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何影  张亚林  王纯  李丽  张迎黎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53-1155,1159
目的 探讨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的发生情况,为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选取南京、长沙、湘潭和贵阳等地14所高校338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恋爱、恋爱暴力行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恋爱暴力的特点.结果 3380名大学生中,42.4%有过恋爱经历,10.4%有过性经历.恋爱大学生中精神暴力发生率为65.6%,躯体暴力发生率为36.3%,性胁迫发生率为11.0%,伤害发生率为14.5%.50%以上个体同时经历2种以上形式的暴力,精神暴力、躯体暴力以同时有施暴和受虐经历者最多.女生恋爱躯体暴力施暴多于男生,男生的精神暴力受虐多于女生;男生有更多性胁迫行为,女生更多性胁迫受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中恋爱暴力发生率较高,应当早期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约会暴力现状,探讨自我控制水平、对约会暴力的态度与施暴行为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3—6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所大学2 26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约会暴力问卷、自我控制简明版量表、约会暴力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 264名调查对象中,施暴经历阳性报告率为68.77%,其中男生为62.88%,女生为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P=0.018);三、四年级总体报告率高于一、二年级(χ~2=16.21,P=0.035)。其中,70.26%的大学生对对方实施过≥3次的暴力行为。施暴类型中,精神暴力报告率最高,为78.68%,其次为躯体暴力报告率(57.88%)及性暴力报告率(9.57%)。其中,女生实施精神暴力的行为明显高于男生(χ~2=16.492,P=0.016),而在性胁迫方面,男生施暴行为显著高于女生(χ~2=11.02,P=0.000)。施暴行为发生的常见原因为出现分歧双方沟通不良时(65.06%),缺乏自尊和尊重他人、言行举止不当(57.29%),不守时、不守信(52.41%)。相对于无施暴行为者,施暴经历阳性组的自我控制得分明显偏低(t=2.89,P=0.016),约会暴力态度问卷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P=0.000)。结论大学生约会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低自我控制能力、对约会暴力的接受度与施暴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专学生约会暴力发生情况,探讨约会暴力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用自填式问卷,于2007年4月对河北某大专学校1 762名学生就有关约会暴力经历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1 762名大学生中,有722人最近1年内有约会暴力经历(受到约会伴侣的暴力攻击或/和对约会伴侣施暴),发生总率为41.0%.其中,男生发生率为47.0%,高于女生的37.3%(x2=16.17,P=0.000).男生施暴行为发生率为38.8%,高于女生的33.6%(x2=4.77,P=0.029).男生受到约会暴力攻击发生率为39.1%,高于女生的发生率22.7%(x2=54.32,P=0.000).与没有约会暴力经历的学生比较,有约会暴力经历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得分≥1的检出率高,自尊量表的平均得分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我国大学生约会暴力现象常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暴力发生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一、二年级34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线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校男、女生恋爱经历和恋爱暴力发生情况.结果:在3421名在校学生中,有恋爱经历的学生占50.7%,女生主动躯体暴力(34.5%)、主动精神暴力(24.2%)高于男生(15.5%,17.8%).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4.7%)、主动性暴力(7.3%)检出率高于女生(16.9%、0.9%),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年级男生主动躯体暴力(20.3%)、主动精神暴力(23.5%)和被动精神暴力(24.6%)检出率高于一年级男生(13.3%、15.1%、17.3%),独生子的被动躯体暴力(28.7%)高于非独生子(21.5%),城镇男生被动躯体暴力(29.1%)和被动精神暴力(24.6%)高于农村男生(2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大学生普遍存在恋爱和恋爱暴力现象,且分布有明显性别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医学生恋爱态度、恋爱及性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玲  叶明志  王相兰  陶炯 《中国校医》2003,17(4):291-294
目的 了解新世纪医学生恋爱态度、恋爱及性行为现状。方法 运用自编问卷对45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90%以上的医学生对恋爱持肯定的态度;42.4%的医学生有正确恋爱目的;近半数以上的医学生有恋爱经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目前仍在恋爱;半数以上的医学生有手淫,男生明显多于女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7.6%。性别、身高、体重、班干、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父亲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家庭住地等因素会对医学生恋爱态度、恋爱及性行为现状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比较,新世纪大学生恋爱态度、手淫及性行为发生了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约会暴力的特点,为实施针对性的大学生恋爱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吉林省某高校1 35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有关约会中暴力发生情况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57.33%(778/1 357)的学生在调查前1年中有过和异性朋友单独约会。在有过约会经历的大学生中,发生过约会暴力者278人,占35.73%(278/778)。在有过约会经历的大学生中,男生约会暴力发生率为32.21%(163/506),女生约会暴力发生率为42.28%(115/272),男女生约会暴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05)。女生在约会过程中的躯体暴力发生率为19.12%(52/272),男生躯体暴力发生率为12.06%(61/506),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P=0.008)。5.34%(27/506)的男生曾经非常用力地徒手打恋人或约会的异性朋友,而女生发生这一行为的比例是12.13%(33/27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00)。7.71%(39/506)的男生曾遭受对方非常用力地徒手打,女生遭受这一行为的比例是8.46%(23/272),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708)。21.15%(107/506)的男生曾对约会对象实施过精神暴力,27.94%(76/272)的女生曾对约会对象实施过精神暴力,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33)。23.52%(119/506)的男生遭受过约会对象的精神暴力攻击,26.84%(73/272)的女生曾遭受约会对象的精神暴力攻击,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303)。2.77%(14/506)的男生曾经历过约会性暴力,2.21%(6/272)的女生曾经历过约会性暴力,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639)。2.37%(12/506)的男生曾用威胁或武力等手段在约会中与约会对象发生性行为,女生发生这一行为的比例是0.39%(1/272),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P=0.787)。1.38%(7/506)的男生曾迫于约会对象的威胁或武力与对方发生过性行为,女生发生这一行为的比例是2.21%(6/272),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72)。结论大学生约会暴力问题较为普遍,已严重影响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引起全社会广泛重视,针对性做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生约会暴力现状,探讨自我控制水平、对约会暴力的态度与施暴行为的关系。  方法  于2018年3 — 6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所大学2 26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约会暴力问卷、自我控制简明版量表、约会暴力态度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2 264名调查对象中,施暴经历阳性报告率为68.77 %,其中男生为62.88 %,女生为73.6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7,P = 0.018);三、四年级总体报告率高于一、二年级(χ2 = 16.21,P = 0.035)。其中,70.26 %的大学生对对方实施过 ≥ 3次的暴力行为。施暴类型中,精神暴力报告率最高,为78.68 %,其次为躯体暴力报告率(57.88 %)及性暴力报告率(9.57 %)。其中,女生实施精神暴力的行为明显高于男生(χ2 = 16.492,P = 0.016),而在性胁迫方面,男生施暴行为显著高于女生(χ2 = 11.02,P = 0.000)。施暴行为发生的常见原因为出现分歧双方沟通不良时(65.06 %),缺乏自尊和尊重他人、言行举止不当(57.29 %),不守时、不守信(52.41 %)。相对于无施暴行为者,施暴经历阳性组的自我控制得分明显偏低(t = 2.89,P = 0.016),约会暴力态度问卷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85,P = 0.000)。  结论  大学生约会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低自我控制能力、对约会暴力的接受度与施暴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了解有恋爱经历在校医专大学生恋爱暴力发生情况,为有效预防校园暴力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安徽省某医学专科学校在校一、二年级有恋爱经历的1 73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依恋类型学生恋爱暴力的检出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作用后,评价依恋类型对男女大学生恋爱暴力发生的影响.结果 1 734名大学生中,主动施暴者共733名(42.3%),被动受暴者573名(33.0%).女生主动施暴检出率(47.8%)高于男生(31.3%),男生被动暴力检出率(36.8%)高于女生(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19,5.50,P值均<0.05).以安全型依恋为参考,迷恋型依恋是女生主动暴力(OR=1.88,95%CI=1.15~3.07)、被动暴力(OR=2.52,95%CI=1.49~4.24)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恋爱暴力现象普遍,依恋类型与大学生恋爱暴力的关联有性别特异性,迷恋型依恋增加女生恋爱暴力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王永红  陈晶琦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654-4656
目的 了解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对1 762名大专学生就有关儿童时期受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1 762名大学生中,76.2%的人在儿童期有遭受虐待经历,儿童期躯体虐待发生率为59.4%,男生为76.0%,女生为49.2%;精神虐待为61.5%,男生为69.0%,女生为57.0%;性虐待为10.2%,男生为8.1%,女生为11.5%.男生躯体虐待(x2=124.139,P=0.000)和精神虐待(x2=25.338,P=0.000)发生率均高于女生,女生性虐待发生率高于男生(x2=5.387,P=0.02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婚姻状况不良是发生儿童虐待的危险因素(OR=2.407),女童(OR=0.409)、母亲文化程度高(OR=0.718)是儿童虐待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虐待现象比较普遍,应加强对儿童虐待问题的重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某大专学校女生约会暴力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大专女生约会暴力发生情况,为今后深入开展青少年约会暴力问题研究及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7年4月对河北某大专学校1 094名女生有关约会暴力经历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1 094名大专女生中,有368名(33.6%)女生报告在约会中曾对恋人实施暴力行为;有248名(22.7%)女生报告在约会中曾受到恋人的暴力攻击;有408名(37.3%)报告曾对恋人或约会的异性朋友施暴或受到对方的暴力攻击.儿童期有家庭暴力经历的学生约会暴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家庭暴力的学生.结论 约会暴力在大学女生中并非少见,提示青少年约会暴力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专科生恋爱暴力现况及其与不同形式童年期虐待的关联,为医学生恋爱暴力行为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0-11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安徽省2所医学专科学校3727名有恋爱经历的一、二年级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了解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童年期虐待和恋爱暴力等信息,分析不同形式童年期虐待与学生主动和被动恋爱暴力的关联。结果医学生主动恋爱暴力检出率为37.8%,被动恋爱暴力检出率为27.8%。女生童年期情感虐待检出率(61.9%)高于男生(51.6%),男生童年期躯体虐待(28.2%)和性虐待检出率(19.4%)高于女生(24.3%和10.5%)(χ~2值分别为33.84,6.33,52.97,P值均<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影响,童年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均可能增加大学生恋爱关系中主动暴力[OR值(OR值95%CI)分别为1.71(1.48~1.98)、1.55(1.33~1.82)、1.75(1.43~2.15)]和被动暴力的风险[OR值(OR值95%CI)分别为1.84(1.43~2.16)、1.59(1.34~1.87)、1.62(1.32~2.00)](P值均<0.01)。童年期虐待和主被动恋爱暴力关联的强度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医学生恋爱暴力的增加有关,减少童年期虐待有益于医学生恋爱暴力行为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恋爱暴力的发生情况及童年期被虐待经历对大学生恋爱暴力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7所大学的1 130名大学生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1 130名大学生中50.8%最近一年有过恋爱经历,其中遭受和实施恋爱暴力的比例分别为16.9%和11.1%。遭受肢体暴力、情感虐待和性暴力的比例分别为14.1%、10.6%和9.9%,实施肢体暴力、情感虐待和性暴力的比例分别为8.0%、7.1%和3.7%。有509名(45.0%)大学生在童年期曾有被父母虐待的经历,其中被用力徒手打、用物品打、在其他人面前遭到羞辱和目睹父母打架或父母打兄弟姐妹的比例分别为41.6%、24.9%、13.1%和24.5%。具有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大学生遭受和实施恋爱暴力的比例均高于童年期没有被虐待经历的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大学生恋爱暴力问题不容忽视,童年期遭受父母虐待经历对大学生恋爱暴力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高职女生的恋爱观、性观念和性知识现状,为探讨性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一年级、二年级高职女生共350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赞成在大学里谈恋爱的女生为91.90%,认为性生活以婚姻为基础占35.26%,已经有过性生活的占9.84%,了解生殖器官名称的占10.98%,不知道排卵期的有60.11%.结论 高职女生性观念开放,性知识缺乏,开展性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职女生的恋爱观、性观念和性知识现状,为探讨性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一年级、二年级高职女生共350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赞成在大学里谈恋爱的女生为91.90%,认为性生活以婚姻为基础占35.26%,已经有过性生活的占9.84%,了解生殖器官名称的占10.98%,不知道排卵期的有60.11%。结论高职女生性观念开放,性知识缺乏,开展性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价值取向,为探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本校1~3年级大学生1838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仅有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1%,低于男性的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占65.3%,高于男性的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占6.7%,男生占4.0%,明显高于女生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从未用过或偶尔用安全套者占43.2%。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趋于开放,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及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避孕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LGBT)的特点、对LGBT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重庆和成都地区5所高校1 762名在校大学生,数据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 在特点上,认为自己对同性有性吸引力占16.5% (219/1 762),与同性有过性接触占8.5% (154/1 762),性别认同不一致占4.2% (74/1 762);在态度上,可以接受与同性发生性行为占12.4% (218/1 762),可以接受与跨性别者谈恋爱占12.6% (222/1 762),可以接受跨性别者占16.8% (307/1 762),可以接受对同性产生性冲动占19.1% (347/1 762),可以接受同性恋者结婚占26.2% (461/1 762),认为双性恋符合社会世俗规范占28.9% (510/1 762),认为同性恋符合社会世俗规范占35.1% (618/1 762)。结论 大学生中存在LGBT人群,但大学生对其普遍抱以消极和保守态度,其态度受性别、年级、生长地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不受性教育经历、专业及家庭结构影响;性别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生长地对LGBT态度影响的重要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取向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某大学学生2 291人,采用自编人口社会学问卷与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分别于2014年11月与2016年11月进行前测与后测调查。  结果  同性恋、双性恋与性取向不确定者前测总人数为96人(4.19 %),后测总人数为177人(7.73 %);性取向发生变化者占总人数的7.94 %,其中双性恋者较多发生性取向变化(χ2 = 680.14,P < 0.001);女性性取向变化多于男性(χ2 = 5.74,P < 0.05),独生子女性取向变化多于非独生子女(χ2 = 15.59,P < 0.001),家居大城市者性取向变化多于居住于其他地方者(χ2 = 17.72,P < 0.001),无留守经历的个体性取向变化多于有留守经历者(χ2 = 6.26,P < 0.05),父亲、母亲文化程度越高者性取向变化越多(χ2 = 12.71、χ2 = 14.53,均P < 0.01);性取向变化者儿童期性虐待、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得分显著高于性取向稳定者(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 = 0.679)、是否为独生子女(OR = 0.611)、家庭居住地(OR = 1.198)和儿童期情感虐待(OR = 1.174)等是性取向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双性恋、女性、独生子女、家居大城市、无留守经历、父母亲文化程度高的个体性取向更加不稳定,且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和儿童期情感虐待是性取向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