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灸大成·卷十》主要收录了数十篇小儿按摩歌赋,其中以《小儿按摩经》为代表,对后世小儿推拿的发展与运用有指导性意义。通过研读并结合现代临床运用,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望诊、小儿推拿的腧穴和操作方面探析《小儿按摩经》及相关内容对后世小儿推拿诊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中对风温夹惊、神昏谵语、热深厥深、阳亡阴竭、关格等的描述,与儿科临床常见的高热惊厥、昏迷、感染性休克、肠炎脱水、肠梗阻等急症表现相似。就《伤寒论》中对上述几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病情转归等作一介绍,以期能有效地指导中医儿科急症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儿科学》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着手,探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改革,构建《中医儿科学》立体化教材体系,为培养适应现代中医临床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药杂志》2000-2004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新药杂志》2000-2004年5年中的60期期刊共1869篇论文所引用的有关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该刊近5年来医药科研人员论文作者群情报吸收能力、刊登的论文理论来源和学科动向,为优化馆藏提供分析信息。  相似文献   

5.
小儿惊风是儿科临床中的危重急症,清代儿科医家陈复正著《幼幼集成》一书,以大量篇幅论述了小儿惊风病名、分类、辨证及诊疗的关键,对小儿惊风进行系统总结,对于后世辨治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研究陈氏的小儿惊风理论,从“辟惊风之论,以开昏聩”“创立三搐,贴合临床”“治疗特色探析”3个方面进行阐述,望能求古鉴今指导临床,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万病回春》中有关小儿脾胃系统常见疾病的辨识和方剂,总结该书治疗小儿脾胃系统疾病的常用治法(补脾法、运脾法、消积导滞法、清热法、软坚散结法、外治法)和预防调护、从脾胃论治其他系统疾病的思想和方法,并总结其学术特色,对后世医者诊治和预防小儿脾胃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传承中医学术,提高中医治疗小儿疾病的临床疗效,反复研读《幼幼集成》,从病因病机、病位、用药特点特色等方面探析陈复正治疗小儿汗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后世医家学习、研究和继承。  相似文献   

8.
对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小儿则》的儿科学术思想进行了探析,认为临床辨证时应注重四诊合参,尤其重视脉诊的重要性;在治疗上提倡培补之法,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证类本草》是宋代本草发展最高峰的总结,对众多药物形态记述和药图收录,也最齐全。前人认为《证类本草》中的所有药图都来自于苏颂编纂的《本草图经》。今通过对《证类本草》中所有药图的整理和分析后发现,《证类本草》药图的画法不尽相同,且"药图名"中的地名与"图经曰"中产地介绍的地名有出入。由此推测:《证类本草》的药图并非一人所画,且《证类本草》的药图并不全来自《本草图经》。本文将药图对比分析的结果汇总,以期对《证类本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顾滢如 《淮海医药》2004,22(6):477-478
偏头痛是小儿神经科常见病之一,儿童偏头痛发病率大约为2%~5%。随着社会发展,中小学生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增大,儿童偏头痛的发病率增高。脑电图描记法(EEG)及经颅多普勒(TCD)技术的应用,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参考国内外献,结合32例小儿偏头痛患跟踪检测资料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反复学习研究《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学说之经义,结合数10年临床实践摸索,选用泻心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症、癫痫等儿童精神神经疾病;桂枝汤加味治疗温病后期久热不退症;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肢节疼痛症等,均获得理想的疗效。继承并发扬中医药学,应用古方治现代儿童疾病,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在中医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病因病机教学的作用,并注重病因、病机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儿科温阳学派,肇始于陈文中,光大于徐小圃、江育仁,在当代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多种儿科疾病,彰显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中医药学监护模式。方法:通过分析1例肺炎患儿的中医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方案,介绍中医药学监护主要内容,对儿童肺炎的药学监护模式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中医药学监护非常必要,通过全程的中医药学监护,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儿治疗中的问题,可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浪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外感温热病顺传手足太阴肺脾的规律中,手太阴肺气证这一传变过程。方法:以临床观察研究为主,观察目前成都地区中医儿科临床名家治疗小儿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思路,即手足太阴肺脾顺传规律,本文主要观察小儿外感温热病手足太阴肺脾顺传规律过程中手太阴肺气证,以及影响本阶段传变的必要因素:年龄、主证轻重、主证缓解时间。结果:对所观察的患儿发生外感温热病初期时,辨证为手太阴肺卫证,或手太阴肺气证,均有相同的可能性,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年龄、主证轻重、主证缓解时间3个因素均对本证传变产生影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手太阴肺气证证型确为小儿外感温热病发病的初期,临床中医儿科医师应重视本阶段的发生、发展及变化,以防传变,并尽早做好传变至下阶段后的治疗准备。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医儿科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指出合理设置典型病案的重要性,通过课堂组织学生讨论、讲解,以达到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肯定了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臣”字门中医儿科汲取经典中关于“和”的理论,结合儿童“稚阳稚阴,易虚易实”这一生理、病理特点,在治疗用药时提倡以“和”为贵,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医儿科学教学实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使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中医儿科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突出儿科学的特点、灵活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和引导鼓励学生创新中医理论3个方面,就七年制中医骨伤专业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工作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全国10个省(区、市)12家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处方剂量、药味数)进行调研;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2016年5月-2019年4月共计416100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处方剂量、药味数及处方中饮片使用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科室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探讨中药饮片处方临床应用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12家中医院的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为129.60~245.00 g,平均药味数为11.90~18.25味;儿科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均低于其他科室。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为242.21 g,剂量分布在201~300 g的处方数占55.75%,超过300 g的处方数占15.22%;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5味,药味数分布在11~20味的处方数占87.75%,超过20味的处方数占6.64%。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中使用频次排名前20位的中药饮片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剂量使用情况,超剂量使用频率最高的3味饮片为醋郁金(占85.51%)、麸炒白术(占82.10%)和白术(占79.13%);我院内科中药饮片处方数占40.84%;内科和外科中药饮片处方剂量超过300 g(分别占11.98%、18.69%)、药味数超过18味(分别占14.60%、9.53%)的处方较多;儿科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超过18味的处方占24.09%。结论:中药饮片处方整体剂量偏高、药味数过多,处方中单味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内、外科应着重把控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单味中药饮片用量以规范处方剂量,妇科需着重控制单味中药饮片用量,儿科应特别关注处方药味数的使用,以保证更加科学、合理地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