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心功能状况。方法对22例儿童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其中男10例,女12例,手术年龄8.5个月(3 d~11岁),体质量6.35(2.7~43.6)kg。因先天性心脏病术后Ⅲ°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起搏器18例,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阿斯综合征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各1例。随访3个月~5年3个月,收集患者检查结果及心室夺获阈值、电极阻抗等电生理学信息。结果除1例植入双腔起搏器外,其余均植入单腔起搏器。与心动过缓有关的临床症状消失,患儿发育良好,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有2例(9.1%)患儿死亡(原因不明),3例(13.6%)出现电池提前耗竭而重新植入起搏器,未出现电极断裂、移位及囊袋感染等并发症。末次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6%±6%,有1例(4.8%)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1%,没有因心力衰竭入院的患者。将末次复查心室夺获阈值、电极阻抗、灵敏度与植入起搏器即刻进行比较,未发现显著变化。结论心外膜起搏近、中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本组出现因安装单腔起搏器导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进一步优化起搏器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2.
报道4例经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导线失败的患者进行外科植入心外膜电极,3例心力衰竭病人因心脏冠状静脉解剖结构问题不能经心脏静脉途径植入左室电极,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因多次更换起搏器,上腔静脉完全闭塞无法植入右室电极导线。4例均在全麻下成功经开胸手术植入心室心外膜电极导线,术后随访起搏感知参数正常。第1例左室心外膜电极导线于术后3年断裂,第2例术后7个月死亡,改进肋间隙处电极导线固定方法后,第3、4例分别随访29和12个月,均未发生电极断裂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左束支起搏(LBBP)治疗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BBP组和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组,每组30例。于术中,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监测两组的心室电极夺获阈值、电极阻抗、R波振幅,并行心电图检查测定QRS波宽度,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行胸片检查有无电极移位,观察有无起搏器囊袋感染。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两组心室电极夺获阈值均呈下降趋势,LBBP组各时间点夺获阈值水平均显著低于RVOTP组(P<0.05)。两组R波振幅呈上升趋势,电极阻抗呈下降趋势,但两组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各时间点,LBBP组的QRS宽度均较RVOTP组显著缩窄(P<0.05),但两组LVEDd和LVEF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起搏器囊袋感染和起搏器电极脱位。LBBP组出现室间隔穿孔1...  相似文献   

4.
2例患儿,年龄分别为3岁、3岁6个月,均因运动耐力下降就诊,患儿分别于2.5年和1年前因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心外膜电极(1例植入单腔起搏器,电极放置于右室心尖部;另1例植入双腔起搏器,起搏位点为右房+右室心尖部),术后分别设置起搏频率为100~140次/分和110~180次/分。入院后心脏B超示左室舒张未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45~0.50和0.35~0.40。考虑为心室起搏频率过快所致的心功能受损,均予其下调起搏频率为70~140次/分。经上述处理后1个月随访时2例患儿心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病人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54例高龄老年人(年龄≥80岁),分析其临床特征、植入电极参数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高龄老年人起搏器植入以病窦综合征为主(104例,68%),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50例,32%);合并高血压134例(87%),合并冠心病94例(61%),合并2型糖尿病31例(20%),合并脑梗死30例(19%)。心房电极起搏阈值为0.67 V±0.31 V,感知3.70 m V±1.67 m V,阻抗566.7Ω±109.7Ω;心室电极起搏阈值为0.55 V±0.31 V,感知10.5 m V±4.1m V,阻抗757.9Ω±207.8Ω。3例病人发生围术期并发症,2例为气胸,其中1例保守治疗后吸收,1例行胸腔穿刺引流后好转;1例为心房电极脱位,行电极复位术。结论高龄老年人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我院34例婴儿及儿童经心内膜方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经验,探讨相关的方法学、参数设置及评价疗效.方法 患儿3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自5个月至13岁,平均(5.26±3.92)岁,体重5~43(16.66±8.42)kg.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三度房室阻滞1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高二度及三度房室阻滞3例;先天性三度房室阻滞8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伴二度房室阻滞1例;窦性静止1例;心房静止1例;慢-快综合征1例;病毒性心肌炎后三度房室阻滞1例.起搏器植入技术、程控及随访等有一些与成人起搏不同的特殊性.结果 选择插管的静脉途径为,经右头静脉10例,经右锁骨下静脉17例,经右颈内静脉6例(5例为1岁以下),心内膜电极行心外膜起搏1例.脉冲发生器的埋藏部位为,置于右侧胸大肌内16例,置于右胸前皮下18例.起搏方式为,VVIR 16例,VVI18例.起搏频率60~90(68.09±9.85)次/min,起搏阈值0.2-2.2(0.72±0.41)V,感知灵敏度3.6~29.0(8.97±4.87)mV,阻抗394~1000(652.06±140.72)Ω.所有患儿体动阈值均设置于低挡.18例术后首次植入起搏器的患儿,距植入术日13~300(67.17±90.25)d.巳随访1个月至7年.1例术后7个月发生电极导线头端移位至起搏功能丧失.2例随访中发生扩张性心肌病,经改变起搏参数后好转.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起搏器植入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半年猝死,原因不明.结论 我们的经验表明只要注意与婴儿及儿童有关的一些特点,并在植入、程控及随访中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永久起搏器植入在婴儿及儿童的应用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原因,并对术中电极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埋藏式起搏器更换术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0~98岁,17例患者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其中更换电极11例. 结果:28例起搏器更换术中,起搏器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25例,电极绝缘层破裂1例,囊袋皮肤无菌性破溃1例,囊袋感染1例.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3~11年(平均8.3年).植入起搏器时起搏阈值为(0.44±0.27)V,更换时起搏阈值为(1.08±0.53)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时电极阻抗为(547.52±126.35)Ω,更换时电极阻抗(723.22±103.30)Ω,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测量数据显示,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8年后大多数的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更换起搏器时单极心室电极直接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患者,在起搏电能耗竭更换起搏器安置术中,应用起搏分析仪直接测量原心室起搏电极参数,并随访观察更换后起搏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至测量时原心室起搏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64~172,平均(109.2±26.4)个月,首次埋置时的起搏阈值为(0.64±0.32)V,更换脉冲发生器时为(1.55±0.62)V(P<0.05),更换脉冲发生器时,起搏电极阻抗(756.5±156.8)Ω,更换起搏脉冲发生器后,继续使用原心室起搏电极79例,术后随访1~151,平均(68.3±30.6)个月,3例于更换术后17~46个月,出现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重新手术时发现为导管不全断裂、绝缘层包鞘破损,其余病人起搏与感知功能均良好。结论:心室单极起搏电极使用约9年以后,大多电极的直接测量参数仍在良好范围,可以考虑继续使用,但必须注意随访,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原因,并对术中电极处理进行探讨。方法:埋藏式起搏器更换术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60~98岁,17例患者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其中更换电极11例。结果:28例起搏器更换术中,起搏器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25例,电极绝缘层破裂1例,囊袋皮肤无菌性破溃1例,囊袋感染1例。心室电极在体内埋置时间为3~11年(平均8.3年)。植入起搏器时起搏阈值为(0.44±0.27)V,更换时起搏阈值为(1.08±0.53)V,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植入时电极阻抗为(547.52±126.35)Ω,更换时电极阻抗(723.22±103.30)Ω,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测量数据显示,心室起搏电极使用约8年后大多数的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损伤电流(COI)对主动电极导线植入的指导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心房、心室均为主动电极导线新植入的双腔起搏器患者,记录电极旋入心肌即刻、旋入后5 min的COI,同时测试该时间点的起搏参数(COI组);选取相同条件同期植入但术中未记录COI、只测试起搏参数的患者作为常规对照(常规组)。分析COI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及心房、心室COI的特点,比较两组参数及长期随访的结果。结果共纳入85例患者,COI组40例,常规组45例。COI组中,主动电极导线旋入后即刻,COI即达到最高峰,图形特点明显,表现为最大幅度的PR段或ST段抬高[心房(2.81±0.57)mV,心室(10.12±2.38)mV]和最长的腔内心电图时限[心房(252±29)ms,心室(322±38)ms]并持续5 min以上;心房、心室旋入后即刻阈值显著高于旋入后5min[心房(1.83±0.89)V vs (1.10±0.61)V,心室(0.91±0.37)V vs (0.59±0.23)V,P均≤0.001),COI明显但阈值高的患者延长等待时间可获得明显下降的阈值,避免反复更换电极位置。两组的近期和远期随访参数均维持在正常范围,与常规组相比,COI组长期起搏参数更趋稳定。结论主动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通常数分钟内稳定下降,常规起搏参数可满足多数患者术中测试的需要;显著的COI,常预示阈值会有明显的下降,在心房电极导线表现更为明显,术中选择性使用,对即刻短暂的高阈值有较好的判别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例先天性心脏病男性患者,因三尖瓣置换术及卵圆孔缝闭术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因经济原因,安装国产秦明3212M单腔起搏器,术前胸片显示心胸增大,心脏彩超显示中-重度心包积液,为起搏器高度依赖,术中左室心外膜电极经冠状静脉窦成功植入,过程顺利,术后随访一年内起搏器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2.
我科1998年1月至10月共植入具有自动夺获功能心室起搏器6例,男4例、女2例,年龄64.3±10.5岁。植入起搏器的适应证为病窦综合征2例、度房室阻滞2例、度型房室阻滞2例。其中合并阵发性心房扑动1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2例。植入起搏器均为Pacesetter公司的RegencySC (VVI型),电极亦为该公司提供的带有激素释放功能的低极化1470T双极电极。起搏器植入手术与普通VVI起搏器相同。术中除常规测定起搏阈值、阻抗、R波振幅外,尚需加测刺激除极波(ER)的振幅。术后当天,用APSu3250型程控仪将起搏器自动夺获功能打开。术后1周及1,3,6,9个月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完成1年规律随访的19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曝光时间、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心尖部或右心室间隔部)、术中测试参数、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年程控参数等数据。结果 195例病例资料中,出现电极穿孔1例、电极脱位3例、囊袋渗液8例、囊袋血肿7例、囊袋感染2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2例,列为并发症组(n=23),无并发症发生的列为对照组(n=172)。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年龄、性别、原发病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病史)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并发症组患者术中曝光时间更长[(26.09±7.56)s vs.(22.67±3.47)s]、术中照射总射线量更多[(237.22±14.59)mGy vs.(225.16±21.51)mGy],术中及术后心室电极阻抗偏低[(597.22±95.05)Ω vs.(668.64±141.84)Ω]、[(476.96±80.86)Ω vs.(531.39±110.31)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术曝光时间长、术中总射线量多、心室电极阻抗偏低与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8岁,因症状性间隙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人工双腔心脏起搏器,术中、术后一周随访,心房、心室电极导线感知、起搏功能均正常。术后40天随访时发现心室电极起搏阈值升高,经胸片、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导致心肌穿孔。给予留置原起搏器电极,放置新的电极导线的处理,之后患者无不适主诉,随访起搏功能正常,原心室电极导线再无移位。  相似文献   

15.
一例32岁女性4年前接受心脏移植,术后立即出现心动过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性心外膜起搏器(Cosmos 283-01,Intermedics,Inc.),程序为DDD型,起搏频率90bpm,心室率限于128bpm,房室延迟时间260ms,心室后心房不应期200ms,无起搏器相关问题出现。 心导管复查之初情况良好,当猪尾导管拉回通过主动脉瓣时,出现室早和短阵性室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患儿,男,9岁5个月,9年前因室间隔缺损、肺动肺高压行室间隔修补术,术后1个月因发现Ⅲ°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使用心外膜电极永久起搏器Medtronicprodigysrr/8160型心外膜激素电极VVIR(频率反应性心室起搏型),近1个月反复头晕乏力,无晕厥、黑矇,于2018-01-23入住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入院心电图示:右心房下部心律+交界性逸搏心律,Ⅲ°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见图1;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3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拟植入VVI型永久起搏器。术中发现左上腔静脉永存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心室被动固定电极导线,术后随访6个月,起搏参数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具有心室自动夺获(auto capture)功能起搏器植入后的auto capture值.方法植入28例具有心室auto capture功能起搏器,植入后开启auto capture功能,随访auto capture值.结果20例术后第3 d autocapture值<1.0 V,8例术后第7d auto capture值<1.2 V.随访26例auto capture值保持在1.2 V以下,2例因不能耐受自动阈值搜索过程而关闭auto capture功能.结论植入具有心室auto capture功能起搏器既能节约能量输出,延长起搏器寿命,又能保证心脏安全起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同时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对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7例老年房颤患者在长征医院接受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同时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及术后随访平均(7.7±4.9)月时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患者术后心悸、气短、头晕、胸痛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分别提高120%、104%、94%和25%(P均0.01);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P0.01)。与术前相比,7例患者术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11.6±2.3)mm∶(9.1±1.4)mm]、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Ts)[(17.1±5.1)mm∶(11.8±1.2)mm]、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11.0±2.1)mm∶(9.1±1.4)mm]、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16.3±1.9)mm∶(12.2±0.8)mm]显著减小(P均0.05)。3例植入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的患者,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无明显变化。心室按需型起搏器。6名患者术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较术前显著增大[(30.0±6.4)mm∶(34.0±6.4)mm,P=0.01]。无起搏失灵、起搏电极脱位、囊袋感染及起搏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症状严重、药物疗效差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同时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能显著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左心功能及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86例,拟采用植入起搏器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RVAP组在右心室心尖部植入起搏器,RVMSP组于右心室中位间隔部植入起搏器,分别在电极植入后5 min及电极植入后12个月时记录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左室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左室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E/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DS)、左室射血分数(LVEF),植入后5 min测试心室电极参数,比较两组持续性心房颤动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状况。结果术后12个月时,RVAP组和RVMSP组CI分别为2.41±0.31、2.70±0.29,SV分别为(70.34±8.14)mL、(80.13±8.79)mL,E/A分别为1.27±0.32、1.68±0.35,LVEDD分别为(48.35±8.97)mm、(42.68±9.54)mm,LVEDS分别为(39.15±8.24)mm、(31.57±8.42)mm,LVEF分别为(53.37±10.51)%、(60.24±11.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在电压阈值高于RVMSP组[(0.68±0.12)V与(0.61±0.10)V],R波振幅低于RVMSP组[(17.24±2.53)mV与(18.91±3.18)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为27.91%(12/43)、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8.84%(21/43),均高于RVMSP组的6.98%(3/43)、9.30%(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χ~2=16.298,P0.05)。结论右室中位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有利于双心室收缩同步性,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促进心功能的恢复,降低心律失常远期风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