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例扩张性心肌病(DCM)病人进行血清硒(Se)、相(Mo)、锰(Mn)、镍(Ni)、铬(Cr)、镁(Mg)6种元素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测定。结果表明:扩张性心肌病病人存在低硒、低镁、低钼现象。认为可能是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细胞破坏、心肌收缩性减退及心律紊乱发生的致病因素之一或继发现象。扩张性心肌病病人脂质过氧化物增高可能与低硒有关。  相似文献   

2.
测定2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全血硒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血浆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说明扩张型心肌病可能与低硒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4.
汪凤琴 《中外医疗》2013,(32):172+174-172,174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心肌病的临床心电图特点。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04—2012年收治的58例原发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均有异常。其中传导阻滞22例(占37.9%),异位搏动26例(占44.8%),非特异性ST-T改变35例(占60.3%);左室高电压18例(占31%);异常Q波15例(占25.9%);P波时限增宽16例(占27.6%);QT间期延长9例(占15.5%),猝死1例(占1.72%)。结论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可有多种心电图表现,心电图检查作为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简便易行的方法,也可以作为评估病情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5.
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李伟(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张会君(附属第二医院)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脏杂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器官栓塞。本病发展一般缓慢,常反复发作心力衰竭或顽固性心律失常,偶有猝死...  相似文献   

6.
7.
8.
小儿扩张性心肌病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和反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小儿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IDC)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β-AR)功能和反应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10例IDC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和收缩末期容量指数等指标。结果:多项检测指标在IDC患儿有明显的改变,对β-AR激动剂多巴酚丁胺反应低下。结论:小儿IDC心脏β-AR功能损害明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能客观评价β-AR功能和反应性,有助于临床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预测丙种球蛋白对于儿童扩张性心肌病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对2000-2016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6例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每例患儿除了给予对症治疗外均予丙种球蛋白治疗.以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绝对值上升≥10%或治疗后LVEF≥45%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将患儿分为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选取病程以及基线水平的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心电图(ST-T改变,病理性Q波≥1项)、心脏MRI(早期强化、延迟强化、T2WI高信号≥1项)、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1项)9项作为基线预测候选指标.结果 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抗磷脂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磷脂抗体与丙种球蛋白疗效呈正相关(r=0.416,P<0.05),利用四格表计算其疗效预测灵敏度为64.3%,特异度为77.3%.结论 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1项为阳性)阳性的患儿丙种球蛋白疗效更好,提示抗磷脂抗体可以作为辅助临床预测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11.
浅谈42例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桂园  段军仓  杨志家 《当代医学》2009,15(31):123-123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联合协会(WHO/ISFC)将心肌病分为三种:①扩张型心肌病(DCM);②肥厚型心肌病(HCM);③限制型心肌病(RCM)。其中DCM是最常见类型,占心肌病的绝大多数。其特点是心室扩大、收缩功能减弱,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本病发展一般缓慢,常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可出现血栓栓塞,偶有猝死发生。患者住院时间均较长,思想负担重。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好DCM病人的护理十分必要。现将我院收治的42例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倍他乐克治疗扩张性心肌病(DCM)。对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DCM分成两组,A组:52人(男性41。女性11),平均年龄44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31.30%,以利尿剂,洋地黄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等基础治疗;B组:58人(男性45,女性13),平均年龄47岁,LVEF平均32.26%,在利尿剂和洋地黄ACEI综合治疗基础上,只要患者耐受,从小剂量逐步加用倍他乐克12.5mg/天至50~100Ing/天。结果 经过12个月治疗随访。两组共有24例因心血管事件死亡(A组16。B组8);有27例因心衰加重,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再次住院治疗(A组18,B组9)。治疗前后比较,B组较A组患者心率减慢。QT离散度(QTd)降低,LVEF明显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更好控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DCM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99mTc-MIBI门控心肌显像同时检测左心室放射性缩短分数(RFS)评估DCM病人在口服培哚普利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状态。采用门控心肌显像计算左前斜45度位心室腔内间隔至侧壁水平长度和后壁至心尖垂直长度,计算左心室整体RFS值并同步进行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与LVEF进行比较分析。23例DCM治疗前基础RFS为16.57%,治疗后为21.39%,有显著性增加(t=2.01,P〈0.01),LVEF  相似文献   

14.
扩张性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心肌病的两种常见类型,二者在临床上均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且有较多交叉重叠的症状和体征,但均缺乏特异性表现[1,2],而老年人由于心脏减退及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致使老年扩张性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非常困难;由于扩张性心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时血尿酸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2例DCM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对不同心功能状态血尿酸水平,入院时正使用利尿剂和未用过利尿剂及心衰控制前后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DCM血清尿酸水平心功能Ⅲ级与Ⅳ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入院时正使用利尿剂及未用过利尿荆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衰控制前后的血尿酸水平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DCM患者心力衰竭急性加重血尿酸水平升高.其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对判断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有VA,其中35%频发室早,55%有非持续性室速。常规心电图示40%有VA,其中20%有频发室早,未检出VT。VT组与非VT组心功能、血K^+、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成对室早及多源室早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VT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增大,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频发室早发生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 (U 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13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UA,分析 UA水平与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利尿剂的使用、肾功能、心胸比率、心室、心房大小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后血 U A水平分别为 (4 94 .2 8± 181.4 7) μmol/ L 和 (387.6 4± 171.4 8) μmol/ L(P <0 .0 0 1) ;治疗前心功能 、 、 级的U A水平分别为 (36 9.0 0± 96 .5 7) μmol/ L,(4 76 .14± 14 4 .2 6 ) μm ol/ L 和 (5 88.30± 2 13.14 ) μmol/ L(均 P <0 .0 1) ;U A与心胸比率、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和右心室舒张期内径呈正相关 ;未用利尿剂与用利尿剂者的 UA水平、肌酐 (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心功能 、 、 级患者的 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清 UA水平明显升高 ,心衰越重 ,U A水平越高 ,UA是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衰严重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