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冰冰 《中国校医》2021,35(3):220-222
目的 探讨分析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诊的50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52例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的52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测量患儿...  相似文献   

2.
3.
海敬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419-6420
目的:研究小儿重症病毒性脑膜炎康复护理。方法选取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急症期时需采用对症处理,确保呼吸通畅,给予神经营养素、激素、降颅压和镇静治疗。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比对照组患儿轻,体征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儿短;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伤残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伤残情况。且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加强康复护理,可以加快患儿症状和体征的恢复,并且有效降低发生伤残的概率,加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72例进行研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72例患儿进行分组,均分为康复组36例,常规组36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康复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指标.结果:康复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儿,并且康复组患儿的颅脑神经障碍、肢体障碍、意识障碍、惊厥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提高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和治疗效果,缩短患儿惊厥、肢体障碍、神经障碍、意识障碍等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本院儿科4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不同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治愈31例,好转5例,后遗症3例,死亡1例.结论: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可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增强患儿信心,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孙小莉 《工企医刊》2003,16(4):66-66
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的疾病。多数患儿病初表现为一般急性全身感染特征,当体温逐渐上升后,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逐渐出现惊厥发作、颈强直、木僵状态及异常动作。全部临床表现在起病3天至1周内出现。可持续存在1周至数周不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之上给予患儿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满意率为80.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它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9.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76-107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GMFM值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恢复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患儿肢体痉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综合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20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和完善的综合护理,死亡4例,遗留后遗症15例,其余患儿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天数(8.7±1.1)d,有效率90.6%.结论?完整、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死亡和致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72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掌握上海市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发病、分布状况、诊断现况和病原谱情况,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方法]采用病史检索方式,对2006年1月到2008年6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入院的72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2例病毒性脑炎分布于四个季节,发病以春夏季多见64例(占88.89%);男性55例(占76.39%),女性17例(占23.61%),男女比例为1∶0.31;本市20例(占27.78%),外地18例(占25.00%),输入性病例33例(占45.83%),1例为弃婴。72例病例临床诊断63.89%,病原学检测率36.11%。转归情况为全愈的42例,占58.33%;好转、无明显后遗症的21例,占29.17%;好转、但有后遗症(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的4例(3例为乙脑病毒阳性,1例限于条件未作检测),占5.56%;死亡5例,占6.94%。72例病例中37例病例按国家预防免疫接种程序接种,所占比例为51.39%。[结论]加强病毒性脑炎病原学检测,建立快速、简便、特异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刘宝兰 《现代保健》2014,(12):89-91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复发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复发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7%,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而且提升了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病例中肠道病毒感染的比例及流行型别分布,积累病原学诊断经验。[方法]采集2004至2007年监测病例脑脊液标本,细胞培养分离肠道病毒,RT-PCR诊断,组合血清中和试验与EVVP1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血清型别鉴定。[结果]246例标本肠道病毒分离阳性率19.5%,病毒分离与RT-PCR检测总阳性率34.5%;流行/暴发病例分离阳性率(41.2%)高于一般住院病例(13.8%);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44.7%~2.5%)。分离到的均为埃坷病毒(echovirus,ECV),其中ECV30型占43.8%。RT-PCR诊断阳性率(49.0%)显著高于病毒分离率(28.9%)。[结论]病毒性脑炎中肠道病毒占比例高,ECV30为常见血清型;RT-PCR诊断敏感、快速,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221-122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8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护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建湖县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的病因、流行规律及特征,为建湖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在建湖县人民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146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46例患者10岁以下的占82.88%;男性占69.18%,女性占30.82%;5—7月为发病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热患者占75.3%,热程平均3 d;头痛占89.7%,80%的患者头痛不超过3 d;呕吐占68.5%,多为非喷射状;嗜睡占43.2%。脑电图以轻中度异常为主,17.0%血常规正常,脑脊液检查74.7%颅内压力增高,18.1%蛋白含量增高,19.3%细胞数增加。结论该县2009年8个月内发生146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例,应引起重视,加强监测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脑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退热、降低颅内压、抗病毒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和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惊厥、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消失时间,以及体温、肌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SF-36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纳洛酮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实际康复作用,从而为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和相关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和对照组(未实施干预措施)各72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指标情况(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血糖三项指标)和康复时间。结果①干预组三项指标的正常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针对患者个体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88例SVE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94)和对照组(n=9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病情康复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