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2):65-66
目的:本文对结节病误诊结核病18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结节病认识。方法:通过临床观察,胸部x线,纤支镜活检,实验室检查分析。结果:造成误诊原因为①对结节病认识不足,②胸部x线易混淆,③病理检查取材困难,Keveim试剂来源限制,难以取得病理依据。结论:胸内结节病难以排除结核病时,可作SACE活性测定,纤支镜内肺活检及肺功能检查,以提高结节病诊断与结核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3.
4.
细胞移植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细胞移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Huntington病、癫痫等疾病的治疗现状,同时还介绍了基因工程和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中枢神经症状患者临床分型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1992~2001年收治的HFRS并发中枢神经症状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将HFRS并发中枢神经症状病人按临床表现分为6型:①中毒型22例;②脑膜脑炎型20例;③头痛型26例;④脑出血型13例;⑤癫痫发作型7例;⑥昏迷型10例。结论:HFRS中枢神经并发症都见于重型及危重型,病程各期均可出现,死亡率明显高于无中枢神经并发症者。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所出现的中枢神经症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8.
9.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其具有强大的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氧化应激等。除了已广泛应用于缺血脑卒中的治疗外,近来还发现对出血性脑卒中、脑和脊髓损伤、神经退行性病变、癫痫、周围神经病以及神经痛等疾病也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该文着重对依达拉奉在神经科各类疾病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为依达拉奉在神经科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总结1994 ̄1999年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6例的临床经验。结果:6例病人中,5例椎管内囊肿一次性手术全切除;1例手颅窝囊肿第1次手术部分切除,1年后复发,第2次手术全切除。结论:手术切除的肠源性囊肿大多位于椎管内,少数位于后颅窝。术前定性诊断困难。CT、MRI等可发现囊肿,若同时发现合并有其他畸形如:脊柱裂、椎体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肺结节病患者肺泡灌洗液中部分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例肺结节病患者和1例对照者肺泡灌洗液中的基因表达,选择明显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肺结节病患者和对照者肺泡灌洗液中的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RGS5,CCL16,CCL5,IL-18的Cy5/Cy3比值〉2.0,基因表达上调;ADAM9和IL-6的Cy5/Cy3比值〈0.5,基因表达下调。结论CCL16、ADAM9、CCL5、IL-18、IL-6和RGS5与肺结节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深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可进一步认识结节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神经纤维瘤病的中枢神经系统MRI表现。方法:收集及分析22例NF的一般及MRI表现。结果:NF-1型主要表现为神经纤维瘤,以颈椎管内常见。NF-2型以双侧或单侧听神经瘤伴多发脑(脊)膜瘤最常见。1例病例同时具有NF-1型和2型特征性表现。结论:NF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多样,MRI是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周细胞瘤7例,均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7例中,6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左侧脑室三角部;肿瘤多呈分叶状;MRI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5例见明显囊变、坏死区;4例可见明显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其内及周边可见较多的血管;5例窄基底与硬膜相连,1例宽基底与硬膜相连,2例见"脑膜尾征"。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夏朝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5):758-764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因内在的再生能力差,外在环境存在的抑制因素,轴突难以再生.本文将从中枢神经病变的病因、用于中枢神经修复的细胞移植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中枢修复的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对中枢神经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中国西部地区藏族人群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MassARRAY质谱分析法对488例藏族结核病患者(病例组)和454例藏族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Wnt信号通路中5个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分别为CTNNB1基因rs4135385位点、DKK1基因rs11001553位点、WIF1基因rs56900803位点、SFRP1基因 rs7832767位点和AXIN2基因rs11079571位点。计算目标SNPs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突变位点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共显性、显性、隐性模型)。同时,比较目标SNPs在藏族与汉族两个群体中的多态性差异。结果 5个SNPs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SFRP1 rs7832767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2)。相较于野生型等位基因C,突变等位基因T可能增加藏族人群患结核病的风险〔比值比(OR)=1.260, 95%可信区间(95%CI): 1.086~1.471, P=0.002〕。该位点的共显性遗传模型TT/CC,显性遗传模型TC+TT/CC及隐性遗传模型TT/CC+TT都显示出与高结核病发病风险相关(P值分别为0.004,0.030、0.002,OR值分别为2.31、1.33、2.15)。其余4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中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比较汉族、藏族结核人群发现:CTNNB1基因rs4135385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 0.021),其余4个SNPs位点在两民族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Wnt信号通路SFRP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部地区藏族人群结核病的发生相关,SFRP1基因可能属于结核病的易感基因。CTNNB1基因多态性提示藏、汉族人群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7.
Fat-1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和分析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相关的新的候选基因。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12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193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者207例为对照组,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技术捕获6例脊柱结核患者外显子区DNA后,进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现代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到Fat-1基因多态性(rs1280098,c.8798A>C,p.Q2933P)与脊柱结核的发生相关;随后,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对照组和病例组患者做上述突变位点的验证。检测Fat-1基因型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Fat-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IL)-12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同时检测生化指标。结果 病例组AA基因型129例(66.8%)、AC基因型33例(17.1%)、CC基因型31例(16.1%);对照组分别为157例(75.8%)、35例(16.9%)、15例(7.3%)。两组Fat-1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5,P=0.019)。不同遗传模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加模型中,CC纯合突变基因型与脊柱结核是否发病相关,AC杂合突变基因型与脊柱结核是否发病不相关(P>0.05);在显性模型中,AC+CC突变基因型与脊柱结核是否发病相关(P<0.05);在隐性模型中,CC纯合突变基因型与脊柱结核是否发病相关(P<0.05);且该多态性位点最小等位基因C与脊柱结核是否发病相关(P<0.05)。病例组患者外周血Fat-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2和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脂蛋白A、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嗜酸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at-1基因rs1280098位点多态性与脊柱结核的发病相关。此外,Fat-1基因该位点的突变导致Fat-1基因转录水平下调,以及血清炎性因子IL-12和IFN-γ水平上调,并最终导致脊柱结核易感性增加。这些检测结果为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总结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诊断率.方法 选取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术前2例行CT横断扫描,5例行MRI扫描,其中1例CT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CT平扫及MRI平扫加增强扫描,2例MRI平扫加增强扫描,2例MRI单纯平扫.总结此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6例患者中5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共7个病灶.患者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性:6个病灶位于近中线大脑深部,边界一般较清楚,CT检查呈略高密度,MRI检查显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注射造影剂后显著均匀强化,其中1例呈斑片状强化.结论 CT及MRI检查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