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对肝内胆管结石应用肝段及半肝切除术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总结1993年11月至2006年3月应用肝段及半肝切除治疗63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及疗效。结果根据肝内结石的分布范围决定肝段及半肝切除的范围。手术后疗效优良者47例,优良率92%。结石复发4例,占7.8%。结论肝段及半肝切除是清除结石等病灶的最有效方法;对右侧及双侧肝内胆管结石行肝段或半肝联合切除,为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拓展了治疗范围;提高左半肝的切除比例,能避免单纯行2、3段切除遗漏第4段结石的发生,降低残石率;同时联合应用其它手术方式能明显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病人,女,62岁。因肝血管瘤经导管动脉桂塞(TAE)后间断发热1年余,于1996年3月4日第4次人院。病人于1993年12月查体时经B超发现肝右叶有一10.0cm×9.0cm血管瘤,并于1994年8月1日及1994年12月27日在某医院行两次TALE,第2次栓塞木后即出现右上腹痛、纳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肝钳在肝切除术中对血流控制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7年5月应用自制肝钳行血流控制实施肝切除术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26±297)ml,平均手术时间(176.07±41.20)min。术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平稳,术后肝功能恢复好。全组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结论自制肝钳能满足大多数肝切除术的血流控制要求,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3月至2003年3月,我院收治严重肝外伤患者42例,年龄7~57岁,平均43岁。肝外伤损伤程度参照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1994年制定的肝外伤分级标准:Ⅲ级20例,Ⅳ级13例,V级9例。合并有颅脑、胸、脾、肾、胃肠、四肢等毗邻脏器损伤共23例次。42例中行肝段清创缝合术19例,清创后大网膜填塞缝合8例.纱布填塞压迫3  相似文献   

5.
不规则性肝切除对严重肝外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规则性肝切除治疗严重肝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03月~2009年03月期间在我院行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的49例严重肝外伤(Ⅳ、Ⅴ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严重肝外伤(Ⅳ、Ⅴ级)49例,均实施不规则性肝切除,其中加行肝后下腔静脉损伤修补1例。治愈43例,死亡6例(12.2%),并发症15例(30.6%)。结论不规则性肝切除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年人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3年5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12例成年人肝母细胞瘤病人的诊治和随访情况。结果对于40460岁病人,症状在3个月以内,以腹胀、腹痛为主诉,AFP(+),瘤体较大(〉10cm),CT发现肝脏占位伴钙化或囊性变应考虑成年人肝母细胞瘤的可能。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结论成年人肝母细胞瘤具有病程短、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术后紧密随访,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用余肝体积预测半肝切除耐受性的安全标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用余肝体积作为半肝切除的安全标准。方法 拟行半肝切除的肝癌病人术前以CT测定余肝体积,以病人体表面积计算标准化的肝脏体积。评价病人术后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3年12月至2005年3月对拟行半肝切除的病人测定余肝体积25例。以标化余肝体积〉250ml作为耐受半肝切除的标准。实际行半肝切除20例,其中右半肝切除15例,左半肝切除5例。接受右半肝切除的病例SFLV和SFLVR的中位值分别为298.6ml和42.2%;在左半肝切除病例组,SFLV和SFLVR的中位值分别为650ml和91.8%。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其中8例为少量一中等量的腹水,无手术死亡。以腹水定义为术后肝功能不全,结果术中是否输血是术后肝功能不全的惟一影响因素。结论 标准化余肝体积〉250ml,或标准化余肝体积比例〉35%可作为Child A的乙型肝炎病人耐受半肝切除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肝门阻断切肝24例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325027)郑志强,陈公高肝叶切除的传统方法是全蒂阻断肝门15分钟,近年来文献报道选用选择性肝门阻断法切肝(1)。我院自1990年6月~1995年6月共施行肝叶、段切除63例。其中采用选择性肝门阻...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肝切除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年Reich等在世界上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以来,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由于肝脏是富血供的实质脏器,术中极易出血,而腹腔镜下又难以控制,故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被看作是难度较大的手术,目前在临床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我院2004年10月~2007年3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脏良性病变误置肝动脉皮下输液器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自1991年6月以来,对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行以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并经肝动脉或/和门静脉皮下埋藏全植入式输液器(置皮下输液器术)[1]进行介入栓塞及化疗。到1995年5月底的4年里,共行置皮下输液器术13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发现有3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误行了肝动脉置皮下输液器术(占2.22%),报告如下。亚病例例1,男,58岁。上腹隐痛3月,CT发现“右肝占位”20天于1991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前3月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上腹部隐痛,当地医院以“胃病”治疗无效,外院CT发现“左肝原发性肝癌”转入本科。发病以来患者体重下降skg…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8岁。因“中上腹胀痛伴皮肤巩膜黄染2周余”于2007年3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全腹未扪及包块,中上腹深压痛。肝功能检查:TB162μmol/L,DB97μmol/L,ALP183μmol/L。肿瘤标志物:CA19—9 125.2U/ml,CEA14.9U/ml,CA125 24.8U/ml。CT检查:胆总管上段软组织稍增厚,胰头稍大,肝内胆管轻度扩张。MRI检查:左右肝内胆管扩张,左右肝管汇合处见约1.5cm大小软组织灶(图1,2)。于2007年3月1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右肝管分叉处,向右肝管内生长,直径1.7cm(Ⅲa型)。手术行肝门肝管癌根治术+左右肝管成形术+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伟 《肝胆外科杂志》1997,5(5):301-302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上段胆管癌位于第一肝门,易侵犯肝、门静脉、肝动脉,手术切除率低,愈后较差,早期不易诊断。由于近几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上的改进,扩大根治切除使该病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1]。现将我院近三年来1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外科治疗情况作以介绍,重点将讨论有关手术问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于1992年3月至1995年3月共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在43~70岁,平均565岁,全组10例均有黄疽,黄疽持续时间1周~2个月。肝功能分级:ChildA级6例、B级2例、C级2例。影像学检查:B超1…  相似文献   

13.
<正>肝周感染是肝切除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而治愈出院后发生迟发性肝周脓肿的病例相对少见。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5例肝切除术后迟发性肝周脓肿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共行肝切除病例253例,分别因肝内胆管结石、肝脏肿瘤及肝外伤行肝部分、肝段、肝叶或半肝切除。5例患者在痊愈出院后因发生肝  相似文献   

14.
联合门静脉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联合门静脉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肝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990年3月至2002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联合门静脉切除12例,其中门静脉分又部联合左半肝切除3例,门静脉主干切除6例,门静脉侧壁切除修补术3例;术后肝肠吻合13漏、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11例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19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已存活6年。结论联合门静脉切除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治愈切除率,改善术后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5.
肝段切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段切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体会刘宏方我院自1987年2月~1996年4月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62例,采用一次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脓肿10例,疗效满意,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6~52岁。均有畏寒、发热、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肝内胆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以来18例肝内胆管癌临床资料.结果: 肝内胆管癌缺乏特异性的症状;1990年1月~2000年3月的11例肝内胆管癌全部误诊,2000年4月~2004年3月的7例经CT检查和B超引导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其中2例为迟发性肝内胆管癌;左肝内胆管癌12例,右肝内胆管癌6例;随访15例,3个月、6个月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80.0%(12/15),66.7%(10/15)和53.3%(8/15);9例肝叶切除术和6例非肝叶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7.8%(7/9)和16.7%(1/6)(P=0.039).结论: CT检查结合B超引导肝穿刺活检能帮助明确诊断肝内胆管癌,肝叶切除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供肝切取中肝动脉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Li GM  Zhu JY  Huang L  Wang D  Gao J  Leng XS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7):447-449
目的探讨肝动脉的变异类型及快速切取供肝过程及修整过程中保护肝动脉不受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4年3月200例供肝切取及修整过程的资料,总结肝动脉变异情况及肝动脉的重建方法。结果200例中有37例肝动脉变异,2例因肝动脉保护不当而出现肝移植术后胆道合并症。结论大多数的变异肝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胃左动脉;快速整块腹腔器官切取方法是保证肝动脉不受损伤的基础;所有变异的肝动脉均应重建。  相似文献   

18.
直接结扎右侧入肝和出肝血管施行右侧肝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ortat-Jacob和Robert于1952年首先报道在右半肝切除时,通过解剖肝门的方法,预先结扎、切断相应的血管及胆管,以减少断离肝实质过程中肝断面出血。按此方法切肝,称为解剖性肝切除,或称规则性肝切除术[1]。我国学者在50年代开展肝切除术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由于切肝前预先结扎、切断病侧肝入肝和出肝的血管及胆管,不仅可减少切肝时的出血量,更重要是它符合肿瘤外科的处理原则,可减少或避免切肝过程中导致癌细胞扩散。缺点是,需要解剖第一和第二肝门,操作复杂、费时而不易掌握。此外…  相似文献   

19.
肝叶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右肝叶切除治疗右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对28例右肝内胆管结石右肝叶切除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行右半肝切除术12例,右后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5例,非规则性右肝叶切除8例,无手术死亡和术后残留结石发生,随访6个月至3年无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3月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膈下感染者1例(8%),腹腔脓肿1例(8%),胆漏2例(16%),1例合并乙肝患者术后一过性肝衰(8%),均经抗感染、止血、引流,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而获痊愈。结论联合肝叶肝段切除术是治疗多叶段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