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2例胰岛素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例符合中华医学会与DSM-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了胰岛素低血糖和昏迷治疗。14例低血糖治疗的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的水平在低血糖时较疗前有明显上升(t=5.71;(P<0.01);18例昏迷治疗的患者在疗前、低血糖时和昏迷时血清PRL也有极显著的差别(F=13.72 P<0.01)并可见血清PRL与血糖含量呈负相关(r=-0.4274;P<0.05)。从而推测胰岛素治疗时PRL的升高与血糖迅速显著下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A)受体的阻断有关,因此考虑胰岛素治疗机理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机理有相仿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电休克治疗(ECT)时抽搐时间、昏迷时间与记忆损害及催乳素(PRL)释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抽搐时间、昏迷时间与记忆损害程度无相关,抽搐时间和昏迷时间与PRL释放程度无相关。对其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氯丙嗪、利培酮、奎硫平及奥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88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利培酮组、奎硫平组及奥氮平组,检测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T)的水平变化。结果:氯丙嗪组治疗8周后,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利培酮组在治疗4周及8周后PRL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T及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奎硫平组在治疗4周及8周后血清PRL、LH、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奥氮平组治疗4周后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即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奎硫平对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休克治疗前、昏迷期、醒复后的Ins、Glu和LDH进行测定,发现Ins和LDH在昏迷期较治疗前后明显升高。GLu在昏迷期较治疗前后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催乳素(PRL)及糖脂水平的变化。方法:4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抽取空腹血测定PRL、胰岛素(INS)、血糖(FB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同时测量患者腹围及体质量变化。结果:治疗4周和8周,男性患者PRL水平由治疗前(31.53±19.27)ng/ml分别升高至(42.24±18.45)ng/ml和(40.47±26.53)ng/ml(P〈0.01);女性患者PRL水平由(78.13±48.70)ng/ml分别升高至(138.38±58.92)ng/ml和(135.12±56.47)ng/ml(P〈0.01);以女性患者PRL水平较男性患者升高显著(P〈0.01)。PRL水平与帕利哌酮缓释片剂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FBS、INS、TG、TC、HDL、LDL、ApoA1、ApoB水平及患者腹围、体质量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明显升高血清PRL水平,以女性患者升高显著,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氨磺必利治疗后血清泌乳素(PRL)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给予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氨磺必利治疗8周;在基线、治疗后4及8周时检测血清PRL水平及氨磺必利血药浓度。以治疗8周时血清PRL 1 600 m IU/L为界,将入组者分为显著PRL升高组和非显著PRL升高组,比较两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分析氨磺必利治疗后血清PRL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8周后24例归入显著PRL升高组,24例归入非显著PRL升高组。与非显著PRL升高组比较,显著PRL升高组的氨磺必利剂量更大、女性及基线时PRL水平高于正常的比例更高(P0.05或P0.01)。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的OR值为13.933(95%CI=2.636~73.648,P0.05),基线PRL高于正常的OR值为5.728(95%CI:1.142~28.741,P0.01)。结论:女性及基线时PRL水平高于正常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氨磺必利后显著PRL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对PRL水平的影响,以及PRL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6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前后的PRL水平,与25名正常人对照,并在治疗前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础PR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R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基础PRL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基线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与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两组患者PRL增加值与PANSS减分值和各因子减分、药物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都能使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显著升高,但PRL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丙嗪、利培酮、奎硫平及奥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方法:88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利培酮组、奎硫平组及奥氮平组,检测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T)的水平变化。结果:氯丙嗪组治疗8周后,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利培酮组在治疗4周及8周后PRL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T及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奎硫平组在治疗4周及8周后血清PRL、LH、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奥氮平组治疗4周后PR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即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奎硫平对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估计急性头部外伤对丘脑下部一脑垂体功能的影响,作者对30例急性头外伤病人在入院时经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500μg,注射前和注射后30分钟分别测定血浆泌乳素(PRL)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同时按Glasgow昏迷分级法(GCS)记录意识状况。结果发现,意识状况差者,血浆PRL的基础水平较高,PRL对TRH的反应低。也就是说,GCS计分与血浆PRL基础水平间成显著的反比关系(r=-0.58),而与血浆PRL对TRH的反应(峰值/基值)成正比关系。血浆PRL基础浓度高者预后不良。所有5例PRL基础浓度高于30ng/ml的患者,其GCS计分均在7分以下,其中3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而不管病人意识状况怎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几种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21例,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PRL水平。结果:患者经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和利培酮治疗后血清PRL明显升高,各药物之间以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5.95,P〈0.01)。PRL水平的升高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氯氮平对PRL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水平的影响同样明显,强弱的顺序依次是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和利培酮。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2年4月至12月在胰岛素昏迷治疗时,对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231次用肾上腺素加维生素B_1肌肉注射法终止治疗,现将观察资料总结如下。 方法与标准 在胰岛素昏迷治疗中,当病人进入浅昏迷后20分钟内肌注肾上腺素1mg加维生素B_1 100mg。在注射后20分钟内能口服糖水者为显效;呼之能应,口服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对低血糖的认识Manfred Sakel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在英国的文章中首先介绍了低血糖在精神疾病治疗上的作用。当时,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及药物成瘾,在治疗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低血糖昏迷时间如果超过30min,将会由可逆性昏迷转为不可逆性昏迷。随着人们对低血糖脑损害认识的加深,胰岛素诱导低血糖治疗药物成瘾和精神分裂症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疗法已被完全废止。在胰岛素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以后,人们对低血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临床上低血糖主要发生于接受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人,有少数病例是发生于胰岛素瘤或肝衰竭,正常人长期饥饿以后也能发生轻度低血糖[1]。根据低血糖的程度,可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喹硫平、舒必利对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及体重的影响。方法将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舒必利组,共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PRL水平和体重。结果治疗后,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及体重无明显增加,舒必利组则均显著增加。体重和PRL水平变化呈正相相关。结论喹硫平对患者PRL及体重无明显影响,舒必利对患者PRL及体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垂体Rathke's裂囊肿(Rathke's cleft cyst,RCC)患者手术前后血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2015年6月—2019年6月,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的14例R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RCC患者术前与术后血PRL水平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中,男6例,女8例;术前血PRL水平升高者7例,术后血PRL水平较术前下降者10例。手术后患者的症状均缓解,血PRL水平比术前明显下降(P=0. 0052)。结论RCC可以轻度刺激垂体PRL分泌增加;神经内镜手术治疗RCC可有效降低PRL的分泌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PRL水平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比较氯氮平、利培酮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及体重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诊断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PRL水平及体重。结果: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后血清PRL、体重均显著增高,尤以利培酮组增加率显著较多。体重与血清PRL水平变化呈正相关。结论:氯氮平组及利培酮组血清PRL水平及体重均明显增加,利培酮组增加幅度更大。血清PRL水平的增加可能是引起体重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治疗的目的是PRL水平正常.然而,许多学者认为,最好是降低PRL水平到可能的最低值,因为这一策略能最大可能地缩小肿瘤体积甚至于肿瘤消失.为了避免不能耐受药物和药物不良反应,从低剂量开始治疗,并逐步加量.肿瘤缩小后假使PRL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则可以慢慢减少DA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侵袭性催乳素(PRL)腺瘤经治疗后海绵窦残留伴空蝶鞍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 18例侵袭性PRL腺瘤(Knosp分级Ⅲ或Ⅳ级)经治疗后出现海绵窦肿瘤持续残留,首选药物治疗者9例,首选手术治疗结合药物和(或)放疗9例.结果 平均随访55个月,8例PRL水平正常,7例视力改善.14例因鞍内肿瘤吸收遗留空蝶鞍,7例PRL仍升高,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的视交叉下疝(P<0.05).PRL水平正常、无临床症状的7例患者采用低剂量溴隐亭治疗达到PRL水平和肿瘤体积的长期控制.结论 PRL腺瘤治疗后海绵窦肿瘤残留伴发空蝶鞍,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对伴有视交叉下疝的病例,长期的密切随访是必需的.无内分泌和压迫症状的海绵窦残留病例可以采用低剂量的药物治疗达到长期的肿瘤控制和内分泌控制.  相似文献   

18.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催乳素、甲状腺素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比较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的影响。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6周。用磁酶免疫法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PRL、T3、T4水平。结果:氯氮平组治疗后血清PRL、T3、T4均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但血清PRL、T3、T4的改变无性别的差异;利培酮血清PRL治疗后较治疗前高,T3、T4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也无性别的差异。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均明显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利培酮增加幅度更大。氯氮平增加T3、T4水平,而利培酮降低T3、T4水平。  相似文献   

19.
邓文 《精神医学杂志》2010,23(2):126-127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进行2年的随访研究.于治疗前,治疗后2月、12月及24月分别测其催乳素水平进行比较.血清催乳素浓度使用放免法进行测定.结果 喹硫平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而利培酮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但随疗程的增加差异逐渐缩小,两组间治疗各时点PRL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利培酮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RL差值与BPRS减分率显示无相关性.患者PRL水平与利培酮及喹硫平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期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清PRL水平会逐步降低;PRL水平的变化与疗效及利培酮的剂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治疗前后催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 联。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住北京回龙观医院的符合ICD-10标准的双相障碍患者57例(男 36 例,女21 例),其中双相躁狂39 例,双相抑郁18 例。入组后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6 周,采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估抑郁症状,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估躁狂症状。 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周围血中E2、PRL水平。结果 与基线相比,治疗后双相障碍患 者PRL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2浓度未见明显升高(P>0.05)。双相躁狂组PRL水平降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相抑郁组PRL、E2浓度变化均不明显(P>0.05)。双相躁狂组治疗前 BRMS评分及双相抑郁组治疗后HAMD-24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躁狂组治疗前 PRL水平与BRMS评分呈正相关(r=0.41,P<0.01),躁狂组治疗前后PRL变化值及E2变化值与BRMS减分 值呈正相关(r=0.39,P<0.01;r=0.33, P=0.03)。结论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后PRL均下降,躁狂 发作患者的症状、疗效与PRL水平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