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四君子汤对运动后不同类型肌纤维作用的细胞化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解除骨骼肌疲劳的作用。 方法:选择小鼠32只,分成安静组、疲劳组、自然恢复组和四君子汤组,后3组每天在水池中进行游泳运动50 min。四君子汤组腹腔注射四君子汤0.2 mL/只/日,其他各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运动结束后各组动物立即处死同时取材。采用组织化学形态定量技术,运用MPV2型显微分光光度计对运动疲劳小鼠股四头肌不同类型(Ⅰ型、ⅡA型、ⅡB型)肌纤维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耐力运动后疲劳组动物骨骼肌的糖原含量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与安静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或P<0.01);恢复后的四君子汤组的3种肌纤维类型的糖原含量、SDH活性明显高于疲劳组(P<0.05或P<0.01)。 结论:四君子汤对解除骨骼肌的疲劳、增强体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枸杞多糖和1,6-二磷酸果糖协同抗运动疲劳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与1,6-二磷酸果糖的协同抗疲劳作用,为改善和促进运动员体力恢复、提高训练和比赛成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枸杞多糖组(20 mg/kg)及1,6-二磷酸果糖组(300 mg/kg),并将两者按2×2表分组,以负重游泳小鼠作为研究抗运动疲劳实验的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原、肌糖原、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乳酸(LAC)和血尿素氮(BUN),分析两者协同抗疲劳的效果和机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枸杞多糖和1,6-二磷酸果糖组小鼠负重游
泳时间延长,两者剂量分别为20 mg/kg和300 mg/kg时最佳(P<0.01),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枸杞多糖组小鼠LD、SOD活力提高(P<0.01),LAC和血BUN水平降低,1,6-二磷酸果糖使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储备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枸杞多糖与1,6-二磷酸果糖配伍能起到协同抗疲劳作用,其原因可能是1,6-二磷酸果糖增加了小鼠的肝糖原和肌糖原的贮备,能够提供更多能量;枸杞多糖提高LDH、SOD活力,加快代谢产物的分解,使小鼠在耐力运动中坚持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氧对大鼠后肢大腿不同类型肌纤维疲劳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各10只。分离大鼠后肢大腿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在肌肉血循环完整的条件下分别连接到压力换能器。计算两组肌肉疲劳指数(FI),检测ATP含量。结果:常氧组与缺氧组比目鱼肌的疲劳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肌的疲劳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01);常氧组和缺氧组比目鱼肌的ATP含量静息期与刺激后无明显差异(P〉0.05),常氧组和缺氧组腓肠肌的ATP含量在静息期和刺激后均显著下降(P〈0.001)。结论:在大鼠后肢大腿肌肉中,缺氧更容易诱导Ⅱ型纤维(腓肠肌白肌)发生疲劳。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治疗儿童膈肌疲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临床使用参麦注射液对儿童膈肌疲劳的疗效。方法 :35例具有呼吸衰竭及膈肌疲劳的儿童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组 ( A组 )和对照组 ( B组 )。 B组采用抗感染、吸氧和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 ;A组在 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推注。运用电阻抗呼吸图作为疗效标准 ,观察药物使用后 30 min有效例数、膈肌疲劳消失所需的时间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30 min内 ,A组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血 p H,降低 Pa-CO2 。在降低 Pa CO2 时 ,A组同 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另外 ,A组患儿膈肌疲劳消失所需时间比 B组患儿短 ( P<0 .0 1 )。结论 :参麦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膈肌疲劳的药物 ,且副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枸杞多糖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枸杞多糖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分别以175、350、700mg/kg.BW剂量的枸杞多糖经口给予小鼠连续灌胃30d后,进行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肝糖原和血乳酸测定。结果枸杞多糖中、低剂量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低剂量组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小鼠肝糖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枸杞多糖各剂量组小鼠运动后的血乳酸含量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枸杞多糖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参麦注射液对儿童膈肌疲劳的疗效。方法:35例具有呼吸衰竭及膈肌疲劳的儿童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组(A组)和对照组(B组)。B组采用抗感染、吸氧和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推注。运用电阻抗呼吸图作为疗效标准,观察药物使用后30min有效例数、膈肌疲劳消失所需的时间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30min内,A组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血pH,降低PaCO2。在降低PaCO2时,A组同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A组患儿膈肌疲劳消失所需时间比B组患儿短(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膈肌疲劳的药物,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SDH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icdehydrogenase,SDH)活性的影响 ,旨在探讨失重或模拟失重状态下肌梭的代谢和功能变化。【方法】用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 ,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按体质量配对原则 ,随机分为尾部悬吊 3、7、14、30d组及同步饲养的对照组。以氯化硝基四氮唑蓝盐 (nitrobluetetrazolium ,Nitro BT)法检测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SDH的活性。【结果】尾部悬吊导致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减少 ,Ⅱ型肌纤维各亚型的构成比增加 ,以Ⅱb型增加最显著。尾部悬吊 3、7、14、30d组的Ⅰ型肌纤维构成比分别为 87.92 % ,84.0 0 % (P <0 .0 5 ) ,6 9.90 %(P <0 .0 1) ,6 7.90 % (P <0 .0 1) ;Ⅱb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分别是 3 .75 % ,5 .6 3% (P <0 .0 5 ) ,15 .35 % (P <0 .0 1) ,18.33%(P <0 .0 1)。梭内肌纤维SDH活性增强 ,核袋 1纤维SDH染色由阳性转变为强阳性 ,核袋 2纤维由阴性转变为中等以上阳性 ,核链纤维由仅有一条呈弱阳性转变为均呈强阳性。【结论】模拟失重导致梭内、外肌纤维代谢改变 ,骨骼肌发生肌纤维类型转换 ,肌梭的功能活动可能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力竭运动后即刻给予葡萄糖和(或)富氢水对大鼠丙二醛、肌糖原、运动耐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对力竭运动后SD大鼠即刻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富氢水(富氢水组)、葡萄糖(葡萄糖组)、葡萄糖和富氢水联合(联合组)等处理,检测各恢复时间点(力竭运动后1、3、6、8 h)血清丙二醛、腓肠肌肌糖原浓度及运动耐力.结果 (1)组内比较,各组内各时间点丙二醛、运动耐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糖原含量有上升趋势.(2)组间比较,富氢水组、联合组丙二醛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P<0.01);葡萄糖组、联合组肌糖原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联合组运动耐力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 力竭运动后葡萄糖联合富氢水能有效降低血清丙二醛,增加腓肠肌肌糖原,增加运动耐力;单独给予葡萄糖仅能增加肌糖原;单独给予富氢水仅能降低血清丙二醛;但在各实验处理下,除肌糖原有随时间上升趋势外,血清丙二醛、运动耐力均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枸杞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疲劳实验结果显示,枸杞多糖能显著地增加小鼠肌糖原、肝糖原储备量;提高运动前及游泳后90min、150min乳酸脱氨酶(LDH)总活力;降低小鼠剧烈运动后血尿素氮增量,加快运动后血尿素氮的清除速率;枸杞多糖粗品[LBP10mg/(kg·d)]与纯品不同剂量组[LBP-X5mg/(kg·d)、10mg/(kg·d)、20mg/(kg·d)、50mg/(kg·d)及100mg/(kg·d)]比较,纯品低剂量组(5~20mg/(kg·d))抗疲劳效果优于粗品,以LBP-X10mg/(kg·d)剂量组效果最佳;纯品高剂量组效果与粗品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枸杞多糖为枸杞抗疲劳作用的有效成分,并有其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的改变以及活血补气中药(水蛭、人参等)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运动疲劳模型组(B)、运动疲劳模型组+预防服药组(C),对大鼠进行运动疲劳游泳训练。观察运动疲劳训练后大鼠海马中的NO和NOS的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①与A组相比,B组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有明显差异(P<0.01);C组与B组相比较,C组的细胞凋亡显著降低,有明显差异(P<0.05)。②与A组比较,B组的iNOS活性显著性增高,cNOS活性显著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1),C组与B组比较iNOS活性显著性下降,cNOS活性显著增高,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运动疲劳训练后大鼠海马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同时iNOS活性显著性增高,cNOS活性显著性降低,NO水平的过量提高可能具有神经毒性作用,这可能是引发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而活血补气中药的补充对减缓长期疲劳运动中NO过量增高、保护脑组织、推迟中枢疲劳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文宇  吴邓婷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2028-2032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黏附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12月,采用体外实验模型培养黑素瘤A375细胞,取对数生长期A375细胞,分别采用0、5、10、15 g/L浓度的枸杞多糖处理A375细胞,进行细胞黏附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以及细胞侵袭实验。观察不同浓度枸杞多糖对A375细胞黏附、迁移及侵袭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枸杞多糖组干预A375细胞48 h后,A375细胞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10、15 g/L枸杞多糖组A375细胞OD值均低于0 g/L枸杞多糖组(P<0.05)。5、10、15 g/L枸杞多糖组干预A375细胞48 h后,A375细胞黏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枸杞多糖组干预A375细胞24 h后,其与对应组0 h时划痕宽度比较,均变窄;且24 h时,5、10、15 g/L枸杞多糖组划痕宽度均宽于0 g/L枸杞多糖组。不同浓度枸杞多糖组干预A375细胞48 h后,侵袭细胞数、侵袭力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10、15 g/L枸杞多糖组侵袭细胞数少于0 g/L枸杞多糖组,10、15 g/L枸杞多糖组侵袭细胞数少于5 g/L枸杞多糖组,侵袭力抑制率高于5 g/L枸杞多糖组(P<0.05)。结论 枸杞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大鼠股外侧肌形态结构及酶活性的年龄性改变 ,应用组织学及光镜技术 ,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股外侧肌形态结构及其酶活性进行计量分析。经 ATPase染色证实 ,大鼠股外侧肌属 型纤维 ,随增龄肌纤维平均截面积减小 ( P<0 .0 5) ,其肌纤维数目并不减少。琥珀酸脱氢酶 ( SDH)及 ATPase活性随增龄而降低 ;改良 Gomori三色染色( MGT)所显示的线粒体反应能力随增龄而减弱 ( P<0 .0 5)。结果提示 ,大鼠股外侧肌形态结构及酶活性随增龄发生显著性改变 ,这些变化可能是股外侧肌老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康复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1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60例.A组给予阴道康复器(阴道哑铃)训练,B组给予阴道康复器联合生物肌肉反馈、常规电刺激治疗,C组给予阴道康复器联合生物肌肉反馈、增强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随访调查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性功能客观指标.结果:治疗2个月后,3组间前静息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3组间Ⅰ类肌纤维疲劳值、Ⅱ类肌纤维疲劳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低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P<0.05).3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评级中0度者占比升高,I度及II度者占比下降,3组均优于治疗前(P<0.05),3组POP-Q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治疗后6个月,3组间性生活次数、性高潮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C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康复器有利于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电生理功能及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提升患者性功能,且适当增加电刺激强度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携带与不携带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转移修复舌缺损后,腹直肌-腹膜瓣的细胞形态及组织学改变。方法 选用12 只 Beagle 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制备带肋间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A组)和不带肋间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B组)修复舌缺损。A组修复时行神经吻合,B组仅缝合修复舌缺损区,不行神经吻合。术后12周进行修复舌大体观察(腹直肌腹膜瓣长度、宽度、表面积), A、B两组腹直肌-腹膜瓣的细胞形态及肌细胞酶组织学染色,观察肌纤维类型。结果 术后12周A组腹直肌腹膜瓣长度、宽度、表面积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显微镜下A组腹直肌腹膜瓣有部分肌纤维萎缩,肌束出现部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肌纤维排列不紧密,肌细胞结构基本正常。B组腹直肌-腹膜瓣肌纤维萎缩,可见脂肪组织,肌细胞结构紊乱,几乎无正常结构的肌细胞。A组Ⅱ型酵解型肌纤维向Ⅰ型肌纤维转化,Ⅰ型纤维比例增加。 B组肌纤维萎缩,被大量脂肪组织替代,肌细胞结构紊乱,染色趋于一致,分型变模糊。结论 带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移植修复舌体缺损后,重获舌下神经支配的肌纤维类型发生转变,与舌肌接近,为舌体动力性恢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茂  李瑞  吴小玫  丁东婧  王刚  刘彬 《重庆医学》2012,41(19):1962-1963
目的研究黄酮甙对胃泌素及胃运动的影响。方法实验组(A组)从枳实中提取黄酮甙对大鼠灌胃,B组用红霉素对大鼠灌胃,C组用生理盐水对大鼠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胃泌素含量,用生理记录仪记录黄酮甙对胃排空和胃运动的影响。结果 A、B组与C组比较,大鼠血浆中胃泌素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A组胃泌素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5)。A、B组胃肌电慢波频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酮甙通过促进胃泌素的分泌提高胃的收缩力,增强胃排空来调节胃运动。  相似文献   

16.
枸杞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疲劳实验结果显示,枸杞多糖能显著地增加小鼠肌糖原,肝糖原储备量;提高运动前及游泳后90min、150min乳酸脱氢酶总活力;活降小鼠剧烈运动后血尿素氮增量,加快运动后血尿素氮的清除速率;枸杞多糖粗品与纯品不同剂量组「LBP-X5mg/(kg.d)、10mg/(kg.d)、20mg/(kg.d)、50mg/(kg.d)及100mg/(kg.d)」比较,纯品低剂量组(5-20mg/(kg.d)抗疲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糖高脂饲养导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STZ 40mg/kg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经血糖检测成模后,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及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枸杞多糖组分别灌胃给予枸杞多糖每天100、200、400mg/kg,阳性组给予二甲双胍每天20mg/kg,并设立正常组,连续灌胃30天。末次给药后,检测空腹血糖(FBG)指数,比色法检测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P<0.01),提高血清中GSH活性,降低NEFA含量(P<0.01),并提高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减少MDA水平(P<0.01)。结论枸杞多糖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可能机制为其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疲劳运动对大鼠心血管超微结构及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Wistar-Kyoto大鼠接受适应性训练5 d后,分为安静对照组(不运动)、适应训练组(维持适应性训练的运动量,连续运动5 d)和急性疲劳运动组(疲劳运动5 d,直至出现明显拒跑),每组8只。运动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收缩与舒张功能;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主动脉和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安静对照组和适应训练组比较,急性疲劳运动组大鼠主动脉对高钾溶液诱导的血管收缩反应无明显变化,对苯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反应显著减弱(P<0.01);对乙酰胆碱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明显增强(P<0.01),给予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干预后血管舒张反应完全被抑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急性疲劳运动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内皮细胞损伤,内弹力膜断裂, 平滑肌细胞层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收缩带形成,线粒体变性。结论 疲劳运动可导致心肌线粒体及血管内膜损伤;血管收缩减弱,舒张呈增强趋势,可能是过度运动后发生低血压及猝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对丹酚酸B的抗疲劳及免疫调节功能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分别以0、0.5、1 mg/ml剂量的丹酚酸B连续灌胃昆明小鼠15 d后,分别进行小鼠负重游泳实验、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和肌糖原及血乳酸碳末廓清试验(吞噬指数)、免疫器官质量法(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测定来观察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丹酚酸B的加药组小鼠游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血清尿素氮及血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组小鼠的肝糖原及肌糖原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提高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P<0.05)和肝脾指数(P<0.05)。【结论】丹酚酸B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实验动物同型肌纤维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的组织化学定量变化.方法成年猫17只,自身对照实验.肌肉移植分为两期:第1期去除支配移植肌的神经;第2期3wk后行肌肉移植.肌肉标本取材是在手术时及移植术后6wk、10wk,分别做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及乙酰胆硷酯酶(AChE)检测,并做超微结构检查.用图象分析仪Mias99与Biomas测定光密度值,作定量分析.结果骨骼肌去神经后3wk,酶活性表现为降低或失活,肌肉移植后逐渐恢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后SDH、LDH酶活性恢复快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结论在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期间,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后SDH、LDH酶活性恢复快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因此,从组织化学方面选用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是优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