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TC)水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995年至2010年805例CHF患者,按TC水平为4个亚组:TC≤160 mg/dl、TC161~200 mg/dl、TC201~239 mg/dl及≥240 mg/dl组,探讨血脂水平、其他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结果:平均随访(3.11±3.32)年,共发生199例终点事件,其中全因死亡占78.4%,心源性死亡占15.6%。亚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TC降低提示生存率降低。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C水平是CHF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5,95%CI:0.62~0.89,P=0.002)。结论:TC水平是CHF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血红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32例CHF患者血清钾离子(K+)、钠离子(Na+)、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Hb)水平,采用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价肾功能,并对比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关系。结果各指标在不同基础病因的CHF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心功能级别组间随心功能级别升高(NYHAⅡ级~Ⅳ级)eGFR、血钾、血钠降低明显,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愈差,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愈高。在NYHA Ⅲ级、Ⅳ级组中,Hb、TG的水平低于NYHA Ⅱ级组,其中NYHA Ⅲ级组和NYHA Ⅳ级组间仅见有降低趋势,其余血脂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eGFR、血钾、血钠及TG、Hb的降低,而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其水平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41例,按血脂水平分为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按随访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247例和非他汀组194例,按随访期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435)和死亡组(n=6)。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各水平组的死亡率,血脂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他汀组和非他汀组HDL-C、TC、TG、LDL-C各水平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吸烟、肾功能衰竭、贫血、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使用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TG、TC、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低水平HDL-C、较低水平HDL-C是影响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LVEF和ACEI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提高HDL-C水平可能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TC、TG、LDL-C水平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1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66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共12 w,正常血脂组,n=32;高脂血症组,n=34〕和对照组65例(正常血脂组,n=31;高脂血症组,n=34);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健康对照。运用无创超声检查技术,观察用药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浓度水平。结果治疗前CHF各组血清v W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FMD值和6-keto-PGF1α水平却显著下降(P0.01),FMD、v WF、6-keto-PGF1α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显著相关性。治疗12 w后,CHF各组v WF水平明显降低,FMD和6-keto-PGF1α水平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他汀治疗组的v WF降低更明显(P0.05),FMD和6-keto-PGF1α升高更为显著(P0.01)。他汀治疗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各血脂水平的CHF患者,可以有效改善CH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这种改善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5.
<正>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常伴随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低钠血症是常见并发症,加重心力衰竭及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重度低钠血症常揭示预后不良〔1〕。本研究探讨低钠血症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老年CHF患者315例,具有完整资料,入选标准:①均经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血生化、脑钠肽(BNP)、尿比重等检查诊断。符合中华医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观察王利华,王秀花,王娜,丁小如我们观察了53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变化,并与19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旨在探讨CHF患者血浆ET的变化及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前列环素-血栓素A2(PGI...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力衰竭病因、药物治疗及死亡原因构成情况。方法入选大连市中心医院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518例,对入选患者病因、药物治疗及死亡方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占同期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9.6%。男女比例为1.67:1。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58.6%)和Ⅳ级(28.5%)患者居多。CHF病因构成由高至低依次为冠心病(63.7%),高心病(17.14%),风心病(8.5%)、扩心病(6.2%)。抗心衰药物使用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硝酸酯类(86.5%)、利尿剂(74.4%)、洋地黄类(58.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5.2%),β受体阻滞剂(22.3%)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20.8%)。死亡原因主要为泵衰竭(52.6%)。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首位病因为冠心病,硝酸酯类、利尿剂和洋地黄类仍为主要治疗药物,ACEI、β受体阻滞剂在基层医院应用仍不普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简称SD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SDS评分较之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SD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可明显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恢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脂及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22例(心功能Ⅲ级),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辛伐他汀20 mg/d,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及血栓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血脂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随访血栓事件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18.2%(P<0.05)。亚组分析结果;冠心病(CAD)心衰治疗组TC、LDL-C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栓事件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中重度CHF患者在拮抗神经-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安全有效,可以进一步改善血脂并降低血栓事件,降低冠心病CHF患者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脂干预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心功能正常者10例,慢性心衰者60例,检测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及TC、TG、HDL-C、LDL-C水平,并对血脂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重度心衰组患者TG、TC、HDL-C均低于轻度心衰组及正常组患者(P<0.05).年龄、TG及HDL-C水平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患者死亡率随着TG及HDL-C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水平与心衰程度及患者死亡率均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应将心力衰竭患者的血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胆固醇等项目含量检测,分析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门诊健康体检测者中200例健康人员和该院内分泌科室2013年9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对400例人员进行血脂含量检测。具体对比数据为总胆固醇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以及甘油三酯的含量数值。结果观察组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低于对照组以外,总胆固醇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以及甘油三酯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值超出健康体检者,在临床上实行血脂检验,有利于对病情的评估和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396例慢性肾病(CK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水平与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7年5月,就诊我院的CKD合并CHF患者396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所有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有无肺动脉高压(PH),将患者分为PH组(PASP≥35 mm Hg)(1 mmHg=0.133 kPa)和非PH组(PASP35 mm Hg),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Cr、HGB、NT-pro BNP水平、LVEF,FEV_1/FVC,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及病死率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死亡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H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比、收缩压、BMI及合并症情况、FEV_1/FV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YHA IV级、 NT-pro BNP水平高于非PH组患者(P均0.05);HGB、GFR及LVEF水平低于非PH组患者(P均0.05)。对影响患者死亡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是CKD合并CH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肺动脉高压是慢性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胜军 《山东医药》2005,45(8):54-55
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以美托洛尔治疗105例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收缩期心力衰竭(CHF)死亡患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0~2002年共128例CHF死亡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CHF死亡患中,121例(94.53%)心功能为Ⅲ~Ⅳ级(NYHA)。冠心病是CHF死亡病人中最常见病因(64.06%),其次是心肌病(18.75%)和风湿性心脏病(10.15%)。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室性心律失常(78.90%),房性心律失常(60.93%)。另外,亦可发生多种电解质紊乱。结论:心功能、心律失常和电解质紊乱等是CHF患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5.
149例慢性肾衰患者血脂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149例慢性肾衰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血脂[TG、TC、HDL—C、LDL—C、血肌酐(SCr)]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G、TC轻度升高,HDL—C明显下降,LDL—C明显升高。GFR与TG、TC无明显相关性,而与H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21,P〈0.05),与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9,P〈0.01)。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其可能是加快肾脏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电图呈现低电压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时行常规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心胸比等。统计不同导联下QRS低电压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60.49±5.39)mm vs.(29.80±3.36)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2.77±6.11)mm vs.(47.38±3.60)mm]、心胸比[(0.58±0.09)vs.(0.42±0.04)]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肢体导联电压振幅明显降低,而QRS间期明显增宽,QTc间期明显延长,分别为(8.82±2.14)m V vs.(4.33±2.13)m V,(76.39±17.33)ms vs.(109.38±18.33)ms,(219.37±45.39)m V vs.(444.98±34.29)m 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前降支(LAD)病变Ⅲ导联QRS低电压较多,左回旋支(LCX)病变Ⅱ导联和Ⅲ导联QRS发生低电压。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多伴随有超声与心电图指标的异常,也表现为QRS波群低电压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况,为临床治疗CHF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38例)、CHF并非高胰岛素组(52例)、CHF并高胰岛素组(48例),共3组,入选年龄均≥60岁。进行以上3组人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可比性研究。入选人群均进行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测定(OGTT)空腹胰岛素水平(FI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等的测定,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收集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将三组以上各指标再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CHF患者是否存在IR。按基础病因分组分为冠心病组、高心病组、退行性心瓣膜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等,再进行各组以上各指标的对比分析,观察以上指标在不同基础病因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并非高胰岛素组及CHF并高胰岛素FIS升高,IAI值降低(P<0.05)。CHF患者按不同基础病因分组后,各组间FIS,IAI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HF并非高胰岛素组比较,CHF并高胰岛素组FIS水平升高,IAI值降低(P<0.05)。与NYHAⅢ级组比较,NYHAⅣ级组FIS指标升高,IAI值降低(P<0.05)。结论 CHF患者存在IR,且在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之前就可能已经存在IR现象。IR水平可能与CHF的基础病因无关,是CHF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IR水平可能与心功能分级有关,心功能越差,IR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李清  张晓丹 《山东医药》2005,45(25):60-61
2001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并发低渗血症患者48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加重导致的一种综合征,由于其发病率、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CHF患者常合并贫血,但长期以来,CHF与贫血之间的关系一直被忽视,最近数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血尿酸盐浓度和嘌呤代谢密切相关 ,近年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及其死亡率增加的一个因素[1] ,本文通过观察 14 2例慢性心衰住院病人血尿酸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浓度变化的意义 ,并观察尿酸升高是否和心衰患者使用利尿剂或伴有的肾功能损害有关。1 资料和方法1 1 对象 :14 2例心衰患者均为 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2月住院患者 ,男 86例 ,女 5 6例 ,年龄 2 8~ 76岁 ,平均 5 8±16岁。心功能按NYHA分级标准 ,心功能Ⅰ~Ⅱ级 31例 ,心功能Ⅲ级 4 2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