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颅内动脉瘤在弹簧圈栓塞过程中发生破裂是最可怕的术中并发症之一,本文探讨处理、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初步经验。方法2002年4月-2006年12月,共有153例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在我院接受了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141例患者曾有过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史。5例有动脉瘤破裂出血史的患者术中再次发生动脉瘤破裂。术中动脉瘤再破裂时,常规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并设法用弹簧圈尽快填塞动脉瘤腔。微导丝引起动脉瘤破裂时,尽量保持微导丝不动,微导管尽快送到瘤腔中进行填塞治疗。若微导管引起破裂而微导管头端位于瘤壁外蛛网膜下腔时,微导管且勿退入瘤腔内,应将弹簧圈经微导管送入蛛网膜下腔一部分后,再将微导管头撤入瘤腔内,继续弹簧圈填塞。若弹簧圈引起破裂,要将弹簧圈完全或部分送出去,将破裂口堵住后,调整微导管头端位置继续弹簧圈填塞。结果在接受动脉瘤栓塞治疗的153例患者中,141例曾有过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5例发生了术中再破裂,占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5%,总发生率为3.3%。1例破裂由导丝引起,1例由微导管引起,1例由弹簧圈过度填塞引起,弹簧圈穿孔1例,其余1例由微导管和弹簧圈共同引起。2例死亡,死亡率占术中破裂的40%,占总例数的1.3%;1例患者出院时遗留有右下肢瘫痪,其余2例患者无残留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动脉瘤栓塞术中动脉瘤的再破裂是一少见、威胁生命但又不可避免的事件。应该立即采取妥善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降低可怕并发症的发生。如处理恰当,多数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患者能够存活,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脊液漏在神经外科术后的病人中发生率较高。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的颅脑手术病人中,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漏18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7~67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鞍区肿瘤术后5例,小脑肿瘤术后3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4例,上段颈椎椎管内肿瘤术后2例,脑外伤术后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2例;并发脑脊液鼻漏者6例,脑脊液耳漏者3例,脑脊漏切口漏者9例;发生脑脊液漏最短时间为术后3天,最长时间为10天,平均为6.5天。1.2治疗方法: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脑室出血患者行经颅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的操作要点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4~5天42例,6~7天12例,第三脑室积血消失时间平均6天。本组60例患者55例治疗成功,死亡5例,总有效率91.6%。结论采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联合侧脑室引流救治脑室出血患者,在提高早期救治成功率、缩短脑室血肿清除时间、降低致残率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部分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均可治愈,难以控制的脑脊液漏在临床工作中是比较棘手的问题。现回顾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及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2月~2004年3月,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18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弹簧圈介入栓塞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接受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经侧脑室置管引流1周后拔除引流管痊愈。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经口服甲状腺素片,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其余28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6~16个月,全部患者均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未发生再次出血,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结论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微创、治愈率高。护理人员应熟悉其临床特征、了解手术的方法及意义,做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侧脑室外引流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出血破入脑室。方法通过对35例患者急诊行侧脑室外流术,其中11例患者同时行血肿清除术,所有病人均行腰大池置管引流,一般均于2周内拔除。结果所有患者出院时根据GOS结果评定,总共35例患者中,Ⅵ级8例,Ⅲ级13例,Ⅱ级10例,Ⅰ级4例。结论脑室外引流术加腰椎大池置管持续交替引流,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可以使病人降低住院周期,减少并发症,降低病人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8.
9.
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资料,其中真性脾动脉瘤14例,假性脾动脉瘤4例;近端型6例,中间型4例,脾门型8例。根据患者脾动脉造影情况,选择普通弹簧圈、微弹簧圈或机械可脱式弹簧圈进行栓塞。术后1周及1、3、9个月行CT增强或CTA复查,随后每月行电话随访。结果对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1例采用隔绝旷置术,4例采用瘤腔填塞术,3例采用隔绝旷置术+瘤腔填塞术。术后12例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其中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脾梗死,梗死体积约10%~35%;余4例为轻微并发症。随访中无瘤体增大、破裂或复发及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简单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
球囊辅助下ONYX栓塞大型脑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破裂出血的病死率很高.达25%-60%,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出血及早期并发症。目前显微神经外科直接手术治疗大型(10~25mm)和巨大型(〉25mm)脑动脉瘤虽可治愈部分患者,但手术难度大.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以往对此类颅内动脉瘤应用微弹簧圈如电解脱弹簧圈(GDC)等进行血管内治疗,由于瘤腔难以致密填塞、手术后弹簧圈被压缩和瘤内存在血栓等因素,因此疗效较差、复发率高。球囊辅助下ONYX可以致密填塞动脉瘤腔,保留载瘤动脉,重建损伤的动脉血管壁,因此对治疗大型和巨大型脑动脉瘤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11年3月对1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应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从L3-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结果切口引流时间2~8d,平均4d;腰大池置管时间3~10d,平均6d。15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出现脑脊液复发、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并发症。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10年7月在我科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98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5例,其中26例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3例为单纯脑脊液漏,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1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及伤口深部感染,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同时行伤口深部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腰大池置管时间平均为7.2d。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复发、颅内感染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23例单纯脑脊液漏患者中,22例在行腰大池引流2d后脑脊液漏停止,1例在引流5d后脑脊液漏停止,腰大池置管时间平均为6.7d;2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患者,均在引流2d后脑脊液漏停止,腰大池置管时间均为9d;1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及伤口深部感染患者,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及伤口深部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综合治疗14d后痊愈。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报告使用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情况。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和肝素抗凝下,经Tracker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必要时辅以重塑技术(remodelingtechnique,RT)。结果成功栓塞8例动脉瘤,其中5例为100%栓塞,2例为95%,1例为90%。有4例既往用机械可脱式铂金弹簧圈(MDS)无法安全栓塞或Mag3F或2F微导管插管失败。无并发症。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并可使部分MDS无法栓塞或栓塞危险性较大的动脉瘤得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0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mRs评分评估预后,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支架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1例(1.67%),载瘤动脉血栓形成3例(5%)。术后造影检查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52例(86.67%),近全栓塞6例(10%),部分栓塞2例(3.33%),栓塞率为96.67%(58/6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性高血压史、入院时Hunt-Hess分级以及动脉瘤分型可能是影响急性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颈动脉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对于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者应提高警惕,在病情允许下尽快实施手术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动脉瘤合并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未破裂的动脉瘤合并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未破裂的动脉瘤合并BAVM患者的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Redekop分型,选择介入栓塞方式。对近端、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以弹簧圈栓塞,对团内型动脉瘤以Onyx栓塞剂栓塞。术后1周以格拉斯哥转归评分(GOS)评估治疗效果。术后3~6个月行DSA复查病灶是否复发、有无颅内出血。结果 23例患者共36个病灶,其中BAVM合并团内型动脉瘤8个、近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16个、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11个、无关血流动力型动脉瘤1个。以弹簧圈栓塞16个近端血流动力型和10个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以Onyx栓塞剂栓塞8个团内型动脉瘤;1个远端血流动力型动脉瘤因栓塞困难且动脉瘤形态规整未予栓塞,术后第6天患者死于颅内出血引起的脑疝;1个无关血流动力型动脉瘤因易于外科夹闭未予栓塞。23例中,BAVM完全栓塞7例,未完全栓塞16例。19例术后GOS评分为5分,3例为4分,1例死亡病例未评估。除1例死亡外,余22例DSA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无颅内出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的动脉瘤合并BAVM较为安全、有效,根据各病灶血流动力学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尽量栓塞所有病灶并积极预防术后出血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波士顿公司GDC栓塞治疗17例患者中18个颅内动脉瘤,其中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者,术前Hunt和Hess分级:Ⅰ-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果1例死亡,3例轻度短期神经功能障碍,13例痊愈。结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为理想,但还需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用电解脱弹簧圈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电解脱弹簧圈(electrolysis detachable coils,EDC),其目的就是为了替代进口的电解脱弹簧圈,提高动脉瘤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将我国的介入医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20.
我院 3年来共收治外伤性肝脾破裂患者 2 7例 ,对其中 6例经支持对症治疗及腹腔置管引流积血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48岁 ,平均年龄 32岁。 4例肝破裂 ,2例脾破裂 ,受伤至就诊时间最早 2 4h,最迟 72 h。临床表现 :上腹部局限性腹膜炎体征 ,移动性浊音阳性 ,生命体征稳定 ,或经过输血补液后 ,血压稳定在 90 /6 0mm Hg以上 ,脉搏稳定在 90次 /分以下。诊断 :B超或 CT提示肝脾破裂或腹穿抽出不凝固血液。治疗 :绝对平卧休息 ,抗感染补液输血治疗 ,严密监测脉搏、血压及神态变化 ,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