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扳机指切开术误伤屈肌腱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某 ,女 ,5 7岁 ,右拇指伸屈功能障碍。局部麻醉下行腱鞘切割术 ,术后拇指屈曲功能丧失 ,遂行肌腱探查 ,见拇长屈肌腱斜形断裂 ,予断端吻合 ,术后 10周屈指功能恢复。讨论 扳机指即拇长屈肌狭窄性腱鞘炎 ,多见于农村劳动妇女。拇指在掌指关节掌侧有两粒并列籽骨 ,中间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 ,屈拇长肌腱在此通过 ,由于屈肌腱在此通道中长期摩擦 ,致使腱鞘充血 ,水肿 ,使狭窄部变得更为狭窄 ,造成肌腱通过困难 ,活动时呈“咯噔”样弹响 ,扳机指由此而得名。手术切割狭窄部腱鞘 ,可使拇指疼痛消失 ,伸屈活动自如 ,但切割时一定要掌握刀口方向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拇长屈肌腱移位重建跟腱治疗跟腱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拇长屈肌腱移位重建跟腱治疗跟腱缺损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16 ~ 62岁,中位数39岁;左侧8例,右侧9例;跟腱缺损长度6~11 cm.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中位数2.4年.切口均获得甲级愈合,无跟腱再次断裂发生,踝关节跖屈、背伸功能较好,拇趾活动无不良影响.按Amer - 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11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4%.结论:拇长屈肌腱移位重建跟腱治疗跟腱缺损,能够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疼痛,恢复跟腱的功能,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8月的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均采用针刀术治疗,依据宣氏评定标准分四级进行疗效评走。结果:103例治愈93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06%。结论:针刀术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可操作性强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手部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亦称"扳机拇"或"弹响拇",是骨伤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以外展拇肌腱和屈拇长肌腱最多,多见于妇女及从事手工劳动者。笔者于2007年1月-2009年11月采用针刀治疗本病,并与鞘内封闭注射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小儿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方法 17例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小儿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矫形压力套治疗产后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方法将40例产后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矫形压力套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电针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矫形压力套治疗产后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小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部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亦称扳机指或弹响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以外展拇肌腱和屈拇长肌腱最多,食指、中指、环指和小指依次减少.多因物性劳损或长期重复手工操作,使腱鞘内的滑膜充血、肿胀而出现症状.多见于从事手工劳动者.笔者采用小针刀治疗手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50例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男17例,女33例。年龄35~65岁,中位数42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21例、右侧29例。病程4周至8个月,中位数3.5个月。42例可在掌指关节掌侧触及痛性结节;45例拇指屈伸活动时疼痛,并伴扳机感;5例受累拇指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强度,术后3个月时采用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测定法评定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仅治疗1次,未发生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5.15±0.54)分,(0.17±0.53)分,t=15.171,P=0.000]。术后3个月时按照TAM测定法评定,优46例、良4例。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术前可准确定位腱鞘狭窄部位、评估肌腱滑动受阻情况,术中可实时监测进针方向和松解情况,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凌源市中医院于2002年3月以来共收治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12例,用2种不同方法进行修复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病例分成治疗组:小针刀封闭组26例,对照组:封闭治疗组24例,治疗结束4周后观察疗效,3月后随访观察复发率.结论:治疗组治愈率和3月后随访复发率分别为92.3%和4.2%,对照组分别为75.0%和44.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型锚钉与传统钢丝固定纽扣止点重建术式修复指深屈肌腱止点处断裂对患指屈伸功能及肌腱止点处的愈合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手指指深屈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应用微型锚钉修复重建屈肌腱止点,对照组40例应用钢丝固定纽扣止点重建术,观察2组术后2,4,6个月患指TAM评分,应用高频超声检查术后6个月肌腱止点愈合情况。结果术后2,4,6个月实验组患指TAM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0%,92.5%,95.0%;对照组分别为32.5%,40.0%,37.5%;实验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屈肌腱止点,实验组愈合40例,愈合率为100%;对照组愈合14例,愈合率为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型锚钉修复屈肌腱止点断裂较传统钢丝固定纽扣止点重建术式具有更好的术后效果,是一种良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屈肌腱转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4例MyersonⅢ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资料,均采用■长屈肌腱转位修复,收集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的美国足踝外科(AOFAS)后足评分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定标准评分,评价患者跟腱功能,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评分变化。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12~26个月(平均16.4个月)门诊随访,其中有5例失访。随访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神经损伤及跟腱再断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21例患者AOFAS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52.6±15.4)分上升至(96.8±2.5)分;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定标准评分从术前(68.56±7.43)分提高到术后(92.58±5.10)分。以上项目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屈肌腱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可达到良好效果,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2008年5月,笔者应用推割刀治疗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7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彰 《中医杂志》2007,48(7):613-613
指屈肌腱腱鞘炎,又名弹响指或弹响拇。因屈指时可突然屈曲似扳机样,故又称为“扳机指”。患者常因掌指关节疼痛、交锁造成活动受限。笔者于2001~2007年5月对指屈肌腱腱鞘炎进行了小针刀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4岁,主因右腕切割伤伴右手麻木、畸形、功能障碍40天入院。患者曾于伤后在当地医院就诊。行“神经、肌腱断裂吻合术”。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因症状无改善来我院就诊。查体:右腕掌面远侧横纹以近2.0cm处见一横形瘢痕,长约5.0cm。抗阻力屈腕时不能触及各屈腕肌腱。右手部体征为正中神经、尺神经低位损伤的表现。而拟行神经、肌腱探查术,术中见在原伤处有四个瘤样结节,经探查证实为: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远近断端分别与桡侧腕屈肌腱近断端、掌长肌腱远断端;一条指浅屈肌腱近断端和尺侧腕屈肌腱远端相互的错吻点。予…  相似文献   

16.
晚期桡神经损伤治疗比较棘手 ,传统手术方法疗效不理想。自 1992~ 2 0 0 2年 ,作者采用屈腕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指功能治疗晚期桡神经损伤 4 2例 ,获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 ,男 2 8例 ,女 14例。年龄 9~ 5 6岁 ,平均 37岁。 14例曾行手术吻合 ,功能恢复欠满意 ;2 1例手术探查见损伤严重或缺损过多 ,难以修复 ;7例未经任何方法治疗。伤后至本次行术时间 1.5~ 8年 ,平均 2 .5年。1.2 手术方法 ①桡侧屈腕肌腱替代拇长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 ;②尺侧屈腕肌腱替代伸指总肌腱 ;③旋前圆肌腱替代桡侧伸腕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Ⅱ、Ⅲ度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标准纳入Ⅱ、Ⅲ度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共93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有8名患者脱落,最终试验组43名,对照组42名。试验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3个月的Quinnell分级评分、VAS评分、拇指掌指关节处弹响、绞锁、硬结情况、拇指指间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术后Quinnell评分优于对照组(P 0. 05),表明针刀组术后Quinnell分级评分结果更佳。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 0. 05);两组术后即刻VAS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试验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拇指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弹响、绞锁、硬结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术前、术后、术后3月硬结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 70%(39/43),对照组为64. 29%(27/42),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刀治疗Ⅱ、Ⅲ度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操作简便,具有缓解疼痛、治疗弹响、绞锁、硬结效果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长期效果明显等优点,为临床针刀疗法的运用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综合防治屈指肌腱粘连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屈肌腱损伤断裂后,无论作一期修复或肌建转位,往往发生术后粘连,影响手的屈伸功能。因此,如何防治屈肌健粘连是创伤外科,手外科的难题之一。自1994-06~1998-07对42例屈指肌腱损伤断裂病人,在手术缝合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理疗综合防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系本院骨科收治的住院病人。均系锐器切割致手屈肌腱断裂.损伤至手术时间为1~6h。病人男30例,女12例,年龄16~53岁。损伤部位:食指15例、中指6例、环指5例、小指6例、中食指4例、环中指3例、环小…  相似文献   

19.
弹响拇又名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常因肌腱的过度使用劳损而致。症见拇指掌指关节处肿胀,疼痛,弹响和屈伸功能障碍。自2003年9月~2008年6月,作者利用小针刀共治疗9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部的屈伸肌腱非常坚韧,不易发生断裂。没有任何原因,或仅有轻微的动作而发生肌腱断裂称之为自发性肌腱断裂。自1988年以来,我们共收治16例(24条)自发性肌腱断裂的病例,就其断裂发生的潜在因素,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88年12月~1996年10月共收治16例手部自发性肌腱断裂。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3~52岁,平均年龄24.48岁。左手7例,右手9例,共24条肌腱。其中伸拇长肌腱10例(10条),屈拇长肌腱2例(2条),伸指总2例(8条),示指屈指深浅肌腱1例(2条),中指屈指深浅肌腱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