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爱华  陈洪 《全科护理》2009,7(31):2855-2856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24个月,优60例,良18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97.5%。[结论]加强围手期及康复期的护理干预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康复指导.方法对48例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7.3%,无1例发生感染及神经损伤.结论对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康复指导。方法:对48例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7.3%,无1例发生感染及神经损伤。结论:对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素芳  张秀明  阎艳  张秀英 《全科护理》2012,(31):2935-2936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20例病人手术80min~180min,平均116min,无硬脊膜、神经根损伤及其他严重损伤,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和变态反应。[结论]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1个月~6个月,优23例,良好7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3.8%,无神经根损伤及硬膜囊撕裂病例.[结论]加强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曹琳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583-585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探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等方法 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2004年1月~2008年3月行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加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等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138例患者,据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心理变化等制定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在术前、术后、出院等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系统全面科学的专科护理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心理负担,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单间隙159例,双间隙27例,共计213个间隙,均位于L4、5和/或L5S1。其中L4,129例个间隙,L5S1。84个间隙。突出类型:旁侧型146个,中央型67个。结果共摘除突出髓核213个。术后17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疗效按Maenab标准评分,优156例,良14例,可8例,优良率95.51%。一个间隙平均手术时间52min,两个间隙平均93min。出血量20—250ml,平均107ml。髓核遗留1例,经原切口椎间盘镜下再手术取出游离髓核组织约1.5g,术后症状缓解;术中硬膜撕裂6例均〈0.5cm,经放置明胶海绵,严密缝合切口,未发生脑脊液漏;神经根牵拉损伤2例,经药物治疗3个月痊愈。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护理和密切的手术配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行双间隙稚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和疗效。方法在应用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为2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摘除术中,选择L4.5,L5S1复合型椎间盘突出者52例(18.4%),采用同侧双切口入路或不同侧双切口入路对同侧或不同侧相邻的双间隙椎间盘突出者做髓核摘除术。结果接受本手术入路治疗的52例复合型椎间盘突出症者,其建立工作通道的成功率为100%,行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的优良率为96.1%。结论以同侧或不同侧作双切口入路在椎间盘镜下作相邻双间隙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ME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均佳,但前者创伤小、恢复快,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护理.[方法]对30例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人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13.6个月,2例病人术后出现暂时性神经根牵拉症状,最终缓解.30例经过精心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远期并发症,均获得满意护理效果.[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有其特殊性,重点在于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指导与协助病人早期康复训练,并可早期离床活动,对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李艳伟 《全科护理》2020,18(1):63-6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腰椎后路微创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以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接受腰椎后路微创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病人在术后没有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出现5例;对围术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4.1%,高于对照组的80.4%;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2%,优于对照组的74.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腰椎功能完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腰椎后路微创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事件发生,大幅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迅速减轻病人的疼痛,使术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从根本上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陈小菁  应潜 《全科护理》2009,7(31):2848-2849
[目的]总结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1个月~6个月,优23例,良好7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93.8%,无神经根损伤及硬膜囊撕裂病例。[结论]加强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后配合物理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有关问题。方法对120例患者经后路椎板在椎间盘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术后采用一系列康复训练和物理措施。结果手术操作时间30~120min,平均住院8d,门诊随访3~6个月。按有关标准评定其疗效,优108例,良9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达97.5%,治愈率90%。结论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配合康复物理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脊柱力学结构完整、住院时间短、疗效高、恢复快、患者痛苦小、乐于接受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臭氧结合胶原酶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在CT引导下行腰椎间盘穿刺,于髓核中注射臭氧,盘外注射胶原酶,使髓核氧化、脱水甚至干涸,突出物缩小或消失,从而解除了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结果]治疗的3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过缜密的护理,优良274例,10例半年复发,有效299例,无效6例.[结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及适应症,讨论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并与自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APLD)及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ED)比较。方法 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平均年龄39岁,病程平均16个月。全部病人都有腰痛和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及麻木,部分病人有间歇性跛行。CT及MRI检查7例合并中央椎管狭窄症。结果 术后47例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6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94%。结论 认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与APLD、MED比较,具有适应证广泛、手术优良率高、后期并症少、不损害脊柱稳定性、价格经济等优点。不失为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微内窥镜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5月-2001年5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病人36例。结果:平均随访7.5个月,治疗效果优良。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组织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术后病人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康复训练及物理方法配合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后配合物理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有关问题。方法 对120例患者经后路椎板在椎间盘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术后采用一系列康复训练和物理措施。结果 手术操作时间30~120min.平均住院8d,门诊随访3~6个月。按有关标准评定其疗效,优108例,良9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达97.5%,治愈率90%。结论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配合康复物理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脊柱力学结构完整、住院时间短、疗效高、恢复快、患者痛苦小、乐于接受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脊柱后路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及椎管减压治疗.疗效评定采用中华骨科学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结果]46例中术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4例, 基本缓解8例, 优良率91.3%.[结论]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板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6年5月采用后路腰椎板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并获得有效随访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个月~6年(平均12.3个月)。参照日本整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41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4%。结论:该法在对椎管进行有效减压的同时对腰椎生物力学功能影响小,治疗效果较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一种较好的方法。[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