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估胃肠道病变磁体预标记辅助腹腔镜定位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4月-6月,拟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胃、结直肠肿瘤住院患者8例,在行腹腔镜切除术前接受了内镜下磁体预标记。术中通过腹腔镜孔道送入另一枚磁体,在磁体相互吸引力导引下,快速与病变附近预标记的磁体隔胃肠道壁而吸引在一起,实现病变定位。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8例患者术前标记及手术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8例患者全部术前内镜下成功标记病灶, 并实现了术中快速准确定位。内镜下标记平均用时为5.75±2.45min,术中定位平均用时1.94±0.56min。所有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肿瘤切除术,定位准确,结直肠肿瘤病灶平均近端和远端切除边缘分别为105和74mm,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 胃肠道病变磁体预标记辅助腹腔镜定位术简便、安全、准确;同时不增加额外诊治设备、无需消化内镜术中配合操作,大大减少院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内镜下自体血标记定位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术前应用的临床价值,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行结肠镜下自体血定位并随后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资料30例。腹腔镜手术中根据结肠浆膜面局部红色标记判断病灶所在位置。术中探查评估染色清晰度,观察有无注射自体血泄漏情况。所有患者在结肠镜下顺利完成自体血定位,无出血、穿孔和发热等并发症。腹腔镜探查可见清晰的自体血染色部位,未见染色弥散、泄漏污染术野情况。术后病理证实标本切缘阴性。说明经结肠镜下注射自体血是一种理想的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前病灶定位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迫切结肠病变ESD术后残留病灶的内镜定位手段。[方法]选择结肠病变ESI)术后追加手术患者37例。术前2h内镜黏膜下注射靛胭脂染色联合金属夹标记定位,术中结合腹部平片。[结果]内镜定位操作顺利。未见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手术追切病灶与术前内镜定位相符。准确率达loo%。[结论]术前2h内镜黏膜下注射靛胭脂染色联合金属夹标记定位准确、安全性高,为ILSD术后结肠残留病灶的外科迫切定位疗法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 LST)的内镜及病理学特征, 探索其癌变、黏膜下浸润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结直肠LST行内镜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变的内镜和病理学特征。用单因素分析寻找癌变、黏膜下浸润的危险因素, 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422例患者, 男224例、女198例, 年龄(63.45±9.23)岁。共456处LST病灶, 内镜切除标本长径(3.01±0.48)cm, 病灶长径(2.37±1.59)cm, 位于直肠115处(25.2%)、乙状结肠40处(8.8%)、降结肠26处(5.7%)、横结肠109处(23.9%)、升结肠112处(24.6%)、回盲部54处(11.8%)。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237处(52.0%), 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95处(20.8%), 预切开E...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体外磁牵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magnetic anchor-guide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MAG-ESD)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AG-ESD的不同部位消化道肿瘤患者36例。观察分析牵引成功率、病变完整切除率、牵引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6例患者中, 胃部病变9例, 十二指肠病变2例, 盲肠6例, 结直肠19例。35例(97.2%)成功进行磁牵引及病变完整切除, 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磁牵引用时4.0(2.0~9.5)min, 手术用时36(16~82)min。结论 MAG-ESD治疗不同部位消化道肿瘤牵引成功率及完整切除率高, 可缩短手术时间, 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磁牵引辅助内镜下治疗技术, 对于黏膜下剥离困难的病变可采用MAG-ES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pre-cut-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pre-cut-EMR)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LSTs)的临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re-cut-EMR治疗的结直肠LSTs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分析病灶临床特征与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共132例结直肠LSTs病变纳入研究,LSTs内镜分型中颗粒均一型29例(22.0%),结节混合型43例(32.6%),扁平隆起型58例(43.9%),假凹陷型2例(1.5%)。LSTs病灶直径(2.3±1.5)cm(2.0~5.0 cm)。病灶位于直肠36例(27.3%),乙状结肠15例(11.4%),降结肠10例(7.6%),结肠脾曲17例(12.9%),横结肠21例(15.9%),结肠肝曲24例(18.2%),升结肠6例 (4.5%),盲肠3例(2.3%)。LSTs病理结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8例(43.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9例(52.3%),黏膜内癌2例(1.5%),癌变3例(2.3%)。132例LSTs病灶应用pre-cut-EMR治疗,手术时间(25.3±13.6)min(20~65 min),病灶整块切除率95.5%(126/132),完整切除率100.0%(132/132)。术中穿孔2例(1.5%),均位于乙状结肠,病灶直径分别为4.0 cm、4.5 cm。术中即刻出血12例(9.0%),术后迟发出血2例(1.5%)。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创面愈合良好,随访期间病灶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内镜下应用pre-cut-EMR治疗直径<4.0 cm的结直肠LSTs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纳米炭联合钛夹标记对远端胃癌腹腔镜手术的定位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第九○○医院经内镜及病理初次确诊的胃癌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纳米炭联合钛夹标记组和非标记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标记组于术前1周内行内镜下纳米炭联合钛夹标记,然后行腹部平片,以此标记病灶原始位置,进而指导后续腹腔镜手术时对于病灶的定位及切除。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探查病灶时间、总手术时间、首次切缘阳性率、近端切缘距病灶长度。结果 69例患者中,其中标记组36例,非标记组33例,均在胃镜下一次性完成纳米炭及钛夹标记,标记过程中无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发生,无不良反应。标记组术中均清晰可见纳米炭标记点,术中探查病灶时间标记组短于非标记组[(10.20±1.94)min vs(25.08±10.49)min,P0.001],总手术时间标记组短于非标记组[(182.25±52.97)min vs(229.68±55.00)min,P=0.001],术中出血量标记组少于非标记组[(109.27±30.62)ml vs(124.93±31.76)min,P=0.041],近端切缘距病灶长度标记组短于非标记组[(3.01±0.92)cm vs(4.30±1.66)cm,P0.001],首次切缘阳性率标记组低于非标记组(0 vs 6.06%,P=0.225)。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内镜下纳米炭联合钛夹标记用于远端胃癌定位安全可靠,有助于外科手术中对原始病灶的准确定位并进行精准切除,可明显缩短总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提高远端胃癌腹腔镜手术中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判内镜下直肠异常隐窝病灶(ACF)与结肠病变及高癌变潜能肿瘤(AN)的关系.方法 接受全结肠镜检查的正常、息肉、腺瘤及癌的患者212例,在退镜时用0.4%靛胭脂对直肠进行染色,根据直肠ACF的数目对患者分级,无ACF者为0级,ACF数目为1~4,5~9,≥10者分别为Ⅰ、Ⅱ、Ⅲ级,统计分析ACF级别与结肠病变(息肉、腺瘤和癌),高癌变潜能肿瘤(≥1 cm,绒毛状、管状绒毛状,高度异型增生或浸润癌)的关系.结果 212例患者中,72例直肠ACF为0级,48例为Ⅰ级,41例为Ⅱ级,51例为Ⅲ级.直肠有ACF(包括Ⅰ、Ⅱ、Ⅲ级)的患者发生结肠病变及结肠高癌变潜能肿瘤的概率较无ACF者明显升高,其OR值(95%CI)分别为22.352(6.716~74.395),7.982(1.838~34.672).结论 直肠ACF对结肠病变及高癌变潜能肿瘤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灶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处理上消化道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病灶及黏膜下病灶作为入选对象,通过超声内镜和(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范围、性质,应用钩刀、IT刀、氩气刀及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ESD操作,步骤包括:(1)胃镜及黏膜染色确定病灶,针刀或者氩气刀标记病灶;(2)黏膜下注射含靛胭脂及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抬高病变;(3)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一圈;(4)自病变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术后应用抑酸、黏膜保护剂治疗,术后第1、2、6个月内镜随访,评价溃疡是否愈合以及病灶有无残留与复发.结果 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共153例患者进入观察研究.黏膜病变85例(溃疡型病灶2例,隆起型病灶48例,糜烂型病灶35例),病灶直径0.4~5.0 cm,平均2.0 cm;手术时间15~210 min.平均55min.所有病例均切除病灶,其中1例迟发性出血行内镜下紧急止血,7例穿孔均保守治疗愈合.随访期溃疡创面均愈合,其中4例复发,3例再次ESD完整切除病灶,1例手术切除.黏膜下肿瘤68例,52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余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病灶直径0.4~4.0 cm,平均1.2 cm;手术时间10~182 min,平均41 min;68例完整剥离黏膜下肿瘤,1例改行尼龙绳结扎治疗.1 1例穿孔均保守治疗,1例术后出血未控制行手术治疗.结论 ES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能实现较大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剥离,剥离的病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病变局部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为上消化道黏膜层病灶尤其是早期肿瘤以及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因结直肠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经超声内镜检查考虑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 后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断性治疗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例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通过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患者预后, 评估ESD作为惰性淋巴瘤治疗策略的有效性。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 年龄为55~71岁;术前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肠镜下2例表现为乙状结肠黏膜下隆起型病变, 1例为直肠黏膜下隆起型病变;均成功实施ESD诊断性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例和滤泡性淋巴瘤1例, 随访6~26个月, 均未再行内镜治疗或追加外科手术, 未行全身化学治疗。提示内镜下治疗惰性淋巴瘤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结直肠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结直肠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息肉直径0.6~2.0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EMR治疗。结果 98例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及术前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均为广基隆起性病变,共120枚,行EMR,留取完整标本病理检查,创面均给予钛夹封闭。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113例,高级别瘤变4例,局部癌变3例,7例切缘均无癌细胞,未追加外科手术。1个月后复查见病变部位黏膜光滑,未见息肉及病变黏膜残留。高级别瘤变及局部癌变7例随访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它处转移。结论对于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行EMR较既往单纯的高频电灼或氩离子凝固术有助于发现早期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治疗巨大结直肠平坦型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应用价值,并随访观察其复发率。方法经术前内镜检查评估及病理证实,符合内镜切除适应证,采用EPMR切除46例直径≥30 mm结直肠平坦型病变,均为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术后标本全部行精确的病理学评价。结果 46例结直肠LST患者中,病灶位于直肠38例,占82.6%,完全切除率93.5%(43/46),切除治愈率97.8%(45/46)。术后出血发生率为4.3%,均经内镜止血成功,无1例发生穿孔。术后病理均为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黏膜内癌6例。全组患者随访3~96个月,仅2例复发,复发率4.3%,再次内镜处理获愈。结论 EPMR是治疗巨大结直肠平坦型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掌握切除方法和技巧,可以完全切除病变,减少残留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结肠镜病变定位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镜下结肠或直肠切除手术已成为结、直肠肿瘤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对于腹腔镜下难于判断其病变部位者,应用结肠镜辅助术中病变定位,可保证腹腔镜手术顺利进行,避免中转开腹手术,我院2003年8月至2005年5月实施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48例,其中应用结肠镜手术中病变定位1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设计基于磁示踪技术、用于结直肠肿瘤标记定位的磁体,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用于结直肠肿瘤标记定位的磁体包括示踪磁体和寻踪磁体两部分,均为圆环状钕铁硼磁体。以8只健康Beagle犬为动物模型,结肠镜下在结直肠不同部位假定肿瘤位置,利用内镜下软组织夹将示踪磁体送至假定的肿瘤附近,并钳夹固定于肿瘤附近的肠壁。24 h后行腹腔镜手术,经主操作孔置入寻踪磁体于待切除的结直肠附近,寻踪磁体与示踪磁体相吸,从而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时对肿瘤位置的定位和识别。结果 成功设计并加工了示踪磁体与寻踪磁体,均采用N45烧结钕铁硼加工而成,表面镍镀层,示踪磁体与寻踪磁体在零距离时的吸力为16 N。8只Beagle犬均顺利接受结肠镜下示踪磁体的留置,24 h后均未出现示踪磁体脱落、移位等。腹腔镜下置入寻踪磁体后,两个磁体迅速精准相吸,顺利完成对肿瘤所在部位的定位,术中未出现任何副损伤。结论 基于磁示踪技术的结肠镜联合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定位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结肠镜检查中常见的肿瘤性病变之一,癌变率较高。目的:比较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L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88例结直肠LS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EMR(病灶直径大于2 cm者采用分片EMR)和ESD治疗,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整块切除率和1年随访期内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病灶。EMR组操作时间优于ESD组[(23.73±6.19) min对(65.13±13.76) min],ESD组整块切除率(97.7%对59.1%)和复发率(11.4%对31.8%)优于E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穿孔、术后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EMR组复发患者多为病灶直径大于2 cm者。结论:对于结直肠LST的内镜治疗,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方式。EMR操作时间较短,但直径大于2 cm的病灶更适合采用ESD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无黏膜下注射的结扎装置辅助黏膜下组织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ion, ESMR-L)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直径≤1 cm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内镜治疗的42例直径≤1 cm直肠NET患者,随机化入无黏膜下注射的ESMR-L组和ESD组,分别治疗21个病灶,比较2种内镜治疗方法的平均手术时间、病灶切缘、组织学完整切除率以及肿瘤下缘与垂直切缘距离等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无黏膜下注射ESMR-L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组[(10.10±1.37) min比(29.90±3.81) min,P<0.001];2组侧切缘及垂直切缘均为阴性,组织学完整切除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黏膜下注射ESMR-L组的肿瘤下缘到垂直切缘的距离明显长于ESD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内镜辅助下磁压榨术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闭锁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闭锁患者1例,使用小肠镜,经回肠末端造瘘口逆行末端回肠、结肠,将磁环送达直肠吻合口处,经肛门徒手置入另一半磁环,手指触摸及小肠镜下观察确认两片磁环隔吻合口吸引固定。对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患者顺利完成内镜辅助下磁压榨术,手术用时1.5 h。治疗过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约13 d磁环脱落,肠镜检查提示吻合口再通,再通处可见吻合钉残留,直径约0.6 cm。结论 内镜辅助下磁压榨术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闭锁短期效果可靠,可实现吻合口再通,为消化道闭锁患者后期进行传  相似文献   

18.
余娜  韦红  吴克利  蔡国豪 《山东医药》2009,49(46):78-79
目的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平坦型结直肠息肉的疗效。方法21例平坦型结直肠息肉,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切术,术后9—21个月内镜复查。结果21例中一次手术完全切除者15例,二次切除3例,三次切除1例。2例活检为直肠黏膜癌、且切缘残留癌细胞而中转开腹手术。病理示直肠绒毛状腺瘤9例,其中中度非典型增生5例,癌变3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3例,其中轻度非典型增生2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4例,其中中度非典型增生3例;乙状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合并中度非典型增生3例。降结肠管状腺瘤1例。横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合并轻中度非典型增生1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平坦型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LST)的内镜及病理学特征,探索其癌变、黏膜下浸润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结直肠LST行内镜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变的内镜和病理学特征。用单因素分析寻找癌变、黏膜下浸润的危险因素,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422例患者,男224例、女198例,年龄(63.45±9.23)岁。共456处LST病灶,内镜切除标本长径(3.01±0.48)cm,病灶长径(2.37±1.59)cm,位于直肠115处(25.2%)、乙状结肠40处(8.8%)、降结肠26处(5.7%)、横结肠109处(23.9%)、升结肠112处(24.6%)、回盲部54处(11.8%)。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237处(52.0%),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95处(20.8%),预切开EMR(EMR with pre‑cutting,EMR‑P)113处(24.8%),圈套器辅助ESD(ESD with snare,ESD‑S)11处(2.4%),共4处迟发性出血,5处术中穿孔。病理结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19处(26.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21处(48.5%),黏膜内癌82处(18.0%),黏膜下浸润癌34处(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小(>2 cm)、病灶位置(直肠)、内镜分型[假凹陷型(LST‑NG pseudodepressed type,LST‑NG‑PD)、颗粒均一型(LST‑G homogenous type,LST‑G‑H)、结节混合型(LST‑G nodular mixed type,LST‑G‑M)]、伴大结节(有)这4项为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分型(LST‑NG‑PD)、伴大结节(有)这2项为黏膜下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ST的4种亚型,其内镜和病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病灶大小、病灶位置、内镜分型、伴大结节,均为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分型、伴大结节,为黏膜下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治疗LST并发症少、安全有效,不同的内镜治疗方法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is期结直肠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通过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胃肠肿瘤中心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后接受补救手术治疗的34例Tis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内镜治疗情况、补救手术指征、术后病理等,并分析导致补救手术实施的主要原因。 结果全组34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58(30~78)岁,病变位于右半结肠6例、左半结肠17例、直肠11例。内镜下观察息肉形态属山田Ⅰ型7例、山田Ⅱ型8例、山田Ⅲ型17例、山田Ⅳ型2例;内镜切除方法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2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6例、内镜下黏膜分块切除术(EPMR)以及圈套器套扎切除术各4例。追加外科手术的指征包括可疑黏膜下浸润21例(61.8%)、基底切缘距离肿瘤<1 mm 21例(61.8%)、基底切缘或侧切缘阳性10例(29.4%)、分块切除8例(23.5%)。息肉病理中判断为肿瘤侵犯黏膜肌层24例(70.6%),无患者出现淋巴脉管侵犯或肿瘤出芽。内镜切除与手术切除间隔中位时间为14 d。术后病理结果:共10例(29.4%)患者出现癌残留,包括黏膜内癌残留8例(23.5%)和T1期腺癌残留2例(5.9%);中位淋巴结检出数12(3~34)枚,无患者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癌残留的危险因素包括切缘阳性和分块切除,非可疑黏膜下浸润患者均未出现T1期腺癌残留。 结论Tis期CRC内镜下切除后病理诊断的不明确性是导致追加补救手术的主要原因,外科治疗决策中可能高估了Tis期CRC发生黏膜下浸润的风险。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Tis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肿瘤学获益并不大,定期内镜复查可能是更加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