曲线参数筛查小儿是否存在下尿路梗阻的可靠性相对较好。用于评价充盈期膀胱储尿功能的各参数中,除膀胱感觉外,均有较好的可靠性。尿道压力参数的可靠性较差。在小儿中检测排尿期压力/流率/EMG较难完成.其结果的可靠性差。  相似文献   

9.
随着尿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尿动力检查已成为小儿膀胱功能障碍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1],甚至对新生儿和胎儿的膀胱功能异常的诊断也成为可能.但是,由于正常新生儿排尿方式和各种排尿异常的知识尚未普及和新的评估方法报道不多,临床对正常新生儿膀胱功能的定义及用何标准进行诊断仍有争议.本文对新生儿膀胱功能发育及尿动力学检查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改变与上尿路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膀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称之为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neuropathic bladder-sphincter dysfunction NBSD)。小儿NBSD发病率很高,仅脊髓脊膜膨出(MMC)发病率为1‰~2‰,5岁前MMC患儿病死率高达14%,主要死因为肾功能衰竭。最近小儿尿动力学检查技术进步以及小儿下尿路功能障碍术语标准化使得可以更加准确评估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与排尿有关的中枢和神经受到损伤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即为神经源性膀胱。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neuropathic bladder—sphicter dysfunction,NBSD)多见,其病因、下尿路解剖、功能特点和治疗原则不同于成人NBSD。常伴有脊柱发育畸形和脊髓发育障碍;小儿NBSD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两个不同类型障碍阶段间无显著界限;正常小儿随着年龄增长和发育成熟,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也发生持续变化;目前缺乏正常小儿尿动力学参数,尤其是较小年龄组,影响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其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 renux,VUR)与尿路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相伴发生常常导致肾疤痕、肾萎缩、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反流性肾病的表现,重者甚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目前,从尿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感染、免疫及遗传学等多领域探索VUR及反流性肾病的发病机制。VUR的诊断技术在影像、生化、尿流动力学等多领域有很大进展,提高了对反流及肾损害的评价敏感性。小儿原发性VUR需要及早诊断,同时对肾损害做出充分的预测,建立个体化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腰骶部脊髓脊膜膨出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访,复查腰骶部囊性脊柱裂术后患儿,观察神经源性膀胱发病情况。方法:对38例行尿流动力学,排尿性光膀胱尿道造影,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结果;1.脊髓脊膜膨出占囊性脊柱裂的62%,脊髓脊膜同并发神经源性膀胱发病率为96%;2.骨质缺损≥1.5cm×1.5cm多为脊髓脊膜膨出。3.共有8例上尿路功能受损,残余尿量均≥60ml,其中4例充盈期膀胱内压力≥1.96kPa,而3例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  相似文献   

14.
儿童不稳定膀胱是一种膀胱功能性排尿异常疾病,此类患儿逼尿肌失抑制性收缩,可能存在大脑皮质至膀胱水平的排尿抑制弧发育不全。诊断主要依靠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尿流动力学和肌电图等检查。除功能训练外,近年尚提出了一些新的药物及物理疗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其确切机制与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不稳定膀胱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不稳定膀胱是一种膀胱功能排尿异常疾病,此类患儿逼尿肌失抑制性收缩,可能存在大脑皮质至膀胱水平的排尿抑制弧发育不全。诊断主要依靠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尿流动力学和肌电图等检查。除功能训练外,近年尚提出了一些新的药物及物理疗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其确切机制与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其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vesicouretericreflux ,VUR)与尿路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相伴发生常常导致肾疤痕、肾萎缩、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反流性肾病的表现 ,重者甚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目前 ,从尿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感染、免疫及遗传学等多领域探索VUR及反流性肾病的发病机制。VUR的诊断技术在影像、生化、尿流动力学等多领域有很大进展 ,提高了对反流及肾损害的评价敏感性。小儿原发性VUR需要及早诊断 ,同时对肾损害做出充分的预测 ,建立个体化的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尿动力学是目前普遍认可的评估排尿功能的重要方法,是诊断和评价下尿路功能的黄金标准。但由于受技术条件和认知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尿动力学在儿童中的应用尚不理想。本文对儿童尿流动力学检查的主要参数及临床应用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采用胃膀胱扩大成形术,用于小儿下尿路再建以保护上尿路,控制尿失禁并评价其疗效。3例女性患儿(平均年龄9岁)行带血管蒂胃组织片膀胱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8个月至2年。3例患儿膀胱容量从术前20~30ml增至250~300ml,2例排尿控制满意,1例能部分控制排尿。上尿路功能改善2例,稳定1例。血浆电解质成分无改变。胃组织的解剖及代谢特点使胃膀胱扩大成形术不失为小儿下尿路再建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尿道瓣膜切除术后造成上尿路持续损害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月26例前尿道瓣膜切除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3.4岁(5个月至14岁)。瓣膜切除术后4个月至12.5年,平均5.5年。患儿术后均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手术前后均进行血生化(包括尿素氮、肌酐)检查、泌尿系统B超检查、静脉肾脏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m,VCUG)。比较瓣膜切除前后肾和输尿管积水以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情况,分析造成前尿道瓣膜术后上尿路持续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前尿道瓣膜切除手术前肾和输尿管积水患儿共15例24侧,占57.7%(15/26);膀胱输尿管反流8例11侧,占30.8%(8/26)。瓣膜切除术后有5例7侧肾和输尿管积水消失,占19.2%(5/26);2例3侧膀胱输尿管反流消失。瓣膜切除术后肾和输尿管积水患儿共10例17侧,占38.5%(10/26);膀胱输尿管反流6例8侧,占23.1%(6/26)。有7例11侧肾和输尿管积水较术前加重,占26.9%(7/26),其中4例6侧膀胱输尿管反流较术前加重。根据术后肾和输尿管积水以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恢复情况,分为上尿路损害加重组(7例)和上尿路损害减轻或消失组(19例)。行瓣膜切除术后尿动力学检查发现,在上尿路损害加重组7例患儿中,压力流率图显示5例依然存在下尿路梗阻或可疑梗阻。上尿路损害减轻或消失组19例患儿压力流率图均显示无梗阻(P<0.05);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值、膀胱顺应性、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损害加重组中5例动态VUCG显示排尿时膀胱颈全程开放不全,行膀胱尿道镜检查发现3例膀胱壁增厚,呈小梁样改变和膀胱假性憩室形成,尤其膀胱基底以及膀胱内口附近组织明显增厚。结论前尿道瓣膜是一种罕见的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瓣膜切除之后上尿路损害仍然会持续存在或加重,可能与患儿异常的膀胱功能有关。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升高、最大尿流率低、膀胱顺应性低以及压力流率图显示梗阻仍存在是导致膀胱功能异常的尿动力学危险因素,可能与前尿道瓣膜患儿同时存在膀胱颈部功能与结构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超声测定膀胱壁厚度和尿动力学检查测定膀胱功能,评价隐形脊柱裂患儿膀胱厚度和功能及上尿路损害的相关性,探讨用膀胱壁厚度评估隐性脊柱裂患儿上尿路损害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超声检查确诊上尿路扩张的隐性脊柱裂患儿22例,年龄(8.8±4.9)岁,并选择同期超声检查无上尿路扩张的隐性脊柱裂患儿29例作为对照组,年龄(9.3±5.3)岁.所有患儿均行尿动力学检查,记录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逼尿肌漏尿点压和逼尿肌过度活动最高压力.在膀胱充盈至预测正常膀胱容量的60%时行超声检查测量逼尿肌厚度.同时根据超声检查是否扩张将患儿分为有和无上尿路损害组,比较两组膀胱壁厚度的差异,并分析膀胱厚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相关性,计算膀胱壁厚度预测上尿路损害统计学指标.结果 上尿路损害组平均膀胱壁厚度(3.4±0.25)mm,显著高于无上尿路损害组的(2.5±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壁厚度与逼尿肌过度活动最高压力、逼尿肌漏尿点压和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均呈正相关(r=0.87、0.91和0.85,P<0.0001,P<0.0001和P=0.017).膀胱壁厚度≥3.0 mm预测上尿路损害的灵敏度为90.9%,特异性为79.4%,阳性预测值76.9%,阴性预测值为92.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超声测量膀胱壁厚度能高度预测隐形脊柱裂患儿上尿路损害的发生,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结论 超声测定隐形脊柱裂患儿膀胱壁厚度可以帮助预测上尿路损害,膀胱壁厚度大于3.0 mm提示隐性脊柱裂患儿上尿路损害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