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831-8831
我院1998-01/2002-01收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48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36例,28~40岁28例,40~60岁15例,60岁以上5例。发病至确诊时间为7d~2.5a。发病前有明显诱因36例,其中因生气发病20例,工作紧张有压力16例,无明显诱因12例。  相似文献   

2.
苏琪  张姝兰  乔洁  闵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995-8995
目的观察围产期心肌病产妇24h12导联动态心电图改变。方法选取33例经心脏超声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并行24h12导联动态监测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动态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其中室性期前收缩为最多见(90.9%)、窦速(63.6%)、低电压(45.5%)。心功能越差,复合心律失常越多见。结论围产期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ECG及UCG对右室心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室心肌病(right ventricular cardion mopathy,RVCM)的诊断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作者1989-10~2000-06收集RVCM11例,现将UCG及ECG对其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002-01~2005-01心脏神经官能症误诊为冠心病27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19例。28-40岁19例,40~60岁6例,60岁以上2例。发病至确诊时间为7d~3a。发病有明显诱因18例,其中因工作学习紧张10O例,不良精神刺激因素6例,医源性因素2例,无明显诱因9例。本组均有心悸症状,表现程度不同,胸闷、胸痛21例,心前区不适6例,呼吸困难18例,头晕、头痛12例,睡眠障碍15例,体检偶有期前收缩2例。  相似文献   

5.
1999- 0 1~2 0 0 4 - 0 1我科以病毒性心肌炎入院5 2例,其中心脏神经官能症误诊为心肌炎2 3例,误诊率为4 4 .2 3%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4~14岁。19例为独生子女(82 .6 % ) ,性格内向17例(73.91% ) ,单亲家庭11例(4 7.8% ) ,病程2~6 0 d。本组均有呼吸困难,表现为胸闷、气短、憋气、喜长叹气。有心悸者18例,胸部钝痛或刺痛15例,自感乏力2 0例,头晕、失眠、多汗12例。多数患儿活动不受限,玩耍自如,但在受到指责、紧张、心情压抑时症状加重。其中10例在外院按心肌炎治疗已有1~3周,症状缓解不明显。辅助检查胸片示…  相似文献   

6.
对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1岁.主因鼻中隔缺损修补术2个月余再次感觉鼻黏膜干燥,双侧鼻腔少量出血或涕中带血,通气不畅、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鼻内窥镜检查后发现鼻中隔修补处未愈合好,要求患者住院再次行手术治疗,患者2010-08-10住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意象对话技术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进行心理自评量表(SCL-90)测试,对实施心理干预前后(SCL-90)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1个月后测试其焦虑、抑郁、恐慌、躯体化的因子分明显降低,干预前后测试结果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结论 采用意向对话技术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间质性肺炎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间质性肺炎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查阅2002-2005年20例诊断为ARVC患者入院病例资料,常规行临床资料、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24h动态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的资料分析。结果:20例ARVC患者中有晕厥发作(65%)、心悸(100%)、频发室性早搏(100%)、右心室源性短阵室速(85%)。2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中15例(75%)有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2例(60%)电轴右偏,7例(35%)出现Epsilon波,17例(85%)胸前导联V1~V3T波倒置,13例(65%)V1导联QRS波时限≥110ms,12例(60%)(V1+V2+V3导联QRS波时限之和)/(V4+V5+V6导联QRS波时限之和)比值>1.2。在无RBBB时,18例(90%)胸前导联V1~V3均可见延长的S波升支≥55ms。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内径为(48.00±8.81)mm,右心室内径为(50.90±10.30)mm,右心功能减退,射血分数为0.301±0.090。结论:ARVC多有发作性晕厥,心电图上可出现频发室早及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室速,窦性心律时伴RBBB型或电轴...  相似文献   

10.
对我科1998-01~2003-06儿童心脏神经症6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3例,女39例,发病年龄4~15岁,其中<7岁45例72.6%(45/62).发病至确诊时间7~56 d.发病前有诱因者41例,其中学习紧张者19例;受老师或家长批评或与他人生气者16例;恐惧去幼儿园史6例.无明显诱因者21例.诊断参考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的诊断标准[1].本组均有呼吸困难,表现为胸闷、憋气、气喘,有心悸57例,胸部钝痛或刺痛56例,自觉乏力35例,头晕、头痛、失眠33例,低热、颜面潮红、多汗15例,有手足搐搦史3例.  相似文献   

11.
鲁静朝  刘凡  谢瑞芹  崔炜  杨秀春 《临床荟萃》2006,21(13):966-966
患者,男,69岁,主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个月入院。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8次/min。于入院后第3天行永久性房室全能型(DDD)起搏器置入术,手术顺利。于术后第4天患者活动后感心悸气短,自摸脉搏40次/min,复查心电图示:心室起搏功能不良,Ⅱ、Ⅲ、aVF、V2~6T波异常宽大深倒,酷似Niagara瀑布样T波(图1)。起搏阈值由术后即刻的0.4V升高至7.5V,复查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均在正常范围。X线证实起搏器电极无明显移位,遂考虑电极导线微脱位而行起搏器电极位置调整术。于术后第4天,将起搏频率降低后,复查心电图与图1相似(图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U波倒置在高血压、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GEST2400型心电图机十二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观察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中出现U波倒置,采用对比统计分析。结果:U波倒置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同时发现两者U波倒置有不同的时相变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U波为负正双相且与血压的波动也密切相关;冠心病患者U波则呈正负双相。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中心电图偶尔伴有U波倒置,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段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7851-7851
目的探讨心电图V1导联T波形态判断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记录患者心电图V1导联T波形态,分为急性心肌缺血组和非急性心肌缺血组,根据两组间V1导联T波直立个数行χ2检验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结果经χ2检验,V1导联T波直立个数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经计算,其灵敏度为58%,特异度为69%,阳性预测值为63%,阴性预测值为64%。结论 V1导联T波直立时,则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或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的心电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D/C),目前已经明确其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至少50%的病例表现为典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报道。2006年新颁布的心肌病分类将ARVC归属于遗传性原发性心肌病。根据临床研究和参加体育运动前的筛查资料,估计ARVC在一般人群的患病率为1/1 000~1/5 000。发病年龄80%在40岁之前,男性占  相似文献   

15.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是近2 a来被同道提出并认可的一种临床并非少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其临床危害相对较小且受诊疗条件所限,往往易被忽略而发生误诊,影响治疗效果.我院曾收治1例初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予以电隔离治疗后痊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脏神经症患者误诊情况及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 分析43例心脏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明确诊断,并给予系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结果 43例患者中,被误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者21例,不典型冠心病者14例,发作性心悸、胸闷待查8例.经精神心理诊断,有焦虑症13例,心境障碍17例,抑郁症6例,躯体形式障碍7例.经系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患者心脏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心脏神经症患者易被误诊为心脏疾病.因此,在诊治时,应及时联系心理科进行相应情绪和社会因素评价,避免发生误诊;在确诊后,可给予系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以改善心脏症状,提高“双心”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均在UCG及ECG检查后进行冠脉造影,分别将UCG、ECG检查结果与CAG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通过比较UCG与ECG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来了解UCG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与心电图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HFMD)是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预后良好,HFMD流行时伴随较高的死亡率,该病可引起心肌损害。我院对98例HFMD患儿进行了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异常Q波误诊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J波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J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J波,其中早期复极综合征69例,Brugada波6例,Brugada综合征1例。结论:J波是许多临床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标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