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恢复期经常出现血压波动、血氧饱和度(SPO2)偏低、低温、苏醒延迟和出现舌后坠、喉痉挛等并发症.通过在PACU加强对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各方面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患者的不适,缩短麻醉恢复时间,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全麻术后是一个危险阶段,这时麻醉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此时患者的呼吸、循环、代谢等机能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上手术创伤、失血失液、疼痛等影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我院麻醉恢复室(PACU)1997年成立至今,平均每年接受全麻插管、复合静脉麻醉术后未苏醒病人3576例,对他们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并给予全身护理,使其顺利度过麻醉恢复期。本文分析2006年6-12月全麻插管术后患者1366例,经过严密的监测、护理与治疗后,全部安全送回病房。避免了将术后因呼吸功能恢复不全,而需暂时保留导管的患者过早送回病房,避免了由于患者意识模糊、烦燥,自己拔除导管或导管扭曲、堵塞而发生窒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等现象,提高了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2010年3月-2010年12月366例全身麻醉下行胸部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包括:术后监测、体位护理、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胸部肿瘤术后,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病情千变万化,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危险性大。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患者恢复期的护理。方法对我科恢复室从2007年1~12月收治5448例全麻术后患者在恢复期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并作出相应的护理。结果5429例患者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安全转入ICU或病房;10例患者带气管导管转送ICU继续治疗;8例病人由于伤口大出血,送手术室重新手术;2例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发生气道梗阻,需作气管切开术。结论加强全麻术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对降低病人麻醉后的并发症和及时发现术后的并发症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统计2006年80例小儿全麻术后恢复期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小儿全麻术后恢复期应注意的问题、防治措施及护理(缺氧、误吸、体温等),以便降低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严重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麻方式对患儿实施手术,在麻醉恢复期内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以及全麻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患儿的保护性反射未充分恢复,导致患儿在麻醉恢复期时常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状[1]。因此,在这段特殊的时间内,有必要让经过专业训练及相关考核的医护工作人员,对患儿实施精心的观察、严密的监测,及时、有效的正确治疗和护理工作[2]。为此,我院对收治的120例采用全麻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麻醉恢复期患儿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效果明显。现将主要护理内容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进行针对性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麻醉恢复室接收的5060例全麻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记录,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小儿组、成人组及老年组,统计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各年龄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恢复期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1297例(25.63%),其中循环系并发症548例(10.83%),呼吸系并发症490例(9.68%),神经系统并发症192例(3.80%).结论:应制定个性化的麻醉和复苏方案,以减少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孙艳平  王九花  黄颖 《医学争鸣》2002,23(15):1421-1421
0 引言 手术完毕 ,返回病房 ,但麻醉对患者的影响并未彻底消除 ,此时患者未完全清醒 ,自身的保护性反射比较弱 ,再加上手术的创伤 ,各类麻醉药物及麻醉辅助药物的特殊作用 ,均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 ,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血压剧降、心律紊乱、喉头痉挛、上呼吸道梗阻、甚至心搏骤停等 ,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手术期间 .为此 ,我们对 10 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回病房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病例 10 0 (男 4 2 ,女 5 8)例 ,年龄 2 0~ 74岁 ,胆囊切除术 5 0例 ,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9.
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对机体作用持续一段时间。在此苏醒过程中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因此,手术后必须加强对病人的护理。2003年12月2006年12月,我科重症监护室共收治颅脑全麻术后患者824例,全部安全渡过麻醉恢复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孙义芳 《中外医疗》2010,29(34):160-160
喉罩的应用为手术患者呼吸道的建立和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手段。它容易置入,不需喉镜检查,不需阻滞神经和肌肉,不会引起食管与气管错插,对于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是最佳选择,喉罩相对于面罩用于气道管理更安全,相比于气管内插管其侵入性伤害更少。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恢复期护理两例教训张梅娟(附属弋矶山医院干部内科)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死亡率较高,70岁以上的达到30%,其中1/3~1/4处于恢复期。本文试从两例即将出院患者的猝死,探讨如何加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护理。例1男,70岁。...  相似文献   

12.
该文总结1425例病人全麻术后在麻醉恢复室接受恢复期管理的经验.在恢复期中,麻醉并发症占28.84%.通过恢复室的监护,这些并发症均得到积极的防治,无一例病人在恢复期中因麻醉并发症而死亡.  相似文献   

13.
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呼吸及循环功能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各种保护性反射仍未完全恢复,其潜在的危险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因此。麻醉恢复期的监测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300例氯胺酮麻醉术后恢复期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娟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8):149-150
氯胺酮是广泛用于临床麻醉的静脉药物,其特点是:维持时间短,镇痛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选择性的抑制和兴奋作用。术后副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可产生一过性呼吸抑制,偶尔发生喉痉挛现象。②单独应用时,可出现神精异常,表现为狂喊、谵妄、躁动、幻觉等。鉴于以上原因氯胺酮麻醉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老年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拮抗药的应用原则及恢复期管理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的安全性。对22例老年病人术后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22例病人中有17人术毕通气量恢复不够,给予新斯的明0.5-1mg静注;11人虽唤能睁眼但定向力欠佳,给予多沙普仑30-100mg静注,其中6人在恢复室留观30-60min,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拔管时收缩压和心率均升高,拔管后steward世界杯评分达5-6分者16人,送回病房后全部病人均达5分以上,认为对老年病人的术后拮抗应谨慎,应有针对性的选择拮抗用药,而术中适当的麻醉用药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2009年3月收治全麻气管捕管的手术后患者8687例,骨科2589例,五官科1357例,朐科1856例,普外科2885例。其中99例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年龄21~87岁,平均55岁。  相似文献   

17.
观察老年人全麻术后的病情变化,旨在探讨如何做好全麻苏醒期老年病人的护理.2006-2010年问监护290例60岁以上全麻手术后的老年病人,术后全麻苏醒期出现高血压和低温的病人占50%左右,还有些病人全麻苏醒拔管后出现舌后坠,极少数病人出现苏醒延迟和一过性精神障碍等症状.结论:加强对麻醉苏醒期老年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维护病人能在平稳中尽快苏醒,可预防和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缩短病人在苏醒室的观察时间,及早送回病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触摸护理在小儿全麻恢复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行全麻择期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触摸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儿在复苏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和恢复期躁动评分。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在恢复期血压及心率显著降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触摸护理在麻醉恢复期能起到镇痛、镇静的护理作用,减轻复苏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发生率,达到身心并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也称Little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和情绪异常[1,2]。我院1999年12月率先在国内开展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由于脑瘫患者多为<14岁儿童,全麻术后护理及为重要,现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方法有多种,以往以颈丛阻滞居多。近年来,随着病人对医疗的要求增高,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成为讨论的热点,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越来越多。我院自2005年以来成立了麻醉恢复室,收治甲状腺术后病人285例。笔者旨在对麻醉后恢复室(PACU)中甲状腺手术后病人的恢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ACU病人甲状腺专科护理的管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