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100mg2次/d;实验组口服西乐葆100mg2次/d及盐酸坦索罗辛0.4mg1次/d。随访4周评估两组间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次数及药物副作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85.7%(30/35)和57.1%(20/35),总有效病例实验组为32例,对照组为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排石时间、肾绞痛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盐酸坦索罗辛有效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出,并显著减少排石过程中肾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自拟排石1号方联合盐酸坦索罗辛(tamsulosin)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直径均小于0.8cm)的3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给予本科自拟排石1号方+盐酸坦索罗辛,对照组给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2周后观察并对比: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2周内结石排出率,治疗组为12例(66.7%),对照组为11例(6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排石时间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5±3)d、(10±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肾绞痛发作而需应用镇痛药物,治疗组为4例(22.2%),对照组为9例(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排石1号方联合盐酸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可以有效增加排石率,减少排石时间并减少肾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将120例输尿管下段单发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硝苯地平10mg口服、3次/d(硝苯地平组),常规治疗+坦索罗辛0.4mg口服、1次/d(坦索罗辛组)。碎石后第1天,3组排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坦索罗辛组排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硝苯地平组(P〈0.0125);第14天,硝苯地平组和坦索罗辛组排石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表明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均能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排石率,坦索罗辛可提高ESWL后早期排石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后,应用坦索罗辛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9-12~2010-07 51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ESWL后的患者,采用双盲对比法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观察,其中实验组(226例)在对照组(284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观察时间为20d。结果实验组结石排净率为84.5%(191/226),对照组结石排净率为62.3%(177/284),实验组的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坦索罗辛组与对照组比较,排净率明显提高,复碎率及碎后再次肾绞痛发生率明显降低,药物副作用少、症状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后应用坦索罗辛联合五淋化石丸辅助排石的效果。方法对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Es-WL后应用五淋化石丸,1.25g/次,3次/d,未应用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治疗组ESWL后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口服d。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0.4mg/次,1次/d。观察两组的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并发症(肾绞痛、发热、血尿)发生率及药物的副作用并比较。每例患者观察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治疗组排石率为88.3%,对照组为4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肾绞痛、发热、血尿的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35.O%、20.0%、23.3%,治疗组分别为10.O%、6.7%、8.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除2例发生头晕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坦索罗辛联合五淋化石丸能够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的排石率,降低肾绞痛、发热、血尿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段予民 《中原医刊》2009,(15):83-84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新诺明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新诺明片+盐酸坦索罗辛,每组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镇痛治疗使用率。结果2周内结石排出率,对照组15例(37.5%),治疗组31例(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排出时间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为11d、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肾绞痛发作而需镇痛治疗者分别为8例(20%)、2例(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的辅助排石方面有效、安全,可明显提高结石的排出率。  相似文献   

7.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4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4mg,每日1次,B组肌注黄体酮注射液20mg,每日2次。结果两组在结石排出时间、2周内结石排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盐酸坦索罗辛组(A组)较黄体酮组(B组)有更高的排石率且排石时间短。结论盐酸坦索罗辛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药物,可提高输尿管结石排石治疗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三金通淋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直径小于8mm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服用三金通淋排石汤,同时给予坦索罗辛(哈乐)0.2mg,早晚各口服1次。对照组单纯服用坦索罗辛。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3周内结石排出率,治疗组为35例(87.5%)、对照组为24例(60%)(P〈0.05)。平均排石时间: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5.5±3.5)d、(8.6±4.5)d(P〈0.05)。3周内肾绞痛发作而需镇痛治疗者分别为2例(5%)、3例(7.5%),(P〉0.05)。结论:三金通淋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可明显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的排除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雷  施阳 《四川医学》2011,32(12):1889-1891
目的分析比较坦索罗辛与硝苯地平口服辅助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86例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止痛治疗加用坦索罗辛口服0.4mg1)L/d;B组常规止痛治疗加用硝苯地平10mg3坎/d。所有患者被要求饮水2L/d,疗程为4周或至结石排出。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量表)、结石排出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作统计分析。结果A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量表)、结石排出率、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B组患者(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结论口服坦索罗辛辅助治疗肾绞痛总体效果优于口服硝苯地平,可以减轻患者的绞痛程度、减少止痛药的用量和辅助排石,且临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段良斌  胡仁广  张国顺 《吉林医学》2013,34(13):2495-2495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排石颗粒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结石直径0.4~0.8 cm。治疗组服用排石颗粒20 g,2次/d,同时给予坦索罗辛0.2 mg,每晚1次。对照组单纯服用排石颗粒20 g,2次/d。两组患者均口服左氧氟沙星0.2 g,2次/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结果:2周内治疗组结石排出18例(75%),对照组结石排出12例(50%),平均排石时间对照组为9.9 d,治疗组5.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发生肾绞痛需要镇痛治疗组1例,对照组4例。2周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联合排石颗粒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可明显提高结石排石率,减少排石时间,是一种有效、经济、无创的输尿管结石排石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排石效果。方法:将1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体外碎石,观察组在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排净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后应用坦索罗辛可以促进结石排出,提高结石排净率,减少肾绞痛发生。  相似文献   

12.
白忠原  黄东龙  刘红艳 《中外医疗》2010,29(13):79-80,82
目的评估а1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坦索罗辛作为远端输尿管结石的排石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203例远端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个治疗组。组1(对照组,100例)接受目前临床常用排石中药—净石灵治疗(1.5mgTid/d);组2(药物组,103例)接受坦索罗辛治疗(0.4mg/d)。研究持续时间至结石排出或28d内。统计分析方法采用independent-SamplesTTest、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Cox回归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排石率、排石时间及需要使用止痛药的例数具有显著性差异;需进入急诊室或者入院治疗、误工时间、发生严重药物副反应等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生活质量评分(QOL)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坦索罗辛治疗组的平均评分低于净石灵治疗组。结论使用坦索罗辛可提高输尿管远端结石排石率,减少排石时间,且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临床使用坦索罗辛进行输尿管远端结石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配分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行ESWL后均采用输液、抗炎治疗.治疗组加服坦索罗辛0.4mg/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坦索罗辛配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提高排石率,消除疼痛,缩短排石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月收洽的9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坦索罗辛组和对照组,随访2周,比较两组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结果坦索罗辛组结石排出率为73.5%,结石排出时间为2~12(6.8±2.4)d,肾绞痛发生率为24.5%;对照组结石排出率为46.9%,结石排出时间为4~14(10.4±2.4)d,肾绞痛发生率为4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0.000、0.034)。结论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可以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平均结石排出时间并降低肾绞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坦索罗辛和普鲁苯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的疗效。方法 15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结石直径0.4~1.0 cm。对照组未给予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普鲁苯辛组给予普鲁苯辛15 mg,3次/d;坦索罗辛组给予坦索罗辛0.2 mg,1次/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结果 2周内结石排出者对照组为42例(84%),普鲁苯辛组为46例(92%),坦索罗辛组为47例(94%)。各组比较排石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平均排石时间分别为(5.5±4.0)d、(5.1±2.8)d、(4.5±2.6)d,普鲁苯辛、坦索罗辛组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坦索罗辛组较普鲁苯辛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坦索罗辛和普鲁苯辛在辅助排石方面是安全、有效的,能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坦索罗辛作用优于普鲁苯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治疗后辅助排石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组1为对照组,ESWL治疗后应用黄体酮20mg,肌注,2次/d,排石无糖颗粒5g,3次/d;组2为实验组,ESWL治疗后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口服坦索罗辛0.4mg,1次/d。每例患者观察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在观察时间内两组排石率分别为82.5%和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坦索罗辛能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的排石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治疗后的辅助排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坦索罗辛(0.2 mg,1次/d)治疗组。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镇痛剂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坦索罗辛治疗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为7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石排出时间(5±3)d、因肾绞痛的发作而需镇痛剂的使用率为2.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3)d及17.5%(P〈0.05)。2周内两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可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发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近发生的输尿管下段结石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口服坦索罗辛治疗2周,并予适度镇痛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大量饮水及镇痛治疗。结果:治疗组结石清除率47.5%,对照组结石清除率22.5%。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石时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坦索罗辛可用于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  相似文献   

19.
张仰  汪勇 《吉林医学》2015,(9):1769
目的:比较坦索罗辛和酒石酸托特罗定对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碎石术后辅助排石的疗效。方法:选择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60例,年龄19~65岁,随机分组4组,每组40例。结石直径0.8~1.6 cm,所有患者均行体外碎石;对照组不采取任何辅助排石措施,酒石酸托特罗定组口服剂量2 mg,2次/d;坦索罗辛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d;坦索罗辛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组口服剂量及次数同上,所有患者观察1~2周。结果:1~2周后根据CT结果评估各组结石排出率,对照组80.0%,酒石酸托特罗定组82.5%,坦索罗辛组95%,联合治疗组97.5%,坦索罗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联合治疗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4组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7.6±2.5)d,(6.5±2.7)d,(4.6±2.2)d,(3.6±1.5)d,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碎石术后,使用坦索罗辛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辅助排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2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经ESWL后均饮水2L/d,常规抗感染,止血处理,实验组给予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排石颗粒。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典型肾绞痛再次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排石率(78%)、排石时间(2~8d)、肾绞痛再发生率(5%)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用于辅助排出ESWL后的输尿管结石,减少肾绞痛发作,疗效肯定,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