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特定穴治疗卒中后便秘临床取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建立文献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深入了解临床发表文献情况,总结特定穴取穴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107篇文献,110首腧穴处方。从文献计量学发现2002年后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加,发表形式以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为主,期刊论文中,以非核心期刊论文居多,治疗方式主要是针灸、电针、温针灸。特定穴使用较高的前8穴位为天枢、上巨虚、中脘、足三里、气海、支沟、关元、大肠俞,以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使用较多。特定穴使用较多的是募穴,其次是五腧穴、下合穴。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穴位配伍中使用最多的是天枢穴,2个穴位配伍中发现天枢与上巨虚、足三里、气海、中脘、支沟使用较多,穴位关联性较强,天枢与上巨虚、足三里配穴为募合配穴;天枢与大肠俞配穴为俞募配穴,3个特定穴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发表文献质量普遍不高,特定穴在临床多用配穴,以募穴、五腧穴、下合穴使用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便秘经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便秘优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自2011年至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所有针灸治疗便秘的文献。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55篇,用穴47个,统计得出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大肠俞等;在所选用经脉中以胃经、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特定穴中选用募穴、下合穴、合穴以及背俞穴最多。结论:针刺治疗便秘疗效肯定,安全无副反应,以胃经、膀胱经、任脉及脾经腧穴最常用;多以俞募合配穴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字化期刊群(WF)建库至2020年6月30日的穴位埋线治疗IBS的所有文献共299篇,最终纳入文献47篇并建立穴位埋线治疗IBS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使用频次、归经、部位、特定穴及辨证取穴进行统计,对使用频数≥4次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总结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穴位埋线治疗IBS涉及腧穴44个,总使用频次为281次。使用最多的穴位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使用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及任脉,总频次为229次,占总频次的81.49%。涉及特定穴35个,占总穴位的79.55%,最常用的特定穴为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常见选穴部位为腰背部、下肢部及胸腹部,腰背部涉及10个穴位,以大肠俞最为常用;下肢部涉及14个穴位,足三里频次最高;胸腹部涉及11个穴位,天枢频次最高。证型以脾肾阳虚、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居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得到6个聚类群,其中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为重点取穴。结论穴位埋线治疗IBS疗效确切,通调肠腑为其基本治则,取穴以前后配穴与远近配穴为主,辨证取穴为辅,重视特定穴的使用。本研究对临床穴位埋线治疗IBS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整理中国知网近十年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文献,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用穴规律。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选穴规律。结果:纳入的35篇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腧穴有天枢、足三里、关元、中脘、脾俞、肾俞、大肠俞、气海、三阴交、上巨虚等;穴位配伍方面,出现频率最多的腧穴配伍组合有足三里、天枢配伍,足三里、关元配伍,天枢、关元配伍,中脘、天枢配伍,关元、天枢、足三里配伍,足三里、脾俞配伍等。结论: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以天枢、足三里、关元、中脘、脾俞、肾俞、大肠俞等为主要穴位。  相似文献   

5.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募穴位于胸腹部,二者都是脏腑之气直接输注的部位,与脏腑关系密切。脏腑发生疾病时,可在相应的背俞穴、募穴出现反应,某一脏腑有病时,可在相应的背俞穴、募穴进行治疗。俞募配穴法,是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常配合使用的临床配穴方法,其属于前后配穴法的范畴。五脏俞穴加膈俞穴由双侧肺、心、肝、脾、肾五脏的背俞穴加膈俞穴组成,可从整体上调节五脏、振奋人体正气,进而达到气血双调、阴阳平衡之目的。针刺五脏俞穴加膈俞穴可以达到阴病行阳的目的,从而治疗五脏虚损。刺募补虚法是王老用于调补“五劳七伤”之法,是通过刺激募穴达到深度调整脏腑精气,肃肺、养心、健脾、和胃、疏肝、补肾、理肠、利膀胱,补虚健体的治疗方法。应用的募穴包括:中府穴、膻中穴、巨阙穴、期门穴、章门穴、天枢穴、中脘穴、关元穴、中极穴。募穴既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也是邪气外泄之门枢,刺之既可深度调整脏腑精气,补虚健体,也可祛除邪气、和畅六腑。临床将已故针灸大家王乐亭先生创制的五脏俞穴加膈俞穴及其刺募补虚法相配合,加减运用于虚实夹杂的多种疼痛类疾病的治疗中,通补兼施,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选穴和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从建库起至2021年10月收录的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处方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及IBM 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98篇文献,纳入98个针灸处方,涉及穴位57个,使用总频次共计862次;应用频率最高的腧穴分别是中脘、天枢、足三里;腧穴归经以足阳明胃经、任脉及足太阴脾经最为常见;特定穴以募穴、五输穴和交会穴使用频率最高;分布部位以胸腹部多见;关联规则显示最常用的腧穴组合为“中脘-足三里-天枢”;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3个有效聚类组合。结论:针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选穴注重远近配穴、合募配穴,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1965年-2005年针灸学文献,探索针灸治疗结肠炎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以期为针灸标准化研究提供客观的、可靠的数据.方法 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结肠炎以足三里、天枢、大肠俞、关元、中脘穴应用频次为最,也是最佳组穴;治疗方法以针刺、灸法为主.结论针灸治疗结肠炎临床有效,但因用穴繁多,配穴不集中,故治疗本病穴位特异性凸现不明显,应加强穴位优选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近10年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选穴规律。方法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针灸""选穴规律"为关键词,通过对中国知网近10年来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将所纳入文献所选用的腧穴进行统计,计算出腧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频次,进一步分析腧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穴位为天枢、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脾俞、太冲、上巨虚、阴陵泉、下巨虚,经脉主要集中于任脉及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结论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穴位频次前3位为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穴,治疗本病处方选穴以任脉、足阳明胃经及相表里的足太阴脾经为主,辅以背俞穴及胃肠下合穴,穴位分布部位主要集中于四肢部和胸腹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便秘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干预措施、穴位处方等信息建立便秘针刺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分析针刺治疗便秘的腧穴配伍规律。结果纳入文献415篇,提取针刺处方415个,复杂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发现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支沟、大肠俞、中脘、关元、次髎、气海、百会、太冲、合谷、大横、三阴交、脾俞、照海、太溪、承山、肾俞为针刺治疗便秘的核心节点。关联规则分析示核心腧穴组合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支沟和大肠俞。结论针刺治疗便秘多用配穴,多远近配穴,多胃经穴,多用募穴、五腧穴和下合穴,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支沟和大肠俞为其核心腧穴组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针刺及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用穴规律。方法:电子检索2005年~2015年近10年万方、维普、CNKI三大中文数据库中针刺、穴位埋线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比较分析两者的临床用穴规律。结果:共纳入149篇相关文献,其中针刺为主(针刺加穴位埋线除外)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86篇,穴位埋线为主(针刺加穴位埋线除外)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63篇。其中天枢、中脘、足三里、大横、关元、气海、丰隆、三阴交等为针刺治疗肥胖病使用频次较高的主穴,天枢、中脘、丰隆、大横、足三里、关元、气海、带脉等为埋线治疗肥胖病使用频次较高的主穴。结论:针刺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选穴基本相同,临床上均多采用辨病加辨证的方式选穴,主穴多选取脾经、胃经、任脉上的穴位,腹部、下肢部选穴较多,募穴、合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配穴常需辨证分型,考虑选取相应受损脏腑所在经脉的五输穴、背俞穴及其相表里经脉的五输穴、下合穴,且无论主穴还是配穴,埋线背俞穴选取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古今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2010年1月—2020年9月CNKI、维普、万方、PubMed及《中华医典》(第五版针灸推拿类)中关于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文献,筛选提取针灸处方并做规范化处理,建立古今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进行处方选穴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25.0、SPSS modeler 18.0进行聚类关联分析,探究古今针刺治疗FC的腧穴选用规律。结果 共纳入166篇文献,提取针灸处方166条,腧穴87个,腧穴使用总频次581次。天枢使用频次最高,常选用经脉为:胃经、膀胱经、任脉、肾经;腹部、下肢、腰背部腧穴使用最多;特定穴中募穴使用最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主穴相关性最高穴位组为:天枢-上巨虚。结论 古今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以募合、俞募配穴为主,重视特定穴使用,尤其是募穴。  相似文献   

12.
张磊  张英  周馨  万冬桂 《新中医》2021,53(15):104-10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到2020年5月30日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平台中有关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中文文献,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EXCEL数据库中,并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1篇文献,在未区分具体癌症进行治疗的针灸处方中,胃经是最常选用的经脉,其次为大肠经、脾经。使用频次由多到少依次排序的5个腧穴分别为足三里、合谷、阿是穴、三阴交和内关,使用特定穴以五输穴、合穴、下合穴为主。针对不同脏腑癌痛进行治疗的针灸处方中,胃癌癌痛常用腧穴为足三里、中脘;肺癌癌痛常用腧穴为内关、肺俞、足三里;肝癌癌痛常用腧穴为太冲、期门、肝俞、三阴交。所选经脉以病变脏腑所属经脉和膀胱经为主,特定穴使用则以背俞穴、募穴、合穴为主。将使用频次≥5的高频穴位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得出4类结果。结论:针灸治疗癌痛,以合谷、足三里、内关、三阴交、阿是穴为基本穴位处方。根据不同脏腑的癌痛情况,应以病变脏腑所属经脉之合穴、募穴配合膀胱经相应的背俞穴为基础,联合应用基本穴位处方随症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灸法治疗慢性腹泻的灸法种类及用穴规律。方法:检索并提取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及Embase数据库收录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2月,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相应数据库,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SPSS Modeler18.0软件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3篇,共涉及灸法9种,以温和灸为主(20篇),共涉及腧穴33个,取穴总频次为251次,频次使用前五的腧穴分别为:天枢(36次)、足三里(33次)、神阙(29次)、中脘(26次)及关元(23次),应用频率最高的经脉为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聚类分析中的主要类群为脾俞-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中脘-足三里-关元、上巨虚和神阙;关联规则分析:天枢-中脘-足三里-气海-脾俞的相关性最高。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灸法治疗慢性腹泻以固本止泻、健脾利湿为原则;选穴以任脉穴和募穴为主,灸法以温和灸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分析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VIP)和PubMed中收录的以针刺为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归纳、分析其取穴规律。结果:共纳入64篇以针灸为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使用频次排名前10位的腧穴依次是三阴交、关元、中极、子宫、气海、足三里、肾俞、天枢、归来、中脘。结论: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穴多选取脾经、胃经、任脉和膀胱经上的穴位,以腹部和下肢部穴位使用频繁,选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为募穴、下合穴、交会穴和背俞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取穴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关于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对提取穴位处方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腧穴关联分析,运用IBM SPSS 22.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0篇,涉及腧穴86个,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天枢穴,其次为中脘、足三里、气海、上巨虚、关元、支沟、大肠俞等,最常用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与任脉,挖掘出30组具有较高相关性的腧穴,并将高频腧穴系统聚类为6类。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取穴具有一定规律,多为局部取穴、循经取穴,腧穴配伍包括合募配穴、俞募配穴、远近配穴等,为临床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取穴、配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1957~2005年针灸文献,探索针灸治疗腹泻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以期为针灸标准化研究提供客观的、可靠的数据.方法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针灸治疗腹泻足三里、天枢、神阙应用频次为最,也是最佳组穴.成人腹泻以慢性腹泻为主,多用灸法;小儿腹泻以急性为主,多用穴位贴敷、水针.结论针灸治疗腹泻,多以针刺、灸法为主,建议足三里、天枢为针灸治疗腹泻基础方,并可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穴位干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刺激方法及取穴与组方规律。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20年来穴位干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文献的刺激方法及取穴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干预方法以单纯使用灸法最多,占到所纳入文献的31.30%,其次为针灸并用。无论是针法灸法,还是穴位注射等其他方法,最常用的穴位均为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中脘和关元等,涉及的主要经脉有胃经、任脉和膀胱经。在运用针法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组方中,双穴配伍时以足三里、天枢组合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为74.24%;三穴配伍时以上巨虚、天枢和足三里组合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为37.88%。在运用其他穴位刺激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组方中,当运用双穴配伍时,支持度最高的为上巨虚配大肠俞或上巨虚配足三里,为34.67%;当运用三穴配伍时,支持度最高的则是大肠俞、天枢和足三里组合,为33.33%。结论:传统的针法灸法仍然是主要的干预方法;不同的穴位刺激方法所取用的主要穴位基本一致,所采用的组方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符合近端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由相关穴位与肠道的神经支配在脊髓水平的重叠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评价电针不同穴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差异,寻找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穴位组方。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配穴组(19例)、合穴配穴组(34例)、合募俞配穴组(26例)和西药对照组(25例)。俞募配穴组电针双侧天枢、大肠俞;合穴配穴组电针双侧曲池、上巨虚;合募俞配穴组电针单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以上3组前两周均每周治疗5次,后两周每周治疗3次。西药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1片(5mg),每天3次,连续口服4周。研究周期9周,包括基线评价1周、治疗4周、随访4周。以周自主排便次数为主要指标,排便困难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为次要指标进行治疗后和随访疗效评价。结果:根据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原则,将104例患者全部纳入分析。(1)治疗后4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P0.01),3个电针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随访时合穴配穴组可继续维持周排便次数的增加效应(P0.01),且优于俞募配穴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P0.01),而其余3组周排便次数没有良好改善(P0.05)。(2)治疗后合穴配穴组、合募俞配穴组和西药对照组对排便困难程度均有改善(P0.05,P0.01);随访时合穴配穴组和合募俞配穴组依然改善显著(均P0.01)。(3)治疗后合穴配穴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其余3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个电针组均可有效增加周自主排便次数,与西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疗效相当。针刺双侧曲池、上巨虚的合穴配穴法能显著增加周自主排便次数,改善排便困难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针刺疗效可持续4周,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较佳穴位组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基于电针天枢穴采用合募及俞募配穴法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针天枢穴配合双上巨虚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天枢穴配合双大肠俞治疗,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第4、12周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88.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结束后第4、12周随访情况比较:两组在粪便性质、排便时间、排便频率3个症状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电针天枢穴联合合募及俞募配穴法均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治疗方法,两者近期疗效相当,但远期疗效合募配穴法优于俞募配穴法。  相似文献   

20.
哮喘病古代针灸处方整理及配穴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整理古代文献中哮喘病针灸处方,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方法:检索清代以及清代以前的中医古籍,将收集的处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穴位出现频次的高低,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常用处方。结论:总结出以天交、膻中、肺俞等穴组成的常用处方,及治疗哮喘病应以局部配穴为主,结合远近、上下、前后配穴等的配穴原则;取穴以特定穴如多用背俞穴、气会穴为主,多取肺经、任脉及胃经穴;胸腹局部取穴重用任脉的天突、膻中、气海、中脘、璇玑穴的配穴原则与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