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瑜  尤良顺  陈志妹  杨敏 《浙江医学》2023,45(16):1753-1757
目的 探讨三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对罕见类型多发性骨髓瘤的认知。 方法 回顾分析 2020 年 9 月至 2023 年 3 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测 M 蛋白的 26 843 份标本。 结果 检出 M 蛋白阳性标本 9 197 份,其中 MM 5 966 例,双克隆型 MM 109 例,三克隆型 MM 仅 2 例,占 0.03%。免疫固定电泳分型为 IgG-λ+λ+λ 型和 IgG-λ+λ+IgA-K 型。1 例为 Durie-Salmon(DS)分期Ⅲ期,国际分期系统分期Ⅲ期,符合“双打击”骨髓瘤的特征;另 1 例为 DS 分期Ⅲ期,有遗传学变异,发生早期器官衰竭;2 例都属极高危型,预后极差。 结论 三克隆型 MM 极罕见,国内外鲜有报道。 免疫固定电泳可以较灵敏地发现这一特殊的类型,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病例资料以总结其实验室特点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此类 型疾病的认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克隆性恶性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异常增殖,并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即M蛋白)增多为特征的疾病。由于MM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早期对MM的诊断、后期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清蛋白电泳是分离蛋白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具有图谱、区带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特点,目前已成为诊断MM首选试验。研究血清蛋白电泳在MM的应用,能为MM的初步免疫分型、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血清蛋白电泳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仪器及试剂选用美国海伦娜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的SPIFE3000系列全自动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对22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病人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有20例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出现M蛋白。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可作为MM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查,并对了解其治疗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积聚,并分泌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同时伴有广泛的溶骨性病变或骨质疏松及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其治疗效果差,完全缓解率低于5%,存活10年的MM不到5%。改良的M2方案,如VCMP方案,对其治疗的有效率为50%左右。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应停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大剂量应用,其临床副反应大,患者难以承受。我院近年来采用小剂量反应停联合VCMP方案,治疗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2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取其完整的病例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特点之一是血清中出现克隆性免疫球蛋白(M蛋白);而临床上应用血清蛋白电泳的方法可检测到MM的M蛋白,且其操作简单、经济、灵敏、准确、重复性好.本文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0例MM患者的醋酸纤维素血清蛋白电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醋酸纤维素血清蛋白电泳检测法在MM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等方面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疾病,其生物学异质特性较高,因患者个体之间具有明显差别,所以在治疗时,患者生存期存在明显差异,可为数月,也可为十多年。采用合理预后分层评估方法,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分子遗传学异常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将分子遗传学作为基础,建立有效预后分层方法,可使得患者得到更为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张贺洋  于锦香  李艳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2110-2112
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及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随着硼替佐米、雷利度胺的广泛应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极大提升。但是有学者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出现新的生物学行为,如:M蛋白的转变、髓外复发等,称之为克隆演变。本文报道1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克隆演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克隆演变特点及预后,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IgD-λ+λ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2例IgD-λ+λ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研究观察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初诊MM患者共79例, 本组2例患者, 1例男性, 45岁;1例女性, 51岁, 分型均为IgD-λ+λ, 分期均为Ⅲ期B组.临床表现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消瘦乏力.血钙、LDH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出现降低, 均经免疫固定电泳发现2条单克隆M蛋白区带, 明确诊断为IgD-λ+λ双克隆型MM.其中1例接受4个疗程VADT方案, 后疗效评估PR, 随访目前仍存活;另外1例因经济原因未接受治疗出院.结论 IgD-λ+λ双克隆型MM临床罕见, 对该疾病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方面目前尚缺乏较为深刻一致的认识, 尚需更多临床病例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恶性肿瘤的1%,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15%左右。典型的M M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M M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尤其是以某一症状为突出表现时,极易漏诊和误诊。我院2007.1-2009.1月曾收治了4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多发骨髓瘤患者,其中1例以癫痫样发作为首发表现;2例以腰痛为首发表现;1例以肺部感染为首发表现的MM。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丽萍  任翠爱  冉学红  王宝宏 《吉林医学》2009,30(23):3058-305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为克隆性浆细胞的出现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增加,预后较差。该病传统的诊断步骤包括克隆性浆细胞增生的确认,器官损伤的评估,分析预后因素等等。但是由于MM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提示诊断的表现包括溶骨性骨损害、贫血、氮质血症、高钙血症及重复感染等均不特异。大约30%的患者在诊断时无明显症状,仅通过偶然的检查被发现,故容易发生误诊。现将我院2005~2008年误诊的MM共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40例MM患者进行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尿本周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结果 340例MM患者各型免疫固定电泳全部检出,阳性率100%.其中最多为IgG型,212例(62.35%),其次为IgA型,85例(25.0%),而IgM型20例(5.88%),IgD型5例(1.47%),双克隆型8例(2.35%),游离的轻链型10例(2.94%).3种检测方法进行各免疫分型比较:免疫固定电泳与血清蛋白电泳和尿本周蛋白比较(除双克隆型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能快速、准确地进行MM分型,对诊断、病情检测、预后判断多发性骨髓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其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佳。了解MM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从遗传学方面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分类,研究不同亚型多发性骨髓瘤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特征,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特点,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应用骨髓瘤细胞形态学诊断结合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尿蛋白、本周氏蛋白,骨髓中多以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累为特征。结论:由于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因此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时一定要结合实验室的相关指标,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M)为克隆性浆细胞的恶性增殖,能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从而引起相关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免疫球蛋白D (IgD)型MM在临床较罕见,国外报道约占所有MM患者的1%~2%,国内报道为3%~8.9%,较其他类型MM侵袭性更高,预后不良。其特征是好发于中老年男性,λ轻链型多见,表现为难治、复发,临床仍无法治愈。目前关于IgD型MM在临床尚无大量研究数据,本研究就IgD型MM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新药时代下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李志超  黄方  郝思国 《安徽医学》2023,44(4):363-36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认为是不可治愈的。但是随着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的出现,尤其是免疫治疗的出现,包括单克隆抗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肿瘤疫苗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得这类疾病有望成为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一种慢性病。  相似文献   

16.
谭芬  周锐  徐运孝  王凯歌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4):2976-2978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MM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可通过刺激骨髓引发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本身不需要治疗,其临床意义在于不要误诊,在临床上需与白血病加以鉴别。本文报道了1例以类白血病反应为突出表现的MM患者的诊治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特征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积聚,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同时伴有广泛的溶骨性病变或骨质疏松、贫血、感染及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临床漏诊和误诊.方法 结合解放军总医院2005~2008年确诊的2例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就IgD型MM的化验检查特点、临床特点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常减低,分类时不见MC.骨髓涂片一般呈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且常有异常浆细胞.92%的病人尿BJP阳性,M蛋白以λ轻链型为多.骨髓外浸润、眶内及皮肤浸润多见,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淀粉样变性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IgD型MM患者与其他类型MM相比其临床行为更具侵袭性,对常规化疗反应差,预后不佳,生存期短.自体干细胞移植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化疗.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恶性肿瘤的1%,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15%左右[1].典型的MM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MM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尤其是以某一症状为突出表现时.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克隆性恶性增生的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缓解率低,复发率高,预后不良。本文对23例MM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