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2型糖尿病(T2DM)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T2DM合并抑郁患者180例,按住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身照护水平和抑郁评分等。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糖尿病代谢指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自我照护行为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提高(除吸烟维度外),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抑郁评分[(53.23±3.79)分]较干预前[(59.04±4.48)分]低,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56.32±4.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T2DM合并抑郁可增强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改善其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逆消茶干预糖耐量减低临床效果。方法8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药茶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通过健康宣教、饮食控制以及体育运动来进行治疗干预,药茶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逆消茶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其中药茶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当中,逆消茶干预糖耐量减低的疗效十分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了血糖控制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门诊经口服降糖药物末达到理想血糖控制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在继续服用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试验组注射利拉鲁肽,对照组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血糖达标值设定为:空腹血糖(FPG)<7 mmol/L,餐后2 h血糖(2hPPG)<10 mmol/L,血糖达标后调整原有治疗药物用量,疗程16周。对两组患者FPG、2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低血糖发生次数进行自身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6周后FPG、2hP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天血糖标准差(0.75±0.13 vs.1.30±0.25,P<0.05)、最大血糖波动幅度(2.08±0.46 vs.3.83±0.63,P<0.05)、餐后血糖波动幅度(0.79±0.25 vs.1.65±0.42,P<0.05)、空腹血糖变异系数(0.12±0.02 vs.0.20±0.05,P<0.05)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0.51±0.12 vs.1.28±0.31,P<0.05)指标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16周后的BMI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发生症状性低血糖及夜间低血糖次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门冬胰岛素30相比,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同时减少血糖的波动性,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并能明显降低BMI。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2 h C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7%vs.41.7%,P〈0.05)。结论与诺和灵N相比,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降血糖效果更为理想,可改善胰岛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吴群华 《海峡药学》2011,23(12):155-156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症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降糖药物+帕罗西汀(20mg,每日1次)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干预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77,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可明显改善降糖药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12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对比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给予观察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有所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改善较治疗后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吡格列酮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应用以及单用二甲双胍降糖均可改善血糖及骨密度,但吡格列酮与甘精胰岛素联用对骨代谢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蔡淑帆 《海峡药学》2012,24(1):156-157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地特胰岛素组和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组,予睡前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治疗3个月,观察3个月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 两组FPG、2h-PPG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较治疗前差异性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P<0.05),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少(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体重增加小于对照组.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降糖药(OAD)治疗T2DM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血糖达标快,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少.地特胰岛素在减少体重增加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施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 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6月145例实施药学服务的出院后口服降糖药治疗的T2 DM患者作为干预组,2011年1~12月150例未实施药学服务的出院后口服降糖药治疗T2 DM患者作为常规组,常规组出院时将药物发给患者,按常规的模式进行用药交待;干预组实施药学干预:进行T2 DM健康教育、加强降糖药物应用指导、开展药物咨询活动、注意与临床医生交流沟通。结果两组T2 DM患者出院时血糖控制情况及服药治疗依从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实施药学干预(9.56±2.18)个月;干预组空腹血糖(6.47±1.32)mmol/L、餐后血糖(8.66±1.86)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1±1.34)%低于常规组的(7.42±1.50) mmol/L、(9.75±1.90)mmol/L、(8.17±1.42)%(P <0.05);治疗依从性好87.14%,高于常规组的65.33%(P<0.05)。结论通过多种药学方式全面服务于T2DM患者,提高T2DM患者用药依从性,使降糖药物更合理、更有效、更经济地发挥治疗和预防作用,提高药物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脂代谢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2hPG、TG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TC、LDL-C和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消渴降糖饮能较好地调整患者人体代谢功能,降低血糖、有效改善脂代谢及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55例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降糖降尿酸治疗;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d,疗程1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等指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尿酸水平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降糖、降尿酸作用,安全性高,短期疗效显著,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钠水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研究组采取KTH糖尿病社区干预的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变化。结果:在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血糖自我检测、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按时复诊、规范服药、血糖自我检测、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TH糖尿病社区干预有利于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功能,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及血糖监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血糖控制指标进行跟踪、监测,比较2组入组时、治疗12周后的血糖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发挥家属的支持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老年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差者,采用Zung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SDS,SAS标准分>50的患者178例入组,随机分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同时口服帕罗西汀,观察组口服安慰剂.结果 24周后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HbA1c下降2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6% (P< 0.05).空腹血糖≤7 mmol/L界定为空腹血糖达标,观察组89%达标,对照组16.6%,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患者,帕罗西汀联合降糖治疗,血糖控制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方雪峰 《北方药学》2012,9(5):74-75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胃大部分切除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观察和护理。方法:纳入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科合并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胃部病变行胃大部分切除术55例,其中Roux-en-Y式28例和毕Ⅱ式27例。在血糖监测方面均给予心理、疼痛护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及时获取数据,加强健康宣教等方法,测量术前(0周),术后1周、2周和1、3、6个月空腹血糖水平,检测术前、术后3、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比较两组术式后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周~6个月空腹血糖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3~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Roux-en-Y式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毕Ⅱ式组相比下降幅度更大,相同治疗用药情况下术后低血糖发生率高。结论:两种方式的胃转流术均有降糖效果,但术后血糖下降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医护人员在加强血糖监测的观察和护理的同时,应区别对待不同术式后患者血糖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胰岛素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10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着重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其内容包括饮食、运动、用药指导、心理干预、血糖自我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干预组干预后遵医嘱用药、按时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血糖监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6.32、7.13、5.13、7.97,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培菲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1日—2015年6月30日期间在甘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1:1配对分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降脂、降压治疗,试验组加用培菲康840 mg,2次/d口服,疗程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变化以及停药后6周的疗效差异。结果:6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压、血脂、体质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然而停药6周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数值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节肠道菌群,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脂指标,远期疗效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口服二甲双胍片0.5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大蜜丸1丸/次,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治疗前后总症状积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以此评价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阴亏虚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1例低血糖反应,观察组1例低血糖反应,1例轻度恶心,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降糖作用明显,药品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的强化治疗,并探讨改善B细胞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50例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并与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做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空腹C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均值均恢复到正常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oma-β和糖化血红蛋白比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oma-IR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糖毒性的解除和胰岛细胞休息学说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团队“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防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采用1999年的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由慢病综合管理健康教育团队护士利用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的4幅“看图对话”工具进行互动式教育,对照组采用大讲堂及发放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进行糖尿病常规教育。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个指标及进行患者糖尿病基本知识认知及遵医行为效果评估。结果:干预组6个月前、后餐后2 h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及遵医行为评估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血糖控制更加理想,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有所提高,执行遵医行为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