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学生有害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学生有害使用苯二氮革类药物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109例有害使用苯二氮革类药物中学生进行自编调查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 结果:有害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者在为普通学校,占71.56%.EPQ测定有害使用苯二氮革类药物者P分和N分偏高,主要原因有精神压力和同学影响.结论:中学生有害使用苯二氮革类药物与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因素有关,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并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
滥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所致精神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 患者女,43岁,因失眠、多梦而服地西泮10~15 mg/d.约2~3个月后如不服药则会心慌,出汗,烦躁不安,无法睡眠等,被迫长期用药.数年间以用地西泮和阿普唑仑为主,地西泮最大用药量为40~50 mg/d,阿普唑仑5.6~6.4 mg/d.  相似文献   

3.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的合理性、依赖性及其增效作用,评价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自评量表(BDEPQ)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诊断BAD依赖的价值。方法 调查住院≥2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其中合并使用BAD≥1月,用BDEPQ量表评分,对评分在24~39分者停药1周观察。用ICD-10药物依赖的诊断标准再诊断。结果 精神分裂症病人合并使用BZD为41.4%,发生依赖为8.5%,BDEPQ评分≥34分作为评定依赖的划界分与ICD-10诊断一致性较高,合并使用BZD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物(APD)用量,而疗效相同。结论 BDEPQ是BZD依赖较好的筛查工具,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长期使用BZD是不合理的,本组BZD依赖与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4.
精神科住院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使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精神科住院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的使用现状。方法:以2005年7月12日至14日为时点调查日,对19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医院包括卫生、民政、铁路、公安4个系统,凡住院号为单数的精神科住院患者接受调查。结果:在2483例患者中,合并使用BZD者为705例(28.4%),各类精神障碍合并使用BZD者分别为:精神分裂症404例(21.4%),心境障碍160例(55.6%),器质性精神障碍43例(51.2%),神经症32例(71.1%),急性短暂性精神病17例(34.7%),癔症15例(55.6%),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0例(31.3%),其他2,4例。BZD使用频率依次为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地西泮等。使用BZD的时间:〈60d者462例(65.5%),〉60d者243例(34.5%)。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BZD的使用基本规范,但也有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6.
作者对某精神病医院376名职工中苯二氮(艹卓)类等药物的滥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药物滥用者21例,发生率为5.6%。苯二氮(艹卓)类占滥用总数的78.6%,巴比妥类占9.5%,其它药物占11.9%。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医患治疗关系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患者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符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65例病人进行自制项目及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替代治疗调查.结果超安全期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原发病,患者可较容易从多家医院或不同医生处获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随时间推移患者对治疗药物依赖的兴趣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均下降;门诊医生对患者的用药及治疗情况难以实质性控制等,促进了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产生.结论门诊较为随意的医患治疗关系有利于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形成,却不利于其治疗.控制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对原发性疾病治疗的时间是避免导致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形成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医患治疗关系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患者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符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65例病人进行自制项目及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替代治疗调查.结果超安全期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原发病,患者可较容易从多家医院或不同医生处获得苯二氮(艹卓)类药物;随时间推移患者对治疗药物依赖的兴趣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均下降;门诊医生对患者的用药及治疗情况难以实质性控制等,促进了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产生.结论门诊较为随意的医患治疗关系有利于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形成,却不利于其治疗.控制使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对原发性疾病治疗的时间是避免导致医源性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形成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失眠与苯二氮卓类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在校中学生吸烟行为情况和原因。方法:调查阜阳市5所在校中学生共1137名,其中男性587名,女生550名。结果:总的吸烟率为15.9%,男性吸烟率为23.0%、女性吸烟率为8.4%。重点中学学生的吸烟率低于非重点中学学生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2.
万州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网络成瘾在重庆万州中学生之中的发生率;研究网络成瘾者情绪问题、心理卫生问题和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网络一般使用问卷、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选表(SCAEED)、并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703名重庆万州9所学校内初一、高一、职业学校一年级中学生进行评估。结果:网络成瘾比例3.5%,网络成瘾者存在特定的人格特征,其焦虑情绪明显高于非成瘾者;男性成瘾比例高于女性。结论:网络成瘾行为与情绪状态和性别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学习和社会功能,网络成瘾者存在特定的人格特征,需要社会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不同个性特征与其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在高考前对35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考前具有精神质性格的学生,其应付方式以不成熟型和混合型显著多于成熟型(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解决问题和求助两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回避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具有外向性学生,其应付方式以成熟型和混合型显著多于不成熟型(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应付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情绪稳定性的学生多采用三种不同类型应付方式,但混合型和不成熟型显著多于成熟型(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应付方式问卷的自责,幻想和回避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具有精神质学生,在处理各种应急时,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而具有外向性学生,则多采用积极的、成熟的应付方式;具有情绪稳定性的学生,多采用自责和幻想等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了解高三学生不同个性特征对其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于高考前对35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考前具有精神质性格的学生,其应付方式以不成熟型和混合型显著高于成熟型(F=14.92,P均<0.01);相关分析示其与解决问题和求助2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回避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具有外向性格学生,其应付方式以成熟型和混合型显著多于不成熟型(F=13.64,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应付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和求助2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情绪稳定性的学生多采用3种不同类型应付方式,但混合型和不成熟型显著多于成熟型(F=51.72,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应付方式问卷的自责,幻想和回避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中学生对高考的应付方式与性格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调查四川省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初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实现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思路.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对2 03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不同性别、地域和年龄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德阳市中小学生中学习焦虑(46.8%)、过敏倾向(19.8%)、身体症状(16.8%)、自责倾向(12.9%)等问题表现突出.其中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存在更多心理问题倾向,而女生也比男生存在更多心理问题倾向.结论 中小学生对学习焦虑的心理较普遍,其中地域、性别、年龄对学生心理健康存在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要维护和引导,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女子中学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抽取寄宿制女子中学和普通中学各一所,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所学校女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均较差,问题学生检出率分别为15.45%和13.83%,以初一和初四多见而严重.表现形式亦不尽相同,女子中学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敌意、恐怖及精神病性等方面,普通中学女生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及焦虑等因子方面,这些在初中三年级时差别开始明显.结论两所学校学生总体心理卫生状况均较差,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总检出率相当,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却不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职业中学和重点中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抽取职业中学和重点中学各一所,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所学校问题学生检出率分别为22.5%和14.49%,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重点中学学生,高一年级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意、恐怖及精神病性等方面,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但女生的多个因子分高于男生。结论职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结果令人担忧,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但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初中和高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使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易生活事件量表对1 818名中学生进行了抑郁症状调查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结果 中学生有肯定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8.6%,其中男生为22.66%,女生为14.78%,男生高于女生( χ2=24.52,P<0.01);初一年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5.89%、初二15.48%、初三17.26%、高一14.33%、高二24.70%、高三25.67%,高二和高三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一学生(χ2=33.40,P<0.01).负性生活事件的总分与抑郁症状的总分呈正相关;出现频率最高的生活事件是明显的学习压力或考试失败,对学生影响程度也最高,其次是受到批评.结论 中学生中抑郁症状是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综合方法对城乡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城市、农村两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选取8个班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个班(城乡各2个班)为实验组,4个班(城乡各2个班)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年的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干预前后分别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PQ儿童版进行测查。结果实验组经过3年的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而对照组则明显下降。从心理健康总体来看,城乡间学生无差异。结论心理社会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城乡重点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57例厌学中学生MMPI测试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中学生厌学者个性特征。方法采用MMPI对57例厌学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与全国常模对照。结果厌学中学生表现为Hs、D、Hy、Pt等临床量表分显著升高。结论厌学中学生存在多项心理障碍和不同程度的人格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