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旭 《健康大视野》2007,15(4):39-40
目的分析总结带状疱疹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带状疱疹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效果。结果4例既往有糖尿病,3例受凉后发病,1例月经期发病。12例患者均有特征性皮疹,经过2~20d的潜伏期后,出现相应节段的脊髓炎性症状及体征。脑脊液检查:12例压力均正常,6例细胞数轻度增高,12例蛋白均正常。核磁共振:病变节段略有增粗4例,提示炎症改变5例,正常2例。抗病毒配合激素治疗有效。结论带状疱疹性脊髓炎与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有关,其临床症状与带状疱疹有明显的时间关联性及节段关联性,可以此为重要诊断依据,脑脊液检查及核磁共振提示脊髓炎症改变,无明显特异性。早期抗病毒、加用激素治疗可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2例疑有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诊断及治疗。结果通畅6例,通而不畅17例,不通9例,经治疗妊娠2例。结论采用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能科学反映宫腔压力变化。通过注射时的压力分离输卵管粘连,注射药物可减轻局部充血水肿,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袁以沁 《冶金防痨》1998,8(1):45-46
目的 讨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和范围,观察期限,过治问题。方法,对本院1997年按正规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新病例中诊断有疑问的,作全程观察后,部分作更正诊断。结果 有效2例,误治2例、排除活动性肺结核1例。结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的观察期限2至5个月不等,此类病例的过(误)治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有效控制血糖是促进溃疡愈合的关键。本文分析我院2002年-2004年收治糖尿病性足溃疡误诊6例,探讨该病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与其他足部溃疡的鉴别诊断,强调临床医师在诊断时,应重视病史的采集及各项辅助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疗法对97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97例小儿脑瘫患儿,显效42例,有效33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为84.54%;其中1岁以内56例,显效33例,有效19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96.43%。结论:脑性瘫痪治疗及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院 1993年至 1999年收治的 36例脑血管性痴呆 (CVD)患者和同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80例进行比较分析 ,初步探讨 CVD的发病规律。参照Forette等对多梗塞性痴呆 (MID)的诊断标准制定 CVD诊断标准 :1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诊断和统计手册等 3版痴呆的诊断标准 ,2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有文化者 <19分 ,无文化者 <14分 ,3HECKINSKI缺血计分 >7分 ,4有脑卒中病史和神经系统症状及局灶体征 ,5脑 CT见单一或多个病灶 ,6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共选出 CVD患者 36例 ,男 2 6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70 .2岁 ,病程 1月至 8年 ,对照组 8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0~2006年收治的1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术前均明确诊断。13例均手术治疗,其中10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除1例术后有反复胆管炎感染于外院再次手术外,均痊愈出院。3例内引流术中.2例行再次手术。结论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定;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要手段;确诊后均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任琳 《医疗装备》2023,(4):107-109+113
目的 探究不同病理类型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80例SPN患者的资料,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分为恶性结节组(25例)与良性结节组(55例,结核球组19例、炎性假瘤组12例、错构瘤组17例及动静脉畸形组7例),比较上述患者的HRCT影像学特征,并分析HRCT对SPN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结节组22例HRCT呈完全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结核球组中,5例未发生强化,14例环形强化;炎性假瘤组中,3例周围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及4例完全强化;错构瘤组中,11例环形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2例未出现强化;动静脉畸形组强化类型未见明显规律,2例环形强化,1例周围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1例未出现强化;恶性结节组结节分叶征、毛刺或棘突、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不同类型SPN患者的HRCT特征无明显鉴别诊断意义。结论 HRCT的不同影像学特征对于SPN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同类型良性SPN的HRCT特征无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51例子宫内膜息肉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6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经宫腔镜检查为子宫内膜息肉的251例病例。并结合B超、诊断性刮宫及病理结果做出最后诊断,将宫腔镜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与B超及诊断性刮宫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当中,最后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235例,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为93·6%,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为84·5%,诊刮的灵敏度为43·8%,与宫腔镜检查相比,灵敏性均低于宫腔镜检查。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与B超及诊刮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肝硬化疾病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为了早期明确小肝癌或者再生结节,从而实施不同诊断方式准确性差异。方法:90例患者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到院后经病理诊断后确诊属于肝硬化,并划分45例患者为对照组及45例患者为观察组,诊断方式依次为CT诊断、MR诊断,对临床资料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开展MR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分别为95.56%、95.56%。对照组开展CT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分别为68.89%、68.89%。观察组符合率、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漏诊及误诊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疾病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为了早期明确小肝癌或者再生结节选择有效诊断方式至关重要,虽然CT诊断方式对于以上患者能够起到一定诊断价值,但在诊断准确率、敏感度方面明显偏高,对于后期治疗方案的拟定可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非典型结石性胆囊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7例非典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病例资料,与手术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结果:67例资料中,超声诊断为胆囊充满型结石者18例,手术确诊18例;泥沙样结石者21例,手术确诊20例;胆囊颈结石者28例,手术确诊27例,诊断准确率为97.01%.结论:超声检查在非典型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长期接触低浓度肝脏毒物对肝脏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长期接触低浓度肝脏毒物可致慢性化学性肝脏损害,但迄今对慢性中毒性肝病的诊断,尚缺乏理想的具有特异性、敏感性较高的诊断指标。探索慢性化学性肝脏损害亚临床指标,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课题。本研究从接受健康监护体检的职工中,随机选择了职业接触肝脏毒物且资料比较完整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索肝脏毒物所致的潜在性的亚临床慢性危害,为慢性化学性肝脏病诊断积累临床资料。1对象及方法1.1对象接触组120例均为化工行业直接接触肝毒化合物作业的工人。其中男性89例,年龄19~64岁,平均(36.37±0.88)岁。专业工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B超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省嘉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疑似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诊断及对症抗感染治疗,10 d后再次行B超诊断,统计B超诊断结果,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76例疑似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中,确诊74例,误诊2例;74例确诊患者中,盆腔脓肿16例,卵巢囊肿19例,输卵管积水7例,输卵管脓肿10例,附件炎性肿块22例;误诊是由于B超图像分析结果所致。结论B超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较高,但也存在误诊情况,临床应结合患者病史及其他相关检查予以确诊,以对提高盆腔炎性包块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魏俊 《健康必读》2008,7(4):154-155
对1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THE)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并复习文献,总结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上的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从而作到早诊断、旱治疗,以减少后遗症,也提醒患者及早彻底戒毒。  相似文献   

15.
冯永波  金立民  杨帆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425-4426
目的:探讨小儿接种卡介苗后发生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31例出现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①患儿均有新生儿BCG接种史;②无结核病接触史,接种后发生局部淋巴结病变,符合原发感染;③无结核中毒症状及其他部位结核病;④PPD(+~++);⑤病变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结论:小儿腋下淋巴结出现结核样改变时,应考虑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若诊断成立,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结核者无需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N)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肾脓肿的鉴别诊断.方法 9例XCPN患者均做了肾区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结果 局灶型XGPN 3例,弥漫型XGPN 6例;肾周筋膜增厚7例;腰大肌肿胀6例;合并肾结石者5例.结论 XGPN通过CT检查并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并可与其他肾脏疾病相鉴别,如肾癌、肾脓肿等.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子宫出血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玲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357-2358
目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将我院1999~2005年治疗功血患者128例,按其发病年龄及其相应的治疗原则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为青春期功血34例,平均年龄(14·9±1·5)岁。2组为更年期功血94例,平均年龄(39·9±7·1)岁。结果:青春期功血治疗首先纠正贫血及大剂量雌激素助子宫内膜修复止血,继之使用人工周期或克罗米酚促排卵。更年期功血治疗原则是诊断性刮宫加孕激素使用,40岁以后发病且症状重者,诊刮加药物治疗不满意可考虑其他外科治疗。结论:青春期功血治疗以止血和恢复月经周期为原则。更年期患者治疗前应排除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性刮宫在更年期功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2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临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明显好转11例,好转29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2例。结论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假性球麻痹、锥体束征、情感障碍、痴呆与尿失禁,以多发脑梗死最为常见。早期诊治、加强护理、及时控制并发症,是延长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骨密度测定在晚发性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密度测定在晚发性佝偻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5例晚发性佝偻病患儿和80名健康儿童进行骨矿含量测定,同时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拍X光片。结果:晚发性佝偻病各年龄组骨矿含量及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其骨密度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检查。结论:骨密度测定是早期诊断晚发性佝偻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癌性胸腔积液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性胸腔积液的相关因素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52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细胞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52例均做过胸水细胞学检查,阳性者35例,阳性率67.3%。结论癌性胸腔积液发生机制有多种原因所引发,胸水LDH作为癌性胸水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诊断不清时,需要反复做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