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学中虽无传染病之病名,但对其认识却由来已久。金元以前的辨治多以《伤寒论》为基础,其后尤其在清代温病学说兴起后,众多学者反对以伤寒法治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伤寒与温病的学派之争。如何正确面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学书争鸣,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迄今依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其来久矣。自金代刘完素倡“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之论始,便揭开了寒、温争鸣的序幕,特别是当温热学派形成以后,这种争鸣就愈加激烈,代代相传,至今未息。在《伤寒论》治法能否包括温病治法方面,两家分歧尤为明显。伤寒学派以前人有关论述为依据,直斥叶吴三焦、卫气营血辨证为标新立异。如陆久芝云:“凡病之为风  相似文献   

3.
一中医对于传染病的辨症与治疗,过去有两大学派——伤寒派与温病派。伤寒学派以后汉张仲景为宗师,以伤寒论为典范。但自宋、元以后,由于都市人口密集,水陆交通频繁,并且远洋航运也日渐发达,传染病的流行有了更多的条件,传染病的种类续有增加,乃使医家感觉到运用伤寒经方治病有时而穷,于是便有了温病学派的萌芽,到了明、清时期,经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吴鞠通等先后加以发挥,温病学说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因而形成了温病学派。  相似文献   

4.
论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争鸣,已历数百年之久,直到今天,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伤寒学派尊奉汉朝张仲景《伤塞论》以六经作为辩证论治的基础;温病学派为明王安道所创始而为清叶天士、吴鞠通所发展,尊奉叶天士的卫气营血和吴鞠通的三焦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与温病之争在临床上的反映就是经方  相似文献   

5.
伤寒温病之争,自金元以迄现代,不知较了多少医家的脑汁,费了多少宝贵的篇幅,聚讼纷纭,迄无定论.本刊1957年4月号发表了梁少甫先生"对于伤寒温病之辨惑及金元四大家著作的看法"一文,11月号又发表了柏汝伟、罗绍景两先生提出不同意见的文章;笔者不敏,窃以为中医治病,只要掌握辨证治疗的原则,伤寒温病之争,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伤寒与温病都是外感病,其辨证论治的理论同出一源,但在祖国医学史上,尊崇伤寒学说或温病学说的医家却形成了两大学派,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治伤寒之法可以统治温病;而温病学派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是寒、温异气,截然不同,治伤寒之法不可混治温病。温病学派反对伤寒学派最突出者,是元末王安道,他首先把温病的名称、治法、发病机制与伤寒截然分开。指出:“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不可正乎。”又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此次暴发的非典型肺炎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从中医药学上看,属于温病范畴。由于传染病大多具有温热的性质,所以在中医学上又称之为温疫。我国对传染病的认识有3000多年的历史,始于先秦,成长于金元,形成于明清,发展于  相似文献   

8.
自明清温病学体系成型之后,中医学派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作为基础理论的伤寒派,一派是以明清时期的叶天士、王孟英等医家的论述为基础理论的温病派。这两个学派在中医学的历史长河中争执不断。论述了寒温之争产生的原因,列举了现代各学者有关寒温之争的观点,探讨了寒温之争的存在价值。认为寒温之争在现今的中医学体系中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继续进行寒温之间的争论只会阻碍中医学前进的脚步。  相似文献   

9.
从伤寒论治,出现寒温的分论,到治伤寒详寒略温,后产生温病学派的分岐与寒温之争的交点等方面,阐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学术争鸣与学术融合,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达到寒温的统一。为外感热性病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伤寒、温病学派之争,从刘河间到吴鞠通,争论的内容有何变化?答:伤寒、温病学派之争,主要从刘河间倡论温病是火热为病,治主辛凉、清下之说后开始的。由于当时只是在温病性质和治法上提出异议,理论上还是不越“六经”,所以争论分歧的重点是病性和治法。如主“温热”的认为法用寒凉,只能伤正损胃,伐人生气;主“寒凉”的则认为彼一时,此一时,气候、病因  相似文献   

11.
虽然伤寒学派认为《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不独为狭义伤寒而设。在辨证上详于寒,略于温;用药上温补多于寒凉。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的总称。在辨证上专于温,忽视于寒;用药上偏于寒,疏于温补。但两  相似文献   

12.
<正>吴贞,字坤安,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生于清代乾隆时期。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是中医学里最重要的两大学术流派,吴贞的学术思想是清代中后期寒温融合学术思想中的代表,具有重要价值和研究意义。其著作《伤寒指掌》为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将伤寒、温病以症贯通,明晰伤寒、温病之辨,并将伤寒分为正伤寒、类伤寒,结构明了,条理清晰,为后世中医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均是祖国医学中,有重要医学理论价值的学说。在祖国医学宝库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享有较高的威望,至今仍放夺目的光辉。我们学习了《伤寒论》与温病学说之后,溯本求源,明确两者关系,对统一《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尊崇伤寒和温病医家,业已形成两大学派,而且有着激烈的争论。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其焦点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  相似文献   

14.
发热的证治     
发热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多见于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引起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分成两大类。外感发热外感指六淫及戾气等外邪感染。六淫外邪偏于凤寒者,则属伤寒,偏于温热者,则属温病。伤寒学派强调风寒,辨证分六经,详于寒而略于热。温病学派强调温热,辨证分卫气营血,重于热而忽于寒。我们应该在继承前人理  相似文献   

15.
再论张景岳对绍兴伤寒学派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自古以来有伤寒专科,名日绍派.其学说源自仲景,而又能结合江南感证之特点,有所发展与创新.临床上以善治湿、温病蜚声于杏林.绍兴伤寒学派与吴门温病学派,虽皆同属擅治南方温热,但两者之识病方法、辨证纲领及论治原则、遣方用药俱迥然不同,自清以降,举世咸称之为绍兴伤寒学派.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详细论述刘完素的"火热论",张子和的"寒凉"而"攻下",李东垣的"阴火论"以及朱丹溪的"相火论",阐述了金元四大家对火热论的认识和各自的学术的观点,说明了他们对后世医家丰富和完善关于火热之证的辨证论治体系,以及由伤寒向温病的过渡和明清温热病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学术争论鸣也对于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确立及中医学各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各学派,医经学派、经方学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及汇通学派的学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丰广魁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57-2358
《温热经纬》为晚清著名温病大家王孟英编著,"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而作,诠释了温病顺、逆传变理论;提出温病新感、伏气并存,在认识上不可偏废;指出暑多挟湿,而非暑必挟湿;十分重视伤寒学派对温病思想形成的影响,体现了寒温融合治温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疾病的认识、分析和治疗,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地有所新的补充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各种学派,如伤寒学派、温病学派、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的寒凉学派、张子和的攻下  相似文献   

20.
东汉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作《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先河,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自金·刘完素至明清,温病学说逐渐形成,遂有伤寒与温病之争。伤寒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