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以盐酸苯丙醇胺(PPA)为模型药物,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K100M和卡波普971P为骨架材料,研制具有良好缓释特性的亲水凝胶骨架片,并考查影响释药的因素。方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骨架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释放介质中PPA的浓度。运用正交设计法,以美国的PPA缓释片Acutrim?为对照,相似因子f2值为指标,筛选较优处方,并考察影响PPA释放的因素。结果 释药曲线均符合Higuchi方程(R>0.98,P<0.01)。正交设计获得的最优处方在0.1 mol·L-1HCl,H2O(pH6.5),磷酸盐缓冲液(PBS)pH 5.0,6.8和7.4的介质中,以及在0.1 mol·L-1HCl中释放2 h,转移至pH 6.8 PBS中释放10 h,相对于对照品的f2值为63~74,表明在各介质中两制剂的释药曲线相似。在本实验考察范围内,骨架片在水中的释药速率与HPMC K100M和卡波普971P的用量呈负相关。HPMC K100M和卡波普971P的比例(保持聚合物总用量相同),硬脂酸镁用量和骨架片硬度对释药速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以HPMC K100M和卡波普971P为骨架材料的PPA亲水凝胶骨架片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是HPMC K100M和卡波普 971P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淀粉微凝胶对阿司匹林片体外释药的影响。方法采用释放度测定第一法,分别考察不同条件下阿司匹林淀粉微凝胶片的释放度。结果随着微凝胶含量的增加,阿司匹林片的释药速率逐渐下降,相应的释药模型分别为:双指数双相动力学y=100-94.66e-0.601t-7.24e-0.0075ty=100-67.7e-0.355t-3205e-0.103t,单指数宏观单相动力学y=100-101e-0.157t,骨架溶蚀动力学y=8.6t0.894;随温度和pH值升高,释药速率显著性提高。结论增大微凝胶含量可改变阿司匹林片的释药规律,延长药物释放时间;淀粉微凝胶片具有温度和pH双重敏感性,可实现对人体的温度、化学环境等异常变动自动感知、自动释药。  相似文献   

3.
氨茶碱魔芋胶骨架片的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对氨茶碱魔芋胶骨架片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氨茶碱为模型药物,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氨茶碱骨架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研究释放度测定方法,释放介质的pH、离子强度及转速对魔芋胶骨架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桨法测得药物的平均释放时间(MDT)明显低于转篮法(P<0.05);在不同pH的释放介质中,药物的释放以在蒸馏水中最快,pH 6.8的PBS中次之,0.1 mol·L-1盐酸液中最慢;药物释放随释放介质离子强度增加而减慢(P<0.05);药物释放随搅拌转速增加而加快,但增加至100 r·min-1后,转速对药物释放影响不大(P>0.1);药物释放为扩散和溶蚀机制协同作用。结论:魔芋胶可有效控制骨架片中药物的缓慢释放,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亲水骨架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天山雪莲缓释骨架片,考查主要活性成分体外释药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缓释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天山雪莲缓释骨架片。测定天山雪莲缓释片中主成分绿原酸、芦丁在不同时间点的释放度,通过对体外释放曲线、2,6,12 h累积释放度的综合评分K值及释放曲线相似因子f2的综合比较,考查2种主成分体外释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骨架材料HPMC黏度和填充剂淀粉用量是影响绿原酸、芦丁释药速率的主要因素,HPMC的粒径、黏合剂及制片压力等因素对二者释放的影响不大;微晶纤维素(MCC)可以增加二者后期的释放量。结论 HPMC K15M 能有效控制天山雪莲缓释骨架片中2种主成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非诺洛芬钙(fenoprofen calcium,FC)亲水凝胶缓释骨架片,并评价其人体药动学特性及生物利用度。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二元骨架系统,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FC缓释片。以RP-HPLC测定FC血药浓度,并将优化处方对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初步研究。结果FC缓释片优化处方中骨架材料为HPMC K4M 20%,CMCNa 15%,体外释放特性呈零级动力学过程;单剂量po 300mg FC缓释片与参比制剂(非诺克片)的AUC分别为(134.85±25.96)和(131.14±29.89)mg·h·L-1;tmax为(2.75±0.96)和(0.88±0.5)h;ρmax为(17.52±6.84)和(32.13±6.46)mg·L-1;MRT为(7.72±0.72)和(4.32±0.39)h;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36±23.48)%。结论采用二元骨架系统来控制非诺洛芬钙等水难溶性药物的释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马燕  李卫中  葛月宾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0):1564-1566
 目的 考察海藻酸钙凝胶微丸的释药机制,并为模型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不同介质中海藻酸钙凝胶微丸的溶胀速率、 Ca2+ 释放行为以及模型药物的释放度阐明其释药机制。 结果 海藻酸钙凝胶微丸的溶胀性具有 pH 依赖性,并且受海藻酸钠浓度、辅料与药物比例以及交联时间的影响; Ca2+ 在 0.1 mol·L-1 HCl 介质中 30 min 释放量大于 90% , pH 6.8 磷酸缓冲液( PBS )中缓慢释放达 6 h ,水中无释放。 结论 难溶性药物以海藻酸钙凝胶微丸作为口服载体有利于提高亲水性,并通过凝胶微丸的溶胀速率控制药物缓慢释放,但溶解度受 pH 影响的生物碱类药物,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微丸作为口服载体难以达到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尼莫地平缓释软胶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不同释放介质中尼莫地平缓释软胶囊的释药动力学,研究尼莫地平缓释软胶囊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方程。方法释放度实验采用转篮法分别在两种介质中进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3P87药动学软件进行拟合,并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以室模型法和反卷积分法对体外累积释药和体内吸收分数进行拟合,求算体内外相关性方程。结果缓释软胶囊与普通软胶囊相比,tmax明显延长,ρmax显著降低,t1/2及MRT延长;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3.4%;以0.5%SLS醋酸钠缓冲溶液(pH4.5)为释放介质时体外释放与体内生物利用相关性良好,在该介质中药物的释放为非Fickian扩散,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协同作用。结论尼莫地平缓释软胶囊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在不同释放介质中呈现不同的释药机制;以0.5%SLS醋酸钠缓冲溶液(pH4.5)为介质可获得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阿司匹林(ASA作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的插层客体,制备右旋糖酐(DET修饰的LDH-ASA载药体系、评价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作辅料HPMC-DET-LDH-ASA制剂的药物释放性能,考察DET复合及HPMC等辅料对LDH载药系统缓释性能的影响及LDH用作药物载体的制剂效果。方法 以DET-LDH-ASA三级超分子为载药体,HPMC等作辅助骨架材料,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压制HPMC-DET-LDH-ASA片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介质中的药物释放度。结果 相同介质中HPMC-DET-LDH-ASA制剂的缓释性优于LDH-ASA的 HPMC骨架片,而HPMC-LDH-ASA骨架片的缓释性优于ASA的 HPMC骨架片;HPMC-DET-LDH-ASA制剂在不同环境表现不同缓释效果与释放机制,在pH 1.0的盐酸释放介质中形成不溶性凝胶骨架,药物从水化凝胶层向外扩散,持续12 h以上,在蒸馏水和pH 6.8的磷酸盐释放介质中,药物通过溶蚀机制释放,持续时间小于6 h。结论 DET复合及HPMC等辅料的加入能显著提高LDH-ASA载药体系酸性环境下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9.
徐志杰 《中草药》2022,53(17):5321-5329
目的 制备欧前胡素固体分散体(imperatorin solid dispersion,IMP-SD)凝胶骨架缓释片(hydrogel matrix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IMP-SD-HMSRT),并研究口服药动学行为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溶剂挥发法制备IMP-SD。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HPMC K15M用量、聚乙二醇(PEG)400比例和PEG总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缓释片在2、6、12 h累积释放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IMP-SD-HMSRT最佳处方,并考察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利用Loo-Rigelman法评价其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IMP-SD-HMSRT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为48 mg/片、PEG 400比例为58%、PEG总量为26.5 mg/片。HMSRT的12 h累积释放率达到95.54%。药动学结果显示IMP-SD- HMSRT的Cmax波动小,tmax延后至(4.08±0.43)h,与欧前胡素普通片相比IMP-SD-HMSRT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19.76%。IMP-SD-HMSRT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体外释药行为与体内吸收存在相关性。结论 IMP-SD-HMSRT释药缓慢,促进了药物吸收,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唐静  张付利  决利利  王美丽  郭娟娟  王晓静 《中草药》2024,55(14):4700-4710
目的 制备黄豆苷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缓释片(daidzein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Dai-MSNs-SRT),并考察Beagle犬的口服药动学行为。方法 选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K4M,HPMC K4M)用量、羧甲基淀粉钠(carboxyl methyl starch sodium,CMS-Na)用量和聚乙二醇400(polyethylene glycol 400,PEG 400)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Dai-MSNs-SRT在2、6、12 h累积释放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IMP-SD-HMSRT最佳处方优化处方工艺。对Dai-MSNs-SRT释药模型和释药机制进行探讨。按10 mg/kg(以黄豆苷元计)进行ig,比较Dai-MSNs-SRT口服药动学行为,并计算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采用Loo-Rigelman法评价Dai-MSNs-SRT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Dai-MSNs-SRT最佳处方为Dai-MSNs粉末350 mg/片,HPMC K4M用量为15.2%,CMS-Na用量为9.5%,PEG 400用量为2.1%。Dai-MSNs-SRT缓释特征明显,12 h累积释放率达94.87%。Dai-MSNs-SRT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模型,释药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并存。药动学结果显示,Dai-MSNs-SRT血药浓度(Cmax)波动幅度小,达峰时间(tmax)由(1.53±0.42)h延后至(4.26±0.44)h,半衰期(t1/2)由(3.26±0.56)h延长至(6.63±2.17)h,与上市品相比,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其1.88倍。Dai-MSNs-SRT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相关性良好。结论 Dai-MSNs-SRT工艺重复性良好,Cmax波动幅度小,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长春西丁(VIN)包合物,对其体外溶出度进行考察。方法测定长春西丁在不同浓度枸橼酸(CA)和环糊精(CD)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选用β-环糊精(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分别采用研磨法(KE)、旋转蒸发法(CE)和冷冻干燥法(FD)制备了VIN/CD和VIN/CD/CA包合物;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桨法对包合物中药物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VIN溶解度随CA浓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加;药物在CD水溶液中的相溶解度曲线呈现典型的AL型;制备方法对药物的体外溶出行为有影响;采用CE或FD法制备的VIN/CD/CA包合物比相应的VIN/CD包合物表现出更令人满意的体外药物溶出行为,它能明显提高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VIN/CD/CA包合物中,CD种类和用量对药物溶出行为无显著影响。结论对于生物碱类难溶性药物,在包合物中加入酸性辅料(如枸橼酸)可以显著降低增溶同等用量药物所需的环糊精的用量,近而减低生产成本,减小制剂服用体积。  相似文献   

12.
神经网络在预测难溶性药物从HPMC骨架片中释放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运用神经网络BP模型对难溶性药物在HPMC亲水凝胶骨架片中的释放进行预测。方法 选取甲氧苄啶,卡马西平、磺胺甲恶唑、茶碱作为模型药物,考察不同PH值、不同离子强度的溶出介质对其释药的影响,并根据神经网络BP模型,借助计算机运算,预测不同药物在不同溶出介质条件下的释放。结果 用BP神经网络所建释药模型的拟合值、预测值均与实测值符合度较好。结论 神经网络可用于预测不同药物的HPMC骨架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释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片,并研究处方工艺及体外释放条件对制剂药物释放的影响,以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效果。方法:湿法制粒压片得到盐酸小檗碱片芯,以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干法压制包衣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对影响制剂释药的处方工艺因素进行考察;研究体外释放过程中衣膜的溶蚀情况。结果:在模拟胃肠道上端介质中包衣片几乎不释放药物,在模拟结肠环境的介质中,通过酶降解溶蚀造成衣膜破裂而完全释放药物;处方工艺中,随魔芋胶占衣膜总量的比例减少及衣膜用量增加,药物释放减慢(P<0.05),压力对药物释放无影响(P>0.05);体外释放时,随释放介质中酶含量增加,药物释放加快(P<0.05),而搅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影响(P>0.05);药物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释药。结论: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片可达到结肠定位给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神经网络多目标同步优化HPMC缓释片处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HPMC缓释片中药物释放;并和优化算法结合实现缓释片处方的多目标同步优化。方法 选取溶解度为难溶到略溶的5种药物(别嘌醇,甲氧苄氨嘧啶,阿昔洛韦,替硝唑,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模型药物,压制HPMC骨架片,并进行体外释放情况考察,考察52个处方中药物的溶解度、含药量、HPMC的量、HPMC的固有黏度、辅料的量、黏合剂的浓度、溶出仪的转速对药物释放情况的影响。将各因素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药物的累计释放量作为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和优化算法相结合实现以对乙酰氨基酚、甲氧苄氨嘧啶、米诺地尔、氧氟沙星为模型药物,在不同的含药量、不同转速的条件下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药物的释放,训练处方和测试处方的实测值和预测值能很好吻合,4个优化处方的释放值均和目标值很接近。结论 神经网络可用于预测不同药物不同处方组成的HPMC缓释片中药物的释放,并能同步优化HPMC缓释骨架片的处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并评价微环境pH对无定形固体分散体溶出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泊沙康唑(posaconazole,POS)为模型药物并测定其在不同pH值的饱和溶解度,以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载体材料,枸橼酸和磷酸二氢钾分别为酸化剂和碱化剂,通过热熔挤出法(hot melt extrusion, HME)制备POS无定形固体分散体(SD),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PXRD)进行表征。随后以乳糖和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进行粉末直压制备得到片剂,并考察各组片剂的溶出情况以及片剂溶出过程中的微环境pH。结果 POS在不同pH环境中的饱和溶解度相差很大,在pH 1.2的盐酸溶液中,其饱和溶解度达到700 μg·mL-1,而在pH 6.8的磷酸缓冲盐中,其饱和溶解度仅有0.32 μg·mL-1。利用HME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POS以无定形的形式存在,粉末直压所制备的片剂的硬度在65N左右。在体外溶出实验中,HPMCAS组和PVP K30与枸橼酸的复合载体组的溶出度较高,都达到90%左右,而PVP K30组和HPMCAS与磷酸二氢钾的复合载体组的溶出度相对较低,分别约为40%和60%,利用甲基橙显色剂显示HPMCAS组和PVP K30与枸橼酸的复合载体组在溶出过程中,甲基橙显示红色,提示其微环境pH小于3.1。而在PVP K30组和HPMCAS与磷酸二氢钾的复合载体组在溶出过程中,甲基橙显示黄色,提示其pH微环境大于4.4。结论 pH微环境是影响POS溶出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控药物周围pH可以改变药物的溶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玲  臧志和 《中成药》2007,29(6):821-824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方法:考察不同溶出方法、搅拌桨速度和溶出介质对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溶出方法、桨叶转速以及溶出介质的pH值在3.5~7.6范围内时,对三七总皂苷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无显著影响,但溶出介质的pH值在1.0时会严重影响渗透泵片药物的释放。结论:除酸性介质条件外,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片体外释药特征稳定。  相似文献   

17.
张涛  杨勇  蒲道俊  余春梅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0):1565-1568
 目的制备盐酸曲马多缓释骨架片,并对其体外药物释放影响因素和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用不同黏度与用量的羟丙甲纤维素(HPMC),不同主药粒径与稀释剂,不同工艺制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结果主药粒径、HPMC黏度、稀释剂、释放介质、制备工艺和压片力对药物释放影响不大,随着HPMC和预胶化淀粉(Starch 1500)用量的增加释药速率降低。结论研制的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体外药物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HPMC用量和预胶化淀粉(Starch 1500)是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水溶性药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骨架缓释片的制备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水溶性药物的缓释骨架时,各处方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方法、以累积释放度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各处方因素对4种水溶性药物的HPMC骨架缓释片的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药物的溶解度、HPMC用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HPMC黏度;实验所选的填充剂种类和片剂硬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相对较小;阻滞剂用量、润滑剂(助流剂)种类、片剂表面积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忽略。结论:研究结果有一定的规律,为水溶性药物HPMC骨架缓释片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盐酸青藤碱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制盐酸青藤碱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考察处方和工艺因素对其体外释药的影响,解析其释放机制.方法:以盐酸青藤碱为模型药物采用压制包衣法制得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以膨胀率和释药时滞为指标,筛选片芯用崩解剂;通过体外药物释放试验,考察影响择时释药片漂浮性能和释药时滞的包衣处方和工艺因素;通过溶蚀试验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体外释放时,盐酸青藤碱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经一定时滞后药物均呈脉冲释放.片芯选用羧甲基淀粉钠作为崩解剂;随包衣处方中羟丙甲纤维素与卡拉胶的比例和凝胶材料用量增加,释药时滞延长;包衣压片压力和衣膜材料制备工艺对时滞无显著影响;释药机制为衣膜溶蚀和片芯溶胀协同作用.结论:盐酸青藤碱胃滞留型择时释药片经一定时滞后药物呈脉冲释放,调节其包衣处方可获得具有适当时滞的择时给药系统,满足时辰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