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推进"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工程中,开展床边工作制对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按照实施床边工作制前后的时间顺序,将行肺叶切除术的198例患者分为实施前患者99例(对照组)和实施后患者99例(观察组)两组,其中对观察组予床边工作制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停留闭式引流管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停留闭式引流管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停留闭式引流管的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而对护理服务满意评分提高。结论落实床边工作制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内镜器械改进和操作技术熟练,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某些过去只能剖胸完成的手术已逐渐被VATS所替代,手术的数量和种类在增加[1,2].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胸腔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2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模式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FTS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和站数、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9~350(158.0±52.8)min,术中出血量50~400(125.8±84.4)ml,清扫淋巴结3~38(19.7±7.4)个,清扫淋巴结站数1~11(6.9±1.6)站。有2例患者中转开胸。术后无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以及大片肺不张,拔管后出现胸腔积液11例,房颤9例,气胸8例,肺部感染7例,切口延迟愈合5例,乳糜瘘1例。有2例术后死亡。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风险基本等同于一般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彻底清扫淋巴结,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切口美观,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对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连续收集我院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138例,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71例(VATS组),传统开胸肺叶切除67例(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及术后第7天,术后30d肺功能。监测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最大呼气流量(PEF)。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TS组与开胸组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FEV1,MVV及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8±0.4)vs(1.64±0.38)L]、MVV[(72.1±15.3)vs(62.8±14)L/min]、PEF[(5.16±1.19)vs(4.82±1.26)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VATS组与开胸组FEV1[(1.91±0.39)vs(1.74±0.38)L]、MVV[(76.6±15.9)vs(66.9±12.7)L/min]、PEF[(5.32±1.23)vs(4.9±1.14)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安全可行,对肺功能影响小,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疼痛及炎症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4例,男27例,女37例,年龄30~65岁,BMI 18~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C组)和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用药方案一致,术后C组采用舒芬太尼镇痛,S组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镇痛。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72 h(T5)各时间点静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1 d(T0)及术后72 h(T5)时间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不良反应及术后慢性疼痛(CPSP)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T0时刻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T1、T2、T3时刻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而T4、T5时刻两组静息VAS评分差...  相似文献   

8.
曾富春  刘胜中  薛洋  丛伟 《重庆医学》2013,(23):2781-2783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对210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结果 203例顺利完成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7例中转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160±30)min,术中失血量(175±64)mL,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4±1.5)d。全部病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2)d。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必将成为肺外科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PTL)与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TTL)的临床应用效果,阐述TPTL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4例患者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分为TPTL组60例(采用TPTL、淋巴结廓清术)和TTTL组64例(采用TTTL、淋巴结廓清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盐酸哌替啶用量、术后拔除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者的例数。结果:TPTL组患者切口长度[(4.0±0.2)cm]小于TTTL组患者切口长度[(6.2±0.3) cm](P<0.05);TPTL组患者术后盐酸哌替啶的用量[(125±35) mg]小于TTTL组患者术后盐酸哌替啶的用量[(240±46) mg](P<0.05)。TPTL组有2例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TTTL组有11例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TTL比较,TPTL可以减小切口长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及NK细胞、CD4+和CD8+T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雅安市人民医院2021年8—12月行择期单侧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和试验组(行全身麻醉联合ESPB),每组45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在入手术室(T0)、切皮(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和拔管时(T3)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采用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 h恢复质量;比较术前和术后24 h两组患者NK细胞及CD4+、CD8+T细胞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泵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T0、T1、T2、T3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试验组身体舒适度、疼痛评分及NK细胞、CD4+和CD8  相似文献   

11.
<正>肺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肺癌的临床治疗,手术仍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腔镜技术的广泛运用,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逐渐成为了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式[1]。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是指通过循证医学证据,采取一系列围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和椎旁神经阻滞对VATS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拟择期进行VATS的患者80例,年龄18~80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40kg。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SPB组,n=40)和椎旁神经阻滞组(PVB组,n=40),分别使用30、20mL 0.375%罗哌卡因进行阻滞。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第1天的40项恢复量表(QoR-40)评分,次要观察指标是术后1、6和12h的NRS疼痛评分。同时记录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ESPB组和PVB组术后第1天的QoR-40量表评分(P=0.829)及术后1、6和12h的NRS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55、P=0.423、P=0.426)。两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均无明显差异。ESPB组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033)。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加快VATS患者康复和术后镇痛方面与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相当。竖脊肌平面阻滞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功能锻炼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胸外科收治并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为NSCLC拟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住院期间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功能锻炼,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6 min步行实验(6MWK)距离、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52±1.14)d、(6.91±1.8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33±2.25)d、(8.81±2.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6 MWK距离、KPS评分分别为(576.43±101.99)m、(90.2±7.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82±116.37)m、(81.4±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锻炼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康复,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对患者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80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ERAS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ERAS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乳酸水平,术后第1天及第3天血清反应蛋白(CRP)、皮质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两周内并发症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ERAS组术后24 h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ERAS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ERAS组术后第3天血清CRP低于常规组(P<0.05),第1天及第3天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ERAS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两周内,ERA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两周内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ERAS理念应用于胸腔镜手术中,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经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和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每组21例。对比观察两种麻醉方式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以及术毕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程度(采用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判断),随访术后24 h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MAP明显低于术前(P〈0.05),插管后2 min、摆体位后、OLV 10 min、拔管即刻两组患者MAP、H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S组躁动患者明显多于P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胸腔镜手术麻醉,均能达到术后苏醒迅速、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效果,但复合丙泊酚的苏醒质量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手术f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已经成为胸外科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能完成大多数胸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传统VATS做3个切口,即胸腔镜孔、主操作孔、副操作孔。副操作孔多位于腋后线与肩胛下线之间第6~8肋间,此处肌肉厚实、层次多、血供丰富,容易出血且不易止血;另外,后肋间隙较前肋间隙狭窄,通过副操作孔进行操作易损伤肋间神经,术后患者常感疼痛明显。因此,Salati等”’取消了副操作孔,延长腋前线的主操作孔0.5~1.0cm,采用单操作孔完成部分胸部疾病的胸腔镜手术。单操作孔VATS只有2个切口,1个胸腔镜孔和1个操作孔,所有操作均在操作孔下完成。2008年1月一2012年12月,我院共完成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129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谵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全麻手术,术中给予脑氧饱和度监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麻醉诱导前按05μg/kg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注射15min,随后持续输注,剂量03~05/μg(kg·h),直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输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诱导前(T0)、插管前(T1)、单肺通气前(T2)、单肺通气结束(T3)、拔管前(T4)、拔管后5min(T5)平均动脉压(MAP)、脑氧饱和度(rSO2),记录手术时间以及麻醉药物用量。采用参照DSM Ⅳ谵妄/意识错乱评价标准诊断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检测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1d、3d血清s 100β 蛋白水平、脑氧饱和度(rSO2)。结果 两组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七氟醚用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3rSO2高于对照组,T2 MA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时、术后1d、3d血清s 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rS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降低血清s 100β水平,能改善术中脑氧代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仪对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患者康复效果及术后吸气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83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呼吸训练仪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吸气量、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住院天数、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吸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症状管理、康复训练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疾病与手术认知评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活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引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患者使用呼吸训练仪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及术后吸气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19月1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RP组、LP组.两组均行全身麻醉,RP组全身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LP组由手术医生在术毕行切口局部麻醉.记录RP组RISS阻...  相似文献   

20.
32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及其小切口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丛伟  耕呷  肖邦榕  曾富春 《四川医学》2002,23(4):364-365
目的:介绍我院32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VAMT)在胸外科诊疗中的体会,方法:采用VATS及VAMT技术共完成320例18个病种的胸外科手术。结果:治愈274例,死亡5例,术中2例因出血中转开胸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肺膨胀全16例。结论:VATS及VAMT在胸部疾病的诊疗方法比较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