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HBV-DeCi)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并评估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90 d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和病死组。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衡量ALBI评分、肝功能评分(Child-Pugh)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HBV-DeCi患者的预后判断能力。结果 ALBI评分、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上消化道出血是HBV-De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I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95%CI:0.708~0.837),与Child-Pugh[0.827(95%CI:0.762~0.880)]、MELD[0.848(95%CI:0.786~0.89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外,ABLI可作为预测HBV-De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有效工具,从而协助临床医生制定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指数(ALBI)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住院时间及合并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感染科住院的17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及38例失代偿期患者,分析两组间白蛋白-胆红素指数及其与终末期肝病(MELD)指数相关性,计算cut-off值(-1.83),将患者分为低ALBI组和高AL...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病人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相互关系,评价肝细胞再生能力,为临床选择肝移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8例肝炎肝硬化病人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组104例,B级组68例,C级组36例,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值,并进行分析。结果Child-PughA级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与总胆红素之间呈负相关(P〈0.05),Child-PughB级组和C级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与总胆红素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合成和胆红素分解代谢应该是肝脏的重要功能部分。代偿性肝硬化病人的功能恢复可能反映了肝细胞再生良好。失代偿性肝硬化或终末期肝病病人很难从预期的治疗中得益。对于这些病人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只要条件许可,应尽早选择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与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的相关研究,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46例AP患者,依据《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标准分为轻度AP(MAP)组(195例)、中度重症AP(MSAP)组(82例)和重症AP(SAP)组(69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313例)和死亡组(33例)。比较各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ALBI评分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分析ALBI评分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ALBI评分、APACHE Ⅱ评分、NLR、RDW均高于MSAP组及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LBI评分、APACHE Ⅱ评分、NLR、RDW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ALBI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NLR及RDW呈明显正相关(rs=0.563,0.372,0.25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I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为A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LBI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0.843~0.914),与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6)。以ALBI评分为-1.74作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85.3%,特异性为81.8%。结论 ALBI评分能反应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AP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 (TSB) /白蛋白 (AL B)比值在新生儿黄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TSB和 AL B,分析 1当 TSB<2 0 5 .2 ,=2 0 5 .2~ 2 5 6 .6 ,>2 5 6 .6 μm ol/ L 时 TSB/ AL B的比值 ;2生后 2 4,48,72 h及 >72 h的 TSB/ AL B比值 ;3比较在生后不同时间与不同 TSB时 TSB/ AL B比值的变化。结果 :1随 TSB值升高 ,TSB/AL B比值增高 ,当 TSB<2 0 5 .2 μm ol/ L,TSB=2 0 5 .2~ 2 5 6 .6 μmol/ L 及 TSB>2 5 6 .6 μmol/ L 时 ,3组间 TSB/ AL B比值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2生后 49~ 72 h,>72 h,TSB/ AL B比值与 <2 4h的 TSB/ AL B比值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或 P <0 .0 1) ;3生后 >72 h,TSB<2 0 5 .2 μmol/ L 及 TSB>2 5 6 .6 μm ol/ L 时 ,TSB/ AL B比值与 TSB=2 0 5 .2~2 5 6 .6 μmol/ L 时比值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对 TSB/ AL B比值的分析不支持“生后 2 5~ 48h,TSB为 10 2 .6~ 15 3.9μmol/ L 与 49~ 72 h,TSB>2 0 5 .2 μmol/ L”作为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TSB/ AL B比值支持在临床诊疗时 ,当 TSB在 2 0 5 .2~ 2 5 6 .6 μmol/ L 时要引起重视 ,而 TSB>2 5 6 .6 μm ol/ L 时 ,应采取及时和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 E)和前白蛋白(PA)在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同时纳入5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接受Ch E和PA相关检测,比较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血清PA、白蛋白(ALB)和Ch E水平。结果:肝硬化组A、B、C级的TT、PT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硬化组病情越严重的患者TT和PT值越大;肝硬化组血清PA、ALB和Ch E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硬化组病情越严重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越低。结论:Ch E与PA在肝硬化诊断中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观察指标,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包含血肌酐值的CTP评分在评估肝硬化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包含血肌酐值的CTP(CrCTP)评分对肝硬化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与CTP(Child-Turcotte-Pugh)评分和血肌酐值比较.方法 将2 66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肌酐值、CTP评分及CrCTP评分,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能力.结果 肝硬化患者死亡组血肌酐值、CTP评分及CrCTP评分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分析表明,血肌酐值、CTP评分及CrCTP评分在评估肝硬化患者预后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08、0.818和0.850.CrCTP评分评估住院肝硬化患者预后的AUC高于CTP评分和血肌酐值,CTP评分评估住院肝硬化患者预后的AUC高于血肌酐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肌酐值、CTP评分及CrCTP评分均可预测肝硬化患者的预后,CrCTP评分评估效率优于血肌酐值和CTP评分.  相似文献   

8.
白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鉴于广大临床医生对白蛋白应用存在误区,本文着重从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谈起,回顾其历史发展的曲折进程和半个世纪以来临床的懵懂应用,结合其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意在阐述其临床的适应证、作用效果,并通过其发展简史、目前临床应用情况,对其将来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此呼吁广大临床医生正确应用白蛋白,以期望白蛋白能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陈昌辉  马凤鸣 《四川医学》1996,17(4):216-217
早期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白蛋白四川省人民医院陈昌辉,李良忠,马凤鸣,饶绍琴,李海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毛晓兰,赵相发,叶长宁,杨以桡,兰大丽为了解早期新生儿不同日龄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探讨血清胆红素与白蛋白的关系,我们检测了241例早期新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δ-胆红素及昏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与肝移植患者肝功能变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监测20例肝移植患者舡胆红素、δ-胆红素/总胆红素、TB、Bu、Bc、CHE、ALT、ALB、PT、PT、APTT、FIB。结果16例患者TB、Bu、Bc、ALT、PT、PT(INR)、APTT随病情好转而降低,而CHE、ALB、FIB、长胆红素、δ-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4例患者TB、Bu、Be、CHE、ALT、ALB、FIB随病情恶化呈升高趋势,δ-胆红素、δ-胆红素/总胆红素、PT、PT(INR)、APTT呈降低趋势。统计分析表明:好转组与死亡组TB、Bu、Be、δ-B、δ-B/TB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LT、ALB、CHE、PT、PT(INR)、APTT、FIB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δ-胆红素、δ-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是反映肝移植后患者肝功能情况及预后更理想、敏感、有效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杨丰 《当代医学》2013,(9):77-78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CHE)和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研究200例肝硬化患者和90例健康者血清中CHE和AL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者血清中CHE和ALB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CHE和ALB水平与肝硬化程度明显相关,肝硬化程度增加,CHE和ALB水平降低。结论 CHE和ALB与肝硬化程度显著性相关,联合测定血清CHE和ALB水平有助于准确分析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肝硬化的预后治疗中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神经毒性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60例患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给予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白蛋白等,计算出B/A比值。并根据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结果,分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60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中,ABR检查异常者57例,ABR检查正常者103例;ABR检查异常组的ABR各波的PL、IPL均延长,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胆ABR异常组与高胆ABR正常组的TB平均值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ABR异常组与高胆ABR正常组的B/A比值平均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BR能早期反映胆红素引起的神经功能改变,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规检测手段;B/A比值较TB更能反映患儿血中游离胆红素的水平,可作为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危险因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 ase,CHE)水平变化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同时检测120例肝硬化和8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PA和CHE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组PA和CH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项指标均随Child-Pugh分级升高而明显降低。结论:血清PA和CHE水平变化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对判断肝硬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评分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出院后90天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90天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总胆红素比值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 月-2015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52 例相关临床数据。Log-Rank 检验与生存有关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Cox 回归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总胆红素(P =0.045)、前白蛋白/ 总胆红素比值(P =0.000)和肝性脑病(P =0.026)为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提示肝性脑病[HR=1.218,(95%CI:1.021,1.434)P =0.041]和前白蛋白/ 总胆红素比值[HR=0.712,(95%CI:0.609,0.853)P =0.000]是肝衰竭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前白蛋白/ 总胆红素比值>17.2 的患者预后好于前白蛋白/ 总胆红素比值≤17.2 的患者(P =0.000)。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总胆红素比值是肝衰竭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肝衰竭患者的预后预测具有良好的临床判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和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总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神经毒性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60例患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给予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白蛋白等,计算出B/A比值。并根据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结果,分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60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中,ABR检查异常者57例,ABR检查正常者103例;ABR检查异常组的ABR各波的PL、IPL均延长,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R异常组与ABR正常组的TB平均值比较,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R异常组与ABR正常组的B/A比值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R能早期反映胆红素引起的神经功能改变,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规检测手段;B/A比值较TB更能反映患儿血中游离胆红素的水平,可作为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危险因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腹水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促使肝硬化严重肝肾损害的主要因素。本文对 16 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肾功能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肝硬化并发SBP后肝肾功能损害的诊治水平 ,并进行较确切的预后评估。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 1998年 1月~ 2 0 0 4年 7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 5 6 3例 ,有 118例并发SBP ,其中男 96例女 2 2例 ,平均年龄 4 1.6± 3.4岁 ,肝炎后肝硬化 93例 ,酒精性肝硬化 14例 ,肝炎后并酒精性肝硬化 11例。SBP的诊断按照 1988年全国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SB)与肝纤维化标志物4项(PCⅢ、Ⅳ-C、LN、HA)的相关性。方法:9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ALB、SB主肝纤维化4项指标。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血清SB和肝纤维化4项指标(PCⅢ、Ⅳ-C、LN、H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和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血清ALB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血清ALB和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LB、SB及PCⅢ、Ⅳ-C、LN、HA水平对评估病情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确诊161例肝硬化患者的14项常用肝功能试验的评价,结果显示出血清γ球蛋白升高91例(82.73%)、总胆红素60例(67.42%)、锌浊82例(50.93%),而白蛋白降低77例(70.00%)。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γ-球蛋白升高68.29%和91.13%(P<0.01)、总胆红素41.03%和88.00%(P<0.01)、锌浊32.88%和65.91%(P<0.01),而白蛋白降低43.90%和85.51%(p<0.01)。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均值比较:γ-球蛋白升高27.8%和34.8%(p<0.01)、总胆红素1.6%和4.87%(P<0.01)、锌浊15.4%和17.4%(0.05>p>0.01),而白蛋白降低52.28%和42.29%(p<0.01),上述试验比其它试验有意义。四项试验总体均值95%可信限表明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由此提出血清γ-球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和锌浊对肝硬化的诊断和预后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