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修复严重半侧颜面萎缩所致的面部凹陷畸形。方法 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应用扩张器先扩张患侧皮肤,Ⅱ期应用自体组织填充的方法治疗严重半侧颜面萎缩。结果 皮肤扩张顺利,Ⅱ期术后外形满意,随访6个月~3年,患侧皮肤色泽正常,填充物无明显吸收,手术效果确切。结论 应用皮肤扩张后填充法治疗严重半侧颜面萎缩,可提供足够的面部皮肤面积,不需要做皮瓣移植来增加皮肤量,从而避免了皮瓣移植后的疤痕和色泽差别,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静脉血二次离心法制备PRP,肿胀吸脂术抽吸皮下脂肪,将抽吸出的自体脂肪颗粒经过离心、提纯后,将PRP与脂肪颗粒按1∶10比例充分混合,多层次多隧道均匀注射于颜面萎缩部位,以改善患侧面部轮廓.3个月后对面部萎缩凹陷尚未完全改善的患者,同法再次进行移植手术,直至效果满意为止.结果 本组11例半侧颜面萎缩患者,经1~3次移植后原萎缩部位丰满,基本达到两侧面部形态对称.最长随访期2年,无感染、皮下硬结、脂肪液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移植效果稳定良好.结论 应用PRP联合脂肪颗粒移植治疗半侧颜面萎缩手术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生殖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征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肿瘤位于左顶枕叶,CT平扫为高密度,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其MRI表现为:T1WI、T2WI均呈等信号为主,其内有囊变坏死,周围水肿明显;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CT、MRI表现与该部位其他常见肿瘤不易鉴别,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生殖细胞瘤。结论大脑半球生殖细胞瘤罕见,其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Currarino综合征(C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且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 无临床症状,因此易造成误诊、漏诊。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X线平片、胃肠道造影、CT及MRI均可对CS提供不同 的诊断信息。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多种影像学方法的联合应用对于CS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 价值。本文对CS的病因、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作一综述,旨在加深对CS的认识,以早期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中毒性脑病的CT和MR I表现,提高对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0例病因明确的中毒性脑病患者,其中6例行CT及MR I检查,14例只行MR I检查,分析其CT和MR I表现。结果 20例中毒性脑病患者,MR I检查均有阳性发现,其中累及放射冠17例、基底节8例、丘脑5例、脑干3例、小脑齿状核3例、视辐射3例、胼胝体2例,两侧呈对称性分布,T1W I呈低或略低信号,T2W I、DW I、F lair呈略高或高信号。6例CT检查患者中,3例无异常发现,2例累及范围较MR I小,1例和MR I表现一致。结论中毒性脑病主要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纤维及部分核团,呈对称性分布,MR I比CT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临床正确诊断和及时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中毒性脑病的CT和MR I表现,提高对中毒性脑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0例病因明确的中毒性脑病患者,其中6例行CT及MR I检查,14例只行MR I检查,分析其CT和MR I表现。结果 20例中毒性脑病患者,MR I检查均有阳性发现,其中累及放射冠17例、基底节8例、丘脑5例、脑干3例、小脑齿状核3例、视辐射3例、胼胝体2例,两侧呈对称性分布,T1W I呈低或略低信号,T2W I、DW I、F lair呈略高或高信号。6例CT检查患者中,3例无异常发现,2例累及范围较MR I小,1例和MR I表现一致。结论中毒性脑病主要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纤维及部分核团,呈对称性分布,MR I比CT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临床正确诊断和及时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VBD)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而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对9例经CT、MRI确诊的VBD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结果9例扩张的椎基底动脉直径为4.8~14.0 mm,迂曲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长度分别为29.8~46.5 mm和23.8~33.4 mm。基底动脉分叉高度及基底动脉侧向偏移度均以2级( Smoker 分级法)最常见:分别有6例(66.7%)和5例(55.6%);基底动脉右侧移位7例(77.8%);基底动脉钙化6例(66.7%);桥脑受压变形4例(44.4%)。9例中,发现后循环供血区腔隙性脑梗死5例(55.6%),大面积脑梗死1例(11.1%),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11.1%)。结论VBD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表现,CT、MRI可作为VBD的重要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余乐平  余文行 《江西医药》2010,45(4):353-355
目的探讨骨干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干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骨干细胞瘤中,仅1例伴发动脉瘤样骨囊肿,CT、MRI对软组织肿块、骨性分隔等侵袭性特征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且以MRI为更佳。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尤其是CT、MRI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组织学构成。结论骨干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尤其是CT、MRI能更好评价其对软组织蔓延等侵袭性特征并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视神经原发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玫  韩悦  丁莹 《天津医药》2006,34(2):91-93
目的:探讨视神经原发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视神经肿瘤患者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视神经胶质瘤12例,影像图均表现为视神经梭形增粗,边缘光滑清楚。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有强化。MRI上病变于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有强化。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影像图表现为视神经一致性增粗(2例)、梭形肿块(2例)、不规则偏心性肿块(4例),病灶边缘清楚但欠光滑。CT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2例伴钙化,有强化。MRI上T1WI呈中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中等或略高(或低)信号,强化明显。经手术证实病变限于眶内者9例(术前CT显示为12例,MRI显示为9例);累及视神经管内段6例(术前CT显示为3例,MRI显示为6例),累及颅内5例(术前CT、MRI均显示为5例)。结论:视神经胶质瘤与视神经脑膜瘤均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MRI较CT更利于显示肿瘤向视神经管内及颅内侵犯的范围与程度。  相似文献   

10.
韩翠萍  高正义  孙宏勋 《河北医药》2012,34(21):3298-3299
脉络膜裂囊肿为神经上皮样囊肿,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例数的增多和多种影像学方法的使用,本病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影像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也较前提高。现总结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经CT、MRI诊断的脉络膜裂囊肿38例进行分析,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8例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3~7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脑白质病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57例脑白质病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血管性脱髓鞘39例,硬化性脱髓鞘6例,感染性脱髓鞘5例,中毒性脱髓鞘4例,脑白质营养不良性脱髓鞘3例。CT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区,MRI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长T2信号。结论MRI较CT能更清晰地显示脑白质异常。准确地反映病理改变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脑白质病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或关节镜)及病理证实的PVNS临床及影像学(X线平片、CT、MRI等)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10例患者起病缓慢,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局部包块,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X线平片仅能显示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囊的肿胀、关节面下的骨侵犯或骨缺损及其周围硬化;CT可以显示关节囊突向关节腔的软组织结节。MRI对显示关节滑膜增厚和关节积液尤其敏感,滑膜增厚及软组织结节在T1WI呈等低信号,T2W1为低信号3例,等信号或稍高信号7例,8例在增厚的滑膜内可见多发散在含铁血黄素沉着的长T1、短T2低信号影。10例病变关节均有关节积液。8例病变关节有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破坏。结论 PVNS在MRI上有典型特征性的表现,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MRI能准确反映PVNS中滑膜的绒毛结节状增生、增生的滑膜对关节软骨的破坏以及其对软骨下骨质及软骨下远部骨质侵蚀的不同时期绒毛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并可以准确评价病变对关节内外累及的范围,是诊断PVNS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脓肿的影像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CT、MRI检查手段,分析了30例脑脓肿的影像表现,讨论了其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和鉴别诊断。结果 CT、MRI检查单房脑脓肿呈不规则低密度影,其内可见环形或结节状强化。多房脑脓肿具有特征性改变“子环征”。结论 脑脓肿的影像表现反映了病理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陈武标  吴永峻  田国强  郑桂英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130-1132,I0003
目的 分析短暂性肝密度异常(THAD)CT及MR表现,揭示THAD产生的原因,避免假阳性诊断和误诊。方法 回顾10例CT出现THAD的患者资料,5例MRI出现THAD的患者资料.均行平扫及动态增强。结果 7例CT出现一过性高灌注,4例MRI出现一过性高灌注;3例CT出现一过性低灌注,1例MRI出现一过性低灌注。结论 CT及MRI出现THAD,与CT及MRI较快速扫描有关.只有充分了解肝脏正常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血液供应特点.才能对可能出现的肝脏局部灌注异常作出正确的判断.结合平扫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福转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76-1577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骨肉瘤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骨肉瘤,全部病例均作了X线、CT平扫与19例MRI,其中8例CT增强扫描,1例MRI增强扫描。结果 骨肉瘤的基本征象有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这些征象在平片、CT与MRI上均可见到,但他们的表现有所不同。CT与MRl可显示平片不可见或难以发现的征象: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的分界、肿瘤坏死、出血、肿瘤侵犯关节及跳跃性病灶。增强扫描更有利于显示肿瘤的边界及肿瘤.骨髓交界面。结论 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CT与MRI相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或诊断性治疗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结果病灶单发1例,多发12例,共48个病灶,其中幕上42个(基底节区17个),幕下6个;CT平扫:40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8个病灶呈等、低密度,瘤周可见轻、中度水肿密度影;MRI平扫+增强:10例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3例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40个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8个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增强扫描9例病灶出现“缺口征”、7例病灶出现“尖角征”特征性表现,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脑内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缺少特征性,可提示性诊断,确诊主要依靠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并结合病理学特点,提高对PNET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病理证实为PNET的临床、CT和(或)MRI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34岁,平均18.8岁。影像学检查包括CT检查(n=5)和MRI检查(n=3)。CT检查当中,平扫1例,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MR检查中,平扫1例,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2例。结果胸壁软组织2例,肋骨1例,上颌窦1例,鼻腔1例,第四脑室1例,右侧额叶1例。发生在中枢的PNET共2例,CT表现为分界清楚的等或低密度肿块,MRI表现为团块状的等、稍长T1等、长T2信号,内部信号混杂,周围可见大片水肿区,伴有脑积水,肿块均有不均匀明显强化;发生在外周的PNET共5例,CT表现为范围较大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MR表现为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一高信号,肿块均有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结论通过本组病例分析,PNET的CT、MRI表现虽缺乏特征性,但是CT和MRI能提示为恶性肿瘤,能较好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肿瘤侵犯范围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在制定手术计划、评判肿瘤转移和复发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三种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萍  方华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46-254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AS患者的骶髂关节69例X线平片、34例CT、16例MRI的表现特点.结果:临床诊断Ⅰ级AS患者12例,均行X线、CT检查,但X线仅检出3例(25%),CT检出8例(66.7%).其中9例同时行MRI检查,检出7例(77.8%).16例Ⅱ级患者,X线检出9例(56.2%),其中11例加行CT检查,3例加行MRI检查,阳性率均为100%.Ⅲ~Ⅳ级AS的X线、CT、MRI均能检出异常征象.结论:X线平片对典型AS能作出较肯定诊断,但对AS的早期诊断不如CT、MRI,而MRI能显示AS某些最早期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常见部位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非常见部位骨软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14例中病灶位于颈椎5例,跟骨3例,耻骨和顶骨各2例,肩胛骨、蝶骨各1例。行X线平片检查14例,CT平扫10例,MRI平扫及增强检查6例。结果所研究病例病变骨均表现出典型的软骨帽,10例可见瘤体骨皮质和骨小梁与患骨相连续,4例可见病灶内有斑点状或片状钙化,5例MRI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改变。结论非常见部位骨软骨瘤较少见,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和多样性,综合运用平片、CT和MRI 3种检查方法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CT和MR I表现。结果 15例中瘤灶23个,单发11例,多发4例;其中脑表面9个,室管膜旁8个,脑深部6个。CT检出18个病灶,检出率83.9%。CT表现呈等或稍高密度,11个密度均匀,7个密度不均。MRI检出所有23个病灶,检出率100%。肿瘤MRI表现T1WI信号略低于灰质,T2WI信号与灰质相似,15个信号均匀,8个信号不均。70.6%瘤灶表现为明显实质样强化,16.1%病灶伴脑膜或室管膜强化。占位效应以及瘤周水肿程度大多数为轻到中度。结论大多数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少数不典型者鉴别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