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处理对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个氧化锆试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对照组,无处理;喷砂组,用Al2O3 颗粒对氧化锆试件表面均匀喷砂;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组,将氧化锆试件置于紫外线消毒箱中的紫外灯下方10 mm处照射48 h;低温等离子处理组,将氧化锆试件置于舱式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内处理30 s。分组处理后观察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测量表面接触角及剪切粘接强度。结果:UV照射及低温等离子处理组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无明显改变,喷砂组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明显改变。喷砂组、UV照射组和等离子处理组氧化锆试件表面接触角分别为48.8°±2.6°、27.1°±3.6°和32.0°±3.3°,较对照组接触角(64.1°±2.0°)明显减小。喷砂处理组氧化锆试件剪切粘接强度(14.82±2.01) MPa大于对照组(9.41±1.07) 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V处理组氧化锆试件剪切粘接强度(10.02±0.64) MPa大于对照组(9.41±1.07) MP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等离子处理后其剪切粘接强度(18.34±3.05) MPa大于对照组(9.41±1.07) MPa、喷砂处理组(14.82±2.01) MPa和UV处理组(10.02±0.64) MP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结果显示UV及低温等离子处理使氧化锆试件表面氧元素含量增加,碳元素含量减少,碳/氧比值减小。结论:UV照射及低温等离子处理均可在不改变氧化锆表面形态的基础上显著改善其表面的亲水性;UV照射后氧化锆与树脂的剪切粘接强度虽无明显提高,但试件断裂模式由粘接断裂向混合断裂转变;低温等离子处理能显著提高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牙釉质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与树脂的即刻粘接强度及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方法:选取牛切牙,沿唇舌向纵剖为两半,制备釉质粘接样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样本n=20),(1)1组:酸蚀+树脂粘接(对照组);(2)2组:诊室外漂白+即刻酸蚀+树脂粘接;(3)3组:等离子体处理5 min+即刻酸蚀+树脂粘接;(4)4组:等离子体处理5 min+树脂粘接,粘接样本均使用single bond 2粘接系统及Filtek Z250树脂。万能试验机测试剪切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及酸蚀后釉质表面的超微形态,以及断裂界面,SPSS17.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结果:剪切强度测试显示:4组(8.60 MPa)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7.89 MPa)高于4组,但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1组(34.82 MPa)和3组(34.69 MP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5 min后,釉质表面呈现轻微熔融状较规则的外观形态,但不如酸蚀处理后的釉质表面的蚀刻形态明显。1组和3组粘接后断裂界面相似,均为混合断裂。结论:与常规诊室漂白相比,应用等离子体处理釉质表面后即刻进行酸蚀与树脂粘接,粘接强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Er:YAG激光和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36个氧化锆瓷块,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喷砂组(B组)、Er:YAG激光组(C组)、Ar等离子体组(D组)、喷砂+Ar等离子体组(E组)和Er:YAG激光+Ar等离子体组(F组),每组6个。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各试件表面进行检测,并计算剪切粘接强度。结果 C组氧化锆试件表面见凹坑状结构,粗糙度较A组增加(P <0.05);D组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未见明显改变,表面亲水性较A组显著提升(P <0.05);E组表面亲水性、剪切粘接强度与F组相似(P> 0.05),较其余各组显著提升(P <0.05)。结论 Er:YAG激光和Ar等离子体处理可提高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光固化树脂固化后的不同老化时间和硅烷偶联剂对树脂与金属托槽之间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上树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作20个自凝塑料长方块,在每个长方块表面制备5个树脂表面,即100个光固化树脂测试试件;另制备5个自凝塑料长方块,每个长方块各制备1个树脂表面,即5个扫描电镜观察试件;共计105个树脂面。以松风Super snap抛光碟抛光处理后,将待测试的20个长方块随机分为5组,在人工唾液中按照老化时间的不同,以恒温水浴法(37℃)对固化后树脂试件进行老化处理,分为即刻粘结组(A组)、老化1h组(B组)、老化1d组(C组)、老化1周组(D组)和老化1个月组(E组),每个粘结组按照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分为2个表面处理组,即33%磷酸酸蚀后涂布硅烷偶联剂处理组(硅烷偶联剂处理组,A1、B1、C1、D1和E1组)和33%磷酸处理组(磷酸处理组,A2、B2、C2、D2和E2组),以3M化学固化粘结剂将树脂试件与托槽粘结,固化4min后,将试件置于装有37℃人工唾液中24h。以万能力学实验机测定各组老化树脂与金属托槽之间的抗剪切强度,记录去粘结后树脂表面的粘结剂残留指数(ARI)。5个观察试件未做表面处理,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微观结构。结果:硅烷偶联剂处理组(A1、B1、C1、D1和E1组)间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A1组平均抗剪切强度最高,B1组和D1组分别高于C1和E1组(P<0.01),其余各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抗剪切强度均高于临床正畸治疗所需粘结强度。磷酸处理组(A2、B2、C2、D2和E2组)间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A2组达临床正畸治疗所需抗剪切强度;两两比较,A2组平均抗剪切强度高于C2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硅烷偶联剂组的树脂抗剪切强度均大于相同老化时间磷酸处理组(P<0.01)。硅烷偶联剂处理组和磷酸处理组树脂表面ARI计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老化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树脂表面填料分布逐渐不均匀。结论:复合树脂固化后即刻粘结托槽可达临床正畸治疗所需的抗剪切强度。硅烷偶联剂可提高老化树脂表面的粘结强度达到临床正畸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等离子体处理对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短期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氧化锆陶瓷试件,喷砂后随机分为5组,进行不同表面处理。A组:喷砂组;B组:喷砂+氧气(oxygen,O2)等离子体组;C组:喷砂+氩气(argon,Ar)等离子体组;D组:喷砂+氮气(nitrogen,N2)等离子体组;E组:喷砂+底涂剂Z?Prime Plus组。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量色散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和水接触角测试仪表征各处理组的氧化锆陶瓷表面形貌、碳氧元素含量、粗糙度和表面亲水性。制备复合树脂柱,以树脂水门汀将其粘固于处理后的氧化锆陶瓷表面,将粘接试件水浴24 h后,测试剪切粘接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并分析破坏模式。结果:SEM显示不同等离子体处理陶瓷后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EDS显示碳元素减少,氧元素增加,碳/氧比值减小。水接触角测试表明等离子体改性后表面亲水性相比于A组明显增加。SBS结果表明,与A、B、D组相比,C组陶瓷短期SBS明显提高(P < 0.05),与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可显著提高牙科氧化锆陶瓷?树脂的短期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3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晶相转变、表面粗糙度、抗剪切及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氧化锆试件并随机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试件表面不做任何处理;(2)氧化铝喷砂组,用110 μm氧化铝颗粒距离10 mm垂直喷砂21 s, 气压0.25 MPa; (3)激光蚀刻组,试件表面均匀涂布石墨粉,以2 W(200 mJ/10 Hz)铒:钇铝石榴石 (Er:Yttrium Aluminum Garnet,Er:YAG)激光均匀辐照试件表面30 s;(4)热酸蚀组,将试件置于1 ∶1混合的40%(质量分数)硝酸与68%(质量分数)氢氟酸蚀液密闭反应釜中,100 ℃水浴锅中反应30 min。检测不同表面处理后氧化锆晶相结构、表面粗糙度、抗剪切及抗折强度的改变,所得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X射线衍射仪图谱(X ray diffractometer,XRD)显示4组试件表面单斜相晶型的体积百分数分别为0.91%、12.50%、6.64%、17.81%,经过3种表面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表面粗糙度:空白对照组(0.29±0.01) μm,氧化铝喷砂组(1.05±0.11) μm,激光蚀刻组(0.73±0.04) μm,热酸蚀组(1.31±0.06) μm,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强度:空白对照组(7.09±0.46) MPa,氧化铝喷砂组(12.14±1.51) MPa,激光蚀刻组(8.82±0.74) MPa,热酸蚀组(11.97±0.99) MPa,氧化铝喷砂组与热酸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强度:空白对照组(933.70±44.13) MPa,氧化铝喷砂组(850.95±60.66) MPa,激光蚀刻组(771.53±68.08) MPa,热酸蚀组(766.27±57.49) MPa,激光蚀刻组与热酸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不同表面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3种处理工艺均有效提高了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的粘结强度,同时也会导致氧化锆抗折强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微剪切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乙醇溶液处理牙本质表面对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离体健康智齿8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16颗。低速切割机暴露牙合面中层牙本质后使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进行牙本质粘接,所有试件设计为粘接半径1 mm、高3 mm的树脂柱试件。粘接时除空白组按常规步骤完成粘接外, 其余4组在Ⅰ液(底涂剂)处理后,分别采用3种浓度(0.01 mol/L、0.3 mol/L、0.5 mol/L)的EDC乙醇溶液和乙醇溶剂对牙本质表面处理1 min 后涂布Ⅱ液(粘接剂)完成粘接。将所有试件放入含0.5%(质量分数)氯胺T生理盐水浸泡24 h后进行微剪切实验,并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断裂模式。结果: 0.01 mol/L、0.3 mol/L、0.5 mol/L EDC处理组、乙醇溶剂处理组的即刻微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35.29±8.97) MPa、(40.24±9.68) MPa、(37.38±9.66) MPa、(37.49±7.76) MPa,高于空白组(33.81±7.98) MPa,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在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浓度的EDC乙醇溶液处理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的即刻粘接强度、断裂模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添加2%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室温固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中残余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浓度的影响,观察不同低温等离子体氩气(Ar)和四氟化碳(CF4)处理后残余MMA的浓度变化。方法:采用球磨法将2%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添加到室温固化PMMA材料中制备抗菌试件(抗菌组)和未添加抗菌剂的室温固化PMMA(对照组)。采用Ar和CF4 2种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分别对抗菌组和对照组进行表面改性和表面轰击处理,用丙酮分别抽提处理前后固体试件中残留的MMA,用氯仿萃取其在人工唾液中释放的MMA,气相色谱法测定抽提液和萃取液中MMA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抗菌组PMMA材料中残余MMA百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得到的材料中MMA的百分含量及释放量明显不同,其中以对照组经CF4低温等离子体表面轰击处理后得到的材料中残余MMA浓度最低;在人工唾液中浸泡2 d后MMA的释放量与浸泡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浸泡时间超过2 d,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在人工唾液中MMA的释放量趋于稳定;抗菌组经CF4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和表面轰击处理后,MMA释放的最大量分别出现在第2天和第4天,均分别高于本组其他时间点MMA的释放量(P<0.05)。结论:添加2%的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室温固化PMMA材料中残余MMA浓度无显著影响,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可显著降低室温固化PMMA材料中残余MMA的浓度及其在唾液中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9.
李冬梅  马楚凡  李晓军  郭天文 《医学争鸣》2008,29(11):1012-1014
目的:研究使用聚合后加压热处理的方法提高纯钛与两种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可行性,并观察对粘结界面老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纯钛铸件64个,SiC水砂纸打磨,60#氧化铝喷砂,40 mL/LHF酸蚀处理表面后分为2组,制做钛-Solidex聚合瓷(Ti-Solidex)组和钛-Artglass聚合瓷(Ti-Artglass)组粘结试件,各组中随机取出一半试件进行聚合后加压热处理,比较处理前后试件剪切粘结强度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差异. 并通过冷热循环实验进行模拟老化处理,观察各组剪切粘结强度的变化.结果:聚合后加压热处理使Ti-Artglass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由(25.69±1.67) MPa增加到(28.12±1.24) MPa, Ti-Solidex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由(18.94±1.98) MPa增加到(23.02±1.94) MPa,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同时,聚合后加压热处理也显著提高了树脂的表面显微硬度(P<0.05). 但水老化处理后各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聚合后加压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钛-瓷聚合体的剪切粘结强度和树脂的表面显微硬度,但对其耐老化性能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研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液相沉积处理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50个纯钛试件平均分为10组(n=5),喷砂后分别在不同反应液pH值及硅酸钠浓度下对9组实验组试件进行表面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处理后的表面形貌,参照ISO 9693(1999)Amd.1 2005(E)标准在试件中部烧结瓷粉,用三点弯曲方法测各组试件钛瓷结合强度。结果: 各实验组钛瓷结合强度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当反应液pH=9,硅酸钠溶液浓度为0.3 mol/L时,钛瓷结合强度最高,达(38.86±2.63)MPa,明显高于其他9组(P<0.05)。结论: 通过液相沉积法在纯钛表面制备二氧化硅中间层可提高钛瓷结合强度,反应液pH值和硅酸钠溶液浓度的变化都对钛瓷结合强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再矿化制剂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CPP-ACP)、含氟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CPP-ACPF)、含氟磷酸三钙(TCP+F)和Duraphat保护漆对酸蚀乳牙釉质表面硬度和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滞留拔除的下颌乳中切牙制备离体牙釉质块(硬度值280-330 HV)试件50个,并随机分为对照组、CPP-ACP组、CPP-ACPF组、TCP+F组和Duraphat组。酸蚀处理所有试件(可口可乐,5次/d,5 min/次,共5 d),酸蚀完成后,5组试件分别涂布去离子水(对照组)和CPP-ACP、CPP-ACPF、TCP+F、Duraphat进行再矿化处理,随后继续酸蚀处理5 d。采用显微硬度法测量处理前后各组试件的表面硬度(显微硬度值),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酸蚀处理前5组试件显微硬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蚀处理后各组试件的显微硬度值均显著低于酸蚀处理前(P〈0.05),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处理继续酸蚀5 d后,CPP-ACP组、CPP-ACPF组、TCP+F组和Duraphat组试件的显微硬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4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分组处理继续酸蚀5 d后,除对照组试件外,其余4组牙釉质块试件均可见矿物质沉积。结论再矿化制剂CPP-ACP、CPP-ACPF、TCP+F和Duraphat均能有效抑制酸蚀乳牙釉质的持续脱矿。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用不同处理方法 在瓷面上粘结的金属托槽去除后,抛光对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②方法 40个烤瓷试件随机分成5组,各组试件瓷面上先粗化处理,粘结金属托槽后经剪切力去除,用粗糙度仪测定瓷面粗化处理前后、抛光后瓷表面粗糙度值.③结果 瓷面粗化处理后各粗化处理方法 的比较,第1、2、4、5组间无差异(P>0.05),第3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差异(P<0.05).抛光前后各组粗糙度值的比较,第1、2、5组间无差异(P>0.05),第3组和第4组分别与其他各组比较有差异(P<0.05).抛光后与粗化处理前比较,各组均达到了处理前水平(P>0.05).④结论 机械打磨和氢氟酸酸蚀的联合应用最能影响瓷表面的粗糙度,机械打磨、氢氟酸酸蚀以及喷砂和氢氟酸酸蚀联合应用效果次之,喷砂对瓷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小.抛光能使托槽去除后,瓷表面粗糙度能达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处理对氧化锆陶瓷与饰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40个氧化锆瓷块、10个镍铬合金片,并按照表面处理方法分为5组,即喷砂组(A组)、结合瓷组(B组)、热酸蚀组(C组)、氧化锆空白对照组(D组)、镍铬烤瓷对照组(E组)。5组试件处理完成后,采用粉浆涂塑法烧结大小为4 mm×4 mm×2 mm的饰瓷。通过万能试验机对所有试件进行剪切强度测试,每组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界面破坏形貌分析。结果:剪切强度结果显示:与D组相比,A组和B组剪切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二者均显著小于E组(均P<0.05);C组剪切强度值显著高于D组、A组和B组(均P<0.05),但与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砂及烧结的结合瓷层对于增强锆瓷与饰瓷的结合强度无显著作用,热酸蚀可以显著增强锆瓷与饰瓷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4.
热循环对二种粘接剂的树脂-牙本质界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在离体条件下热循环对树脂-牙本质界面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颗人无龋磨牙,在低速锯下去除冠部牙釉质,暴露出牙本质,用300目、600目的碳化硅砂纸依次抛光处理后,按热循环处理方法随机分成3组,各组内用全酸蚀粘接剂系统中的Single Bond和自酸蚀粘接剂系统中的Adper Prompt分别粘接处理10颗牙。第1组(n=20),无热循环处理,试件在37℃的蒸馏水中保存24 h后取出进行剪切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测试;第2组(n=20),试件热循环处理500次;第3组(n=20),试件热循环处理1 000次。后两组的温度均设定为5℃~55℃,闭模时间为30 s,传递时间20 s。热循环机处理后的试件在37℃蒸馏水中保存24 h后取出进行剪切强度测试。3组均在Instron1121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加载的速度为1 mm·min-1。剪切强度测试结束后,每组选取Single Bond和Adper Prompt试件的断裂面各1例,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热循环0、500及1 000次后的剪切强度(MPa)依次为(Single Bond)18.12±3.36、17.62±3.61及16.93±2.66;(Adper Prompt)13.22±2.76、12.93±2.93及11.17±2.63。不同的热循环处理组间的剪切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中Single Bond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Adper Prompt(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Single Bond试件断裂面内的树脂突多于Adper Prompt。结论:短期内,热循环对树脂-牙本质界面的剪切强度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所选用的全酸蚀粘接剂系统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自酸蚀粘接剂系统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过程中残留在牙本质表面的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对比不同有机溶剂对其清除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鲜无龋人第三磨牙离体牙25颗,切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试件。试件随机分为5组,每组5颗离体牙。阴性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处理,不涂根管封闭剂,其他4个实验组试件牙本质表面涂布环氧树脂根管封闭剂AH Plus 5 min后,采用不同的清除措施:阳性对照组使用干棉球擦拭;乙酸戊酯、丙酮及乙醇有机溶剂实验组,分别用蘸有99%(体积分数)乙酸戊酯、99.5%(体积分数)丙酮及95%(体积分数)乙醇的棉球擦拭牙本质表面,直至体视显微镜(×10)下观察无残留 AH-Plus,去离子水冲洗3 s。制备1.0 mm × 1.0 mm 条状粘接树脂试样(n=45)用于测定微拉伸强度,体视镜下观察断裂类型。制备1.0 mm厚片状试样(n=4)用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的差异。结果:五组间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棉球组[(38.69±8.60)MPa ]、乙醇组[(37.14±12.01)MPa ]与阴性对照组[(43.86±7.99)MPa ]相比,粘接强度明显降低(P<0.05)。干棉球组与乙醇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丙酮组、乙酸戊酯组、阴性对照组三者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酮、乙酸戊酯清洁牙本质表面后粘接强度分别达到 (45.94±10.37) MPa、(43.99±7.01) MPa。乙醇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丙酮组和乙酸戊酯组(P<0.05)。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干棉球组及乙醇组树脂突短小而稀疏,且在乙醇组的粘接界面可以看到残留的根管封闭剂;阴性对照组、乙酸戊酯组及丙酮组树脂突均匀致密。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残留使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下降。丙酮与乙酸戊酯对牙本质表面残留的AH Plus的清除效果较好,优于乙醇及干棉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自体肺取代人工肺的体外循环(CPB)方法对犬肺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12 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在CPB期间使用膜式氧合器,实验组在CPB期间使用自体肺进行氧合,两组均阻断主动脉90 min、辅助循环30min, CPB前及停止后15及60 min监测气道峰压、肺血管阻力和肺静脉血氧分压,留取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对肺组织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CPB后15和60 min,对照组气道阻力明显高于CPB前(P<0.05),实验组与CPB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CPB后15和60 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CPB后15和60 min各组肺血管阻力均明显高于CPB前(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P<0.01);CPB后15和60 min各组氧指数均明显高于CPB前(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P<0.01);实验组CPB后60 min 肺泡-动脉氧压力差(P[A-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肺组织MDA含量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AL)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5)。实验组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PB后肺脏形态和功能有明显变化,自体肺体外循环对犬肺形态和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软衬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软衬材料经氩气等离子体处理后,其表面结构及润湿性所发生的变化。方法:将软衬材料制成10mm×10mm×2mm的试件32件,16件置于等离子处理装置中,用氩气处理20min,并对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标本进行红外光谱及润湿角测定。结果:红外图谱表明软衬材料经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C-H结构减少,说明表面有聚合物交联结构形成;与氧原子连接的C形成的C-O结构,在整个C-C和C-O结构中,其百分比从23.56%升至26.18%;软衬材料表面处理后润湿角明显下降。结论:氩气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软衬材料可改变材料的表面结构并且能提高材料的润湿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等离子体在不同工作参数条件下对基托材料表面改性的效果,筛选最佳工艺参数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80个试件分为16组.各组控制气体流量为13.7 cm3/min,在不同输出功率(100、150、200、250 W)、不同气体种类(氧气、空气、氩气、氧气和氩气混合)、气体压强(0.4、0.6、0.8、1 kPa)和处理时间(1、2、5、8min)下等离子体对各组试样处理后,测定接触角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瞬间液滴形貌拍照.正交实验所作等离子体处理后测定的接触角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处理时间为8 min、输出功率为150 W、气体压强为0.8 kPa、气体条件为氧气状态是最佳的基托材料改性效果条件.  相似文献   

19.
瓷面处理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瓷面的不同处理方法对金属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150个烤瓷试件随机分5组:(1)37%磷酸酸蚀1 min;(2)9.6%氢氟酸(HF)酸蚀3 min;(3)氧化铝微粒喷砂处理;(4)金刚砂车针打磨;(5)表面未处理.根据是否使用硅烷偶联剂分成2个小组,每组15个试件.使用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托槽.经冷热循环疲劳实验后检测抗剪切强度.结果 未使用偶联剂组的抗剪切强度,未达到临床要求,使用偶联剂后的抗剪切强度,9.6%HF组、打磨组、喷砂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使用偶联剂试件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6%HF酸蚀、喷砂处理、打磨粗糙等方法处理瓷面可提高粘接强度,处理后使用硅烷偶联剂获得满意的粘结强度.37%磷酸处理瓷面及单一使用偶联剂不能达到临床要求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波等离子体对基托材料表面结构改变,为复合基托材料研制提供直接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80个试件分为16组,气体流量13.7cm3/min 在输出功率:100W、150W、200W、250W 气体种类:氧气、空气、氩气、氧气和氩气混合 气体压强:0.4、0.6、0.8、1kPa 处理时间:1、2、5、8 min,在不同的工作参数条件下等离子体对各组试样处理,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结构.结果:镜下观察可见未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样品表面较为平滑,有纵形条纹,而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样品表面条纹呈现沟状,出现较多的缝隙,同时形成微小的凹槽,呈现少许剥脱状,表面粗糙度增加.结论:等离子体在基托材料表面发生刻蚀作用,使其表面变得粗糙不平,可以改善高分子树脂材料与硅橡胶二者之间的粘接固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