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作用。方法: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记录系统,对270例冠心病人连续监测24小时,并详细记录其检测时间内活动情况。结果:270例冠心病人中,有SMI的有182例;SMI发作的次数,ST下移最大,最长时间均以上午6-12点为多;ST段下移越严重,下移时间越长,合并室上性早搏越多,143例单纯SMT病人中有129例(90.2%)ST段下移发生于休息及日常轻度活动时。结论:SMI与心绞痛发作有同等的预生意义,可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应加强其监测及治疗 。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冠心病90例,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90例冠心病者男54例、女36例,年龄48~78(平均60.5)岁。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除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及心脏瓣膜病等。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病情多变 ,极易恶化。通过对 13 2例冠心病患者 2 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分析 ,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对危险人群尤其是可疑冠心病者 ,静息心电图如无改变 ,可利用DCG追踪证实。通过对 13 2例冠心病患者 2 4hDCG作分析 ,结合临床表现 ,探讨SMI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规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3 2例临床已明确诊断冠心病者 ,进行 2 4hDCG监测。 10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5例为心绞痛 ,117例为隐性冠心病。男 12 7例 ,女 5例。年龄 60~ 87(平均68)岁。采用美国B…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因素及其意义。方法:经动态心电检查,选择152例冠心病SMI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60岁为A组。<60岁为B组。结果:分析比较显示A组活动时SMI发生率,SMI出现的阵次,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或P<0.01)。两组SMI的昼夜分布及与心率的关系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老年SMI患者SMI、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判断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动态心电图与运动试验不同 ,是在日常活动、精神紧张、环境因素等条件下 ,唯一能判定其是否有心肌缺血及缺血程度的检查方法 ,且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大约25 %~50 %的冠心病人可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粗略估计无症状缺血与有症状缺血的比例大约为20:1。一、动态心电图记录技术和ST段分析1.仪器的改进。常用的记录方式是磁带记录 ,可以回放全部记录资料 ,但最大缺点是信号失真。现已应用的固态记录系统ECG的数码方式处理 ,避免一切机械因素引起的偏离和失真。分析资料也快速 ,加以微软件的应用 ,使QRS_T波群在同一基线…  相似文献   

6.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生的可能机理及与冠心病预后关系。方法:分析100例老年冠心病患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资料。结果:发生缺血性ST段改变335次,SMI有75例,占75%。SMI发作有昼夜规律,受检查中81%有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占56%。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颇高。因它无症状易被忽视,预后不乐观,应定期监测,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7.
郑霞  高洁 《山东医药》1999,39(10):8-9
对468例冠心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16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发作443例阵次,大多数在6~18时发作,与运动量大小有关,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79.69%。  相似文献   

8.
自 1961年动态心电图 (DCG)应用于临床以来 ,对冠心病 (CHD)、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检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如何提高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的检出率 ,仍是心血管疾病防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 66例心肌缺血患者 2 4hDCG检测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 ,观察有症状与SMI发作的DCG表现 ,SMI的昼夜规律 ,SMI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以及SMI对判断冠心病病情与预后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自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2月本组66例心肌缺血DCG患者 ,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临床心电图资料符合WH…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元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一般元典型临床症状,较难确诊,易被忽视。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应用日趋广泛,对冠心病人的诊断作用已被世人所公认,有关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规律的研究也更进一步深入。本文应用Holter检测冠心病人110例,以探讨冠心病人SMI发作时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00例冠心病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51例患者检出有缺血性ST-T改变,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34例,有症状性心肌缺血17例。表明70%的缺血属SMI,仅30%的缺血伴随有症状发作。由于SMI其发作具有隐袭性,易被忽视,而SMI有可能是急性心梗或猝死的先兆,应予以认真对待。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为1996年10月~1999年10  相似文献   

11.
99例冠心病24h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Getts等首先报道了无痛性心肌缺血综合征,该综合征现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也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是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最重要的手段。1986年.Cohn将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分为3类:①完全无症状心肌缺血而因冠心病猝死者;②心肌梗死(MI)后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者;③有心绞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作的规律,对148例的24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发现SMI者占大多数(85.07%);分布在6:00~12:00较多,0:00~6:00较少;发作时心率≥100次/分占54.17%,≤60次/分占2.41%,大部分SMI为快频率依赖性;同时SMI多发生于休息及日常轻度活动时。  相似文献   

13.
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检出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3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情况和Holter资料。结果:(1)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106例(31.55%),Holter检出心肌缺血220例(65.48%);SMI发生率为69.09%,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30.91%;(2)SMI发作有明显生物节律,以清晨6-12时发作频率最高;(3)SMI发作时心率减慢的比例明显低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P<0.005);(4)SMI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3.4%。结论:Holter可早期发现老年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心绞痛者比较其常规心电图(ECG)与DCG发生SMI的差别。结果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伴有SMI发作在DCG中的检出率为52.5%、80%,ECG检出率为2.5%、7.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1)。结论DCG在诊断SMI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5例冠心病患者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异常检出率为87.32%,常规心电图为76.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阵次主要集中在06:00-11:59时间段,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快频率发作率为84.97%,显著高于慢频率发作率15.03%(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显著提高 ST段压低的检出率,明确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AECG检测结果。结果①AECG中ST段压低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ST段压低持续时间在06:00~12:00时段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多呈快频率依赖性,与慢频率依赖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以明确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演变规律,为临床心肌缺血诊断及预后观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CM3、CM2、MaVF监护导联作24h全信息记录,计算机回放、分析、记录、打印、人工判读,结合生活日志和临床分析诊断。结果 300例冠心病检出心肌缺血138例,其中SMI 103例(占74.2%)。结论 DCG是对冠心病SMI诊断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能动态反映SMI的程度、次数、时间以及与临床、日常生活的关系,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为制订治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其ST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自觉症状和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有缺血型ST段改变者56例,占91%,其中有症状者18例,占30%,无症状者42例,占70%,ST段压低共160阵,有症状19阵,占31%,无症状者41阵,占69%。结论冠心病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十分常见。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评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DCG)特点,评价DCG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者DCG中SMI发作情况与日常生活活动的相关性。结果SMI占总心肌缺血的76.2%、占陈旧性心肌梗死的86.3%,占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84.8%。SMI发作时间大多集中在06:0010:00,占68.9%;16:0017:00,占30%;0:006:00较少。结论DCG是评价SMI的重要工具,是目前临床诊断SMI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意义。方法对30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出心肌缺血者27例,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改变占76%。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及时检出以及对治疗指导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