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髂骨截骨延长术治疗下肢缩短畸形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10月至1994年10月,我们采用骨盆截骨延长术[1~3]治疗下肢短缩畸形及髋关节不稳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其中男16例,女32例,年龄15~31岁,平均22岁。48例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7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1例。术前双下肢长度差3~3.9cm者21例,4~4.9cm者15例,5~5.5cm者12例,48例中均有程度不同的骨盆倾斜,其中33例臀中、小肌肌力小于级,患髋松弛不稳,有不同程度的摇摆跛行步态。1.2 手术方法:本组均采用硬膜外腔麻醉,取仰卧位,术侧骨盆垫高30°,切口沿髂骨嵴中点开始,沿髂嵴向前直到髂前上棘…  相似文献   

3.
许杏清 《河北医学》1996,2(3):223-223
髂骨截骨延长术治疗下肢短缩的临床应用(315300)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骨科许杏清我院自1989年9月~1994年9月采用髂骨截骨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并患下肢短缩16例,本文介绍了对诸手术方式、分析本组病例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止进行讨论,术后均获得满...  相似文献   

4.
肢体长短不等,首先影响步态,在短肢病例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短肢占绝大多数,约为97%,此系肢体运动神经受累及血液循环障碍所致。近年来,髂骨截骨延长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于矫正畸形及康复患肢功能有较好的效果。我院自1989年开始对65  相似文献   

5.
<正> 1988~1994年,我院采用牙挺替代手摇骨钻钻孔治疗“儿麻”后遗症的麻痹性髋关节囊松弛,髋关节半脱位,下肢缩短、畸形而行髂骨截骨延长术28例,收到手术切口缩短、组织损伤减小,操作简单、灵巧、方便、固定牢固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 男15例,女13例。1.2 年龄 16~24岁。1.3 临床表现分型 按刘广杰新编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治疗分型标准,Ⅰ型18例,Ⅱ型10例。一侧下肢缩短3~3.5cm6例,3.6~4.0cm11 例,4.1~4.5cm7 例,4.6~5.0cm4例。1.4 治疗结果 28例病人下肢延长2.5~3.3cm,平均2.8cm,患侧关节囊松弛改善,半脱位消失,髋关节稳定,跛行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髂骨截骨延长术及其防止植骨块回缩的方法。方法 介绍我院1982-1996年间进行26例髂骨截骨延长术,其中18例按预定宽度撑开截骨线后,在截骨端间隙基底先填充少量骨水泥,骨水泥干固后再植骨。结果 平均随访4年3个月,使用骨水泥的18例延长效果满意。7例术后回缩1-1.5cm,1例植骨块移位。平均延长3.5cm。结论 髂骨截骨延长术适应症如选择得当,截骨端间先填骨水泥再植骨能有效防止植骨块回缩,简单牢固实用。  相似文献   

7.
贾其忠  林琳 《新疆医学》1996,26(1):14-17
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用髂骨截骨延长术治疗合并短腿畸形的脊髓灰质炎后遗髋关节半脱位25例,效果良好。应用髂骨延长术延长下肢近年国内外报告较多,但对其矫治髋关节半脱位论述很少,本文重点就该手术对髋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意义和有关问  相似文献   

8.
不同部位截骨下肢延长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0岁,均系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后遗症患者。其中左侧6例,右侧4例。术前下肢短缩3.5~7cm,平均短缩4.7cm。分别延长2.5~6.cm成平均延长42cm。2器材及操作方法选用山东武警总队医院毕复海等研制的新型多功能矫形延长器。先作小腿下段外侧直切口长约3cm,显露腓骨中、下1/3处并锯断。在胫骨平台与胫骨结节高度之间水平穿入2根斯氏针。膝后垫10cm高度软枕,在胫骨上端前方作弧形向外皮肤切口,显露胫骨结节,自斯氏针平面下“V”形截断股骨,保留胫骨结节在近端,确认胫骨…  相似文献   

10.
下肢肢体短缩畸形是常见的畸形,当超过4~5cm时即可引起严重的跛行,而对短缩肢体施行骨延长术以达到均衡双下肢长度、改善功能与步态是矫正下肢短缩畸形的积极治疗方法。从6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器械与手术方法的改进,延长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有所提高,但仍有不少、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被认为和延长度量有关,如何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主动和被动活动下肢及活动的不同时间对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为前列腺术后卧床期病人选择有效活动方法,以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方法:32例前列腺肥大(BPH)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主动活动组16例和被动活动组16例,用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显像仪监测手术前后、活动中与活动后股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术后卧床较术前静卧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主动和被动活动后静卧状态下与术后5 h静卧状态下股静脉血流速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下肢被动活动2 min时股静脉血流速度较活动前均明显增加(P<0.05).主动活动5 min时较4 min时股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且在活动中心率加快,而被动活动自2 min至5 min各时点血流速度无变化,心率、血压亦无明显影响.结论: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能使BPH术后卧床期间股静脉血流速度增快,被动活动对心率、血压以及手术创面活动性出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