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肾盂积水患者的尿路造影中,俯臣位摄片能对常规卧位尿路造影检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选择56例病例,年龄23-72岁,先行常规爷卧位摄影,当肾盂、输尿管显影不明显时,加做俯卧摄影。使仰卧位时未显影的肾盂、肾盏和输尿管被造影剂充盈,最大程度地显示尿路和病变。  相似文献   

2.
肾盂积水患者尿路造影摄影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相晨  王玉锦  夏良  梁开运 《重庆医学》2002,31(10):984-984
目的 探讨肾盂积水患者尿路造影摄影技术。方法 静脉注射76%的复方泛影葡胺60ml加5%葡萄糖适量。先常规仰卧位摄片,当发现肾盂积水时,适当延时到50-90min摄片;患侧部分肾盂显影,积水扩大;肾盂不能显影或显影很淡,输尿管不能显影,此时采用俯卧位透视下观察,当肾盏和输尿管显影满意后摄片。结果 全部病人改变俯卧位透视观下摄片,全程输尿管显影,明确了输尿管内占位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结论 在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尿路造发现肾盂积水患者,加做俯卧位摄片,能提高输尿管病变阳性率,以及其病变的部位和形态,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诊断与病因。方法 于肋脊角穿刺将造影剂注入肾盂,在X光透视下显示肾盂形态与排空情况,从而对肾积水的梗阻部位与原因做出诊断。结果 54例分别显示肾盂饱满,肾盂肾盏明显扩张,变动体位后,肾盂排空障碍,输尿管显影欠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管腔狭窄或外在压迫呈“切迹样”改变。讨论该方法可显示肾盂扩张程度、梗阻部位与病因,对其诊断与术式选择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显影的价值。方法 对30例CTU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排泄期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重组,获得泌尿系三维图像;另30例患者行传统静脉尿路造影(IVU)。将两种尿路显影方法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CTU对双侧肾盏、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显影优于IVU(P<0.05),但中、下段输尿管显影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TU对泌尿系显影较IVU具有同等或更好的价值,可望成为一种评价血尿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俯卧位延时扫描在结石所致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增强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B超诊断肾积水,腹部平片明确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28例,行增强CTU检查,在3分钟肾盂仍不显影时随机均分两组进行对照扫描,一组仰卧位延时扫描,一组俯卧位延时扫描。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肾盂输尿管同时显影情况和有效剂量。结果仰卧位延时组的有效剂量(35.857±5.790)mSV,要大于俯卧位延时组的有效剂量(26.801±2.37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输尿管同时显影6/14例,低于俯卧位组肾盂输尿管同时显影13/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延时扫描的扫描次数少、检查时间短,减少患者的有效剂量并且图像质量好。在梗阻性肾积水患者的增强CT检查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动态观察下静脉肾盂造影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观察下静脉肾孟造影应用的价值。方法:分析200例常规静脉肾孟造影后即行x线电视动态观察平片及X线电视动态观察征象。结果:15min内全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显影满意者120例,占60%,一侧肾盂、肾盏输尿管显影满意,另侧满足诊断显影共36例,占18.4%,其中26例单侧显示稍慢,仍能在30min内满足诊断要求显示,占13%,8例一侧不显影,占4%,5例造影失败。肾孟肾盏显影正常情况下可见肾盂及输尿管蠕动征象。结论:x线电视动态观察应用于静脉肾孟造影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申炜 《吉林医学》2008,29(15):1310-1310
静脉尿路造影术(IVP)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重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常规采用仰卧位和压腹法。经过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在常规仰卧位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现将我院近2年来在常规法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有肾盂积水、输尿管不显影或显影不良的患者,后加摄立位或俯卧位全尿路造影片各100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这两种体位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显影的价值.方法 对30例CTU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排泄期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重组,获得泌尿系三维图像;另30例患者行传统静脉尿路造影(IVU).将两种尿路显影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U对双侧肾盏、肾孟及上段输尿管显影优于IVU(P<0.05),但中、下段输尿管显影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TU对泌尿系显影较IVU具有同等或更好的价值,有望成为一种评价血尿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压迫性数字X线机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120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患者,其中年老体弱患者70例,存在腹部疾患不宜行加压式静脉肾盂造影患者20例,30例行传统静脉肾盂造影显影效果不佳患者。结果;在120例患者中,双侧肾盂肾盏显影108例,一侧肾盂肾盏显影12例,30例行传统静脉肾盂造影显影不佳患者再次行非压迫性静脉尿路造影,其中双侧肾盂肾盏显影良好患者26例,一侧肾盂肾盏显影患者4例。结论:非压迫性数字X线机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对年老体弱、存在腹部疾病或传统静脉肾盂造影显影不佳患者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
静脉尿路造影是泌尿系统检查的重要方法,可以显示肾盏肾盂的形态,并且可以推测出肾脏分泌的功能,是泌尿系统检查的重要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常规静脉尿路造影通常采用病人仰卧、腹部加压后注射造影剂,阻断输尿管,先显示双侧肾盏肾盂,待双侧肾盂肾盏显示满意后,松腹压,让肾盏肾盂内的造影剂自然排泄显示双侧输尿管形态、走行,因此又称为排泄性尿路造影.  相似文献   

11.
非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方法的评价与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获取高质量的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影像资料的最佳技术方法以保障全面、准确的诊断.方法:研究组为非加压法IVP 300例,其中头低足高位100例,动态头低足高体位100例、低张常规位100例;100例常规加压法VIP作为对照组.由高年资技术人员与副高级职称医生对两组显影效果、图像质量、诊断要求进行评价,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300例因无加压痛苦,全部顺利完成符合诊断要求的VIP检查;对照组100例因年老、体弱、肥胖、下腹部病变等不能承受腹部加压而于检查中途解压以至于无法达到诊断要求者达5%(5/100)、图像欠佳影响诊断者13%(13/100).研究组300例.肾盂肾盏、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输尿管全程清晰显示为93.7%(281/300),显示欠佳但达到诊断要求6.3%(19/300).研究组因诊断要求需改变体位多角度摄片以显示病变细节11.7%(35/300);对照组需要多角度摄片而无法完成7%(7/100).尿路全程显影率:研究组93.7%(281/300),对照组43%(43/10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检验意义(P<0.01).结论:非加压法IVP具有免除加压痛苦、清晰显示解剖、病变细节、尿路全程显示率明显高于加压法等优点,优于加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仰卧位、俯卧位肺复张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流动力学、氧合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仰卧位肺复张组、俯卧位肺复张组、仰卧位肺复张+俯卧位肺复张组。监测肺复张前、肺复张后5 min、复张后1 h血流动力学和氧合的变化。结果:两种体位下肺复张前和肺复张后5 min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肺复张后1 h血流动力学指标已接近肺复张前;两种体位肺复张前后氧合指数( PaO2/FiO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俯卧位肺复张后1h氧合改善程度较仰卧位肺复张后1h明显。结论:仰卧位肺复张和俯卧位肺复张后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肺复张前,俯卧位比仰卧位肺复张更能改善患者氧合,肺复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变换体位扫描在检查结肠息肉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2月共39例具有同期常规结肠镜检和多排螺旋CT结肠镜成像术检查患者,每例患者在CC检查前不超过2周时间内都进行了HD750 CTC检查,以CC检查为标准共发现189枚结肠息肉,其中28例135枚息肉在CC检查过程中进行了电凝切除及病理。全部病例CTC检查均采用仰卧位和俯卧位两个体位进行检查。结果单独仰卧位CTC检查发现了203枚结肠息肉性病变,而单独俯卧位发现了199枚。联合仰卧位和俯卧位图像评估共发现185枚结肠息肉性病变,与CC检查结果基本相符,所遗漏的4枚结肠息肉均为直径小于5mm病变。结论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变换体位扫描(仰卧位和俯卧位双体位扫描)在筛查结肠息肉性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与金标准CC检查结果大致相符,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可以为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预后随访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患者术前行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明确发现当患者由平卧位改为站立位时患侧肾脏下移超过5 cm。25例均采用经腹腔途径,使用特殊修剪的不可吸收Polypropylene网片将肾脏下极固定在腰大肌上。结果 2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21例患者患侧腰痛症状完全缓解,4例患者仍偶尔出现长久站立后患者腰痛。术后16例患者复查B超和IVP,9例患者仅复查B超、卧位和立位腹部平片,均提示由卧位改为站立位时肾脏下移小于5 cm。结论腹腔镜肾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手术疗效确定等优点,是治疗症状性肾下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对俯卧位下行腰椎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腰椎手术俯卧位患者150例, 随机分为3组, 乳酸林格氏液组 (n=50) :麻醉诱导后30 min内输入乳酸林格氏液15 m L/kg;羟乙基淀粉组1 (n=50) :麻醉诱导后30 min内输入羟乙基淀粉氯化钠 (130/0.4) 15 m L/kg;羟乙基淀粉组2 (n=50) :麻醉诱导后30 min内输入羟乙基淀粉氯化钠 (130/0.4) 20 m L/kg。采用Flo Trac/Vigilo心排量监测仪, 连续监测患者每间博量指数 (SVI) 、心输出量指数 (CI) 、心脏每搏变异度 (SVV) 等各项指标;记录和分析患者仰卧位及俯卧位后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CI、SVI、SVV、中心静脉压 (CVP) 及气道压 (P) 。结果 和仰卧位比较, RS组患者俯卧位后10 min CI、SVI、CVP均明显降低 (P<0.05) , MAP、SVV和气道压力明显增加 (P<0.05) , HR无明显变化 (P> 0.05) ;HES1组上述各参数变化趋势和RS组一致, 但俯卧位和仰卧位之间各参数差异比RS组明显减小;HES2组俯卧位后CI、SVI、HR、SVV和仰卧位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05) , 俯卧位后MAP和气道压力较仰卧位明显增加 (P<0.05) 。结论 急性血液稀释 (HES 15 m L/kg和20m L/kg) 均可以改善俯卧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 HES 20 m L/kg更有利于维持俯卧位后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气道痰液引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宿迁市钟吾医院ICU收治的28例严重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镇静、肌松、持续俯卧位通气状态下监测初始仰卧位、俯卧位1h、俯卧位2h、恢复仰卧位2h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脉搏血氧饱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痰液引流量等指标。结果与初始仰卧位比较,患者俯卧位1h、俯卧位2h时PaO2[(85±12)mmHg和(97±10)mmHg比(65±11)mmHg]、PaO2/FiO2[(150±37)mmHg和(158±50)mm如比(130±28)mmHg]明显升高(P〈0.05),且恢复仰卧位2h时持续存在[PaO2(87±11)mmHg,Pa02/Fi02(150±52)mmHg,P〈0.05],MAP、HR、CV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2h时气道痰液引流量较初始仰卧位明显增加[(15.3±2.0)mL比(8.1±1.1)mL,P〈0.05],而俯卧位1h、恢复仰卧位2h痰液引流量与初始仰卧位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0)mL和(8.3±1.2)mL比(8.1±1.1)mL,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严重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氧合,且恢复仰卧位后氧合改善持续存在;可改善气道痰液引流,但恢复仰卧位后改善引流作用消失;俯卧位通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俯卧位通气可用于严重吸入性肺炎并ARDS的辅助治疗,需气道充分引流的患者可适当延长俯卧位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氧合及肺复张容积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24只,油酸静脉注射复制ARDS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应用仰卧位常规机械通气(SC组)、仰卧位联合控制性肺膨胀(SI)(SS组)、俯卧位通气(PC组)、俯卧位通气联合SI(PS组)。各组观察5h,记录氧合及肺复张容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SC组相比,SS组PaO2/FiO2仅在成模后2h显著增高(P<0.05),而PC组和PS组PaO2/FiO2在成模后2h及5h均高于SC组(P均<0.05)。成模2h及5h,PS组PaO2/FiO2明显高于SC组、PC组、SS组(P均<0.05);②成模0h,4组的肺复张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成模2h,SS组、PC组、PS组肺复张容积较SC组明显增加(P均<0.05)。成模5h,与SC组相比,SS组肺复张容积呈减少趋势,PC组、PS组肺复张容积呈增高趋势。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SI较单应用俯卧位通气及单应用SI能更好的改善ARDS氧合,肺复张容积的显著增加可能是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腰椎手术中使用不同手术床仰卧位、俯卧位对患者中心静脉压(CVP)与腹内压(IAP)的影响,为临床俯卧位手术液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4年9月至12月全麻下行腰椎手术的患者36例,手术中使用Jackson手术床(Jackson组)与普通手术床(Normal组)患者各18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仰卧位、俯卧位10 min时、手术结束前俯卧位及手术结束后仰卧位的CVP、IA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麻醉诱导后患者仰卧位和俯卧位10、30、60 min时的氧合指数(OI).采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IAP与CVP及不同体位IAP、CVP的相关性.结果 与仰卧位相比,两组患者俯卧位10 min时IAP均下降(P<0.01),Jackson组CVP下降(P<0.01),Normal组CVP升高(P<0.01);Jackson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rmal组MAP、HR均下降(P<0.05);Jackson组OI升高(P<0.01),Normal组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ackson组患者俯卧位下IAP与CVP呈正相关(r=0.709 3,P<0.01),Normal组IAP与CVP之间无相关性(P>0.05);Jackson组和Normal组仰卧位下CVP与俯卧位下CVP均呈正相关(r=0.760 7,0.829 7;P<0.01);Jackson组和Normal组仰卧位下IAP与俯卧位下IAP均呈正相关(r=0.752 8,0.920 0;P<0.01).结论 使用Jackson手术床的患者翻身前后对循环影响小,俯卧位手术更有利于改善氧合.IAP可作为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补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氧合和肺力学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仰卧位-俯卧位各4h,共8h,记录并分析患儿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气和肺力学改变。结果:在呼吸机参数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机械通气患儿进行自身对照,俯卧位4h的PO2较仰卧位4h高(70.93±13.36mmHg vs 66.43±11.86mmHg,P<0.05);俯卧位4h的氧合指数较仰卧位下降4.89±1.05vs5.20±1.14,P<0.05),俯卧位4h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较仰卧位减小(104.33±34.19mmHg vs121.80±36.40mmHg,P<0.05)。俯卧位4h的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和肺动态顺应性与仰卧位4h相比有改善(P=0.002,0.023,0.001);俯卧位时气管阻力同仰卧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60)。结论:机械通气患儿采取俯卧位时较传统仰卧位相比,可改善氧合、提高PO2和氧合指数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并可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改善肺动态顺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俯卧位对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不同手术类型病人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53例(其中脊柱侧弯手术病人20例,脊柱普通手术病人33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间歇正压通气模式机械呼吸,潮气量6~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术前仰卧位通气10 min后改为手术俯卧位通气10min,分别经麻醉机采集不同潮气量时压力-容积曲线,计算肺顺应性。结果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脊柱侧弯手术病人术前仰卧位肺顺应性为(33.6±10.0)ml/cmH2O,术前俯卧位的肺顺应性降低为(28.2±8.6)ml/cmH2O,术前仰卧位与俯卧位的肺顺应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手术组病人术前仰卧位肺顺应性为(40.2±9.1)ml/cmH2O,其术前俯卧位肺顺应性降低为(36.1±4.2)ml/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时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手术病人的肺顺应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