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CU内爆发的特殊菌种感染如铜绿假单孢菌、鲍曼氏不动杆菌等除了与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有效程度有关系外,还与ICU室内空气质量均有绝对关系。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自采用新的时间点消毒法以来,经多次检测,空气中的细菌数均达卫生部标准。1资料与方法根据消毒时间点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新的消毒时间点,对照组采用原来的消毒时间点,采用双盲法选择试验组和对照组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后再分别进行空气采样。采样材料应用9 cm琼脂培养基平皿。定点位置:4角及中央各1个,4角均离墙1 m,时间为采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空气消毒后及时空气采样[1]…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及耐药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苏州地区2004年-2007年32所医院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2007年32所医院共发生院内感染17,668例,其中铜绿假单孢菌1,334例(7.55%),各年度分别为190例(5.78%)、307例(6.91%)、347例(7.81%)、490例(7.55%)鲍曼不动杆菌1,187例(6.72%),各年度分别为210例(6.38%)、275例(6.19%)、309例(6.95%)、373例(6.79%)。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二者分别为85.01%、86.69%;感染科室则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ICU病房、呼吸内科。从2004年至2006年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007年有所下降。结论苏州地区院内感染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004年~2006年呈逐年升高趋势,2007年有所下降。各医院应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院内感染铜绿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及耐药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自动分析,对本院2002~2006年非发酵菌的年检出率、菌株种类及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共检出细菌6320株,其中非发酵菌874株,占13.8%。2002~2006年非发酵菌年检出率分别为10.1%、11.8%、9.9%、14.8%、20.5%。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黄单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较高;产碱杆菌属和恶臭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具有较高敏感性;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对嗜麦芽黄单胞菌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率。应加强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监测,避免各种高危因素,防止非发酵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动态洁净ICU空气质量,为洁净ICU的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自然沉降法、六级撞击式浮游菌测定法、尘埃粒子计数法对工作状态下的10万级洁净ICU空气每天在3个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连续4d进行采样。结果动态洁净ICU环境中上午、下午、晚上0.5μm和5μm尘埃粒子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85,89.94;P〈0.01);不同区域的尘埃粒子数监测结果显示:单间、双间、大厅3个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1,16.17;P〈0.01)‘。不同时间段环境中浮游菌数,上午、下午、晚上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1,P〈0.01);不同区域环境中浮游菌的浓度单间、双间、大厅3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P〉0.05)。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中空气沉降菌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8,17.05;P〈0.01)。环境中浮游菌和沉降菌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612,P〈0.05)。六级撞击式采样器每一级别所测定的空气细菌平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1),第5级细菌数最多,第4级次之。结论洁净ICU在上午查房、护理等工作人员最多时空气质量最差;环境中5μm以下的粒子占优势;尘埃粒子数多,浮游菌和沉降菌数也相应增多,单间或双人间空气质量优于大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比较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 710例,铜绿假单胞菌分离214株(5.8%),鲍曼不动杆菌分离347株(9.4%)。铜绿假单胞菌3年感染率分别为7.3%、6.6%、4.7%,呈逐年减少趋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分别为7.6%、8.8%、10.3%,呈逐年增加趋势。标本来源主要以痰液、创面分泌物、尿液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菌株以重症监护室(ICU)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7.6%和34.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有逐年增高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增高;多粘菌素B耐药率逐年下降。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增高,尤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因此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6~2007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的药敏及耐药变化,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美国DadeBehring公司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耐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总体敏感率较高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2年间耐药性变化显著的为阿米卡星。对鲍曼/溶血不动杆菌较敏感的是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耐药性显著变化的有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头孢他啶。结论临床应重视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急诊ICU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点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23例急诊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特点,较长时间的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菌株耐药情况显著。护理上要注意保持病室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洗手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加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提醒医生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配合医生对原发病的治疗,缩短病人监护室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9.
从ICU继发感染者不同标本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从ICU重症患者不同标本类型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差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ICU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IC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68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从ICU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痰液(60.0%);药敏试验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普遍多重耐药,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最敏感,耐药率小于40.0%;从痰液和无菌体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血液和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在ICU中不同标本类型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治疗该菌感染时首选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10.
江镜全  郭旭光  陈琼  夏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1):1350-1351,1353
目的分析本院2010、2011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进行革兰阴性杆菌药敏试验检测,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分离革兰阴性菌1 32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18株、铜绿假单胞菌266株、鲍曼不动杆菌237株、肺炎克雷伯菌217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2010年有所下降。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上升,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院ICU病房在临床分离菌中,2006年-2007年两年中总体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最高,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占首位,而2007年鲍曼储血不动杆菌跃至第一位,且两年检出率逐年上升。将我院最常见菌种的体外药敏进行动态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地位,分析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系统进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检测。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是重要的致病菌。在呼吸道感染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位居前一、二。对铜绿假单胞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20%)有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20%)只有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很高,除阿米卡星耐药率是28.4%外,其余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60%。结论虽然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更为显著,但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医院感染菌中的地位同样重要,在医院感染的防控中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条件致病菌,目前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尤以高龄、婴幼儿、严重疾病及器官衰竭、重大创伤、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重症患者多见。为了了解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我们统计了3年间2种细菌在ICU中的分布情况。一、材料和方法 1.菌株来源所有试验菌株分离自于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ICU患者送检的痰、血液及  相似文献   

14.
ICU与非ICU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状况,分析比较两个病区的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expmssion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TE5.4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结果美罗培南在ICU的耐药率(61.3%)显著高于非ICU的耐药率(27.0%)(P〈0.01),庆大霉素、头胞他啶、丁胺卡钠、氨曲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它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在ICU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ICU的耐药率(P〈0.01),头孢吡肟在ICU的耐药率高于非ICU的耐药率(P〈0.05),ICU与非ICU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ICU的耐药率,尤其是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临床常见5种G-杆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广泛使用,甚至滥用,造成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药敏实验的作用也就显得愈加重要,我们将2003年3月到2005年9月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对15种抗生素及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4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制订抗菌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对临床分离病原菌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下降尤为明显,对阿米卡星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呈逐年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呋喃妥因耐药率大于90.0%,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013年较2012年明显增加,但2014年与2013年相比增加不明显,甚至有所下降。结论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并非逐年加重,反而有所改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但未出现继续增加趋势,对两种细菌的耐药性应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筘床感染分布及其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42株铜绿假单胞茼和570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科室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茸的抗菌作用最差,耐药率大于95%;铜绿假单胞茴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敏感性最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其耐药率在15%左右,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最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争鲍曼不动杆茼临床分离株多来自ICU病房;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已经不适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芙洛培南、多粘茼素可作为临床经验性用药;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蒯,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相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MDR-PA)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全国27所教学医院分离的医院感染相关MDR-AB及MDR-PA菌株。所有菌株均分离自有明确感染意义的临床标本,严格排除痰及筛查性拭子。菌株收集后统一在微生物实验室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同时用CLSI M100-S24及M100-S23/S21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碳青霉烯类新旧折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MDR-AB 664株,未发现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收集到MDR-PA 268株,其中有4株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科病房及ICU病房是多重耐药菌株的主要来源。MDR-AB对黏菌素的敏感率最高,为96.8%;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72.6%,其余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5%。MDR-PA对黏菌素的敏感率仅为72.4%,但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64.2%)明显高于MDR-AB(16.7%)。在CLSI折点改变后,MDR-AB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仅分别下降了1.3%和0.6%,但MDR-PA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下降了5.5%和8.6%。ICU病房来源的MDR-AB及MDR-PA对碳青霉烯酶类药物敏感率都明显低于外科及其他病房。不同地域来源多重耐药菌株的耐药谱有所差异。结论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对MDR-AB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黏菌素及阿米卡星对MDR-PA抗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当前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在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中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47株、铜绿假单胞菌53株。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对帕尼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10种抗菌药物的MIC;同法分别检测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在低碱性氨基酸培养基和水解酪蛋白胨(MH)培养基上对帕尼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组试验结果。结果 4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低,分别是17.10%和14.9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高达78.70%。5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20.75%;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达71.70%。在低碱性氨基酸的培养基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酶烯类药物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重要药物。由于碱性氨基酸的浓度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使用MH培养基检测时被低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分布、耐药特点以及产碳青霉烯酶表型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该院分离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菌株及病例。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初筛,初筛阳性菌株应用2-巯基丙酸协同法进一步检测金属酶。结果 在研究期间,共纳入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250株,鲍曼不动杆菌132株。菌株标本类型以痰液(55.5%)为主,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20.9%)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测试药物敏感性较好,均大于70%以上,对IPM和MEM耐药率较低分别为8.5%、9.5%,然而鲍曼不动杆菌对测试药物耐药率较高达35.2%~77.4%,对IPM和MEM耐药率分别为35.2%、39.1%。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率要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44.7%和24.0%;9.1%和2.8%。40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酶初筛阳性11株占27.5%,金属酶表型阳性2株占18.2%;49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初筛阳性37株占75.5%,金属酶表型阳性1株占2.7%。结论 该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不同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产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主要机制之一。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