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22例平板运动试验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心律失常的性质和特点,方法:分析1356例中522例心律失常患的年龄、性别、心律失常分布及运动中心律失常的特点。结果:心律失常占TET的38.5%,房早(PAS)比例最大(46.4%),室早(PVS)次之(34.4%),第3位为PAS事并PVS(13.2%),其他心律失常均占比例很小。心律心失常发生率TET阳性高于阴性,差异高度显(P<0.01),但两心律失常构成比差异无显性(P>0.05)。PAS在试验的中晚阶段出现率较高(50.8%),并有随年龄增加其构成比增高的趋势,PVS在试验的早中阶段出现率较高(50.6%),并有随年龄增加构成降低的趋势,房速、室速、房颤等均出现在试验中的晚阶段,较严重的室性心失常与年龄无关。结论TET是诱发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有助于了解心律失常的性质和特点,还可揭示潜在的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心律失常。方法 对TET者455例根据试验结果分为阳性组(A组),阴性组(B组)。分析2组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率、类型。发生时间及年龄关系。结果 出现心律失常106例(23.30%),其中A组74例(74/175),占42.28%;B组32例(32/180),占11.43%。A组严重心律失常显著高于B组。A组运动过程出现11例(14.86%),运动后28例(37.84%),运动过程及运动后35例(47.30%)。结论 随着年龄增加,A组心律失常亦随着增加,而B组则无此规律。阳性组较易诱发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建议把严重心律失常作为TET阳性诊断标准;TET存在一定危险性,需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选取23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141例)和非冠心病组(93例),比较两组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心律失常的类型及特点。结果冠心病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2.55%(60/141),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的15.05%(1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组心律失常构成类型:室性早搏26.95%、房性早搏5.67%、阵发性室速2.13%、阵发性房颤1.42%、右束支阻滞2.84%和短阵室速3.5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既可诱发冠心病组发生心律失常,又可诱发非冠心病组发生心律失常,可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分析伴ST段改变42例,不伴ST段改变72例高血压病患的24h动态心电图(DCG)心律失常特点。结果显示伴ST段改变组总房性心律失常和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7.6%和64.3%,不伴ST段改变组分别为86.5%和35.1%,差异显(P<0.01);伴ST段改变组左室肥厚(LVH)(29例),其总室性心律失常和Lown′s分级≥3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是79.3%和31.0%,均高于无LVH(13例)的30.8%和7.7%(P<0.01)。提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和LV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平板运动试验测定老年人心房复极离散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平板运动试验前后心房复极离散度(Pd)的变化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评价。方法:对50例60岁以上老年病人,测量平板运动试验前后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的Pd。结果:30例运动试验阳性和可凝阳性病人运动试验后的Pd明显大于运动试验前(P<0.05),其中7例(23%)发生了房性心律失常,运动试验阴性则运动试验前,后Pd的差异不显(P>0.05),结论:平板运动可导致Pd异常增大,诱发房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 (SA)患者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的客观证据。方法 SA患者 35例 ,随机分为A组 2 1例 ,B组 14例 ,两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的数目、程度、年龄及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按修定的Bruce方案 ,A组于首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TET)后 10分钟行第二次TET ,B组于首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 30分钟行第二次TET。分别分析A、B两组二次TET中心绞痛 (AP)发生率及出现时间、ST段压低最大值及持续时间、运动中和 /或运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 2 1例患者 ,AP发生率由首次TET中的 47.6 %降至第二次的 2 8.6 % (P <0 0 1)。AP出现时间由首次TET中的 1.88± 0 2min延长至第二次的 2 .3± 0 4min(P <0 0 5 )。ST段压低最大值由首次TET中的 0 2 1± 0 0 9mV降至第二次的 0 14± 0 0 5mV(P <0 0 1) ,压低持续时间由首次TET中的 7.12± 0 9min降至第二次的 4.42± 0 5min(P<0 0 1)。心律失常发生率由首次TET中的 38.1%降至第二次TET中的 19.0 % (P <0 0 5 )。B组 14例患者 ,二次TET中AP发生率及出现时间、ST段压低最大值及持续时间、运动中和 /或运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等参数无明显改变。结论 首次TET后 10分钟重复第二次运动可使心肌缺血阈值升高 ,并对心脏产生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7.
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QT离散度(QTc)及运动耐量对乎扳运动试验(TET)结果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50例TET进行分组观察州改变。14例TET阳性(A组)和36例阴性(B组),B组运动耐量<8METs的11例阴性(B1组)和>8METs的25例阴性(B2组)进行运动前后的QTd比较。结果 运动前A组与B组比较无显差异。运动后4imn和8min A组与B组比较QTd变化存在显差异(P<0.05)。A组运动后4min和8min QTD较运动前显延长(P分别<0.01与0.05),B组运动后4min和8min与运动前比较无显差异(P>0.05),B组中之B1组运动后4min和8min QTd较运动前也显延长(P分别<0.01与0.05),而B2组运动后则不延长,反而缩短。结论 TET后QTd增大,表现为低运动耐量。这是否可作为判断运动试验结果的有用指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胥耀文  刘淑贤  谷思洋  高志刚 《内科》2008,3(4):518-520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3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平板运动试验,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哪T阳性104例,其中CAG阳性78例;TET阴性126例,其中CAG阴性104例。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6%,特异性为80.3%,阳性预测值75%,阴性预测值84.1%,预测准确性80.0%。在运动时间、运动耐量、sT段下移幅度、持续时间、峰心率方面,CAG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双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nH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试验,是一项较理想、安全、经济、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尤其对多支血管病变者,综合多项参数分析可估测其病变部位及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已确诊冠心病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TET)不同结果与冠脉CT病变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11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TET结果分为阴性组、可疑阳性组、阳性组,比较三组间冠脉造影结果及冠脉CT斑块病变特征。结果TET阳性者37例(31.4%),可疑阳性者39例(33.0%),阴性者42例(35.6%),冠心病TET假阴性率达35.6%;TET可疑阳性组与阳性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狭窄程度、病变血管发生率及冠脉CT斑块病变性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可疑阳性组冠脉CT非钙化斑块数目比例多于阴性组[21/13(P=0.031)]。结论对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和可疑阳性患者,不应轻易否认或排除冠心病诊断,而应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同期内(间隔<2周)接受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5.29%(29.34),特异性82.09%(55/67),预测准确性83.17%(84/101)。运动时间,运动耐量(最大METs)、ST段改变持续时间、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差异明显(P<0.05,P<0.01)。双支上以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单支冠状动脉病一对比亦有显著差异(P<0.01)。双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组平均运动试验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通过多项指标综合判 以初步推测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并对应导联ST段改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有对应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76例AMI患梗死部位对应导联ST段下移的程序,根据ST段下移的程度患被分为3组:无对应性ST段改变组(A组);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0.05-0.15mV组(B组);伴对应性ST段下移>0.15mV组(C组),并记录4周时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1)AMI患有38.1%存在对应导联ST段改变;(2)A组与B组的并发症与死亡率无显差异(P>0.05),C组的并发症及死亡率A,B组相比有显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伴有对应导联ST段下移>0.15mV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与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59例老年人和41例青年人AMI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与对照组相比,女性患者较对照组多(P<0.01),其余危险因素比例无差别(P>0.05);老年AMI无明显诱发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老年组曾有心肌梗死和脑梗死者多(P<0.05-P<0.01);老年组症不典型者多,且心衰、房颤发生率高(P<0.05-P<0.01),死亡率亦高(P<0.05),而两组相比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无差别(P>0.05)老年组广泛前壁,前壁,无Q波性心肌梗死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AMI诱发因素及临床症不典型,心衰发生率及近期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的客观证据。 方法 SA患者35例,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14例,两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的数目、程度、年龄及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按修定的Bruce方案,A组于首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后10分钟行第二次TET,B组于首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30分钟行第二次TET。分别分析A、B两组二次TET中心绞痛(AP)发生率及出现时间、ST段压低最大值及持续时间、运动中和/或运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 结果 A组21例患者,AP发生率由首次TET中的47.6%降至第二次的28.6%(P<0.01)。AP出现时间由首次TET中的1.88±0.2min延长至第二次的2.3±0.4min(P<0.05)。ST段压低最大值由首次TET中的0.21±0.09mV降至第二次的0.14±0.05mV(P<0.01),压低持续时间由首次TET中的7.12±0.9min降至第二次的4.42±0.5min(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由首次TET中的38.1%降至第二次TET中的19.0%(P<0.05)。B组14例患者,二次TET中AP发生率及出现时间、ST段压低最大值及持续时间、运动中和/或运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等参数无明显改变。 结论 首次TET后10分钟重复第二次运动可使心肌缺血阈值升高,并对心脏产生保护作用,但首次TET后30分钟重复第二次运动其对心脏保护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心电图(DCG)出现ST—T改变者做平板运动试验(TET),探讨ST—T改变的意义。方法对45例患者均先做DCG,然后做TET。结果45例DCG出现ST—T改变者中,有32例TET阳性,占71.1%。结论DCG与TET联合应用可提高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部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且冠状动脉造影为LAD单支病变患者64例,根据病变部位分成两组,LAD近端病变组34例,LAD中远端病变组30例,回顾性对比分析平板运动试验与LAD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 LAD近端组的aVR导联抬高幅度明显高于LAD中远端组(P<0.01),伴胸闷、胸痛例数LAD近端组明显多于LAD中远端组(P<0.05),Duke评分LAD近端组明显低于LAD中远端组(P<0.05).运动时间、ST段改变开始时间、累积ST段下移幅度、达到目标心率的比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近端病变组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10 mV患者例数明显多于LAD中远端病变组(64.7%比20.0%,P=0.000).aVR导联ST段抬高≥0.10 mV预测LAD近端病变的敏感度为64.71%、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78.57%、阴性预测值66.67%、准确率为71.88%.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aVR导联ST段抬高对早期预测LAD近端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其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0例老年DM合并CAD患者(DM组)和102例老年非DM合并CAD患者(NDM组)的冠脉造影结果、Holter结果和随访期内所发生的心脏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记录各组的冠脉病变特点、24h心肌缺血特点、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DM组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比例、血管狭窄数目明显高于NDM组(分别为42.0%对18.6%,P〈0.001、37%对23.5%,P〈0.05、3.51±1.64对2.10±1.12,P〈0.05);其Holter结果显示: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ST段压低幅度、ST段压低总时间、缺血发作平均时间和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高于NDM组[分别为(5.9±1.7)次对(3.2±0.9)次、(2.8±0.7)mm对(1.8±0.5)mm、(56.1±5.2)min对(33.4土2.8)min、(11.3±3.1)min对(6.2±1.8)min和54.0%对26.5%,P分别〈0.05、〈0.05、〈0.05、〈0.05和〈0.0013;Hoher记录到的心肌缺血发作时,临床发生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比例DM组明显低于NDM组(为8.0%对19.6%,P〈0.05);随访期内,DM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比率明显高于NDM组(10%对4.9%,P〈0.05)。结论老年DM合并CAD患者的冠脉三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NDM患者;Hoher监测到这类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缺血程度、缺血持续的时间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也明显高于NDM患者,但临床上多缺乏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随访期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高于NDM患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高龄肺癌患者(370岁)363例,术后全部于ICU室进行持续监护至少3d,记录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234例。结果 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64.5%)明显高于同期非高龄(22-69岁)肺癌患者(34.6%)(P〈0.05);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73.8%)明显高于术前心电图正常者(46.3%)(P〈0.05);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89.6%)明显高于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和剖胸探查者(58.8%)(P〈0.05);术前有重度吸烟史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77.8%)明显高于无重度吸烟史者(44.9%)(P〈0.05);术前有心血管病史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71.2%)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病史者(39.7%)(P〈0.05)。剖左胸与剖右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2.9%和65,9%,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及术后刀口疼痛、低血容量和肺部并发症是诱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术前积极改善心肺功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后吸氧及加强护理,预防肺部炎症等是防治高龄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68例冠心病(CA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以阿司匹林及消心痛为基础治疗,心得安组加服心得安10~20mgtid。用24hHolier资料对两组的心率变异性(HRV)、ST段偏移及心律失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心得安组HRV明显提高,其中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节段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平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得安组ST段偏移幅度较小(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P<0.05)。表明β受体阻滞剂对CADHRV、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具有肯定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心律失常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拟诊老年OSAS患者12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进行多导睡眠图或脉搏血氧监测和动态心电图(hoter)监测分析。结果:OSAS组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大于0.04的总次数,SaO2低于0.9的时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为P<0.001),睡眠中SaO2最低值,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01),在轻、中、重度组间两两比较上述指标也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01),轻,中、重度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3%,78%,94%,与对照组(34%)相比,轻度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则显著升高(P<0.05),P<0.01),在轻、中、重度组间两两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的总次数和每小时的发生次数差异也有显著性(均为P<0.01),结论:OSAS病情越严重,睡眠时SaO2降低的程度越显著,低氧血症也越明显,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睡眠时相和SaO2降低的程度显著相关,OSA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低氧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心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主要原因。方法:对50例肺心病患应用美国麦克8500T系统磁带式记录仪,MV5和MV1双极导联连续同步监测24小时,并分别在24小时持续低流量吸氧及非吸氧下监测。结果:(1)动态心电图(DCG)检出心律失常32例,占64%(32/50),常规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16例,占32%(16/5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2)吸氧组20例,DCG检出心律失常6例,占30%;非吸氧组30例,DCG检出心律失常26例,占86%,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3)血氧分析:吸氧组氧分压均值为10.37kPa,二氧化碳分压值为6.65kPa;非吸氧组氧分压均值为8.5kPa,二氧化碳分压均值为7.4kPa,两组有显差异(P<0.05)。结论;结果说明,(1)动态心电图24小时连续监测发现的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发现的心律失常发生率(P<0.05);(2)肺心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低氧血症、高碳酸有密切关系;(3)对于慢性肺心 病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吸氧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