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它始终贯穿于一切护理过程中。从做高压氧的患者意识分类:神志清楚、意识朦胧、昏迷,因此,对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对患者,还要针对患者家属。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及家属坚定治疗信心和消除陌生感及恐惧心理,达到身心早日康复。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对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患者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如何实施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应视患者特点而定,我们对医务人员患病后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心理需求而采取不同心理护理,受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对医务人员这一特殊人群患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及护理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3.
120例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冠心病PTCA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PTCA患者在介入治疗后进行心理护理,并通过问卷调查测评护理结果。结果:通过及时的术前心理护理和指导,患者各种心理问题均有明显下降,提示心理护理能改善老年冠心病介入患者的心理状态。结论:老年人无论从生理、心理及疾病的发生均不同于常规患者。因此,应重视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4.
于春枫 《妇幼护理》2023,3(15):3757-3758
目的 评价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本院诊疗的 92 例焦虑症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 睡眠质量、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优化患者睡眠质量,缓解负面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226例晚期血吸虫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对紧张、恐惧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焦虑、忧虑、悲观失望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关怀,休息和体位、营养与饮食,做好出院指导,认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取得患者对脑血管造影术的配合。方法:责任护士对造影患者有针对性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结果:56例患者经过相关心理护理,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顺利。结论:应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及心理支持,达到良好的检查和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放化疗后抑郁和焦虑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0例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和过程的心理特征,制订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应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较心理护理前低。结论对放化疗后癌症患者应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方法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逐渐纠正对疾病的不正确看法,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结果心理护理有助于病情早日康复。结论心理护理治疗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认识到要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修养,以利于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患者的应激能力,从而更好的配合手术。方法分析6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得到减轻。结论做好腹腔镜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从而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人为本、沟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现代护理工作重,心也逐步转向以热衷服务于患者这个根本,而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便是现代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南丁格尔就曾把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称作是一门艺术。现代护理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护患和谐,就必须认真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充分调动患者协助治疗的积极性。下面就结合几年来的护理工作经验浅谈一下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深入,护理模式和护理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护理工作除了执行医嘱,协助诊治疾病,进行各项技术操作和生活护理外,还扩大到对患者心理、社会状况的了解和提供支持,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很多疾病单凭良药难以治愈,需要进行手术才能痊愈,而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心理与普通患者不同,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强调心理护理,护士关心的是整体的人,重视患者的感受,情绪和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科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对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频度依次为躯体化、抑郁、强迫、焦虑、恐惧,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除躯体化外,其余因子分明显降低。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结果 心理护理改变了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结论 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对24例腰椎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二个阶段进行专科护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并进行同源对比。采用手术治疗、完善的各项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以及心理的支持,本组其中1例下肢瘫痪未能完全恢复,其余均全愈出院。对患者的心理观察,实施针对性专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等,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5·12汶川地震”中因外伤而截肢的患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的原因和护理对策,以便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地震伤致截肢患者9例为对象,采用面对面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观察患者的心理行为,转院后随访等方法进行心理分析和护理。结果:截肢患者在治疗前后出现自我概念改变、不确定感、社会适应力改变等心理,经过心理护理,均获得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对重建自我形象、疾病的转归和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幻肢觉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2例幻肢觉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包括:按摩患肢与健肢、心理暗示疗法、暴露疗法和刺激疗法及重视家属支持,并进行康复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康复护理前后患者各种负性心理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减轻幻肢觉患者的负性心理,促进患者的健康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建波 《妇幼护理》2023,3(19):4718-472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 治的 90 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分 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好于 对照组(P<0.05),希望水平、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 室内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希望水平,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 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浅谈心理护理的道德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也必然由单纯的生物护理走向完整的心身护理。心理护理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越来越被重视,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姿势等,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调动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可见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指外伤患者的心理影响,使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能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使患者身心均能恢复健康。方法应用心理量表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情况,根据各期患者的心理特点,通过护理干预,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结果患者都能坦然面对手术,在围手术期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结论护理干预对腹部带蒂皮瓣治疗手指外伤患者的心理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青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变化,探讨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50岁以下的中青年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心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86例患者患病前大多生活不规律,性情暴躁,情绪紧张;患病后多数患者心理不平衡,出现满不在乎、悲观失望、迫切需要医学知识、焦虑急躁、自卑、猜疑等心理反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后,各项心理反应除迫切了解医疗知识外,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疗护理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