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0例患者中结核性胸腔积液200例(78.1%),恶性胸腔积液104例(28.9%),外伤26例(10.1%),心功能不全10例(3.9%),结缔组织病8例(3.1%),脓胸6例(2.3%),肝硬化6例(2.3%).结论 ...  相似文献   

2.
张美钦 《河北医学》2011,17(7):931-933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1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病历资料,321例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依次为:结核性胸腔积液165例(占51.40%),恶性胸腔积液118例(占25.55%),心功能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18例(占5.6%),肝硬化引起的胸腔积液6例(占1.87%),其它原因引起的14例(占4.36%)。结论:结核与肿瘤是引起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尽快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黄泽帅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2):2180-218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0例病因的前5位依次为结核(54.5%)、恶性肿瘤(22.4%)、外伤(4.0%)、心功能不全(3.6%)、肺炎和脓胸(3.5%)。结核性胸腔积液以40岁以下患者为主,占(75.5%);恶性胸腔积液中超过60岁患者居多,占52.8%,两种病因所致胸腔积液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中年患者比例较大,尤其是恶性胸腔积液,占中年患者的31.2%。450例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水平均为恶性纽高于良性组(均为P〈O.01),结论胸腔积液主要病因是结核和肿瘤,血清及胸腔积液癌胚抗原含量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诊断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价值和安全性研究,对老年不明胸腔积液患者最终病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德国STORZ内科电子胸腔镜对68例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术中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直视下多点活检,明确胸腔积液成因,观察术中术后患者病情变化。结果6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病理确诊63例,诊断阳性率92.6%,其中结核病26例(38.2%);恶性肿瘤31例(45.6%);慢性脓胸3例(4.4%),曲霉菌感染1例(1.5%),活检组织中可见大量曲霉菌菌丝。非特异性炎性改变7例(10.3%),其中2例最终诊断肺血吸虫病伴胸腔积液,另5例原因不明。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经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阳性率高、安全、微创、有效,可作为临床常规诊断手段进行推广。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其首要病因是恶性肿瘤,次要病因为结核。  相似文献   

5.
210例针刺胸膜活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针刺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诊断明确且做过1次以上胸膜活检的21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0例胸腔积液中结核性胸膜炎102例,恶性胸膜炎60例,两者胸膜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66.7%(68/102)和69.7%(60/86)。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34.9%(105/301)、出血11.6%(35/301)、术后发热12-3%(37/301)、胸膜反应7.3%(22/301)、肿瘤细胞针道种植1.0%(3/301),未出现致命并发症。结论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针刺胸膜活检是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手段,多次活检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胸水为主要表现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以胸水为主要表现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腔穿刺胸水检查及胸膜活检,X线及胸部CT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 116例患者中,恶性肿瘤27例(23.3%),结核性胸水63例(54.3%),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0.8%),病源性胸水1例(0.8%),感染性胸液10例(9%),肝硬化7例(6%),心衰竭4例(3.4%),诊断不明3例(2.6%)。结论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依次为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感染性胸腔积液、心力衰竭、肝硬化等,尽管有许多手段可用于确定病因,但仍有3例诊断不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胸腔积液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结核性(51.0%)〉恶性(30.4%)〉心功能不全(7.8%)〉脓胸(4.9%)。结论胸腔积液病因复杂,结核和恶性肿瘤是主要原因,尽快进行鉴别和诊断是有效治疗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膜刷检在渗出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盯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同时行胸膜刷检术及胸水脱落细胞学病理、胸水沉渣结核菌涂片及结核菌培养。结果:87例患者,胸膜刷检112次,成功率73.2%(82/112),病因诊断阳性率为60.0%(52/87),其中结核34例(65.4%),胸膜转移癌15例(28.8%),胸膜恶性间皮瘤3例(5.8%)。而通过胸水检查,病因诊断阳性率仅为27.6%(24/87),其中脱落细胞学病理发现肿瘤12例,包括恶性间皮瘤2例及转移癌10例,胸水沉渣结核菌涂片仅3例阳性,胸水结核菌培养9例阳性。胸膜刷检病因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胸水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7例患者胸膜刷检时发生胸膜反应2例(1.8%),气胸4例(3.5%)。结论:胸膜刷检相对于胸水检查,在渗出性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具有病因诊断阳性率高、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等优势,因而在渗出性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保环  顾岩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21-1722
目的胸腔积液是临床较常见的体征,其病因较复杂,良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在临床上及预后评价具有重大意义。探讨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病因组成。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胸水性质或经治疗后明显好转以确诊。良性胸腔积液50例(42%),其中结核37例(74%),心功能不全3例(6%),肺炎或脓胸9例(18%),肾病综合症1例(2%);根据临床表现、痰或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取材、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检,符合肿瘤的诊断。确诊恶性胸腔积液51例(43%),未明确诊断19例(15%)。结论目前临床上结核和肿瘤是引起胸腔积液的最主要的病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水平检测对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elomerase-PCR-ELISA法检测了30例癌性胸腔积液及21例良性胸腔积液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与细胞学检查比较结果:癌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6.6%,结核性胸腔积液20%(3/15),其他病因胸腔积液0%(0/6),癌性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高于细胞学检查率36.6%(P<0.005),两者平行试验阳性率83.3%。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能成为诊断癌性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陈炯  陈亚萍 《重庆医学》2016,(17):2396-2398
目的:探讨儿童胸腔积液的病因。方法对92例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患儿中感染性胸腔积液90例(97.83%),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62例(68.89%),支原体混合其他病原感染5例(5.56%,其中混合细菌感染3例、混合结核感染2例),细菌感染14例(16.67%,其中结核感染3例),病毒感染4例(4.44%),肺吸虫感染1例(1.11%),病原体不详4例(4.44%)。非感染因素2例,其中恶性肿瘤1例(霍奇金淋巴瘤),气管内异物1例。结论儿童胸腔积液的病因以感染为主,依次为肺炎支原体、细菌、病毒,随着年龄不同其病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剂盒对1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检测.计算斑点数和T—Spot—TB阳性率.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T—Spot—TB阳性率[(84.8%(117/138)、92.O%(127/138)]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5.0%(16/64)、15.6%(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95,P〈0.05;Z2=89.18,P〈0.05)。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2.0%,高于外周血的敏感性(84.8%)。结论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均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参考指标.而胸腔积液较外周血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老年胸腔积液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胸腔积液的特点及病因诊断。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胸腔积液的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22例(36.7%),结核性胸腔积液16例(26.7%),肺炎旁性积液10例(16.7%),心功能不全9例(15.0%),其他疾病3例(5.0%)。结论老年性胸腔积液以恶性胸腔积液最多,结核性次之,肺炎旁性和心功能不全占第三、四位。  相似文献   

14.
刘继东  王艳川 《四川医学》2011,32(11):1799-180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16例患者,前3位病因分别是:结核性胸膜炎50例(43.1%),恶性胸腔积液29例(25%),肺炎旁胸腔积液14例(12.1%)。结论结核性胸膜炎仍是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是恶性胸腔积液,胸水综合分析能为多数胸腔积液的鉴别提供线索,胸膜活检病理学是最终确诊标准。  相似文献   

15.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由于诊断技术的发展 ,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水平有很大提高 ,但仍有部分患者病因诊断不清给治疗带来困难 ,近年来 ,本院收住 132例胸腔积液的病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32例患者均以不同程度胸腔积液住院 ,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 5 6例 ,年龄 18岁至 85岁 ,平均 5 3岁。所有患者均通过询问病史、胸部X线片、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胸膜活检、胸部CT、痰及胸水细胞学、胸水腺苷脱氨酶 (ADA)、癌胚抗原 (CEA)等检查作出病因学诊断。2 结 果2 1  132例胸腔积液检查中结核性 6 2例 ,占 4 7% ,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08例胸腔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积液以结核性胸膜炎最常见,占59.1%,其次为恶性肿瘤18.9%,心源性(充血性心衰)8.3%。结核性胸膜炎好发于中青年,平均49.8岁,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平均63.8岁。结论:临床应根据患者症状、体征、X线、胸部B超、胸水等检查可明确胸腔积液的原因,其治疗应以病因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7.
胸腔积液在多种疾病诊断中的意义(附5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1988~1997年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明确病因的胸腔科液患者516例,通过详细查询病史,体检及相应的检查技术,对病因学进行了探讨(未确诊病因不包括在内,同一病人多次住院者按1例计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516例中男294例(57%),女222例(43%),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为39.7岁。1.2病程:9d~665d,平均73.7d。1.3胸水量:大量191例(3%),中等量216例(42%),少量(含肺底积液、叶间积液和肋胸膜腔包裹性积液)109例(21%)。1.4胸水颜色:草黄色胸水309例(占59…  相似文献   

18.
胸腔积液207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天勋 《疑难病杂志》2003,2(6):360-360
胸腔积液非常常见 ,病因诊断对治疗非常重要。本文收集我院近 6年胸腔积液患者 2 0 7例 ,对其病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2 0 7例胸腔积液患者 ,男性 15 9例 ,女性 4 8例 ,年龄在 10~ 76 ( 6 0 .4± 13.8)岁。病因构成如下 :( 1)结核性 10 0例 ,占 4 8.3% ,男性 78例 ,女性 2 2例 ,发病年龄 <4 0岁者 85例 ,占 85 .0 %。 ( 2 )肿瘤性5 4例 ,占 2 6 .1% ,依次为肺癌 2 2例 ,乳癌 10例 ,胃癌 10例 ,大肠癌 7例 ,胰腺癌 2例 ,肝癌 2例 ,宫颈癌 1例。发病年龄 >4 5岁 4 8例 ,占 88.9%。 ( 3)心源性 2 3例 ,占 11.1% ,分别为冠心病 8例 ,风…  相似文献   

19.
双侧胸腔积液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明 《吉林医学》2009,30(1):55-55
目的:对38例双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病因及治疗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胸腔B超、胸正位片或胸部CT、胸水常规实验室检查、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13例(34.5%),恶性胸腔积液11例(28.9%),非特异性炎症9例(23.7%),结核性5例(13.2%);渗出液15例、漏出液12例,介于二者之间11例。结论:双侧胸腔积液心力衰竭称液最多见,其次为恶性胸腔积液,非特异性炎症占第3位,最后为结核性胸膜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Th1和Th17细胞的分布和平衡关系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及进行结核病筛查排除结核病可能的健康人员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亚群,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人员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数量的差异以及病例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数量的差异,分析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Th1与Th17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Th1和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人(8.6%±3.2%vs.2.1%±0.8%,1.1%±0.3%vs.0.2%±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79,P=0.001;t=1.175,P=0.003)。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Th1和Th1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外周血(38.4%±10.7%vs.8.6%±3.2%,6.1%±0.9%vs.1.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78,P=0.000;t=4.492,P=0.000)。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Th1和Th17细胞分布均呈正相关(r=0.68,P=0.000;r=0.51,P=0.000)。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存在Th1和Th17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