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hou Q  Li X  Li R  Zheng WY  Li ZG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6):370-37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Ⅱ型胶原 (CⅡ)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CⅡ抗体生成,及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DR_4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CⅡ263 -272十肽与 62例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孵育 5d,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T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CⅡ抗体水平。提取 40例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以 33种HLA- DR_4等位基因亚型的特异引物PCR扩增后测定患者HLA DR分型情况。结果 在 62例RA患者中, 38例(61 .3% )患者的T细胞在加入CⅡ263- 272后出现明显增殖,CⅡ263 -272抗体阳性率为 53. 2%。细胞增殖反应阳性的患者CⅡ263- 272抗体的阳性率为 66. 7%,增殖反应阴性的患者为 34 6%,两者比较P<0 .05。CⅡ263 -272抗体阳性的患者T细胞增殖反应率为 69 7%,阴性患者为 42 .1%, 两者比较P<0 .05。所有患者T细胞增殖刺激指数 (SI)与CⅡ263- 272抗体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r=0 68,P<0. 01)。40例患者HLA分型中,有 16例携带HLA -DR_4等位基因,未发现HLA DR_4与CⅡ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CⅡ抗体阳性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CⅡ抗体的生成可能与CⅡ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B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霞  李茹  栗占国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7):1881-188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1表型与流感病毒血凝素(HA)308-317多肽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血清抗HA308-317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HA308-317多肽与70例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孵育5 d,3H掺入法测定T细胞增殖.用ELISA法检测RA患者血清HA308-317抗体水平.以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RA患者进行HLA-DR分型.结果 在70例RA患者中,27例HLA-DR4/1表型阳性.其中,HA308-317多肽可刺激T细胞增殖的RA患者有17例(62.9%),10例无反应性;15例(55.6%)HLA-DR4/阳性RA患者抗HA308-317抗体阳性.在HLA.DR4/I表型阴性的RA患者中,T细胞对HA308.317多肽有反应性者10例(23.3%),无反应性者33例;25例(58.1%)患者抗HA308-317抗体阳性.HLA-DR4/1表型阳性组HA308-317特异性细胞增殖高于HLA-DR4/1表型阴性组(P<0.01),但两组血清中HA308-317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HA308-317特异性T细胞增殖与HLA-DR4/1表型有关,HA308-317抗体生成与HLA-DR4/l亚型无明显关系;HA308-317多肽可能通过诱导HLA-DR4/1特异性T细胞活化参与RA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对瓜氨酸化Ⅱ型胶原(Cit-CⅡ)的T细胞增殖反应和抗体生成,探讨Cit-CⅡ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用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催化牛CⅡ中的精氨酸转变为瓜氨酸,生成Cit-CⅡ,用3H掺入法检测34例RA患者和18例对照者(包括6例骨关节炎患者和12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CⅡ和Cit-CⅡ的增殖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和对照者血清抗CⅡ抗体及抗Cit-CⅡ抗体水平.结果 RA患者的PBMC对CⅡ和Cit-CⅡ的增殖反应阳性率分别为35.3%(12/34)和32.4%(11/3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11.1%和0(均P<0.05).RA患者的PBMC对Cit-CⅡ增殖反应阳性率与对CⅡ增殖反应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抗Cit-CⅡ抗体阳性率(52.9%,18/34)高于抗CⅡ抗体阳性率(32.4%,11/34).CⅡ增殖反应阳性组抗CⅡ抗体的阳性率(58.3%,7/12)高于增殖反应阴性组(18.2%,4/22),Cit-CⅡ增殖反应阳性组抗Cit-CⅡ抗体的阳性率(72.7%,8/11)高于增殖反应阴性组(43.5%,1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抗Cit-CⅡ抗体在RA中有很高的特异性;RA患者抗CⅡ抗体的生成可能与CⅡ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B细胞活化有关.但是Cit-CⅡ并没有比原型CⅡ引起RA患者更强的外周血T细胞增殖反应,Cit-CⅡ在RA细胞免疫发病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Ⅱ型胶原变构肽(APL)中氨基酸替换对胶原性关节炎(CIA)的抑制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多肽免疫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丙氨酸替换Ⅱ型胶原(CⅡ)263~272多肽中与T细胞受体(TCR)结合的氨基酸,3H掺入法检测变构肽对RA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的竞争抑制作用,筛选用于CIA治疗的变构肽.以牛CⅡ诱导大鼠CIA模型,应用不同剂量(1, 10, 100 μg)的CⅡ变构肽每周2次皮下注射,观察大鼠关节肿胀的变化情况.治疗3周后(初次免疫后第35天)处死大鼠,进行X线及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水平.结果:3条CⅡ263~272变构肽均不同程度抑制CⅡ原型肽对RA患者T 细胞的活化.其中,同时替换267位谷氨酰胺(Q)、270位赖氨酸(K)和271位甘氨酸(G)为丙氨酸(A)的APL3效果最好.应用APL3对CIA进行治疗的结果发现,100 μg治疗组CI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X线及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PBS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也较PBS对照组明显下降.而无关肽组与PBS对照组相比,关节炎指数、X线和病理评分以及血清IFN-γ水平均无明显差别.结论:TCR结合氨基酸位点替换后的CⅡ263~272多肽具有T细胞低反应性和对原型肽的竞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发展,提示其抑制RA免疫异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以丙氨酸替换Ⅱ型胶原(collagen Ⅱ,CⅡ)263-272序列中的267、270、271位氨基酸的变构肽鼻黏膜给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牛CⅡ免疫Lewis大鼠诱发CIA.于发病的当天开始给予CⅡ变构肽和原型肽鼻滴入治疗,连续每天给药,5 d后,改为隔天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观察关节肿胀情况,记录关节炎评分以及体重的改变.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行后踝关节病理切片,观察关节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血清巾抗C Ⅱ抗体亚型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CD4+CD25+T细胞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脾和淋巴结中Foxp3和TGF-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CⅡ变构肽可以抑制CIA的发展.实验结束时CⅡ变构肽、原型肽以及PBS组大鼠关节炎评分分别为2.50±2.43、4.50±2.23和6.33±2.73(变构肽治疗组与PBS对照组比较,P<0.05),各组大鼠后踝关节病理学评分分别为1.33±1.07、2.17±0.94和2.83±0.58,与PBS对照组相比,CⅡ变构肽可以明显抑制CIA关节病变的发展(P<0.05).(2)与PBS对照组相比,CⅡ变构肽可以降低CIA大鼠体内抗CⅡ抗体IgG2a亚型的滴度(0.56±0.19和0.95±0.29,P<0.05).C Ⅱ变构肽、原型肽及PBS对照组大鼠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分别为(185.33±29.77)、(231.62±41.82)和(220.64±83.61)ng/L,与原型肽组相比,CⅡ变构肽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IFN-γ水平.(3)CⅡ变构肽治疗对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3组大鼠外周血CIM+CD25+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Ⅱ变构肽治疗组大鼠脾和淋巴结中Foxp3和转化生长因子B(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 β,TGF-β)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 Ⅱ变构肽鼻黏膜给药治疗可以抑制CIA的发展,CⅡ变构肽可能主要通过抑制CIA大鼠体内IgG2a型抗CⅡ抗体的产生,并降低血清中IFN-Ⅱ,从而抑制Th1型免疫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血清中人及猪Ⅱ型胶原抗体水平 ,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自提取的人、猪Ⅱ型胶原包板 ,采用改良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1 0 5例RA患者血清抗人、猪Ⅱ型胶原抗体IgG及IgA ,并与正常人 ( 1 4 0例 )及疾病对照组 ( 80例 )比较分析。同时检测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血沉 (ESR)及C反应蛋白 (CRP)。结果 :RA患者血清中抗人Ⅱ型胶原抗体IgG、IgA阳性率分别为2 5 .3%、2 7.5 % ,抗猪Ⅱ型胶原抗体IgG、IgA阳性率分别为 2 6.9%、2 5 .6% ,显著高于正常人及疾病对照组 (P<0 .0 5 )。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IgG及IgA常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中。两种属Ⅱ型胶原抗体与RF、ESR及CRP异常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清中人及猪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升高 ,可能在RA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但RA患者Ⅱ型胶原抗体阳性与疾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 ,不能作为监测RA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Ⅱ型胶原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的意义。方法检测6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120名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及60名其它结缔组织病患者(阳性对照组)的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1)RA组患者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抗Ⅱ型胶原抗体检出率为5%(3/60),与RA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Ⅱ型胶原抗体阳性率为66.3%(34/50),病程大于1年的患者抗体检出率为22.4%(16/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抗Ⅱ型胶原抗体阳性组,其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8%(44/50);抗Ⅱ型胶原抗体阴性组,其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7%(33/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抗Ⅱ型胶原蛋白阳性组C反应蛋白和血沉水平都明显高于抗Ⅱ型胶原抗体阴性组。结论抗Ⅱ型胶原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疾病活动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抗Ⅱ型胶原抗体的检测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的检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HLA-DR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RA患者HLA-DR基因的表达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收治的广西壮族RA患者49例为RA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的广西壮族成年人54例为对照组,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法检测HLA-DR基因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RF、CRP水平。结果 R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RF、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检测出DRB1*03、DRB1*04、DRB1*08~DRB1*17、DRB3*01、DRB4*01、DRB5*01亚型;RA组DRB1*10、DRB4*0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13个亚型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RB1*10阳性RA患者与DRB1*10阴性RA患者、DRB3*01阳性RA患者与DRB3*01阴性RA患者、DRB4*01阳性RA患者与DRB4*01阴性RA患者、DRB5*01阳性RA患者与DRB5*01阴性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RF、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壮族RA患者HLA-DR基因DRB1*10、DRB4*01亚型可能为易患基因,但DRB1*10、DRB3*01、DRB4*01、DRB5*01的阳性表达均与抗CCP抗体、RF、CR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6):535-537
目的:探讨抗Ⅱ型胶原(CⅡ)抗体在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NRA)中的可行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35例SNRA患者以及15例非RA的其他风湿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结果:①SNRA患者抗CⅡ抗体阳性率为28.57%,其他风湿病患者中为6.67%,健康人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抗CⅡ抗体阳性SNR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DAS28评分较抗CⅡ抗体阴性患者升高(P<0.05);③35例SNRA患者平均C-Ⅱ水平与ESR呈正相关(r=0.394,P=0.019),与CRP(r=0.1,P=0.566)、DAS28评分(r=0.287,P=0.094)之间无显著相关性;④不同X射线分期患者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Ⅱ抗体与SNRA的疾病活动度有相关性,且抗CⅡ型胶原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提高SNRA的诊断,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监测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HLA-DR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中的HLA-DR1~HLA-DR10等位基因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表现、关节X线片影像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RA患者80例与健康对照40名,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两组的HLA-DR1~HLA-DR10基因型,分析RA患者临床表现、X线片影像分期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上述HLA-DR等位基因的关联性。结果: RA组HLA-DR4基因阳性率为35.0%,正常对照组为1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和并发肺部病变的RA患者HLA-DR4阳性率均显著增高(P<0.05和P<0.005)。HLA-DR4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RF滴度较高,血沉较快,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水平较高(P<0.05~P<0.01);HLA-DR4阳性组患者晨僵时间显著长于阴性组(P<0.001)。关节功能为Ⅲ或Ⅳ级和X线分期为Ⅲ或Ⅳ期者亦以HLA-DR4阳性组显著为多(P<0.01)。结论: 皖北地区汉族人群RA易感性与HLA-DR4基因有关联性。HLA-DR4基因与晨僵时间、血沉、RF、抗CCP抗体、骨质侵蚀有一定联系,HLA-DR4阳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RA54抗体、抗S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抗 CCP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 RA54 抗体、抗 Sa 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 RF。结果 抗CCP、抗RA54、抗Sa抗体和 RF对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5.5%(63/66)和41.4%(55/116),90.9%(60/66)和30.2%(35/116),93.9%(62/66)和36.2%(42/116),80.3%(53/66)和 49.1%(57/116)。在 59例 RF阴性 RA患者中,16 例(27.1%)抗CCP抗体阳性,14例(23.7%)抗RA54抗体阳性,19例(32.2%)抗Sa抗体阳性。4种抗体中任何两种抗体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8.5%(65/66)和46.6%(54/116)。而当3种或 3种以上抗体阳性时,特异性可达 100%(66/66)。结论 4 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有助于早期RA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 (RA)的诊断意义 ,并了解其与抗核周因子 (APF)及IgM型类风湿因子 (RF)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ELISA法检测 3 3例RA、2 8例非RA病例及 2 6例正常人血清的抗CCP抗体。结果  3 3例RA病人中 ,抗CCP抗体阳性 18例 ,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 75 .8%;对照组阳性率7.4%( 4 / 5 4) ,特异性为 92 .6%。 3 3例RA中抗CCP抗体与APF同时阳性 18例 ,同时阴性 4例 ,两者一致率为 66.7%;与RF同时阳性 2 1例 ,同时阴性 4例 ,一致率为 75 .8%。抗CCP抗体与APF及RF抗体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CCP抗体是一种新的对RA有较高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标记物。抗CCP抗体与APF及RF的三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CCP抗体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了解抗CCP抗体在诊断RA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以及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中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5 6例RA患者 (RF >30 .0IU/ML) ,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 5 0 .0 % ;6 8例RA患者 (RF2 0 .0~ 30 .0IU/ML) ,抗CCP抗体阳性率为 4 4 .1%。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5 0 .0 %和 95 .8%。 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且ANA阳性患者 ,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 10 .0 % ,2 5例强直性脊柱炎 (AS)且HLA -B2 7阳性患者 ,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 4 .0 %。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且在RF2 0 .0~ 30 .0IU/ML患者中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4 4 .1% ,结合临床症状能早期诊断RA ,故抗CCP抗体可作为RA血清学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情活动度、关节侵蚀的关系.方法 采集患者相关信息:RA 病程、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X线分期等指标.结果 所选109例RA患者RF的敏感性为77.06%,抗CCP抗体的敏感性为67.23%,较RF和CRP敏感性(74.0%)低,但抗CCP抗体的特异性(97.24%)远高于RF(69.12%)和CRP(38.24%)的特异性.RA患者抗CCP阴性组和阳性组年龄、病程、ESR、CRP、关节肿胀数及关节疼痛数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而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在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RA患者抗CCP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X线分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鉴于抗CCP抗体与RA的密切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抗CCP抗体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能与RA患者血清IgG抗体特异结合的RA相关抗原表位的噬菌体模拟肽,并寻找对R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模拟肽.方法 提纯30例RA患者血清IgG抗体,以此作为筛选配基,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4轮免疫筛选,通过ELISA方法对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进行初步鉴定,取混合阳性克隆利用Dot-ELISA方法分析15例RA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经4轮免疫淘洗后,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富集增加近100倍.随机挑取的11个噬菌体克隆,经鉴定均能与IgG抗体特异性结合,阳性率100%.混合的阳性克隆分别与15例RA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反应,15例RA患者血清全部为阳性,正常人血清只有1例为阳性,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3.3%.结论 利用RA患者血清IgG抗体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能获得对R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噬菌体多肽,故有望利用该技术开发新的RA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指标,为制备RA特异性诊断试剂盒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抗CCP等4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AKA)及相关自身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 (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法ELISA检测抗CCP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ANA(抗核抗体 ) ;类风湿因子 (RF)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共检测 134例 ,其中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 6 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 2 5例、骨关节炎 (OA)患者 9例、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 8例和正常对照 30例。结果 6 2例RA患者中抗CCP、AKA、ANA和RF的阳性率分别是 4 8.4 % (30 / 6 2 )、38.7% (2 4 / 6 2 )、5 3.2 %(33/ 6 2 )和 5 9.7% (37/ 6 2 ) ;2 5例SLE患者的阳性率是 4 .0 % (1/ 2 5 )、4 .0 % (1/ 2 5 )、88.0 % (2 2 / 2 5 )和 32 .0 % (8/ 2 5 ) ;9例OA患者无一例阳性 ;8例AS中ANA阳性率为 12 .5 % (1/ 8) ;30例正常对照中有一例RF阳性 ,其阳性率为 3.3% (1/ 30 )。结论抗CCP抗体和AKA抗体为RA特异性诊断指标 ,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对RA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T2DM患者122例,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n=21)和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n=101),检测其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和肾功能指标[尿素(UREA)、肌酐(Cr)、尿微量清蛋白(尿m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2例老年T2DM患者检出至少有1种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者共21例,阳性率为17.21%。其中检出单项抗体GAD-Ab阳性14例(11.47%)、ICA阳性10例(8.19%)、IAA阳性1例(0.82%),检出2种抗体阳性患者4例(3.27%),未检出3种抗体均为阳性的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其hs-CRP、UREA、Cr水平高于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CP、2hCP、HbA1c、尿mALB、尿β2-MG水平与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胰岛自身抗体的出现与胰岛细胞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了解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炎症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老年T2DM患者及其并发症的监测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53、DR4基因发生的频率数及其与抗-CCP抗体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49例RA患者及54例健康体检者,采用PCR-SSP法检测HLA-DR53、DR4基因;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结果 1DR4基因出现频率在RA患者与健康者相当(P>0.05)。2DR53基因出现频率在RA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3HLA-DR4基因阳性患者更易出现抗-CCP抗体阳性(P<0.05)。结论 1我区壮族人群DR4与RA的发病无相关。2DR4基因阳性RA患者更易出现抗-CCP抗体阳性。3DR53基因阳性RA者与抗-CCP抗体阳性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东佛山地区汉族人HLA-DR4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记录53例类风湿关节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扩增法检测全部病例的HLA-DR4基因携带情况,比较HLA-DR4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X线表现。结果HLA-DR4阳性22例,基因频率为42%,阴性31例。HLA-DR4阳性组男性比例较高,发病年龄较大,病程较短,关节肿胀指数、疼痛指数较高,晨僵持续时间较长,关节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比例较高,出现骨质破坏和关节外表现的比例也较高;HLA-DR4阳性组的ESR,CRP和RF值较高,AKA和ANA阳性率也高于阴性组;但除ANA外,其余项目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佛山地区汉族人RA患者的HLA-DR4阳性率与省内其他地区汉族人RA患者的阳性率相近。HLA-DR4阳性组的RA患者的病情相对较HLA-DR4阴性组的RA病例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04、*01基因与武汉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78例RA患者和126例健康者的HLA-DRB1*01、*04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A患者DR4基因频率为52.5%,对照组为21.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R1基因频率两组无差异(P>0.05).RA患者HLA-DR4的主要亚型为DRB1*0405(32.1%)与对照组(6.3%)有显著性差异(P<0.01).DR4阳性的RA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关节侵蚀性病变明显高于DR4阴性的患者(P<0.01).提示HLA-DR4基因与RA患者易感性及疾病严重性相关,其主要亚型为DRB1*0405、DRB1*0401.DR4基因检测可作为一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