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威胁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病种构成.方法 对2003-2010年某院出院病人中的1 212 例死亡病例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在1 212 例死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83∶1,出院病例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威胁居民健康的病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情况、损伤与中毒等.结论 应加强对威胁居民健康的五大类疾病的早防早治.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某院住院病人死亡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病人死亡的规律及特点。方法应用我院“病案管理数据库”2000—2005年的病案资料,对1133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33例死亡病例中,男性病死率2.28%,女性病死率1.54%,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3,P<0.001);男女之比1.72∶1。3059岁年龄组占死亡总数20.21%,6079岁年龄组占死亡总数58.25%。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第一杀手,占总死亡的33.98%;恶性肿瘤占总死亡的29·48%。  相似文献   

3.
某院2003-2007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人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卫华 《上海预防医学》2008,20(12):594-595
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更成为城市居民的头号杀手。我们对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03-2007年出院病人中702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有效地开展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高人们防病治病的意识,为医院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加强相关科室的建设和科研工作,加大对恶性肿瘤诊断设备的投入,提高诊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恶性肿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某院2002-2007年中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解和掌握中年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和死亡原因,加强对中年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中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中年住院病人的病死率,现对我院的中年住院死亡病人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以我院2000~2007年8年问40~60岁的中年住院死亡病人为统计分析对象,严格按照ICD编码原则,利用PB和EXCEL统计工具,对住院病案首页的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统计汇总.  相似文献   

5.
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是医院医疗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医疗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住院病人及时、准确的结算 ,能为医疗成本核算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 ,保证其科学合理 ,对医院管理决策、经济管理、医疗经费报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一年来出院病人医疗费结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找出问题 ,提出对策 ,以促进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管理质量的提高。 1 资料来源及方法选用资料为我院 2 0 0 0年 3月 1日至 2 0 0 1年 2月 2 8日期间全部出院病人 6 6 2 4人次 ,直接调用“军字 1号”工程系统软件数据库中的数据。依据出院病人是否结算、未结算者…  相似文献   

6.
某院2003-2007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了解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增强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现对某院2003~2007年住院前10位疾病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某院病案统计室2003~2007年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报表。该医院疾病  相似文献   

7.
8.
某院急诊死亡患者情况统计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内科李舒帆急诊科万建华李学荣本文根据我院1991~1995年急诊科死亡患者登记资料,对急诊科死亡患者的统计分析如下:一、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自我院病案室和门诊部1991~1995年急诊(儿科除外)就诊...  相似文献   

9.
2005-2007年某院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本地区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为医疗管理部门做好卫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院2005-2007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前10位构成顺位进行探讨性分析。结果前10位疾病构成依次为:起源于围生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症状、体征和异常所见。结论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加强疾病防治,控制疾病发生,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997-2006年某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工作、生活、卫生设施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死因疾病谱也逐渐变化。为了更好防病治病,为医学研究、医院管理提供依据,对我院1997-2006年的死亡病例资料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1.
某院2003-2008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掌握住院病人的疾病分布,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某院2003—2008年的疾病分类报表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8年间构成前10位疾病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分析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特点,可有效地配置卫生资源,制定疾病的预防措施,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某院10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统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0,他引:15  
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是反映某地区一定时期内疾病构成及其变化的重要依据。为充分了解我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评价卫生保健措施的效果 ,探讨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现对我院 1992— 2 0 0 1年住院病人前 10位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案统计室住院病案及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 (卫统 12表 ) ,疾病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法 (ICD 9) ,资料真实可靠。2 结果与分析2 1 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前 10位构成分析1992— 2 0 0 1年我院共出院病人 110 618人次 ,前 10位疾病 10 5 414例 ,占住院病人总数的 95 3 % ,其中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07年某院的循环系统疾病住院病人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临床管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利用医院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利用办公软件Excel分析处理。结果该院全年收治病人23749人次,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住院病人2592人次,占全院的10.91%。循环系统疾病的治愈率24.1%,好转率26.31%,病死率4.4%。其中以脑血管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为主要病种。循环系统疾病总体上男性多于女性。该病的住院年龄高峰期为45—75岁。结论脑血管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是临床防治的重点,应加强中老年人对该疾病的预防保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疾病谱变化及年龄分布状况,为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8-2012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谱构成、变化和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占出院总人数的85.8%,疾病谱构成前5位依次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结论医院可根据疾病构成规律和特点,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的建设,形成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良性发展模式,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安庆市某院2007-2013年7年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年龄、性别、死亡原因等构成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某院2007-2013年7年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某院2007-2013年7年间住院病人病死率1.02%,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病人年龄构成以50~80岁组为主,占50%以上,前三位死亡原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类疾病。结论当地政府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劳动保护,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对肿瘤科、老年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的建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某院2003-2007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分析近5年来恶性肿瘤病人的性别、年龄和部位构成,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统计数据和参考信息。方法提取医院病案数据库中2003—2007年肿瘤住院病人的资料,运用了Excel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医院恶性肿瘤病人呈逐年增长趋势。前5位恶性肿瘤分别是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肿瘤住院患者存在着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肿瘤对男性的威胁更大,男女性别比为1.88:1。结论加强环境污染、饮食卫生、卫生防护和健康教育等环节的管理,改变不合理的膳食和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同时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尽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住院患者根本死因构成,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检索某院2004-2013年住院死亡病案3717例,对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死因构成等作综合分析。结果在3717例死亡病例中,虽然男性患者死亡人数多于女性为1.47∶1,但该院出院病例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死亡高发年龄70岁以上;根本死因构成前3位的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加强根本死亡原因前3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病死率,提高民众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单独二孩开放前后再生育人群围产儿死亡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对790例围产儿死亡母亲情况、死因进行分析,比较再生育人群国产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结果 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再生育人数有所增加,以本地为主;随着再生育的增加,高危妊娠的风险明显增加,(< 35岁组x2值为58.24,≥35岁组x2值为72.90,均P<0.01);其中以高龄、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和胎盘因素最为明显.35岁以下再生育组由胎盘原因导致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初产组(x2=7.59,P<0.01),35岁以上再生育组除新生儿疾病外,其他原因导致围产儿的死亡率均高于初产组(x2值分别为27.53、28.56、12.00、8.19、5.33和17 02,均P<0.05).结论 再生育使母婴的风险均增加,需要通过加强宣教,做好孕前评估,规范产检,多科合作等干预措施,降低再生育人群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1991~2000年某院16809例老年住院病人统计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人口老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先后进入老龄社会 ,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势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 3%的速度递增〔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老年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和卫生决策机构的关注 ,关心和防治老年人的疾病已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对我院近 10年间收治的 16 80 9例老年患者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试图探索老年患病的一些规律 ,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加强老年保健提供科学依据。资料和方法通过我院病案统计科 ,采用计算机对 1991~ 2 0 0 0年的 775 6 1例住院患者进行筛选 ,其中年龄≥ 6 0岁者 ,…  相似文献   

20.
许卫群  李明 《卫生软科学》2011,25(9):646-648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2005年~2009年15岁~59岁病人的死亡病例,以了解该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医疗质量、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5年~2009年15岁-59岁住院病人的病案数据资料,利用SPSS11.5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人群死亡的前5位疾病依次为肿瘤、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病死年龄集中在31岁~59岁,男女性别比2.18:1。[结论]环境污染的加剧、不安全食品的增加与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有关;31岁~59岁人群较其他人群承担着更多的社会压力,而更易忽视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尤其该人群中男性患者较高的死亡发生率应引起重视。有必要针对该人群的疾病分布特点,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疾病保健防治工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