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炎是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最常见的并发症,自1998年双联双袋操作系统在我国广泛应用以来,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据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分成腹膜炎组与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6例(8.3%)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50.0%(8/16).治愈12例(75.0%),死亡1例.高龄(OR=1.35,95% CI 1.16~7.68,P=0.026)、糖尿病(OR =3.34,95% CI 1.90~6.54,P<0.001)、低血红蛋白(OR=1.68,95% CI 1.21~6.48,P=0.022)及低白蛋白血症(OR=1.04,95% CI1.02~1.07,P=0.036)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葡萄球菌腹膜炎发生率较高;高龄、低血红蛋白、糖尿病及低白蛋白血症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透析患者的血脂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30例血液透析患者和11例腹膜透析患者的血脂,并测定其中11例HD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亚组、脂蛋白及卵磷脂碍固醇酰基转移酶。结果透析组中仅低密度脂蛋白非常显著地升高,HDL和载脂蛋白非常显著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近年发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慢性透析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膜透析患者RDw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103例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开始腹膜透析时的年龄分为3组:年龄40岁组(37例);年龄40~59岁组(47例);年龄≥60岁组(19例)。比较各组腹膜透析前以及腹膜透析1、3个月的临床指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RDW、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对RDW的影响。结果女性患者中RDW≥14.6%的患者所占比例在基线及腹膜透析1、3个月(13.5%、15.4%、17.3%)均高于男性患者(9.8%、7.8%、13.7%)。≥60岁年龄段的基线RDW较其他两个年龄组显著增高(P0.05)。年龄与基线RDW、腹膜透析1个月的RDW呈正相关(r=0.320、0.242,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校正相应体质量指数后分析发现,女性(β=0.025,P0.001,95%CI-0.001~0.953)和年龄较大(β=0.025,P0.001,95%CI 0.010~0.040)的患者基线RDW相对较高,同时年龄与腹膜透析1个月的RDW具有显著相关性(β=0.015,P0.05,95%CI 0.001~0.029)。进一步校正同期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或残肾肾小球滤过率)后发现,年龄与基线RDW(β=0.027,P0.001,95%CI 0.011~0.042)及腹膜透析1个月的RDW(β=0.017,P0.05,95%CI0.003~0.031)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RDW是影响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老年是RDW的影响因素,这为改善老年透析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腹膜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5月01日~2016年12月31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接受治疗的84例(155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腹膜炎相关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55例次腹膜炎中,致病菌培养阳性117例次,阳性率为75.48%,其中革兰氏阳性菌86例次,革兰氏阴性菌24例次,真菌感染7例;革兰氏阳性菌中最多为表皮葡萄球菌,占22.09%,革兰氏阴性菌中最多者为大肠埃希菌,占37.5%;真菌感染7例次,包括近平滑念珠菌4例,罗伦特隐球酵母2例及白色念珠菌1例。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对头孢噻肟、呋喃妥英、利奈唑烷敏感,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3%、1.96%,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较低,分别为4%、4.17%、4.17%,4例患者死亡,12例转血透治疗,2例拔管后重新置管。操作不规范是引起腹膜炎的主要原因,占41.3%,主要为G+菌感染,28.4%原因不清楚,10.3%为腹泻引起腹膜炎。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多为操作源性感染,推荐万古霉素作为革兰阳性菌的经验性用药,丁胺卡那霉素可作为革兰阴性菌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09/6~40%,有报道高龄是透析患者发生IDH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老年透析患者多伴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极易发生低血压,是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常见原因,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糖调节受损(IGR)和血糖正常(NC)状态下血尿酸(U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94例门诊行空腹胰岛素检测的患者按照糖代谢状态分成T2DM组(45例)、IGR组(20例)、NC组(29例),比较三组血UA和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校正年龄、体重指数(BMI)后,T2DM、IGR组的三酰甘油(TG)、血UA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34±8.77)、(1.85±0.67)、(1.26±0.38)mmol/L和(316.71±96.20)、(403.62±76.80)、(325.45±94.43)mmol/L](P〈0.01),T2DM组较NC、IGR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05±0.30)、(1.12±0.20)、(1.07±0.21)mmol/L](P〈0.01);HOMA-IR在T2DM、IGR组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分别为3.84、3.77、2.34)(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在T2DM、IGR组明显低于NC组(分别为-4.52±0.79、-4.44±0.19、-4.03±0.58)(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UA水平与BMI、TG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UA血症和脂质代谢紊乱一样,均是T2DM常见的代谢异常;早在IGR期即已出现包括高UA血症在内的多种代谢紊乱,应该给予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规律随访的P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我院RDW正常参考值上限将患者分为低RDW组(RDW 15. 0%,n=114)和高RDW组(RDW≥15. 0%,n=89)。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RDW与各指标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 203例患者共63例发生心血管事件,高RDW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高于低RDW组。(2) RDW与年龄、C反应蛋白、既往心血管病史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3)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RDW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RDW组(P=0. 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DW(HR 2. 095,95%CI 1. 714~2. 561,P 0. 001)是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可作为评估P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协助临床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规律行PD患者共12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及心脏超声指标,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组(LVH组)和无左心室肥厚组(无LVH组),运用统计软件分析RDW与PD患者LVH的关系。结果:与无LVH组相比,PD患者LVH组RDW、收缩压、白细胞计数、尿酸、C-反应蛋白(CRP)、LVEDd(左心室内舒张末内径)明显升高,血红蛋白、白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收缩压、白细胞计数、RDW、尿酸、CRP、LVEDd与LVMI呈正相关,血红蛋白、白蛋白、LVEF与LVMI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校正了收缩压、白细胞计数、CRP、血红蛋白、白蛋白等因素后,RDW仍是腹膜透析伴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RDW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相关,RDW有望成为(早期)预测PD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一项指标,不依赖贫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自由基代谢与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ialysis-related amyloidosis,DRA)的相关性。方法将46例肩关节B超检查有DRA的患者按透析时间分为短期透析组(16例)和长期透析组(30例),另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所有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the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vcts,AGE)及生物学指标Nε-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CML)的变化,自由基代谢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脂质过氧化物(peroxidativelipi,LPO)值的变化,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相关性。结果 DRA患者AGE、CML、LPO、β2-MG、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SOD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透析龄的延长,肩袖周围增强回声阳性率明显增加,DRA病变程度加重。长期透析组与短期透析组比较,AGE、CML、LPO、β2-MG、CRP升高的水平和SOD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增大,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龄与肩关节淀粉样变程度正相关,与AGE、CML、LPO、β2-MG、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SOD水平呈负相关(P0.05)。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GE、β2 MG、CML水平增高可能是DRA形成早期病变的物质基础,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慢性炎症反应增强可能参与DRA早期形成过程。结论预防DRA或延缓其发展应从降低循环β2 MG水平和抑制关节炎症入手,抑制β2-MG的AGE修饰,清除AGE修饰蛋白或阻断AGE-β2 MG与细胞表面AGE受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预防或延缓DRA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腹透中心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P时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和转归情况。根据PDAP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三组:治愈组、退出组(拔管、死亡患者)、复发组(治疗后出现腹膜炎复发、再发或重现的患者),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的78例患者共发生133例次腹膜炎,其中治愈组81例次,退出组26例次,复发组26例次。病原微生物培养为革兰氏阳性菌57例次,革兰氏阴性菌39例次,混合菌感染4例次,真菌6例次,培养阴性27例次。退出组患者从腹膜炎出现症状到治疗的时间较治愈组及复发组长(P0.05),退出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较其他两组低(P0.05),hs-CRP水平较其他两组高(P0.05)。复发组前白蛋白水平较治愈组低(P0.05)。退出组患者血钾水平较治愈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时间延迟、hs-CRP水平升高及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腹膜炎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时间延迟、低蛋白血症及高水平hs-CRP是PDAP患者拔管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DAP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及早期积极抗感染治疗,减少腹膜炎频发率、拔管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致病菌谱、药敏情况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及未发生腹膜炎的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龄(<1年组,1~3年组,>3年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组、初中及初中以上组)、培训者工龄(<5年组,5~10年组,>10年组)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临床资料;同时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致病菌谱、药敏等临床资料及转归情况。 结果501例CAPD患者中,87例患者发生106例次腹膜炎,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1次/66.8病人月。透析龄<1年组,1~3年组,>3年组的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8.8%(21/112)、24.0%(56/233)、6.4%(10/156),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2,P<0.001);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患者腹膜炎发生率(29.1%,59/203)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患者(12.4%,37/298)(χ2=21.60, P<0.001);培训护士的工龄<5年,5~10年和>10年组,腹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5.4%(51/201)、15.4%(23/148)、8.6%(13/152),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5,P<0.001)。腹膜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26.89±5.16)g/L]显著低于非腹膜炎组[(34.58±6.27)g/L;t=-8.8,P<0.001]。腹膜炎患者透出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58.3%(56/96),革兰阳性菌比例为78.6%(44/56)。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5.5%(5/11)。头孢唑林钠、头孢他啶的经验用药有效率为65.9%(70/106)。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共21例次,66.7%(14/21)复发,33.3%(7/21)拔管。 结论本中心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与患者透析龄、文化程度、培训者工龄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腹膜炎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且复发率和拔管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采用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与经典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钙磷代谢及PTH的影响.方法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160例行腹膜透析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83例,年龄在20~80岁,平均年龄为(45.26±16.14)岁,根据不同透析方式分为两组:CAPD组:共54例,男33例,女21例;DAPD组:共29例,男16例,女13例.CAPD组每次的透析剂量为6~8L、3~4次交换、夜间留腹(留腹的透析液浓度为1.5%);DAPD组日间采用6~8L的透析剂量,每袋透析液交换时间为3~4h,夜间干腹.观察这些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以及残余肾功能.结果 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超滤量以及比较透前残余肾功能与透后一年后残余肾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DAPD治疗的患者比经典的CAPD患者能更有效的控制钙磷代谢,并能更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仍然是腹膜透析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或腹膜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1].我们回顾性分析本院腹膜透析中心近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资料,了解PDAP菌谱和耐药状况,为PDAP提供用药参考.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本院腹膜透析中心收治的90例腹透患者为对象,共31例次发生腹膜炎,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2 ~72岁,平均(44.0±13.6)岁,连续腹透龄为(17.7±13.2)个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糖尿病肾病3例,狼疮肾炎2例,多囊肾2例,高血压肾病2例,紫癜性肾炎1例,梗阻性肾病1例.收集入选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腹膜透析时间、临床症状、透析液常规、致病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等,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原因并寻找对策,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72例,其中19例患者发生腹膜炎症状。将72例患者分别按年龄、发病季节、文化程度、基础疾病等类别进行分组,通过收集各组别之间发生腹膜炎及再次复发等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对分析,比较各组别之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腹膜炎的概率呈上升趋势(30岁以下为11.1%,60岁以上为40.0%)。每年5~10月份患者发生腹膜炎的概率(37.1%)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病者(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者发生腹膜炎的概率(45.8%)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者(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疾病为糖尿病的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发生腹膜炎的概率(52.4%)明显高于其他非糖尿病患者(高血压16.7%、肾小球肾炎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统计分析,获得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发病季节、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等。针对上述相关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之前,应做好预防发生腹膜炎的工作,在术后应强化患者的规范化操作培训,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嘱患者定期参加本院的健康教育讲堂,积极配合医院方面的信息回访,尽可能地降低发生腹膜炎的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若腹膜炎已经发生,则应尽早对症处理,以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的发病率和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对70例规律HD患者进行肩关节检查,测定旋转袖(PC)的最大厚度并关节周围有无增强回声(EP),以RC>0.8cm和(或)有EP为诊断DRA的阳性标准,同时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β2微球蛋白(β2-m)和甲状帝腺激素(RTH)水平,结果:42/70例(60%)在超声检查下提示有肩并节病变,其阳性率随透析龄延长而增加,右侧肩关节发生率高于左侧,合并肩关节病变组的血清AGE水平明显高于无病变组(P<0.05),但两组间血清β2-m和PT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尽管导到致慢性肾衰的病因和年龄分布与国外有很大不同,本组DRA的发生率仍高达60%,DRA的发生率与透析时间的长短及血清AGE水平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血清铁蛋白对腹膜透析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5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诊的腹膜透析患者120例,根据血清铁蛋白浓度将其分成三组,Ⅰ组:男性患者血清铁蛋白≤200 μg/L或女性患者血清铁蛋白≤150 μg/L;Ⅱ组:男性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为200~500 μg/L或女性患者150~500 μg/L;Ⅲ组:血清铁蛋白≥500 μg/L,将三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CRP值,将120例患者分为A组(CRP ≤8 mg/L)和B组(CRP > 8 mg/L),比较两组间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血清铁蛋白与各相应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血红蛋白及Kt/V值均低于Ⅰ组及Ⅱ组(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Ⅰ组总铁结合力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铁蛋白与血红蛋白及总铁蛋白结合力呈负相关(r=-0.194,r=-0.298;P<0.05),与血尿素氮、年龄及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234,r=0.238,r=0.203;P<0.05)。(4)与A组比较,B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2.271, P<0.05),两组间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及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差异(t=0.391,t=0.371, t=0.835; P>0.05)。 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受微炎症状态的影响,高浓度的血清铁蛋白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应该联合年龄、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红蛋白及CRP等指标,正确的判断患者缺铁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致病菌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7月我院腹膜透析中心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1)203例次PDAP培养阳性率为59.1%,共培养出致病菌124株。124株致病菌中革兰阳性球菌68株,占54.8%;革兰阴性杆菌28株,占22.6%;革兰阳性杆菌12株,占9.7%;奈瑟茵属5株,占4.0%;真菌11株,占8.9%。其中耐药菌株54株,包括多药耐药菌50株,泛耐药菌4株,本中心PDAP患者尚未培养出全耐药菌。(2)药敏结果: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性较高的前3种药物为:利奈唑胺100%,莫西沙星95.8%,万古霉素95.2%。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较高的前3种药物为:阿米卡星85.7%,亚胺培南82.1%,左氧氟沙星75.0%。(3)转归:PDAP患者总治愈率为77.3%。结论PDAP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导致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减少,临床医牛府采取多种措施延缓致病菌耐药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原因及致病菌菌谱、耐药性变化,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5年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一般情况、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疗效及转归。结果:9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常见的感染原因是不规范操作(28. 1%)及不洁饮食(41. 6%)。培养菌株65例次,其中G+菌31例次(47. 7%),G-菌25例次(38. 5%),真菌8例次(12. 3%),分支杆菌1例次(1. 5%)。本中心最主要的致病菌是G+球菌,以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多见,而G-菌感染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无耐药,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72. 7%。G-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无耐药,对阿米卡星(5%)、头孢他啶(5. 2%)及头孢替坦(5. 5%)低耐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3. 33%。真菌对伊曲康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无耐药。G+菌、G-菌、培养阴性腹膜炎患者治愈率分别为88%、86. 4%、92. 1%。结论:革兰阳性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腹透液培养阴性的腹膜炎患者治愈率高、预后较好。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高,经验治疗宜首先万古霉素;革兰阴性菌腹膜炎经验治疗可选用氨基糖甙类、头孢他啶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