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表与食管心电图在隐匿性房室旁路诊断及定位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诊断隐匿性房室旁路的简易方法。方法110例经心内电生理确诊并成功消融的隐匿性房室旁路患者。术前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观察S2R2有无跳跃性延长;记录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观察逆传P波的方向及形态;同步记录食管与V1导联心电图,观察P波在V1(P-V1)及食管导联(P-E)的先后顺序。结果110例中106例S2R2呈逐渐延长。67例左侧旁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E先于P-V1,39例右侧旁路P-V1先于P-E,4例中间隔旁路P-E与P-V1几乎同时出现。且不同部位的房室旁路在不同导联上逆传P波形态不同,并有显著差别。结论隐匿性房室旁路可根据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P波的方向及形态作出初步诊断,结合食管与V1导联同步心电图以及食管调搏结果可基本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2岁.因发作性心悸半年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率78bpm,无杂音,余(-).  相似文献   

3.
从广义角度,旁路前传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经旁路前传的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ntidmmic atrioventricular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另一类是除此之外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预激旁路时经旁路前传。临床上所指旁路前传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是指狭义的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隐匿性旁路一家系五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性旁路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多为散发性 ,家族性发病少有报道[1 ,2 ] ,兹将临床所见一家系 5例报道如下。先证者 (Ⅲ9) ,女性 ,3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 1 5年 ,加重1个月于 2 0 0 1年 1月 3日入院。心悸、胸闷发作无明显诱因 ,为突发突止 ,每次持续 2~ 5min ,每年发作 1 0余次。发作时伴头晕、乏力 ,无抽搐、胸痛、晕厥等症状。近 1个月发作频繁 ,持续时间可延长到数小时 ,伴心前区隐痛 ,平时心电图正常 ,发作时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图 1 )。曾予普萘洛尔 3次 /d(每次 1 0mg)口服治疗一周后无效。体格检查 :血…  相似文献   

5.
周宁  陈曼华  罗洪波  王琳 《心脏杂志》2008,20(3):348-350
目的比较单极食管心电图和双极食管心电图对间隔部隐匿性旁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证实的19例间隔部隐匿性旁路患者。消融术前经食管心房调搏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记录发作前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单极食管心电图、双极食管心电图。分别观察P波形态、极性、P波与QRS波群关系,测量P波振幅、时限,以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单极食管心电图和双极食管心电图对间隔部隐匿性旁路的诊断率差异。结果单极食管心电图P波无极性变化,双极食管心电图P波可根据需要调整极性。双极食管心电图和单极食管心电图的P波振幅分别为(0.58±0.12)mV和(0.36±0.11)mV(P<0.05),P波时限分别为(96±11)ms和(99±14)ms。单极食管心电图和双极食管心电图对间隔部隐匿性旁路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和89%(P<0.05)。结论双极食管心电图记录的P波振幅大于单极食管心电图,并能更清晰的显示P波、P波和QRS之间的关系,对间隔部隐匿性旁路的诊断优于单极食管心电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校正的心室起搏拖带起搏后间期(PPI)与心动过速周长(TCL)差值,在隐匿性旁路介导的顺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与房室结双径路所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65例室上速心动过速患者,窦律时无预激波出现。其中AVNRT37例、O-AVRT28例,以快于心动过速频率5-15次/min的刺激频率进行心动过速拖带,比较校正的心室起搏拖带的PPI与TCL差值等参数在这两组中的差异。结果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28例O-AVRT和37例AVNRT患者,除2例AVNRT患者外均成功拖带,28例O-AVRT患者校正的PPI-TCL差值[(68±20)ms]短于35例AVNRT患者校正的差值[(151±16)ms,P〈0.01]。所有O-AVRT患者校正的PPI-TCL差值均〈110ms,而AVNRT患者的差值均〉110ms。间隔部旁路患者校正的PPI-TCL差值比游离壁旁路患者更短一些。结论经校正的PPI-TCL差值测定是一项快速、有效的鉴别AVNRT和隐匿性O-AVRT的方法,对射频消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校正的PPI-TCL差值〈110ms对确诊O-AVRT患者能提供更大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确了解间隔部位隐匿性旁路诊断方法并与其它类型心律失常相鉴别,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经射频导管消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隐匿性预激综合征(Concealedprexcitionsyndrome),是指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的异常传导通路(旁束),此通路无房室前向传导功能,只有单向室房逆向传导功能,因此窦性心律或心房起搏时,无显性心室预激波,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心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隐匿性预激旁道的诊断和定位标准。方法 观察12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证实的隐匿性预激旁道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时食管心电图改变与旁道诊断定位的关系,并与56例经射频导管消融证实的房室结双径路作对照。结果 隐匿性旁道的食管心电图示有PESO′波,R-PESO′间期≥80ms,无文氏传导现象,但常出现束以传导阻滞,且符合Coumel-Slama定律。如以PR′与PS′波位置关系为隐匿性旁道定位标准,定位准确率均达86%以上。结论 食管心电图有助于隐匿性旁道的诊断和粗略定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一个体表右胸单极导联(V1)和两个食道单极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进行无创性心房激动顺序标测,通过对49例室上速病人在窦律时和室上速时PV2-PE时距的测定,发现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的区别,在房室结折返性心过速中,左侧隐匿性旁道和A型预激综合征所致的房室折返的PV1-PE时跨非常接受,与BJ开支承激综合征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PV1-PE时距在室上速的分型诊断中,特别是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反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中,是一项易观察和很有实用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隐性房室旁路(CAP),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食管心房起撙(TEAP)对53例CAP的部位诊断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与显性预激到预激旁路定位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心外膜标测(ECM)手术切断旁路(AP)、心内膜标测电生理检查(EPS)射频消融术(RFCA)离断旁路方法,成功根治123例显性预激病人133条AP,并对其体表12导联主电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体表心电图(SECG)的四个特征变化对旁路定位有重要价值。这四个特征是(1)V1导联QRS综合波形态;(2)肢体导入△波极性变  相似文献   

13.
例 1,患者男性 ,5 0岁。阵发性心慌 ,胸闷 2 0年 ,每次发作持续 1~ 2h。临床诊断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查体 :BP10 0 / 70mmHg ,心界不大 ,心率 6 5次 /分 ,心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食管调搏检查 :房室结文氏点≥ 2 2 0次 /分 ,2 :1阻滞点 2 2 0次 /分 ,S1S2 刺激在 5 5 0 / 2 90ms处诱发心动过速 ,RR周期长短交替。如图 1V1导联示 :长周期36 0ms ,短周期 2 6 0ms,两者相差 10 0ms。食管导联RPE =12 0ms ,S1S1及S1S2 刺激未见SR跳跃性延长。食管心房调搏诊断 :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心内心室刺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在左、右及后间隔旁路的位置与体表心电图特征性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80例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前后作对照,寻找体表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与左、右及后间隔旁路位置关系,确定体表心电图定位左、右及后间隔旁路的鉴别诊断标准,并计算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 体表心电图的8大特征变化与预激左右后间隔旁路定位鉴别诊断有关,即V1导联QRS波形态、Δ波方向;Δ波及QRS波的额面电轴及二者差值;Ⅲ导联R/S波比值;胸前导联R/S>1的转折点;PV1-PE间距。根据以上8大特点对术前80例预激重新定位,其鉴别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率在右后间隔旁路分别是88.2%、83.3%和77.5%,而左后间隔是83.3%、88.2%、87.5%。结论 B型预激旁路绝大部分位于右后间隔旁路,但也不排除左后间隔旁路,尤其是左后旁路预激不安全时可出现B型预激改变,上述体表心电图的8大特征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话传送心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意义及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用Cardiobeeper电话心电图记录和接收装置(包括Survival导电橡胶电极)对9例室上速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结果显示TTM、ECG、Holter对室上速的诊断分别为100.0%、0%、12.5%,TTM记录图形不失真.结论 TTM是一种对室上速可靠、有效、及时地辅助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6.
典型预激综合征的显性旁路(AP)体表定位的诊断方法较多[1~3],但是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存在着准确性及精确度不够高且诊断方法复杂的局限性。临床上采用体表心电图特征,可将AP定位到较准确的范围内,为射频消融(RFCA)提供参考。资料为1989年1月至1...  相似文献   

17.
不全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最近我遇到1例宽ORS波心动过速的病例。患者男,30岁,突发胸闷、憋气三天,自觉症状加重急诊就医。图1是急诊室记录的心电图,该图中ORS波明显增宽,时限120180ms。ORS波形态略有不同的变化,R—R间期显著不齐(280~500ms),平均心率约190bpm。12导联心电图中未见P波及明显的心房颤动f波。查体:入院时血压80/60mmHg,患者气急、不能平卧、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18.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表现为宽QRS波群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常见于3种情况:①室上速发作时,合并功能性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为左或右束支阻滞图形;②冲动从房室旁路下传;③基础状态下存在束支阻滞或心室内传导阻滞,室上速发作时心室激动呈原有束支阻滞图形。  相似文献   

19.
心电图 (ECG)V7~ 9导联对判别急性后壁心肌梗死 (PAMI)有重要意义 ,而标准 12导联对PAMI的诊断价值看法不一[1] 。本文通过对 3 2例确诊为PAMI患者ECGV1~ 3导联分析 ,并与正常人作对照 ,以探讨V1~ 3导联ECG改变对PAMI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3 2例住院患者 (A组 ) ,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48~ 75 (平均 5 6 8)岁。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ECG (标准 12导联与V7~ 9导联 )外 ,均有心肌酶学改变。 3 2例中后下壁心肌梗死 10例 ,后侧壁 14例 ,正后壁 8例。对照 (B)组均系经临床除外心肺疾患的健康者 ,共…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