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康复指导。康复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还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疼痛程度、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康复组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系统的康复训练在老年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61例THA患者分为康复组36例和对照组25例,并全程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价训练效果,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进行Harris评分,康复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尽快恢复THA患者的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王兆芳 《中原医刊》2011,(17):72-7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并进行简要康复锻炼指导,术后3h开始康复训练,详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探讨将早期康复训练作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接收的40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在 Harris 肢体功能评分、Barthel 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占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中科学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肢体功能并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对 5 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 2 ~4周的系统康复治疗 ,在治疗前后做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Harris评分对照。 结果系统康复治疗后 ,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范围及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可增加患肢的肌力及关节活动范围 ,提高手术疗效 ,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早期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9年3月~2011年11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19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及护理,康复组采取系统的术前术后包括心理、康复指导训练以及个体化的康复方案选择,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67.0±1.7)分比(69.0±1.9)分,(73.0±3.2)分比(81.0±2.1)分,(81.0±3.7)分比(87.0±2.6)分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2/19)比46.7%(7/15),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术前、术后148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系统康复训练,同时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评分,观察其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失访12例,其余患者中术后1个月优79例,3个月优88例,6个月优106例.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系统化康复训练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宝凤  张萍萍 《华夏医学》2001,14(5):638-639
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 ,术后康复护理已成为髋关节置换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而早期的康复训练 ,则是获得理想疗效的因素之一。因此 ,自 1998年起 ,笔者对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制定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并严格执行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998~ 1999年底共收治髋关节置换的患者 5 2例。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30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40岁。对 5 2例患者进行生理、心理评估后 ,制定早期康复计划 ,其训练方法为 :1术后第 1天 ,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10~15次 /组 ,每 2~ 3h做一组 (夜间睡眠例外 ) ,4~ 6组 / d。2术后第 2天…  相似文献   

11.
龚剑秋  范顺武 《浙江医学》2011,33(7):1027-1029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系统性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均在术后早期开始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未进行早期系统性康复训练.于术前、术后第8周和术后第12周对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第8周和第12周时,观察组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积极的早期系统性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家庭干预。术后1、3、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可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训练与心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2月先后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9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功能康复护理要求给予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功能康复护理基础上,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理情况、生活自理能力、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反应,不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自理能力下降;干预后观察组在应对心理反应,降低焦虑和抑郁,主动进行功能锻炼,自理能力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干预相结合,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心理应对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赵生勤 《海南医学》2014,(11):1600-160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术后测量双下肢长度差,以患肢延长1~10 mm者作为延长A组(n=24),以患肢延长11~20 mm者作为延长B组(n=18),患肢缩短者作为缩短组(n=8),双下肢等长者作为等长组(n=10);随访1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评估各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年时髋关节功能。结果 (1)术后3个月HHS评分:延长A组与延长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两组明显低于缩短组和等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组和等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年HHS评分:延长B组明显低于延长A组、缩短组和等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A组、缩短组和等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延长A组术后1年HHS评分较术后3个月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B组、缩短组、等长组术后1年评分和术后3个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延长超过10 mm者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而且不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轻。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康复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康复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了进行骨科临床治疗外,同时按照手术方式设定术前康复以及术后护理康复程序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按照骨科临床治疗以及常规术后康复进行.结果 2组分别失访2例.治疗组Harris总分在术后14 d及术后4周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d治疗组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髋关节功能康复达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康复模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较早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肥胖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早期疗效影响分析。方法 对我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间300例需要行THA的患者根据入院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107例,BMI≥25)与非肥胖组(193 例,BMI<2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假体骨折、脱位、感染、深静脉栓塞),并分别在术后1、2、6个月时间比较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将以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相比较,前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深静脉栓塞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数发生率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假体脱位、假体骨折及感染的发生率,肥胖组虽然高于非肥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非肥胖组高于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会增加THA术中难度,增加TH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谭莉  王敏 《四川医学》2010,31(12):1889-189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训练,起坐训练,站立训练与步行训练。用简式Fugl-Meyer法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测定1次。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均有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偏心距的有效恢复对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靖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00-140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股骨偏心距的有效恢复与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测量术后双侧髋关节股骨偏心距,应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双侧偏心距差别〈4mm者32例,功能优良者占87.5%;而偏心距未达到有效重建者21例,功能优良者占6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偏心距的有效重建与髋关节功能恢复存在密切关系,重建良好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将6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患者入院后,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患肢正确护理,预防并发症,维持营养和电解质平衡,规范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恢复功能,两组比较,护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全髋置换术配合术后系统治疗与不配合术后系统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将本科收治的4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采取多模式镇痛、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当天开始渐进式系统功能训练,1周内患肢下地负重行走。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术后1周开始床上运动,2周后下地行走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月、半年、1年的患髋疼痛评分、临床功能、影像学评价、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7.2±0.6)d、下床时间(5.8±1.7)d、并发症发生率4.6%±1.2%、VAS评分4.1±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88.6±3.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配合系统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加快关节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其中长期临床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