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评估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风险的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9例(其中阵发房颤68例,持续房颤31例),每例患者均进行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同时记录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结果。根据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将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分为低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风险的低中危组与高危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同时探讨房颤患者RDW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结果:无论何种分组方式,两组间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患者年龄增加,RDW、血肌酐升高,左房直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下降(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房颤患者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是2.184、3.815,均P0.05)。预测CHADS2高分的RD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95%CI:0.583~0.797,P0.05),预测CHA2DS2-VASc高分的RD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5(95%CI:0.634~0.836,P0.05)。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RDW与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呈正相关,而且是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结合左房内径(LAD)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北京市应急总医院干部医疗科、心内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朝阳医院综合科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首次诊断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患者共1216例进行同群队列研究,分为两组,一组为脑卒中组(366例),另一组为非脑卒中组(850例),收集相关资料,以缺血性脑卒中为终点事件,平均随访时间为(30±6)月,分析两组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及二者联合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评估中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脑卒中组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5.23±1.58分)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2.96±1.52)分(P0.01)。脑卒中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42.39±5.79)mm与非脑卒中组(42.12±6.85)mm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评估中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524、0.856,95%CI分别为0.83~0.88、0.49~0.56、0.83~0.88。CHA2DS2-VASc评分+LAD二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较CHA2DS2-VASc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HA2DS2-VASc评分对我国NVAF患者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良好;LAD对NVAF患者卒中风险预测有诊断价值,但较CHA2DS2-VASc评分相比,诊断价值不高;CHA2DS2-VASc评分联合LAD对预测NVAF患者卒中风险价值较单独应用CHA2DS2-VASc评分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HADS2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预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意义。方法调查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老年医学科216例老年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CHADS2评分(0~6分)及CHA2DS2-VASc评分(0~9分)进行卒中风险评分,分为3组,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和高危组(2~9分),在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的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佳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CHADS2评分及CHA2DS2一VASc评分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206例(95.3%)患者,其中CHADS2评分0、1、2~6分组各31、83、92例,CHA2DS2-VASc评分0、1、2~9分组各24、78、104例,预后良好89例(43.2%),预后不佳117例(56.8%)。预后良好与预后不佳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史、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3,95%CI:1.07~1.54,P=0.01)、CHADS2评分(OR:1.36,95%CI:1.17~2.36,P=0.00)和CHA2DS2-VASc评分(OR:3.24,95%CI:1.32~6.98.P=0.00)为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年龄、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是老年N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老年NVAF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病情改善的预测作用,CHA2DS2-VASc评分优于CHADS2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心房内径(LAD)联合CHA_2DS_2-VASc评分系统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15例,按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房颤组(46例)和房颤+卒中组(69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LAD联合CHA_2DS_2-VASc评分的方式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预测价值。结果:与房颤组比较,房颤+卒中组患者年龄、LDL-C水平、CHA_2DS_2-VASc评分及LAD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水平、CHA_2DS_2-VASc评分及LAD均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17~3.753,P0.05或0.01)。LAD、CHA_2DS_2-VASc评分及LAD联合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864及0.897,P均=0.001,LAD联合CHA_2DS_2-VASc评分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LAD联合CHA_2DS_2-VASc评分可提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并发症,抗栓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房颤抗栓治疗取得进展,包括对房颤缺血性脑卒中/血栓及出血风险的评估,抗栓策略的选择以及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新抗凝药物.房颤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子包括老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以及既往缺血性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等;女性和血管疾病是目前明确的增加房颤血栓事件的高危因子.2010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房颤管理指南以及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 9)推荐CHADS2以及CHA2DS2-VASc作为房颤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分工具.CHA2DS2-VASc比CHADS2更能准确辨认真正低危的房颤患者.真正低危患者(CHA2DS2-VASc=0)可不抗栓治疗.CHA2DS2-VASc≥1的患者均应抗凝治疗,无论华法林或新的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Rivaroxaban(利伐沙班),Apixaban(阿哌沙班)是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新一代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与射频消融术前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left atrium ,LA)/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 )发生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前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接受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分为LA/LAA血栓形成组(n=21)与血栓未形成组(n=21),对照分析CHA2 DS2-VASc及CHADS2评分对血栓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形成组21例(3.8%)患者血栓均位于LAA ,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高危组(≥2分)间,LA/LAA血栓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3分患者血栓形成明显多于<2分( P<0.01)。血栓形成组CHA2 DS2-VASc评分、CHADS2评分、左心房内径(LAD )显著高于血栓未形成组外,其余临床因素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CHA2 DS2-VASc评分是LA/LAA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1、0.89,P<0.05)。结论无论CHA2 DS2-VASc评分的高低,所有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均需接受食管超声心动图探查,LAD越大、CHA2 DS2-VASc评分越高,LA/LAA血栓事件发生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HADS2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左房血栓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选择该院收治的非瓣膜病AF患者423例,根据其左房是否发生血栓分为左房血栓组和未发生左房血栓组;采用CHADS2评分系统和CHA2DS2-VASc评分系统对非瓣膜病AF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进行危险分层,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对左房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3例非瓣膜病AF患者进行食道心脏超声检查发现65例(15.36%)发生左房血栓;患者CHADS2评分显著低于CHA2DS2-VASc评分(P0.05);秩和检验显示CHA2DS2-VASc评分系统对患者危险分层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CHADS2评分系统(P0.05);随着CHADS2评分系统和CHA2DS2-VASc评分系统危险的增加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比例逐渐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左房内径≥38 mm及射血分数≤40%是非瓣膜病AF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CHA2DS2-VASc评分是导致非瓣膜病AF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 CHA2DS2-VASc评分能够预测非瓣膜病AF患者左房血栓的发生,其预估价值明显优于CHADS2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CHA2DS2-VASc评分在预防抗凝治疗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脑卒中和(或)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TE)发生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系统性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纳入国外已经公开发表的有关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预测脑卒中和(或)TE发生风险的相关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后的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s,RRs)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s),分别比较在抗凝或未抗凝治疗AF患者CHA2DS2-VASc评分≥2(高危组)和CHA2DS2-VASc评分2(低中危组)分层内脑卒中和(或)TE风险发生情况。χ2趋势检验分析各危险组脑卒中和(或)TE发生风险与评分值的相关趋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5篇以脑卒中为终点事件(RR=5.31,CI:3.69~7.62;P0.01),7篇以TE为终点事件(RR=5.94,CI:5.48~6.43;P0.01)(Pdiff=0.55);其中4篇研究对象接受抗凝基线治疗(RR=5.43,CI:4.92~6.00;P0.01),8篇研究对象未接受抗凝基线治疗(RR=5.92,CI:5.26~6.67;P0.01)(Pdiff=0.57)。CHA2DS2-VASc评分低危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比CHADS2评分要低(0.54%vs 1.40%)(P0.05),且将更多的患者纳入高危组(81.0%vs 46.0%,P0.05)。结论:与CHADS2评分相比,CHA2DS2-VASc评分将更多的AF患者归类于高危组,且高危组脑卒中和(或)TE发生风险更高,并显示已接受抗凝治疗的AF患者仍然存在脑卒中和(或)TE发生风险,且随风险评分系统分值的增高而显著升高。这提示AF卒中预防性抗凝药物治疗需要正确评估而规范化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对单中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估的差异,并对药物抗凝治疗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将其分为药物治疗(DT)组和导管消融术(RFCA)组,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行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对药物治疗组卒中高危(HDT)患者(CHA2DS2-VASc≥2分),RFCA组术后患者分别行建议服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治疗的宣教。通过门诊复诊或者电话回访等方式对上述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情况进行随访。包括是否按出院医嘱规律服用抗凝药物,服用华法林者是否规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近期(距随访时间1周内)INR,出血/栓塞事件。结果所有患者(175例)CHADS2得分(1.61±1.34)分,其中0分者36例,1分者62例,≥2分者77例;CHA2DS2-VAS得分(2.62±1.79)分,其中0分者15例,1分者44例,≥2分者116例。CHA2DS2-VASc得分显著高于CHADS2评分,其低危患者比例显著低于CHADS2评分,而其高危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HADS2评分。HDT组102例,RFCA组37例,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HDT组的抗栓率及达比加群酯使用率均小于RFCA组(35.3%vs 100%;2.0%vs 51.4%,P均0.01),而华法林使用率及INR的达标率,两组无明显差异(33.3%vs 48.6%;67.6%vs 72.0%,P均0.05)。结论 CHA2DS2-VASc得分显著高于CHADS2评分,其低危患者比例显著低于CHADS2评分,而其高危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HADS2评分。导管消融术后患者抗栓率高与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系统性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EBSCO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预测NVAF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发生风险的英文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篇文献。当C-统计量作为连续型变量分析时,CHADS2评分C-统计量分布从0.650到0.717,中位数0.660;CHA2DS2-VASc评分C-统计量分布从0.637到0.724,中位数0.697,合并后C-统计量分别为0.66(0.66~0.67)和0.67(0.66~0.68)。当C-统计量作为分类型变量分析时,CHADS2评分C-统计量分布从0.586到0.722,中位数0.630;CHA2DS2-VASc评分C-统计量分布从0.521到0.850,中位数0.606,合并后C-统计量分别为0.65(0.62~0.67)和0.63(0.59~0.68),但存在高异质性,结果需慎重分析。CHA2DS2-VASc评分低危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CHADS2评分低(0.54%:1.40%,P0.05),且将更多的患者划分到高危组(81.0%:46.0%,P0.05)。结论: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NVAF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相类似。但CHA2DS2-VASc评分更容易发现真正"低危"患者,且将更多的患者纳入高危组,有利于指导临床上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A2DS2-VASc评分系统提出的初衷为评估心房颤动(房颤)发生血栓栓塞事件风险,指导抗凝治疗,并替代原先的CHADS2评分系统[1-2].该评分系统中除"心力衰竭"及"血栓栓塞、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为房颤并发症外,其余兼为房颤发生的高危因素[2-3],但CHA2DS2-VASc评分与房颤的进展关系尚未明确.本研究探讨CHA2DS2-VASc评分对阵发性房颤转为持续性房颤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68个病人,术后新发房颤患者97例,回顾病人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分析。 结果:分为术后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12.6%。平均年龄70.74±8.21岁和65.90±9.83岁,围术期脑卒中8例和9例,CHADS2评分值分别为3.2±1.26和2.13±0.94,CHA2DS2-VASc评分值分别为4.2±1.50和3.23±1.07,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因素,与围术期脑卒中显著相关,P < 0.01。 结论:冠心病外科治疗中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预测术后新发房颤及围术期脑卒中,对冠心病术后新发房颤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卒中风险及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建立房颤脑卒中风险评估模型(NewScore),评价NewScore、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三种方法在卒中预测方面的差异,比较三种评分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风险评估能力。方法: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煤炭总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朝阳医院共2家附属教学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首次诊断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同群队列研究,收集相关资料,以缺血性脑卒中为终点事件平均随访时间为(27±5)个月。采用χ2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非参方法检验)分析卒中相关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Enter法)对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计算其对模型影响的大小(OR),组建新的卒中风险评分模型(NewScore),采用CHADS2、CHA2DS2-VASc和NewScore评分方法对患者依次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分析比较NewScore、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的预测能力,并记录3个评分系统的95%置信区间、P值、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比较新发脑卒中组和无新发脑卒中组,两组间比较的结果显示年龄、房颤类型、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既往脑梗死、心肌梗死病史、血管性疾病病史、NT-proBNP、ALT、DBIL、CRP、D-dimer等化验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SBP>160mmHg、糖尿病、既往脑梗死、血管性疾病与卒中风险独立相关(P<0.05,OR>1),根据各因素的OR值建立NewScore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NewScore评分预测房颤患者随访期间内发生脑卒中的能力,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77(0.855-0.900)、0.842(0.817~0.866)和0.850(0.827~0.873),CHADS2评分的Youden指数0.591,灵敏度0.85,特异度0.741,假阳性率0.259;CHA2DS2-VASc评分的Youden指数0.54,灵敏度0.88,特异度0.66,假阳性率0.34;NewScore评分的Youden指数0.381,灵敏度0.423,特异度0.958,假阳性率0.042。结论:1、高脂血症、SBP>160mmHg可能为房颤相关脑卒中新的预测因素,心功能不全病史、年龄、性别因素不能增加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2、CHADS2评分优于NewScore,NewScore优于CHA2DS2-VASc评分,CHADS2可能更符合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评估,CHA2DS2-VASc评分在我国的推广使用可能需更多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调查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住院患者抗凝治疗实际应用情况。方法:选择出院诊断为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的老年住院患者626例,应用CHA2DS2-VASc评分评估脑卒中危险,结合CHA2DS2-VASc评分调查各分层的住院期间抗凝治疗情况,并按年龄分为非高龄组(65~74岁,n=316)和高龄组(≥75岁,n=310),比较两组的抗凝治疗情况。结果:626例老年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患者CHA2DS2-VASc评分均>2分,平均(5.48±1.27)分,其中仅35.3%使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而51.6%使用抗血小板治疗,13.1%未使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高龄组的患者抗凝比例明显小于非高龄组的患者(28.4%vs.42.1%,P<0.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NV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住院患者抗凝治疗比例偏低,应使用指南推荐的CHA2DS2-VASc评分制定抗凝策略以提高抗凝比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住院行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例,记录基线资料及伴发疾病,测定红细胞比积、血小板平均体积、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状态指标,并进行CHA2DS2-VASc评分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测量总EAT体积(EAT-total)及左房周EAT体积(EAT-LA)。统计分析EAT-total、EAT-LA与血凝状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CHA2DS2-VASc评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危组和中低危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间的差异,并分析EAT-total、EAT-LA与CHA2DS2-VASc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EAT-total为(111.1±34.2)cm3,EAT-LA为(29.3±7.7)cm3;中低危组EAT-total为(92.8±33.9)cm3,EAT-LA为(24.0±9.2)cm3,EAT-total和EAT-LA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EAT-total和EAT-LA与CHA2DS2-VASc评分间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提示EAT-total和EAT-LA与D-二聚体和FIB正相关,多因素分析示两者与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存在独立联系。结论房颤患者EAT可能参与了房颤时血栓前状态的形成,其体积大小可能是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独立风险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65岁)心房颤动(房颤)患病率与缺血性卒中及CHA2DS2-VASc评分的相关性,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我院2013-10至2015-10连续住我科5 016例患者的住院资料,房颤患者437例为房颤组,非房颤患者4 579例为非房颤组。按年龄分为65岁、65~74岁、75~84岁、≥85岁四个年龄段,回顾性分析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房颤组相比,房颤组患者年龄、男性房颤患者所占比例增加(P均0.001);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均0.001)。年龄、男性、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风心病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患病率和发病年龄均高于非房颤组患者(P均0.01)。非瓣膜性房颤CHA2DS2-VASc评分≥2分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P0.001),其抗凝治疗率随增龄而下降(P均0.001)。结论: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男性、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风心病患病率独立相关。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较非房颤者明显增加,需及早开始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非瓣膜病房颤、食管超声发现左心房/左心耳血栓的患者作为血栓组,以同期收治的116例未发现左心房/左心耳血栓的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基本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房/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血栓组较对照组高血压、脑卒中比例增高(65.52%vs 51.72%,13.79%vs 5.17%,P<0.05),2组慢性心力衰竭比例、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F、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比例、CHA2DS2-VASc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永久性房颤(OR=5.721,95%CI:2.069~15.820,P=0.001)、NT-proBNP(OR=1.001,95%CI:1.000~1.002,P=0.002)、CHA2DS2-VASc评分(OR=2.021,95%CI:1.316~3.103,P=0.001),LAD(OR=1.104,95%CI:1.002~1.216,P=0.046)是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持续性/永久性房颤、LAD扩大、NT-proBNP水平高、CHA2DS2-VASc评分高为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128例房颤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情况,根据复发与否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根据术后PR间期分为PR间期延长(PPR)组和PR间期正常(NPR)组。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性别,年龄,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衰,是否使用肺静脉电隔离,房颤类型及持续时间,PR间期,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NPR组与PPR组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43.6±24.3)个月,53例患者出现房颤复发,复发率为41.4%。与非复发组相比,复发组高血压、糖尿病、PPR患者偏多,LAD大,CHADS2评分、CHA2DS2-VASc评分高,PR间期长(P<0.05或0.01)。PPR组、NPR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59.5%(25/42)、32.6%(28/86),两组比较,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间期延长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879,95%CI:1.262~6.566,P=0.012)。结论 PR间期延长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评价脑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方法(CHADS2评分)对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在2006~2007年度参加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健康体检经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房颤、心房扑动(简称房扑)者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每两年体检一次。每隔半年观察一次队列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的情况。依据CHADS2评分分为0、1、2、3、≥4分组,对其进一步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0分)、中危(1分)、高危(2~6分)组。依据CHADS2评分计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不同CHADS2评分分组及分层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结果共390例非瓣膜性房颤或房扑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在平均5.1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39例,死亡137例。总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7.1/100人年。CHADS2评分为0、1、2、3、≥4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3.4、5.7、8.5、14.5、20.8)/100人年;随着CHADS2评分每增加一分,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1.48(1.27~1.72)倍。CHADS2评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3.4、5.7、12.0)/100人年;中危组和高危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校正风险比(95%CI)分别是低危组的1.56(0.88~2.77)和2.98(1.70~5.22)倍。结论 CHADS2评分能有效预测社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20.
<正>CHADS_2评分和CHA_2DS_2-VASc评分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两种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模型,对患者卒中风险分层及抗凝治疗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因CHADS2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中大部分评分项目亦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有学者将该评分系统应用范围扩展至冠心病人群,为早期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