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做好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从该医院临床一线护士中共查出99例发生职业暴露,其中实习护士占62.63%,护士占26.26%,护师以上职称人员占11.11%。在护士职业暴露中,以针刺伤为主,其中静脉采血和输液拔针占58.59%;注射胰岛素后双手回套针帽刺伤占13.13%。暴露源血源性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47.48%,其他依次为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和梅毒螺旋体。结论该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人群主要是实习护士和初级职称护士,以针刺伤为主,加强培训和规范操作流程为主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现状和特点,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并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437名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采用《医务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处置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职业排前3位的分别为在职护士、在职医生、实习护士。护士(包括在职护士、实习护士和规培护士)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较高,占56.4%,且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频率排前2位的分别为>1次·年-1、1次·1年-1。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科室排前2位的分别为外科和内科,暴露源排前3位的分别为暴露源感染性疾病筛查全阴、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职业暴露致伤的方式以针刺伤为主,占44.9%。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暴露发生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传染病医院2009-2011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期间该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中共职业暴露50例,其中护士占86%,主要是针刺伤,构成比高达90%。职业暴露血源性疾病病原体以乙型肝炎(HBV)患者为主,占6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6%,其余为其他血源性疾病因子。结论传染病医院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针刺伤是造成职业暴露的最主要的因素,HBV为最重要的感染因子,应重点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状况,分析职业暴露原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监测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其职业、科室分布,暴露源病种、职业暴露发生的环节、暴露后评估、血清学水平检测、预防用药及心理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6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中,护士发生率最高,占62.50%,其次医生,占23.21%;主要发生科室是内科,占37.50%;主要暴露源是乙型肝炎,占46.43%,其次梅毒,占28.57%;护士拔针操作环节占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首位,占39.29%;锐器伤46例,占82.14%.暴露后均由专职医生进行评估和心理干预,全程免费进行血清学水平检测,26例预防用药,占46.43%.经6个月目标性监测,无1例感染.结论 医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极易受到血源性病原体的危害而发生职业暴露,应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教育和培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暴露发生,确保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情况,提高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职业防护水平.方法 依据某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对48例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经过6个月至3年的随访,48例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者HBsAg为阴性.48例乙型肝炎病毒接触者护士42人,占87...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并探讨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9人次有血源性职业暴露史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中,以工龄<5年和护士岗位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3.99%和7.20%。职业接触多发生在重症医学科和外科,发生率分别为10.84%和6.78%;职业暴露中锐器伤占86.60%,发生部位主要是手指占89.95%。锐器伤者中有60.29%的人在操作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伤后有94.74%的人立即进行冲洗、挤血等局部处理。结论 职业暴露人员中以低年资人员和护士居多,锐器伤为主要暴露方式,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和树立防护措施意识。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b>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连续4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b>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为高发人群,占62.56%;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6.92%;血源性病原体中,乙型肝炎病毒占67.18%;暴露时的关联操作以医疗废物处置居首位。结论 <\b>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预防职业危害的能力,改变错误行为习惯,实施标准预防措施,推行使用安全器械,从而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原因及感染情况,探讨减少护士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 调取本院2007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对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分布、暴露源种类、暴露部位及暴露后的处理等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共发生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31人次,其中针刺伤29人次,占93.55%;体液溅入眼内2人次,占6.45%.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是手术室、急诊室.暴露原因以拔针操作、静脉输液操作、静脉抽血最常见.暴露部位手及手指占90.32%.暴露源乙型肝炎最常见.31人次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及后续处理正确,零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预防教育,改变不良工作习惯和危险工作行为,早期、规范伤口处理,建立暴露后上报和及时反馈的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现状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住院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检测的必要性及医务人员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本院2010-2014年的244 718名住院患者HBs 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及691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资料汇总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间,本院住院患者血源性病原体阳性检出率(%)逐年增高:HBs Ag为8.93-9.90(9.52±0.369)、抗-HCV为0.39-0.49(0.44±0.036)、抗-HIV为0.81-1.17(0.98±0.137)、抗-TP为8.12-10.02(9.31±0.638);医务人员职业暴露691人次中,工龄5年者占85.67%(592/691),暴露源为4种主要血源性病原体者占86.39%(597/691),其中HBV 333例、HCV 11例、HIV 17例、TP 236例,暴露后处理措施规范者仅占37.92%(262/691)。结论医院血源性病原体检出率较高,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也较为常见。重视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标志物检测,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系统化的防护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的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89例,暴露最高的是护士(68.5%),其次是实习护士(18.0%)、医生(9.0%)和实习医生(4.5%);工作时间5年以下占53.9%,以内科系统医务人员发生暴露为主(55.1%);暴露部位手指、手背、手掌及其他部位分别占62.9%、23.6%和13.5%;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伤(88.46%),拔针、清理锐器为高危环节;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47.2%)、梅毒(30.3%)、丙型肝炎病毒(5.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6.7%)。[结论]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改善护理用具,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防护体系,能有效预防职业暴露发生,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了解掌握昆明市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及管理现状。方法 收集2010-2014年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共有160名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其中护士发生率最高,占49.38%;其次为实习生和医师,分别占21.25%和14.37%;工作年限<5年者是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占75.62%。职业暴露以锐器伤为主,发生的操作环节主要以输液拔针(28.75%)、收集医疗废物(16.88%)和采血过程(16.25%)居多。结论 护士及低年资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优化医院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培训、建立职业暴露监测体系并实施暴露后正确处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12.
28例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订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报告系统,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共收到28例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报告。其中锐器伤18例,血液或体液暴露10例。最常见的暴露物为血液,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比率最高,达60.71%,暴露多发生在静脉输液结束拔针、手术缝合及处理废物时。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医务人员均进行了紧急及相关干预处理,经追踪随访,无1例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预防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暴露发生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暴露后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13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采取防范措施。方法通过询问和调查表方式,对本医院13例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了解,分析发生的原因和所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 13例血源性暴露者均为本医院医务人员,其中6名医生和7名护士。13例暴露血源分别来自9例乙型肝炎病人和4例丙型肝炎病人。所有暴露者均在暴露发生后按规定方法进行了处理,均未发生感染。发生血源性暴露的原因主要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淡漠、技术操作不规范有直接关系。结论该医院在连续3年时间内,发生13例医务人员受到血源性职业暴露,接触的血液均来自血传性病人,但未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56份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表进行分析,掌握发生锐器伤人员的职业分布、产生职业暴露操作环节及损伤部位等,了解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结果锐器伤是造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医生(27.25%)和护士(66.57%)是医院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发生职业暴露的锐器种类以手术缝针、头皮钢针、一次性注射器为主;医生锐器伤主要环节是手术缝针,护生锐器伤发生时机分布较多,手是主要的暴露部位。结论预防及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应建立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规范标准性预防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源性致病因子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的分布及其发生因素,制定可行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血源性致病因子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该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64例,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HBV)是职业暴露中最主要的血源性病原体,护士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注射器针头及锐器分类放置不当分别是导致锐器伤的主要锐器物和主要环节。结论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完善医疗废物锐器分类,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等能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加大乙肝知识宣传,提高医护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率是减少医护人员被乙肝感染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研究防护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和防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建立防护措施。结果 该医院所发生的80例次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65.00%,初级职称医务人员占78.75%。职业暴露事故中,针刺伤占83.75%,职业暴露发生后98.75%暴露者进行了立即处置。主要处置措施是局部挤血后用流水冲洗并消毒,接受预防性药物治疗者占66.25%。结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发生于护士和低年资医务人员,加强重点人群职业防护培训和及时进行处置是主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侯艳玲  马静 《华西医学》2013,(2):292-294
目的总结医院职业暴露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护士是医院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占52.3%,其次是医生、实习生,分别占21.6%和20.5%;暴露源以各种针刺伤为主(79.5%),其次是手术器械损伤(12.5%);不同科室发生职业暴露的频次不同,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是:监护室(20.5%)、急诊科(13.6%)、消化内科(11.5%)、神经外科(6.8%)、手术室(5.7%)等;42.1%的职业暴露由接触过明确病原体患者的针头器械导致,源患者携带血源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比率较高,其中乙型肝炎占27.3%。结论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危险,各方应当采取对策,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及规范操作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危险因素,为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医务人员上报的职业暴露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0年该医院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179例,其中工作年限少于5年的人员为职业暴露主要人群,占67.04%。职业暴露以锐器伤为主,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94.6%。职业暴露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35.75%。有98.9%的护理人员发生暴露后应急处理正确。结论 医务人员中发生职业暴露者以护理人员为主,锐器伤者占90%以上,危险因素主要是不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其职业、工作年限、暴露源、暴露方式和暴露原因。结果 515名职业暴露者以护士为主,占67.77%;工作年限<5年的占63.50%;暴露源以乙肝病毒为主,占65.08%;锐器伤是主要暴露方式,占94.56%,其中针刺伤占91.38%;暴露地点主要在病房,占64.85%。最易发生暴露的环节是注射或采血时被针刺伤,占38.83%;其次是丢弃或整理锐器时针刺伤,占23.30%。结论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疫苗接种,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及处置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云南勐海县25家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25家医疗机构946名医务人员,其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145人、151例次.在医务人员中以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构成比为18.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